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救援:国人亟需“补课”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jon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发生火灾时,躲在哪里最可能活下来?当地震来临时,幸存者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如何维持生命?当被拥挤的人流挤倒时,什么姿势最可能保护心脑不受伤害?当有人猝然倒地时,如何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急救措施,为其争取生存机会?当煤气泄漏时,该如何正确处置?这些问题看似不难,似乎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些道道,但要完全说明白、并在灾难来临时沉着应对,却并不容易。
  很多人觉得,灾难离自己很遥远,对学习救援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并不那么迫切。实际上,在灾情现场,往往没有及时、足够的救援人员和装备可以依靠,专业救援队伍的到来受时间、交通、天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难以在救援的“黄金1小时”内展开有效救助。在这种情况下,灾难现场的灾民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被救者,也是救援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及时采取自救和互救措施,可以将伤害降到最低限度,使伤员获得更多生存机会。
  以水灾为例,城市暴雨内涝有时离我们并不遥远。若在驾车行驶途中,突遇山洪、城市内涝等险情,汽车在积水中熄火时,是再次点火,还是尽快弃车并转移至安全地带等待救援?若汽车逐渐沉没水中,车外压力高于车内、车门无法打开时,正确的做法又是什么?是惊慌失措、坐以待毙,还是尽可能用安全锤、司机头枕等硬物敲碎车窗玻璃,或等车内有部分积水、车内压力有所升高时,再努力一次争取打开车门逃生?当灾难降临时,生与死,往往就在“一念之间”。想要在危难时争取更多生存机会,掌握必要的救援知识和技能是至关重要的。
  当前,自救与互救技能匮乏、逃生演练空缺,已成为我国城市安全事故转化为灾难的诱因。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如何沉着冷静地进行自救与互救,是广大中国百姓亟需补上的一堂知识课。
  作为灾害频发的国家,日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对国民进行灾难逃生、救生知识技能的教育与培训,提倡“自救、互救、公救”的理念。当灾害发生时,居民首先开始“自救”,然后是邻里社区“互救”,最后才是政府施行“公救”。每年的9月1日是日本的“防灾日”。这一天,日本各地都会开展防灾救灾活动,安排儿童“避难”是防灾演习的重要一环。即使是小学一年级学生,都能在2分钟之内,用口罩捂着嘴、弯着腰,从教室跑到操场,镇静而有序。事实证明,准备程度和应对能力不同,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也不一样。比如同样级别的飓风,在菲律宾和日本造成的损失为17:1。
  为了提高灾难应对能力,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成立。灾难医学强调和重视“三分提高、七分普及”的原则,即要以“三分力量”关注灾难医学专业学术水平的提高,以“七分努力”向广大群众宣传普及灾难救生知识,提高普通市民的应急救援能力,并定期对经常接触灾难事件的重点人群(如警察、消防员、教师、车站码头服务人员,以及各种重大集会的志愿者)开展灾难预警训练、心理素质锻炼及基本知识培训,以提高广大民众对灾难事件的救生能力。
  专家简介
  刘中民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主编国内第一部用漫画形式表现灾难避险逃生自救的科普丛书《图说灾难逃生自救丛书》,内容涉及地震、水灾、火灾、交通事故、煤气中毒等常见灾难的简易自救方法。
其他文献
记得若干年前,世界胃癌高发国家日本的著名流行病学专家平山雄教授来华访问,当谈及如何预防胃癌发病经验时,他曾表示,根据日本的经验,胃癌的发病与家庭电冰箱的占有率有关,当家用电冰箱普及之时,也是胃癌发病率下降之日。事实果真不出所料,我国也证实了日本的“经验”。遗憾的是,岂料在胃癌发病率下降的同时,却换来了大肠癌发病激增,前者20年来下降40%,后者却增加了一倍有余。  世界卫生组织在多年前就有统计数据
“外科医生老刘”在他的微博里说:“在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或术前谈话时,我喜欢画图。俗话说"一图顶千言"。  苦于没法和家属患者顺利沟通的医生们,苦于听不懂医生满嘴术语的家属们,都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吧。  图说术前谈话,我说明白了吗?    沧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 刘明发  我在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或术前谈话时,喜欢画图。这样使他们便于理解,易于沟通。在沟通结束时,我不是问:"你明白了吗
早产儿在医院渡过体温关、呼吸关、喂养关、感染关、视听关,出院回家后,家庭护理应该重点注意哪些事项呢?  专家简介  曹云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第二届感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围产医学专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危重新生儿救治、高危新生儿出院后随访。  特需门诊:周三下午  1:注意手的卫生  由于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为了预防
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过敏性皮肤病、银屑病、血管瘤、恶性黑素瘤的诊治和激光美容。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一下午(门诊八楼皮肤激光中心坐诊)、周四上午  入秋以后,随着气温、湿度的变化,人的肌肤也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如果不了解自身皮肤变化的特点,不懂得科学护理皮肤,就容易损害皮肤健康、患皮肤疾病。以下是秋季人们对皮肤健康的3个常见的困惑。  困惑1:头发掉得怎么这么多?  
