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阅读课堂焕发青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an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和英语学科一样,都是一门语言性的学科。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同样都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探究了上好语文阅读课的四点措施,以期与同仁分享。
  关键词:语文阅读课;教学方法;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067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几乎贯穿在整个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阅读教学。
  纵观我们的阅读课堂教学,好多课堂都是模式化、步骤化、呆板化、单一化,学生每堂阅读课下来,都疲惫不堪,极其厌烦,更谈不上学有收获,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阅读教学焕发青春,让学生不胜其烦呢?
  一、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运用描绘或其他形象化手段,把某种情形、状态或景象表现出来,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创新思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材料。”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保持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
  例如:教《孔乙己》一课时,就可以从散文家余秋雨的名言入手:“名人成就地名,地名成就名人。”浙江省文化名城绍兴是我国现代伟大文学家鲁迅的故乡。今天绍兴城里的咸亨酒店前,一个黑色的石像天天站在那里“笑迎八方来客,招徕四方钱财”。大家知道这人是谁吗?他就是鲁迅笔下的著名文学人物孔乙己。今天我们就去看看20世纪20年代那个著名的著名悲惨命运,听听他的伤心故事吧!
  这样创设情境,就调动学生阅读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不仅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二、抓住文本精华,挖掘文章灵魂
  一篇文章,要深层次地理解它,必须抓文章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修辞手法、写作方法、描写方法、表达方式等,因为从中我们能感受这篇文章要传达的主题思想、深刻内涵以及这篇文章的灵魂所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本精华。读懂了关键的段落、句子、词语,就读懂了这篇文章。
  如教授作家林莉的《小巷深处》时,就要紧紧抓住文章里母亲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以及文章结尾的三个段落,抓住这几点就能将母亲的伟大、母亲的坚强、母亲对‘我’无私的爱准确无误的体会出来。教授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要抓住描写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描写雨天晴天思想感情的句子来仔细体味,还要抓住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去体会作家的思想感情,更要从全文的经典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去感受作者博大的胸襟、宽广的胸怀。
  抓住了文章的精华,就能深深地体味文章灵魂深处的东西,从而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学有所获。
  三、教会学生方法,放手阅读
  崔峦指出:“语文教学要切实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自主的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教练、辅导员,学生是主角、主人。‘教’完全是为了‘学’,要服从、服务于‘学’。学生学习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传授给学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如教授《苏州园林》时,首先引导学生感受苏州园林的美,苏州园林与其他园林的不同,其次,引导学生感受作家叶圣陶文章的语言美,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怎样阅读说明文,怎样找出说明顺序,怎样判断说明对象,怎样找出文章中的说明方法等。学生通过学习一篇文章,就能触类旁通,将所学的方法运用到其他类似的说明文中。另外,还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读不同的说明文,让学生自己去体验,从而找出不同说明文的特点。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传授给学生方法,还要把课堂还原给学生,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语文带给他的无限乐趣,所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在上海讲学时呼吁:“知识那么多,哪能教完全部知识?主要是教方法。”
  四、培养学生爱好阅读的习惯
  美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有这样一句名言几乎众所周知,那就是“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它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的心灵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的确,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在形成时期的小学生,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在这个信息膨胀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生在获取知识的方式上已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阅读仍是不可替代的。教师要启发学生明白阅读的目的性和重要性,使学生从被动、被迫地阅读,转变为主动、积极地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让我们的学生源源不断地获取丰厚的知识。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县马蹄镇初级中学 563111)
其他文献
摘要: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同时知识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状况的基本因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也是人的发展价值的需求。新课程改革把改变学习方式作为显著特征和根本任务,而改变学习方式的根本意义,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笔者正是从实际教学中尝试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立足于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对中国大陆31个省市的小学教师、中学教师、高校教师和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六个群体共计6575名对象的科学素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市广大农村学校使用的英语教材版本不一且多次变更,加上农村各校英语学科师资力量普遍较弱,农村生源的学生也缺乏学习以及使用英语作为日常交流工具的环境,造成了英语学习与学生实际的脱节,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热情与效果。作为面向全市招生的高级中学,高一新生中,农村生源学生与城市生源学生的英语学科成绩有较大差距。有效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意义较大。本文
摘要:中华民族曾经是一个泱泱诗歌大国。上下五千年,纵亘百万里。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璀璨夺目。可以说我们的先辈从来不曾离开诗歌,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今天诗歌似乎远离了我们的生活,甚至于课堂。原因之一是我们的诗歌教学出了问题。本文谈论了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诗歌情趣,使学生真正爱上诗歌。  关键词:诗歌教学;激发情趣;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
摘要:兴趣是主动学习的益友,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必须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狠下功夫。在乡镇农村学校,因地域、家庭教育等诸多原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普遍较低,也存在较大的学习困难。作为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我们应重视这种学习困难与英语教学的关系,如何创造性地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就成为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联系笔者的教学实际,谈了几点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做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
摘要:七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一大难点就是作文。由于他们刚刚由小学步入初中,还不能适应初中作文的题材和要求,加上他们缺乏对周围事物能动的观察力、理解力、分析力和判断力,也缺乏语言描述和表达能力,因此他们的共同感觉就是作文难。如果在七年级阶段不消除他们的难点,这对提高写作能力是非常不利的,以致影响到整个初中阶段的作文水平。因此,提高七年级学生的作文水平就成为摆在七年级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任务。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析化学成果报告会于5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多次受基金委资助的分析化学学科领域的60余名教授和研究人员参加了本次报告会,其中包括6名中国科学院院
期刊
采用酸蒸气水热免洗方法合成了立方ZrW2O8类型化合物的系列前驱物ZrMo2-xWxO7(OH,Cl)2·2H2O(x=0,0.2,0.4,0.6,0.8,1.0,1.2,1.4,1.6,1.8),并由此制备了纯立方相ZrMo2-xWxO8(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