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气候;地图;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55〔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
11(B)—0052—01
气候是形成地理环境的主导因素,它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气候知识是地理学科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历年高考必考且比重较大的部分。学好气候知识至关重要,它是学生进行区域地理分析的起点,更是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地理特征的一把钥匙。
一、打好“气温”、“降水”基础,提前渗透“气候”教学目标
《 大气的热力状况 》一节教师可从大气的受热过程延伸到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使学生对气候两大要素之一的气温要素有个基本的认识,从而有效地分散第六节中有关各气候区气温状况的教学压力。就气温的时间变化而言,因大气受热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出现的时间滞后于太阳辐射最强时刻与最弱时刻,教师可以以此为依据讲授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特别是年变化方面,还应说明不同纬度的地区,其气温年较差也不同(太阳高度与昼长的年变幅不同所致),从而使得气候带在气温特点的描述上也各有差异;就气温的水平分布而言,首先,因年平均太阳高度的纬度差异,使得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其次,因热力性质差异,使得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的气温也存在差异且冬夏状况相反。
《大气的运动》与《 全球性大气环流》这两节是从大气运动的原理出发,由浅入深地推理出全球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的。教师若将规律置于“降水”这一气候要素中,使学生领会大气环流控制着全球降水的时空分布,即可较好地攻克第六节中有关各气候区降水特点及其成因这一难点。在《 大气的运动 》一节中讲完 “热力环流”之后,教师可以说明上升气流、下沉气流与降水的一般关系:近地面湿润气流若不断上升,空气中的水汽就会逐渐冷却凝结,容易成云导致降雨;下沉气流则相反。《全球性大气环流》“三圈环流”教学中,在学生掌握了近地面的气压带、风带及其移动规律之后,教师可将其与降水量的关系(低压控制多雨,高压控制少雨;西风控制多雨,信风、东风控制少雨)进行重点说明,即若地表光滑均一,全球从低纬到高纬应存在这样几个降雨量带:赤道多雨带(年雨型)→过渡带(夏雨型)→副热带少雨带(干燥型)→过渡带(冬雨型)→温带多雨带(年雨型)→极地少雨带(干燥型)。而海陆分布(尤其是北半球中纬度,特别是亚洲与太平洋之间)产生的季风环流,使雨量带发生了变化,即亚洲10°N—55°N的东岸地区均为夏季多雨的地带,当然在中纬度其他大陆的相应地带也有类似现象。
二、化整为零,降低梯度,攻克目标
(一)让学生从活动入手,形成“气候模式图”,并与世界气候分布图对照,领会宏观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活动一:将学生按行划分为不同的“热量带”,再按列分为“大陆东、中、西岸”,随后让各“区域”从本区太阳辐射状况和大气环流形势出发讨论并规范陈述其气候特点与成因,教师把结果展示为“气候分布模式”板图,启发学生观察气候类型分布的规律性,这样既便于学生记忆和推理,又为其以后学习“生物”、“土壤”、“自然带”奠定了基础。
活动二:将模式图与各洲气候分布图相对照:把亚、欧、非三洲看作一个整体,分别按纬向(从西岸到东岸)、经向回答各气候类型的名称,教师加以点拨:1.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关于赤道对称分布,成因与风带、气压带及其季节移动有关;2.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都与季风活动有关;3.高纬度地区热量条件差,为极地气候;4.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为大陆性气候;5.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为高山气候。
(二)观察地图,发现差异,解决矛盾,理解微观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分布图比模式图复杂,各洲气候分布为何不尽相同。其间,可提出几个问题:
1.美洲与欧非两洲西海岸同类气候在分布范围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2.阿根廷南部、亚欧大陆中部同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其成因相同吗?3.非洲赤道东部一带为什么不是雨林气候?4.“一山有四季”怎样理解?哪些山地这种现象突出?5.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怎么会有雨林气候?
