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村合作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及模式创新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y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院村合作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村文化的生命力,有利于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需要积极建设文化设施、开发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活动、拓展文化服务范围、加强院村互动,进一步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院村合作;新农村文化建设;意义;模式创新
  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农村发展、农民素质提高、农业可持续化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地方高职院校以农村为人才输出市场,培养能够带动地方农村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并将文化精髓进行传承,给农村建设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而且以高职院校为平台和纽带,将农民培训成新时代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开拓了农民的创新思维,也凝聚了农村发展的向心力,使高校教育依托,农民技术开发、农村文化建设成为三位一体。因此,高校要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积极介入农村文化建设,创新引导模式,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
  一、院村合作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农村文化的生命力
  当前,文化传播的路往受网络、移动终端等影响,全球文化正随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朝融合方向发展,使得乡土文化的一隅也被强势入侵。面对这一文化背景,新农村文作建设实施了地方高职院校和村镇合作的战略,增强了农村文化的生命力。首先,高职院校为农村文化建设注入教育资源,使农村文化的精髓从质朴走向文艺,生存空间增大;其次,农村文化有了技术支撑、人才支撑和资金支撑,文化内涵更易传播和接受。抵抗外来文化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有利于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地方高职院校必须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应科技农业、精细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新农村发展方向,适应工业、农业、深加工业一体化发展方向。因此,在新农村文化建中完成院村联合,使地方高职院校更了解三农问题,基于实际需要进行人才培养,避免了好高骛远、人才与农村需求脱节的问题。人才垎养改革后,实施以人为本策略,着眼三农未来,培养创新创业思维,提升农业技术才能,以三农为导向,培养热爱三农,主动服务三农,积极投身三农的人才,来促进文化建设的不断完善。
  二、院村合作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模式创新
  (一)共享文化设施,建設文化基地
  1)院村合作需要高职院校搭建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高职院鹇的可共享资源包括图书资源、校园人文资源、教育人力资源等,使得这些资源能够深入农村前沿,保证农民有更广的平台来获取所需的文化内容。同时,学校可定期开免费阅读日,将图书馆向村民免费开放,将农业植保与栽培技术送到农民手中,增强农业生产的文化内涵,如娄底职院曾玉华副教授建设了“中国特色植物网”、“中国爱农网”,开通园艺科技咨询热线进行技术推广、科学知识普及,帮扶面走出了娄底,走出了湖南。李继仁副教授建立了“湘中生猪网”、“绿色农产品消费联盟”QQ群,定期发送技术信息,将将中阳村生猪实验站的技术与经验辐射到了全省。
  2)院村合作组建文化基地,在基地开展农艺文化活动。通过基地活动,農民可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交流种植心得,还可以吸引农艺人才,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完善。同时,在文化建设中,拓展文化基地形式,如文化大院、文化广场、村图书馆等等,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同时,将技术、理念、创新思维等传授到农民心中,增加文化基地的影响力,如村级文化休闲广场和村级活动场所的兴建,让村民有了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民居风貌的改造彰显出独特的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新建的村级办公楼融商贸、客运、办公于一体,远程教育系统及农家书屋建设、村务公开栏等一应俱全,这里成为了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阵地。活跃在村头路口、农家院落的农家歌舞队,流行在村级文化活动中心的广场舞,也给新农村建设吹来了清新的文明之风。
  (二)积极进行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
  1)通过地方高职院校的组织、挖掘、开发和创新力量,将农村富有的民间文化进行升华和浓缩,使其内涵上升到新的品位。再通过各种表现形式将文化进行深度开发,既可以将民俗民风进行发扬光大,又深受广大农民喜爱。从而逐渐完成文化熏陶,构建农村精神文明社会。
