课堂探究性实验设计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anh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通过实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利用实验导出概念,让学生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过程、讨论形成结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进行实验来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科学》教学 探究性实验设计 学生科学素养
  
  中学《科学》课程(浙教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比较困难的一门课程,主要原因是科学课程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缺乏形象直观,学生不易理解。而长期以来,《科学》教学又过于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把生动的课堂教学变成了机械的习题训练,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点点的消退。如何让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学生愿意接受的新知呢?这是每一位科学教师需要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要真心设计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探究,既可以使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例谈谈如何进行实验来优化课堂教学。
  
  一、通过实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实验的最大特点是直观形象、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尽可能设计实验创设知识情境引入新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产生学习动力,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在《大气压强》一节的教学时,由于学生对大气压强缺乏感性认识,虽然每时每刻都处于大气压强之下,但很少注意到它的存在和了解它的一些性质,而且大气压强的概念相对比较抽象,学生要顺利地掌握这部分知识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笔者采用趣味实验引入:用口略小于去壳熟鸡蛋的广口瓶,里面铺少许砂(防止广口瓶爆裂),把点燃的酒精棉球放入瓶中一会儿,再把熟鸡蛋放在瓶口,可观察到鸡蛋被“吸”进瓶中。这个实验形象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学生马上会产生这样的一个问题:“是谁把鸡蛋‘吸’进瓶中?”根据已学的力与运动的有关知识,经过讨论容易引出大气压强这一课题。
  
  二、利用实验导出概念,让学生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自然科学中的概念很多,这也是学生感到难学的原因之一。有些概念之间既有区别又有相似之处,因而容易混淆。要让学生对概念定义有正确的理解,有时要进行必要的观察和实验,了解概念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使学生从情境中得到有关概念的感性认识。
  在学习《密度》这节课时,考虑到初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健全,因此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生动形象的演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充分认识和建立密度这一概念关键所在。所以笔者采用了科学教学中常用的“实验法”,在讲密度之前先做这样实验:
  1.将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分别放在已调好的天平的左盘和右盘,比较木块和铁块的质量是否相等。
  2.把盛有相同体积的清水和酒精的两个相同的小烧杯分别放到已调好的天平的左盘和右盘,比较清水和酒精的质量是否相等。
  教师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不断为学生设疑、点拨、引导、释疑,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最后提炼出概念,经过这一实验,学生就可以弄清楚密度的概念。
  再如在讲浮力时由于学生对浮力的存在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如何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的认识,教学中应紧紧抓住实验,实验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应该使学生真正理解实验,所以建立浮力概念的典型事实可如下进行:
  先由学生回忆游泳时刚进水中的感受。再用量筒盛水,用铁架台挂带指针与刻度的弹簧,吊一细长重物,逐渐使重物浸入量筒内水中,发现弹簧逐渐缩短。探究:这个现象说明什么?让学生进行初步概括,得出浸在液体内的物体受向上的浮力,浸入越多浮力越大。然后,在讲台前放四桶水,给四个加盖空可乐瓶,让学生分四个组进行感受实验,把可乐瓶逐渐压入水中,感受往下压的力有何变化。问:还感觉到了什么?学生答:还感到瓶子全部没入水中后,往下压的力好象没有增大。教师再用实验加以验证。
  
  三、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过程、讨论形成结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的著名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所说:“对于概念、规律等一些理论性的东西,往往是千言万语说不清,一看实验就分明”。如在教学《质量守恒定律》时,设计演示以下的实验:取一颗白磷放入铺有细砂的锥形瓶中,按课文中装置装好,放在天平右盘上,再在右盘上添加砝码、移动砝码使天平平衡,然后取下装有玻璃棒、小气球的橡皮塞,将玻璃棒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稍加热,并迅速插入瓶内与白磷接触,塞紧橡皮塞,冷却后再将装置放到天平上称,观察天平是否仍平衡。
  实验后,请两位学生汇报刚才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师生分析得出参加化学反应的白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合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总和相等的结论。通过这个实验,使学生真正理解这个规律的实质,从而学会利用规律解析自然现象的能力。
  
