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妆浓抹总相宜何传跃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shouzho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以绘景状物为主,还是写人记事为主,记叙文离不开景物描写。写人要凸显人物个性,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所谓景物特征,是指某景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其他景物的特点。不同地域,不同时令,不同天气,自然景物会有各自独特的眼神和别样的风情。写景抓住特征,让笔下的景物特色鲜明,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何才能写出景物的特征呢?下面几种写作方式值得借鉴和掌握:

一、涂抹颜色,让景色彩鲜明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赋予景物色彩,用一“碧”一“红”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西湖图画,给人以视觉方面的强烈冲击力,突显出西湖六月生机蓬勃的景色特征。一年有四季,一日有晨昏;万物有地域,变化随天气。景物姿态是多种多样的,颜色也是多姿多彩的。写景不能都是“黑白胶片”,要善于抓拍“彩色照片”。抓住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天气中景物的色彩,或以色彩写变化,或以色彩作对比,或以色彩来渲染,不仅可以使景物描写色彩鲜明,更是有效凸显景物特征的极佳方式。如刘白羽的《日出》:浓夜中的“微明”“暗红”范围逐渐扩大,形成“红云”“红海”,及至“清冷的晨曦变为磁蓝色的光芒”,“簇拥出一堆堆墨蓝色云霞”,而后“更红更亮”,“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一切都红了;最后“种种红色、灰色、黛色、蓝色,都不见了,只有上下天空,一碧万顷”。作者按时空顺序,抓住了颜色的变幻,把日出的瑰丽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突显出色彩斑斓、变幻多端的特征,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二、调动感官,让景意味丰赡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把嗅觉得到的“清香”转换成听觉获得的“歌声”,凸显出沁人肺腑的荷香带给人的美好感受,给荷塘迷人的境界增添了无限韵致。写景不单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用鼻子嗅,用心灵去感受。让笔下的景物更具意味,就要善于调动感官,从视觉上绘其形,从听觉上摹其声,从触觉上写感受,从嗅觉上写气味,这样多层面、多维度呈现景物,不仅可以突显景物特征,而且会使景物富有立体感或动态美,从而使景物描写意趣无穷。如朱自清的《春》:作者先抓住春山、春水和春日的特点,传神勾画出了春景的轮廓;接着浓抹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迎春图;在描画春风图时,为突出春风的和煦、芳香和悦耳,借助触觉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借助嗅觉写“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借助听觉写鸟儿“清脆”“宛转”的鸣声以及牧童“嘹亮”的短笛声。作者借助视觉、触觉、嗅觉和听觉,把无形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凸显出春天的生机盎然。

三、启动思维,让景虚实相生


  写景多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景物,也就是置身其中、真切感知到的现实之景。其实在写景中,尤其是绘景状物类的记叙文,也可以放飞思维,通过联想与想象,写与眼前之景相关联的未出现之景,虚实相生从而使眼前之景特征更鲜明。以眼前之景引发联想追述已逝之景,展现未来之景,或想象创造新景,这样能够让人在景物的变化中感知景物特色,进而达到突显景物特征的效果。也可以将不同时空领域的景物绾合在一起,以眼前之景为主,以关联景物为辅,通过对比或衬托方式突显眼前之景的特征。如朱自清的《绿》中的描写:“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作者写梅雨潭的绿,以“什刹海”“虎跑寺”“西湖”“秦淮河”作对比或衬托,让梅雨潭的绿“卓尔不群”,突显出梅雨潭的景色特征。

四、妙用修辞,让景文采熠然


  巧妙的修辞能使景物“眉目传情”,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使语言表达取得美不胜收的艺术效果。写景若能巧妙运用比喻、比拟、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段,笔下的景物就会“气象峥嵘,瑰丽多姿,缤纷绚烂”。善用修辞装点写景语言,不仅是让语言“靓”起来的最有效手段,而且更能够于文采熠然中彰显鲜明的景物特征。写景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所谓“善于”一是说会用,即合理拓展与想象,修辞使用要恰到好处,不落窠臼;二是说多用,力争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该出手时就出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描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段文字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博喻和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将荷叶写得圣洁典雅、舒展得体,将荷花写得神韵十足、晶莹剔透,让人顿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荷叶飘逸灵动和荷花不染纤尘的特征更加具体鲜明。