  2)院村合作研究构建特色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将地区文化资源进行整理与创新,促进地区民俗文化逐渐走向产业化开发利用阶段。在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有专门的研究人才,能够深入农村挖掘具有传承意义的民俗文化,使其转化为调动农民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助力,实现农村文化、经济协调发展。
  (三)开展文化活动,培养文艺队伍
  1)地方高职院校作为教育主体,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组织、领导、服务作用。在文化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可深入农村开展下乡扶持活动和文艺汇演、文化长廊、技术服务等文化活动,满足本地区农民、农村、农业发展需求,将惠民、惠农政策进行解读,将农业法规、禁令等进行宣传,实现农民懂法、懂技术、有文化,如娄底市经济开发区2016年文化惠民送春联下乡走进中阳村,为当地村民送去了一场满载新春祝福的书法盛宴。中阳村举办的2017年元旦文艺汇演,展示了中阳村村民团结奋进、昂扬向上的精神气质。
  2)培养农村文化艺人是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新方式。农村艺人具有一定的文艺条件,深知三农问题。对农村艺人进行深层次的培训,使其文艺功底上升到新的层次,能够在文艺活动中起到带头作用。而且农村艺人更具有亲和性、活力强、性格相实,在文艺活动中进行文化宣传效果更好。
  (四)拓展文化服务范围
  1)文化服务形式创新是农村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元素。高职院校要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接近农村生活,接近农村现状,接近农业问题,积极开展多元化的文化服务来满足三农需求。深入农村前沿,利用文化服务来达到产学研三位一体。如送技术下乡活动、新技术文艺汇演活动、技术问答服务活动、创新创业引导服务活动等等。文化服务活动多元化为院村综合发展,深入合作搭建了更广的平台,如娄底职院以娄底特色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及生猪产业湘中丘陵区区域试验工作站为平台,在中阳村建设集教学、培训、生产、技术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畜牧兽医专业实训基地。支持中阳村鱼苗孵化场扩建项目,安排专业人员负责技术指导、科学养殖,建成了娄底市第一个现代化的鱼苗孵化场。   2)院校要起到引导作用,为三农发展做好参谋。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农村要快速实现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就必须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来配合国家远景规划。此时,高职院校要深入农村一线,做好文化服务和发展参谋,为农村、农民、农业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保证三农发展少走弯路,如娄底职院与娄底中阳村合作,对村干部进行了村级财务、农村法规、惠农政策的培训,指导了村内道路亮化与绿化、住宅美化等工程的设计施工;针对上百亩优质耕地抛荒,在学院的建议下,中阳村实施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农业产业化,既保护耕地,实现规模化经营,又结合新农村建设,繁荣村级经济;为中阳村制作了电视专题片、微电影,建立了中阳村网站,扩大了中阳村的知名度、美誉度。
  3)文化服務的精髓在于人才培养,加大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是高职院校切实可行的服务体现。农村教育一直处于水平低、资源少的环境,高职院校要立足于教育根本,建立农村教育扶持机构,通过该机构部门对农村失学儿童、困难家庭儿童、留守儿童实义务教育,即完成儿童的素质培养,又解决儿童缺少关怀的现状,一举两得,如五年来,娄底职院积极落实国家“雨露计划”的智力扶贫政策,为新化县、涟源市、双峰县近5000名农村贫困户子女开展智力扶贫的中职教育,为这些学员的家庭摆脱贫困带来了了希望,为这些学员所在农村未来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
  (五)主动联系,加强互动
  双向互动才能更好的交流,将问题摆在解决的进程中,实现高职院校服务农村文化建设。首先,高职院校要深入农村,实现主动服务农村建设,解决农村实际困难;其次,农村要与高校友好协作,以已所需来促进高校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同时,主动寻求高校的帮助,解决发展难题,如娄底职院领导每季度都会组织到中阳村调研,党委书记李文莲、院长雷立成、副院长周意坚等领导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村民家里,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先后在中阳村召开了20次专题现场办公会,帮助解决村里的实际问题。为帮助落实和加快推进援建项目,娄底职院派遣技术人员30批计70余人次,赴中阳村开展技术服务与咨询等工作。在合作过程中,以村党支部书记陈湘春为首的村级组织积极配合,得力组织,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刘晓霞,刘军.新农村文化生态发展中地方高校介入对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7).
  [2] 宗贵龙,冯志明,温泉,陈雪飞.职业教育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与途径研究[J].河北工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3] 左信,李运昌.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2).
