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直接德育与间接德育各有其优势与不足。在学校德育建设中,我们需要从构建“完整”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创设育人为本的学校德育环境以及建设一支“以身立教”的中小学德育教师队伍三方面来整合二者,使二者能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和谐共存,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直接德育 间接德育 整合
在现行的学校德育中,主要有直接德育与间接德育两种基本的方式。倡导直接德育者认为,在人们的道德心理结构中,知、情、意、行等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知是基础性的,它为人的道德心理结构其它方面提供了依据和理由。如果学校德育过程忽视了道德知识的先导作用,仅仅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行为的养成与训练,学生的道德判断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必然导致学校道德教育的相对主义和形式化。倡导间接德育者认为,学校德育具有弥散性特点,儿童、青少年个体的道德的发展也具有顺序性、阶段性和不均衡性的特征。德育不可能通过某一专门的道德教学或活动就能够即时解决,而是要通过儿童、青少年长期的生活践历才能获得。学校直接德育的教学“这种单纯的接受关于道德知识的道德科往往有害无益,应于摒弃”。[1]
笔者认为,在学校德育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自觉地避免直接德育方式的单一性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但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解决学校德育问题宜将“直接德育”和“间接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其优势,克服其不足,和谐发展,共同促进学校德育有效性的提高。
一、构建“完整”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
德育课程作为学校德育的载体,对学校德育有效性起着重要作用。形成良好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是构建学校德育和谐体系的基础。
(一)确立道德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中的基础地位。学校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任何一方面教育的缺失都会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全面、持续发展受到限制和影响。但是,就道德、思想、政治、法制及心理素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而言,道德具有基础性作用。就个体的道德成长而言,道德品格的养成更需要从小打好基础。品德心理研究表明:人的每个生命阶段道德品格的形式发展和实质发展具有不同的可能性,尤其是儿童、青少年时期,受神经系统发育和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情绪和情感正处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易于形成对某种社会认知的固定倾向。因此,从基础教育入手,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儿童、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培养,对于他们良好道德情感的形成和个体道德人格完善是十分有益的。
(二)德育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存与发展。道德教育之所以要关注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是因为道德教育必须立足于个体的生命存在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处。这就要求中小学德育课程必须从对学生道德知识形成和“德目”的训练中摆脱出来,在课程内容方面变“高”、“大”、“空”为“近”、“小”、“实”,突出对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智慧和道德价值观的培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其养成热爱生活、诚实守信、乐于学习、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只有这样,中小学的德育课程才能真正实现“立足于‘关爱、关切、关联’的关心教育论,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校教育不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2]
(三)德育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3]生活是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世界。这是因为,从历史的层面考察,道德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并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进行;从本体论的层面考察,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最为普遍、最为基本的行为规范,起源于人的存在的“二重性”;从现实的层面考察,道德教育总是随着现实的社会生活不断发展变化,脱离现实生活的道德教育是不存在的;从道德教育所具有的超越性一面看,它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是引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价值审视。因此,真正的德育是与生活世界紧密相关的。“这就要求学校德育不能只从知识、概念出发,而应当从现实生活出发,使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儿童在生活中认识到道德法则对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到道德就在自己身边,是为保障自己生活服务的”。[4]
(四)德育课程应从社会需要与个体发展需要出发,追求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个体生活存在于自然、社会之中,与自然和社会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学校的德育课程及其教学只有贯彻人与自然、社会相统一的原则,才能实现人的和谐发展目标。立足这一观点,德育课程既要注重培养青少年个体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又要从社会需要出发,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社会道德规范的传递和养成,培养青少年一代的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良好的政治信念,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文化素养、良好的道德人格,通过个体的完善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二、创设育人为本的学校德育环境,发挥间接德育的教育功能