生活实例1(10年前)  10年前,刚结婚不久的小王便怀孕了。小两口只在结婚时做了很简单的婚前体检,并未有计划地妊娠,更没想到要去做孕前体检。直到孕中期,小王才到当地一家医院建卡进行产检。因当时未有孕期唐氏筛查,也未行系统的中孕B超胎儿畸形大筛查,加上有时比较忙,小王并没有按规定时间去医院检查。按照老一代人的想法,生孩子是自然而然的事,哪里需要检查那么多项目呢?结果,孩子出生后才发现其有先天发育异
心理学研究发现,准确理解某种情感的含义,有助于识别和处理这一情感状态,并保持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从而能保持心理健康——  孤独≠孤单(或空虚)  孤独的状态,并不能用孤单来形容,因为两者并不相同。孤单更多是外部的,而孤独则是内心的真实体验。孤独也不是空虚。因为空虚是指自己内心很空,需要某些东西来满足它,主观看不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孤独的含义,首先要对这种情感有所接纳,因为孤独是不能完全避免的。同
新时代女性,纷纷对放环说“不”  近日,我在门诊碰到一位意外妊娠要求做人工流产的年轻妈妈,她生完孩子后两年中已经做过两次人工流产了,这次来是第三次!我问她:“为什么不避孕呢?反复人流多么伤身体啊!”她一脸委屈地说:“平时都避孕的呀,这次因为工作很忙,算算应该是安全期,就没有用避孕套,没想到又怀孕了。”我继续问:“为什么不放环避孕?”她说:“现在有那么多避孕方法可以选择,谁还放环呀?这是妈妈辈的陈年
作者简介  杨志寅 教授、主任医师。《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总编、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济宁医学院原副院长、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行为医学》主编等。  最近,英国政府的健康顾问人员提出建议:鉴于英国冬天阳光不足,导致英国人维生素D水平普遍缺乏,建议增加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这一建议在英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引起了其他国家医学研究人员的关注。  事实上,不管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病例一:  一位妈妈带着女儿来就诊,焦急地诉说女儿乳房炎症已经两个多月了,用了一个多月的抗生素,做过两次切开引流手术,但乳房肿块还是反复溃破不愈。  病例二:  一位患者一进门就哭了,说乳房突发一个肿块,当地医院做了B超和钼靶,显示肿块边界欠清,周围有“毛刺”,医生诊断不排除乳腺癌。她的儿子才三岁,一家人心里着急,哭了两天。  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最终穿刺诊断,两位患者均明确为浆细胞性乳腺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男科  生活实例  小俞年近三十,目前正与女朋友谈婚论嫁。由于感情不错,从小家教甚严、生活上一向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小俞,也和女友在婚前“偷吃了禁果”。可是,正当二人沉浸在喜悦之中时,小俞却发现阴茎包皮口长出了形似“小菜花”的东西。小俞在网上查了一下相关医学知识,发现自己患有包茎,而这菜花样的东西酷似人们常说的一种性病,即尖锐湿疣。这让小俞感到非常不解:自己只和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