五、融情入景,让景脉脉含情


  归根结底,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达意。景物本身是没有喜怒哀乐、爱憎褒贬的,而写景之人是有情的。景物的色彩是由感情色彩决定的,不是晴天都明媚,阴天都悲凉。同样的景物,在不同的人眼里,表现出来的情感体验是不同的,所彰显出的景物特征也是有差别的。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客观的景物正是由于写作者带着情感去观察,便赋予了景物特征鲜明的情感色彩。不带情感的景物是乏味的、空洞的,写景要蕴藉着思想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才能使景物描写撩人心弦,产生令人心动的魅力效应。让笔下的景与胸中的情统一起来,追求情景交融的最佳效果,這样不仅使景物因情感而特征鲜明,也让情感因鲜明的景物特征而更具意蕴。如鲁迅在《故乡》中这样描写故乡:“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枯萎的野草在寒风的摧折下,“断”了,“抖”着;一个“断”字,何等伤痛;一个“抖”字,何等凄惨。此情此景,“我”要永离故乡,永离老屋了,心伤故乡之情跃然纸上。简单的景物描写突显出衰亡的迹象,饱含着凄凉之感,景与情可谓有机交融。
其他文献
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因为其变更是渐进的,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地、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渐进,犹如从斜度极缓的长远的山坡上走下来,使人不察其递降的痕迹,不见其各阶段的境界,而似乎觉得常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末,一本名为《数字化生存》的书曾经风靡一时,作者在书中对未来的数字化生存方式进行了展望。如今,许多预言早已变成现实。20多年来,信息化所发挥的作用远远超出我们曾经的想象,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说明,信息化已经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我国正式以信息化名义推进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是从1993年开始的,在此之前更多的是讲计算机技术应用或微电子技术应用。这个起点的标志是1
期刊
如今,地球普遍变暖变旱,冬天里的雪已经越来越稀罕。特别是在城里,难得飘落下来一场雪,如同难得见到一位真正清纯可人的美人一样了。  城市的雪,从入冬以来就一直在期盼中。仿佛要和春天里的沙尘暴有意做着强烈的对比,沙尘暴不请自到,而且次数频繁地光临,并不受城市的欢迎,但是,受欢迎的雪却在冬天里总是姗姗来迟,像是一位难产的高龄孕妇。以往的日子里,最耐不住性子的是渴望下雪天能够堆雪人打雪仗的孩子;如今,最焦
期刊
随着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广泛应用,在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同时也对就业产生较大影响。一些传统就业岗位不断被替代,一些新的就业岗位不断被创造出来,从而产生了三大就业效应。  就业替代效应。信息化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单位产品对劳动力的需求,进而形成对劳动者的替代。调研发现,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很多地方制造业总产值不断提高,但就业人数趋于下降。信息化不仅会打破既
期刊
如果将经典篇章、古语金句等著述放在书架上作摆设,而不装进脑子里,则只能润屋、不能润身。  当古语经典进入时代篇章,总能焕发历经岁月淘沥的光芒。人们写文章时,旁征博引、画龙点睛,引经据典、洞彻事理,往往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精神激荡。   如果把文章比作电路板,竹简丝帛上字字珠玑,连缀成文,是为阐明义理;电路板上的千百元件,串连成体,就能启动机关。在“电路板”中,如果说缕缕导线是写作思路,密密零件是字
期刊
与夸西莫多一样,朱塞培·翁加雷蒂(1888~1970)也是意大利“隐逸派”诗人的重要代表。他的诗极具“个人性”,偏重于抒发个人内心的忧郁和孤寂。当下的中国,对翁加雷蒂的诗歌翻译得最好的我以为还是台湾的集著名诗人、散文家、评论家、翻译家和学者诸多身份于一体的叶维廉先生,他的译作触及人的内心,深入人的灵魂,传神地再现了翁加雷蒂诗歌的神韵。以《无聊》一诗为例:   甚至今夜都会过去   这种孤独的转
期刊
母亲是一条河,母爱柔情似水;父亲是一座山,父爱恩重如山。父母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写母亲的诗文浩如烟海,写父亲的诗文也数不胜数。朱自清的《背影》是其中不可多得的经典美文,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子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动人,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已深深镌刻在作者的脑海里,也深深晃动在广大读者的心目中。天下的父亲千千万,父亲的形象各不同。诗人王单单对已故的父亲充满深切
期刊
上小学三年级时,学校新换了一位校长,校长在大会上说:“以后呀,考试成绩排在班级前五名的孩子,都可以得到奖励,那些钢笔、文具盒之类的咱们不奖了,我们奖点特别的,保证大家都喜欢。”  期中考试临近了,大家都铆足了劲,争取考出高分,得到那份神秘的奖品。那一次我虽然很努力,但成绩仍然排在十名之后。  发奖品那天,我们惊呆了!校长旁边,居然摆了满满一筐猪肉,猪肉特别新鲜,刚宰杀的,似乎还冒着热气。大家你看看
期刊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桂花无己、无功、无名,所以拥有了三秋。“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阳光敞开胸怀,拥有了全世界;人打开门窗,才会永远行走在至真、至善、至美的阳光里。这就是中华儿女传扬和践行的“眼界格局说”——眼界无穷世界宽!  花木因眼界不同而境界各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眼中充满自我的孤芳自赏,桀骜中透着孤寒,所以它只能绚烂一隅。“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
期刊
与自然对话,静静地,没有噪杂的车笛声,没有纷乱拥挤的人流,只有清脆婉转的鸟鸣,只有如诗如画的自然的美……与自然交流,把心灵融入自然,独处的感觉真好!  清晨,穿一身休闲服,背上画板,拿起心爱的玉笛,沿着弯曲的小道,一路走来。和风拂面,明澈露水在绿叶的翻转中抖落滑下,露珠在玉盘似的荷叶上荡漾,似珍珠,似碧玉。幽静的荷塘里不时传来几声蛙鸣,那声音是自然音响的和鸣。立足停步,顿感沁人心脾的荷叶馨香袭过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