毋庸置疑,学校德育环境以其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真实性、客观性和潜在性等特征和广泛的教育功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共识,在儿童、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孩子在他们的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们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5]这种现实的、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可以渗入学生的心灵,起到比说教更好的教育效果。然而,环境育人重在创设,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者采取切实措施,贯彻“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创设良好的学校德育环境。
(一)重视对校园自然环境的创设。环境的创设是一门科学,它的科学性是指环境创设必须符合儿童、青少年一代身心发展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思想性、知识性,富有教育意义。因此,校园自然环境的创设要做到“美化”、“净化”、“现代化”相结合,科学性、审美性和养成教育相统一。学校的主体建筑做到布局合理、设计新颖、具有特色和时代新意,产生熏陶和感染力;学校环境要完善绿化布局,校园内要处处绿树成荫,生机盎然,使学生置身其间,形成愉悦向上的精神,收到养成教育之功效。
(二)重视校园内“和谐”人际关系的创设。学校是儿童、青少年良好道德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场所。有学者研究表明:“儿童的价值观将会被他们在人际关系、态度、教学风格方面的榜样作用作有意无意的影响。”[6]“教师所拥有的自信心、信赖、友谊以及上课时是否准时、备课是否认真等教学风格,甚至是面部表情和手势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7]可见,把学校德育蕴含在任课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丰富多样的学校活动,催人奋进的校风、学风之中,其效果远远优于直接灌输的德育方式。所以,学校德育应确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课堂教学、师生交往、课外活动不同方式,把社会价值观转化为儿童、青少年应该遵守的,并与其身心发展水平相符合的行为规范,形成尊重、关爱、公正、有序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德育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通过各式各样、丰富多彩、富有教育意义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寓教于乐、寓道德教育于生活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熏陶,而且有利于帮助儿童、青少年形成共同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形成团结、协调的人际关系,增强其集体意识和凝聚力。
三、建设一支以身立教的中小学德育教师队伍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8]教师的完美人格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德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项基本实践活动,德育教师的工作就是在职场中启迪学生的心智、铸就学生的道德品格、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一)提高德育教师的“育人”意识。学校无小事,事事关乎人。“每一门学科、每一种教学方法,学校中的每一偶发事件都孕育着培养道德的可能性”。 [9]教师必须对教育中的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持有“做好人”、“做好孩子”的真诚愿望,并依此愿望开展教育行动。同时,德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要求教师做到以身立教。对于教师者来说,身教重于言教,作为一名德育教师,不管其在学校教育中肩负何职,都必须努力奉行在所有教育教学过程中传递核心价值观。“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孩子只有长大以后才能有能力进行自主选择,教导孩子选择价值观是成人的责任”。 [10]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所不能忽视的问题。
(二)唤起教师道德教育的热情。这种热情不仅包含着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和热爱,传递着教师对每个学生道德成长的关切,展现着教师在职场中所具有的道德智慧,而且也是教师自主生命成长内在需求的迸发。由于这种热情,教师才会自觉地利用和挖掘不同学科在内容和材料中可能蕴涵的道德教育资源,才会从教学设计、结构、策略、方法等方面研究、开发和创造道德教育的各种可能性,并对诸环节中的自我表现加以反思和调整,才会把课堂真正变成学生道德生活的基本场所,才会在课堂中自觉地依据道德交往活动的要求呈现多元角色。
(三)提高教师道德教育的能力。一个具有道德影响力的教师,不仅能够在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生命内在的德性潜质、不断探索这种潜质的丰富性和独特性,而且能够为之创设各种有利的教育情境促其成长;不仅能在开放的社会与学校教育中持续性地思考、探究和辩证处理新的道德难题,而且能够与学生共同成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教育能力,而教师道德教育能力的形成,需要有关道德教育的心理学、社会学、脑科学、伦理学等知识基础的支撑,也需要教师在职场中形成道德敏感性和教育机智。为此,加强对教师的道德教育能力培训、鼓励教师研究学科教学的道德教育问题以及为教师创造必要的平台以交流道德教育的经验与体会等等,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日]佐滕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32.
[2]钟启泉.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与行动[J].全球教育展望,2004,(1).
[3]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07.
[4]冯建军.儿童道德生活该如何加强[J].教育科学研究,2004.
[5]苏霍姆林斯基.帕甫雷什中学[M].转引自中小学管理,1992,(2):2.
[6]辛志勇.论心理学视野中的价值观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
[7][俄]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育伦理学的一封信[J].教育研究.1983,(8).
[8][美]杜威.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53.
[9]朱小蔓,李荣安.关于公民道德教育的对话[J].中国德育,2006,(5).