(三)从(一)、(二)两个过程中总结、确认气候的形成因子。
即太阳辐射决定了全球气温分布的基本格局,大气环流决定了全球降水的时空分布。因此,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是气候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对大范围地区的气候形成尤其如此;而海陆、地形、洋流、植被和人类活动等局部因素也会影响一地的气温和降水状况,这使得世界气候变得复杂多样。
〔中图分类号〕 G633.55〔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
11(B)—0052—01
气候是形成地理环境的主导因素,它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气候知识是地理学科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历年高考必考且比重较大的部分。学好气候知识至关重要,它是学生进行区域地理分析的起点,更是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地理特征的一把钥匙。
一、打好“气温”、“降水”基础,提前渗透“气候”教学目标
《 大气的热力状况 》一节教师可从大气的受热过程延伸到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使学生对气候两大要素之一的气温要素有个基本的认识,从而有效地分散第六节中有关各气候区气温状况的教学压力。就气温的时间变化而言,因大气受热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出现的时间滞后于太阳辐射最强时刻与最弱时刻,教师可以以此为依据讲授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特别是年变化方面,还应说明不同纬度的地区,其气温年较差也不同(太阳高度与昼长的年变幅不同所致),从而使得气候带在气温特点的描述上也各有差异;就气温的水平分布而言,首先,因年平均太阳高度的纬度差异,使得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其次,因热力性质差异,使得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的气温也存在差异且冬夏状况相反。
《大气的运动》与《 全球性大气环流》这两节是从大气运动的原理出发,由浅入深地推理出全球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的。教师若将规律置于“降水”这一气候要素中,使学生领会大气环流控制着全球降水的时空分布,即可较好地攻克第六节中有关各气候区降水特点及其成因这一难点。在《 大气的运动 》一节中讲完 “热力环流”之后,教师可以说明上升气流、下沉气流与降水的一般关系:近地面湿润气流若不断上升,空气中的水汽就会逐渐冷却凝结,容易成云导致降雨;下沉气流则相反。《全球性大气环流》“三圈环流”教学中,在学生掌握了近地面的气压带、风带及其移动规律之后,教师可将其与降水量的关系(低压控制多雨,高压控制少雨;西风控制多雨,信风、东风控制少雨)进行重点说明,即若地表光滑均一,全球从低纬到高纬应存在这样几个降雨量带:赤道多雨带(年雨型)→过渡带(夏雨型)→副热带少雨带(干燥型)→过渡带(冬雨型)→温带多雨带(年雨型)→极地少雨带(干燥型)。而海陆分布(尤其是北半球中纬度,特别是亚洲与太平洋之间)产生的季风环流,使雨量带发生了变化,即亚洲10°N—55°N的东岸地区均为夏季多雨的地带,当然在中纬度其他大陆的相应地带也有类似现象。
二、化整为零,降低梯度,攻克目标
(一)让学生从活动入手,形成“气候模式图”,并与世界气候分布图对照,领会宏观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活动一:将学生按行划分为不同的“热量带”,再按列分为“大陆东、中、西岸”,随后让各“区域”从本区太阳辐射状况和大气环流形势出发讨论并规范陈述其气候特点与成因,教师把结果展示为“气候分布模式”板图,启发学生观察气候类型分布的规律性,这样既便于学生记忆和推理,又为其以后学习“生物”、“土壤”、“自然带”奠定了基础。
活动二:将模式图与各洲气候分布图相对照:把亚、欧、非三洲看作一个整体,分别按纬向(从西岸到东岸)、经向回答各气候类型的名称,教师加以点拨:1.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关于赤道对称分布,成因与风带、气压带及其季节移动有关;2.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都与季风活动有关;3.高纬度地区热量条件差,为极地气候;4.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为大陆性气候;5.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为高山气候。
(二)观察地图,发现差异,解决矛盾,理解微观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分布图比模式图复杂,各洲气候分布为何不尽相同。其间,可提出几个问题:
1.美洲与欧非两洲西海岸同类气候在分布范围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2.阿根廷南部、亚欧大陆中部同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其成因相同吗?3.非洲赤道东部一带为什么不是雨林气候?4.“一山有四季”怎样理解?哪些山地这种现象突出?5.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怎么会有雨林气候?
(三)从(一)、(二)两个过程中总结、确认气候的形成因子。
即太阳辐射决定了全球气温分布的基本格局,大气环流决定了全球降水的时空分布。因此,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是气候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对大范围地区的气候形成尤其如此;而海陆、地形、洋流、植被和人类活动等局部因素也会影响一地的气温和降水状况,这使得世界气候变得复杂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