  [4] 魏俊桃.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
  [5] 严曙光,周建存.地市高校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与途径[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基金项目:娄底市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课题《院村合作背景下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以娄底职院与娄底中阳村合作为例》;娄底市2016年度科技计划一般项目《创新创业背景下地方高职院校推进新农村特色经济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
  刘高永(1963-),男,湖南涟源人,副教授,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其他文献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1714228  摘要:本文从操作风险和管理体制两个方面分析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并对此事件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思考。  关键词:巴林银行;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体制;原因  2005年2月27日这一天,让全球金融界都难以忘怀,它引起的全球连锁反映和给业内人士不亚于日本神户大地震一样的震惊。一家经营200多年,拥有显赫声誉的英国巴林集团,在这一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四川省石棉县为例,针对石棉县水利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石棉县在水利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水利旅游资源开发应充分利用水利资源优势,切实解决水利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充分開发石棉县水利旅游资源,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水电站;水利旅游;水利旅游资源开发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旅游业也迅速壮大丰富,越来越多的旅游项目被开发出来,水利工程因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乡村旅游发展在现在社会很发达,但是也是一个很存在挑战的事宜。中国的城市发展越来越迅速,农村也需要发展,而且农村大多是青山绿水,只要好好开發都会十分吸引游客,政府也很重视农村的发展。中国城市已经发展到了顶端,要想将中国生产总值再次提高,只能选择改革农村社会的体系。但是乡村旅游能发展好也面临许多挑战,各个地方的农村会有竞争意识,会更大力发展自村的旅游事业,可能会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也
期刊
摘 要:在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快速发展的当下,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注重发展规模和态势之外更应该要注重内涵发展、注重是否是良性发展、是否真正能达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踏实的学一门技术的教学理念。而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则更加有责任做好质量监督。故而,在此背景下,提出职业教育的实施之如何上好一堂课,就此大致围绕“内外”,以学生实际需求引动学生自主学习为内、以教师技巧为外的两层纬度进行考量。  关键词:职业教育;
期刊
摘 要: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牢固树立问题意识,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实践育人为重点,着力塑造工作品牌,提升学生工作科学化水平;以问题为导向,以建设管理规范、安全舒适、整洁优雅、文明和谐社区为目标,以学生安全稳定有序为基础,以学生卫生行为习惯养成为重点,是大多高职院校学生公寓育人及管理的理念。然而,随着社会及学校的发展,学生公寓管理逐步社会化,如何实现育人管理功能也备受关注
期刊
摘 要:《管理学基础》作为高职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其内容丰富、涵盖面广、理论性较强。如何能更生动,更具实践性地开展此类课程的教学,一直是高职院校教学实践中的难点问题。而“游戏化”思维正好可以解决这一教学难题,本文将以《管理学基础》的一个单元为切入点,尝试将游戏化思维应用到理论性较强的教学中,设计一个能普遍使用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应用模式。  關键词:游戏化思维;线上线下结合;教学设计;《管理学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满足社会需求,适应相关岗位十分重要,有助于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使学生能够进行软件开发,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研究职业岗位能力与课程教学之间的关系,以JAVA课程为例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职业岗位能力;课程教学;JAVA课程  JAVA课程是计算机中的重要课程,是软件开发专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型的教学工具强势入驻初中数学课堂,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新型教学工具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所知识。本文主要分析了交互电子白板技术与传统多媒体的区别,以及其如何激发学生数学课堂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基于电子白板生动数学课堂的特点作了简要的分析总结,以期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给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摘 要:我国是一個由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很多民族并不以汉语作为第一语言。新疆的教育发展直接关系着民族地区的民族的稳定团结和经济发展,虽然国家一直在大力支持和发展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并采用多种政策并行的方式推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但是,由于受历史、环境、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教育依然存在基础相对薄弱、教育成本过高、政府支持不够等问题。本文主要讨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问题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山海关古城旅游为研究对象,以增权理论为指导,重点探究了山海关社区参与古城旅游服务体系的构建,希望能够对山海关古城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增权理论;山海关古城;社区参与;旅游服务体系  作为秦皇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海关古城旅游景区同时也是当地旅游产业的核心要素。但是,在山海关古城旅游开发过程中,当地社区居民无法正常享受到社区旅游发展带来的利益,而要想将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