[10]戚万学.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主题的嬗变[J].教育研究,2003,(5).
关键词:直接德育 间接德育 整合
在现行的学校德育中,主要有直接德育与间接德育两种基本的方式。倡导直接德育者认为,在人们的道德心理结构中,知、情、意、行等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知是基础性的,它为人的道德心理结构其它方面提供了依据和理由。如果学校德育过程忽视了道德知识的先导作用,仅仅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行为的养成与训练,学生的道德判断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必然导致学校道德教育的相对主义和形式化。倡导间接德育者认为,学校德育具有弥散性特点,儿童、青少年个体的道德的发展也具有顺序性、阶段性和不均衡性的特征。德育不可能通过某一专门的道德教学或活动就能够即时解决,而是要通过儿童、青少年长期的生活践历才能获得。学校直接德育的教学“这种单纯的接受关于道德知识的道德科往往有害无益,应于摒弃”。[1]
笔者认为,在学校德育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自觉地避免直接德育方式的单一性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但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解决学校德育问题宜将“直接德育”和“间接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其优势,克服其不足,和谐发展,共同促进学校德育有效性的提高。
一、构建“完整”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
德育课程作为学校德育的载体,对学校德育有效性起着重要作用。形成良好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是构建学校德育和谐体系的基础。
(一)确立道德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中的基础地位。学校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任何一方面教育的缺失都会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全面、持续发展受到限制和影响。但是,就道德、思想、政治、法制及心理素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而言,道德具有基础性作用。就个体的道德成长而言,道德品格的养成更需要从小打好基础。品德心理研究表明:人的每个生命阶段道德品格的形式发展和实质发展具有不同的可能性,尤其是儿童、青少年时期,受神经系统发育和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情绪和情感正处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易于形成对某种社会认知的固定倾向。因此,从基础教育入手,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儿童、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培养,对于他们良好道德情感的形成和个体道德人格完善是十分有益的。
(二)德育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存与发展。道德教育之所以要关注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是因为道德教育必须立足于个体的生命存在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处。这就要求中小学德育课程必须从对学生道德知识形成和“德目”的训练中摆脱出来,在课程内容方面变“高”、“大”、“空”为“近”、“小”、“实”,突出对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智慧和道德价值观的培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其养成热爱生活、诚实守信、乐于学习、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只有这样,中小学的德育课程才能真正实现“立足于‘关爱、关切、关联’的关心教育论,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校教育不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2]
(三)德育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3]生活是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世界。这是因为,从历史的层面考察,道德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并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进行;从本体论的层面考察,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最为普遍、最为基本的行为规范,起源于人的存在的“二重性”;从现实的层面考察,道德教育总是随着现实的社会生活不断发展变化,脱离现实生活的道德教育是不存在的;从道德教育所具有的超越性一面看,它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是引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价值审视。因此,真正的德育是与生活世界紧密相关的。“这就要求学校德育不能只从知识、概念出发,而应当从现实生活出发,使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儿童在生活中认识到道德法则对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到道德就在自己身边,是为保障自己生活服务的”。[4]
(四)德育课程应从社会需要与个体发展需要出发,追求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个体生活存在于自然、社会之中,与自然和社会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学校的德育课程及其教学只有贯彻人与自然、社会相统一的原则,才能实现人的和谐发展目标。立足这一观点,德育课程既要注重培养青少年个体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又要从社会需要出发,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社会道德规范的传递和养成,培养青少年一代的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良好的政治信念,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文化素养、良好的道德人格,通过个体的完善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二、创设育人为本的学校德育环境,发挥间接德育的教育功能