  四、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是认识的基本规律。由于中学科学中的有些内容比较抽象,而这个阶段的学生又缺乏相应的理性的认知能力,不少疑难问题课本的描述和老师的讲解都很难给学生一个满意的解答,但可以设计演示实验进行探究,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寻找解答问题的方法,既可以解决疑难问题,又可以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探究制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首先,要求学生将前面学习过的所有生成物有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写出来。学生会写出如下一些方程式: 
  ①Cu2(OH) 2CO3=CuO+H2O+CO2↑ ②C+O2= CO2
  ③H2CO3= H2O+CO2↑  ④C+2CuO= 2Cu+CO2↑ 
  ⑤CuO+CO= Cu+CO2  ⑥CaCO3= CaO+CO2↑
  然后,又要求学生对这些方程式进行逐步探讨判断,它们能否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为什么?当学生都能判断出不能作为反应的原理后,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答案。再创设情景:如果把盐酸与大理石反应改为盐酸与碳酸钠反应能行吗?学生分组实验,往碳酸钠和块状大理石的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入稀盐酸,观察反应现象,进行对比。通过现象学生很容易得出:碳酸钠的那只试管反应太剧烈,且碳酸钠是粉末不适宜作为制CO2的药品。再进一步探究,如果把稀盐酸改为稀硫酸行吗?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总结得出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太慢也不适宜作制CO2的反应。教师解释为什么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慢。最后学生通过对上面的探究总结得出一致的结论:实验室制CO2的反应是稀盐酸与大理石的反应。
  总之,《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在教学中要重视实验。实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思维训练的最有效途径,让学生多观察实验现象,充分地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优化课堂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单位:浙江苍南县石砰学校)
其他文献
公路进入山区后,受到地质条件限制,尤其是高等级公路的占地较大,指标要求较高,给高速公路的设计提出了很多要求。本文就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中一些问题做出简要分析。
[摘要]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方式正处在从以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从形式逻辑思维发展到辩证逻辑思维的时期,这个时期正是创造活动的前奏期。因此,加强对中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有重要性又有迫切性。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善于营造一个具有刺激性与宽。  [关键词]教学 思维 创新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核
目的探讨并分析在高血压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8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
[摘要]通过对部分护理生进行节水行为教育,得到启示,有意对护理生进行节水行为教育养成自觉节水行为,如能将节水行为扩大到社区,带动居民主动节水,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就可早日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关键词]节水行为;教育;实践    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节约、合理利用资源,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高度的统一。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预防医学的重要
机智是一种教育学上的机灵和天赋,它使教育者有可能将一个没有成效的、没有希望的,甚至有危害的情境转换成一个从教育意义上说积极的事件,机智在学生们的心灵上会留下痕迹。
[摘要]递进性教学设计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能很好地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递进性教学设计应讲求一定的方法和策略,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论述了先行组织者策略、建构主义策略、情感策略和微格化策略在递进性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化学 课堂教学 递进性 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渠道,一个教学班的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的差别,致使学生掌握同一
4月25日,药家鑫案原告民事诉讼代理人张显贴出《对药家鑫案判决的立场和意见》一文,表示放弃追要法庭判决的赔偿,并对民事部分不合理地方放弃上诉。  备受世人瞩目的“药家鑫”一案,终于有了一个阶段性的了结。不管这个过程引发了怎样的社会争议,可以肯定地说,原告方的这个决定,是出乎很多人预料的。案件一审终结之后,原告表现出的“以德报怨”的胸怀,如《立场和意见》所说“药家鑫父母对我们淡漠无情,但我们还是考虑
[摘要]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在探索产学研结合过程中,构建了“工学结合介入科研活动”的教育模式。本文简单地介绍了这种模式的运行过程,分析了实施这种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实践证明,运用这种模式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深入,有利于企业的技术革新,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赢。  [关键词] 科研 教育模式 产学研 工学结合 创新人才    “工学结合介入科研活动
目前已出现以饲养和繁育观赏鸟为职业的新型行业。但目前饲养管理水平低下,急需建立观赏鸟的专门饲养管理、繁殖育种和科研机构,提高饲养管理效益。由于观赏鸟对孵化条件的要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通行证"。它是一个国家、民族开化与兴旺的标志。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