毋庸置疑,学校德育环境以其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真实性、客观性和潜在性等特征和广泛的教育功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共识,在儿童、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孩子在他们的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们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5]这种现实的、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可以渗入学生的心灵,起到比说教更好的教育效果。然而,环境育人重在创设,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者采取切实措施,贯彻“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创设良好的学校德育环境。
(一)重视对校园自然环境的创设。环境的创设是一门科学,它的科学性是指环境创设必须符合儿童、青少年一代身心发展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思想性、知识性,富有教育意义。因此,校园自然环境的创设要做到“美化”、“净化”、“现代化”相结合,科学性、审美性和养成教育相统一。学校的主体建筑做到布局合理、设计新颖、具有特色和时代新意,产生熏陶和感染力;学校环境要完善绿化布局,校园内要处处绿树成荫,生机盎然,使学生置身其间,形成愉悦向上的精神,收到养成教育之功效。
(二)重视校园内“和谐”人际关系的创设。学校是儿童、青少年良好道德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场所。有学者研究表明:“儿童的价值观将会被他们在人际关系、态度、教学风格方面的榜样作用作有意无意的影响。”[6]“教师所拥有的自信心、信赖、友谊以及上课时是否准时、备课是否认真等教学风格,甚至是面部表情和手势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7]可见,把学校德育蕴含在任课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丰富多样的学校活动,催人奋进的校风、学风之中,其效果远远优于直接灌输的德育方式。所以,学校德育应确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课堂教学、师生交往、课外活动不同方式,把社会价值观转化为儿童、青少年应该遵守的,并与其身心发展水平相符合的行为规范,形成尊重、关爱、公正、有序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德育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通过各式各样、丰富多彩、富有教育意义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寓教于乐、寓道德教育于生活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熏陶,而且有利于帮助儿童、青少年形成共同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形成团结、协调的人际关系,增强其集体意识和凝聚力。
三、建设一支以身立教的中小学德育教师队伍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8]教师的完美人格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德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项基本实践活动,德育教师的工作就是在职场中启迪学生的心智、铸就学生的道德品格、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一)提高德育教师的“育人”意识。学校无小事,事事关乎人。“每一门学科、每一种教学方法,学校中的每一偶发事件都孕育着培养道德的可能性”。 [9]教师必须对教育中的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持有“做好人”、“做好孩子”的真诚愿望,并依此愿望开展教育行动。同时,德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要求教师做到以身立教。对于教师者来说,身教重于言教,作为一名德育教师,不管其在学校教育中肩负何职,都必须努力奉行在所有教育教学过程中传递核心价值观。“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孩子只有长大以后才能有能力进行自主选择,教导孩子选择价值观是成人的责任”。 [10]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所不能忽视的问题。
(二)唤起教师道德教育的热情。这种热情不仅包含着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和热爱,传递着教师对每个学生道德成长的关切,展现着教师在职场中所具有的道德智慧,而且也是教师自主生命成长内在需求的迸发。由于这种热情,教师才会自觉地利用和挖掘不同学科在内容和材料中可能蕴涵的道德教育资源,才会从教学设计、结构、策略、方法等方面研究、开发和创造道德教育的各种可能性,并对诸环节中的自我表现加以反思和调整,才会把课堂真正变成学生道德生活的基本场所,才会在课堂中自觉地依据道德交往活动的要求呈现多元角色。
(三)提高教师道德教育的能力。一个具有道德影响力的教师,不仅能够在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生命内在的德性潜质、不断探索这种潜质的丰富性和独特性,而且能够为之创设各种有利的教育情境促其成长;不仅能在开放的社会与学校教育中持续性地思考、探究和辩证处理新的道德难题,而且能够与学生共同成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教育能力,而教师道德教育能力的形成,需要有关道德教育的心理学、社会学、脑科学、伦理学等知识基础的支撑,也需要教师在职场中形成道德敏感性和教育机智。为此,加强对教师的道德教育能力培训、鼓励教师研究学科教学的道德教育问题以及为教师创造必要的平台以交流道德教育的经验与体会等等,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日]佐滕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32.
[2]钟启泉.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与行动[J].全球教育展望,2004,(1).
[3]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07.
[4]冯建军.儿童道德生活该如何加强[J].教育科学研究,2004.
[5]苏霍姆林斯基.帕甫雷什中学[M].转引自中小学管理,1992,(2):2.
[6]辛志勇.论心理学视野中的价值观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
[7][俄]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育伦理学的一封信[J].教育研究.1983,(8).
[8][美]杜威.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53.
[9]朱小蔓,李荣安.关于公民道德教育的对话[J].中国德育,2006,(5).
[10]戚万学.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主题的嬗变[J].教育研究,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