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的关键

来源 :新湘评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udh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6月29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中国共产党军队党的建设条例》。会议指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的关键,关系强军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本期我们节选刊登毛泽东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并刊发赏析文章,旨在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军队党的建设条例》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确保有效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确保人民军队永葆性质、宗旨、本色,努力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6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中国共产党军队党的建设条例》。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会议指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的关键,关系强军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制定《中国共产党军队党的建设条例》,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对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对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确保有效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确保人民军队永葆性质、宗旨、本色,对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都具有重要意义。
  回顾人民军队走过的九十多年光辉历程,我军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最根本一条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断加强军队党的建设,既是我们党从艰苦卓绝的长期斗争实践中得出来的一条根本性的结论,也是人民军队建设的一条根本经验和根本规律。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人用血的教训换来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深刻认识。在秋收起义以及艰辛撤退最终上井冈山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越来越切身体会到军队党的领导和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毛泽东在《西江月·秋收起义》一词中说得很清楚:“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旗号的标识“镰刀斧头”代表了队伍的属性:即工农武装,共产党领导的队伍。起义军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露营的时候,进行了“三湾改编”,党的支部建在连上,班、排有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设党委;部队的一切重大问题,都必须经过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这就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然而,在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开辟以后,随着革命队伍的不断扩大和斗争形势的不断变化,一些错误思想蔓延开来。对红军中党的领导、民主集中制、军事和政治的关系、红军和根据地建设等问题,争论更一直不断。当时担任红四军政治部秘书长的江华后来回忆道:“一部分人习惯于旧军队的领导方式,对党对军队的领导不赞成,有怀疑。他们强调‘军官权威’,喜欢‘长官说了算’,相反认为现在是‘党太管事了’,‘党代表权力太大’,提出‘党不应管理一切’,‘党所过问的范围是要限制的’,‘党支部只管教育同志’;并主张‘司令部对外’,政治部只能‘对内’,对军队只能指导,不能领导等等。”这实际上就是要变“党指挥枪”为“枪指挥党”。他还指出:“在这场争论中军内存在的单纯军事观点、流寇思想、极端民主化和军阀主义残余等非无产阶级思想有所抬头。”
  为解决这些问题,1929年12月下旬,红四军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了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会议认真总结红军创建以来党在同各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统一了思想认识,一致通过大会决议案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会议决议是由毛泽东为大会主持起草的,由八个决议案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的决议。古田会议决议系统地回答建党、建军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确立了共产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规定了红军中政治机关和政治工作的地位;强调在红军内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实行官兵平等的民主主义制度,同时要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这些原则系统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如何建成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这个根本性问题,不但很快在红四军得到贯彻,而且随后在其他各方面红军中也逐步得到实行,并对以后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是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
  “国家大柄,莫重于兵。”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增多。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安全和发展大势,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打仗意识,扎扎实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各项工作。2014年金秋,还是在古田,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强调“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强军之魂,铸牢军魂是我军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务,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从古田再出发,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断巩固加强,军队党的建设掀开新的时代篇章: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方略,要求“加强军队党的建设”。2018年8月召开的中央军委党的建设会议,对全面加强新时代我军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确保人民军队忠实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必须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完善军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不断提高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思想和组织保证。坚持聚焦聚力备战打仗,把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贯彻到人民军队党的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推动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制胜优势。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强则军队强。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军队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包括实行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实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实行支部建在连上等在内的一整套制度体系。要在继续坚持这些行之有效的制度的同时,适应改革后军队党组织体系结构、类型设置、职能配置等发生的重大变化,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健全党领导人民军队的组织体系,锻造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和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确保枪杆子始终掌握在忠于党的可靠的人手中。
  1962年8月1日,在建军35周年的时候,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的朱德赋诗一首,其中两句“建军总原则,党的领导尊。非军指挥党,惟党指挥枪”,道出了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要继承我军党建工作优良传统,牢固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國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把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坚持完善好,把《中国共产党军队党的建设条例》执行落实好,筑牢立军之本、光大强军之道、培厚制胜之源,一步一个脚印把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变成现实。
其他文献
国之大者,为国为民。方向问题、大局问题、战略问题,历来都是重中之重。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再次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强化责任担当,不折不扣抓好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之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一定要心中有数。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党员干部自觉加强政治能力建设,履行好自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新思路、新视野、新举措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要把落实两个《纲要》贯穿各项工作始终,坚持“五线”并进、一体落实,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注重抓早抓小,画好“起跑线”。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要注重抓早抓小,引导青少年扣好第一粒扣子、迈好第一级台阶。以家庭为重要处所。家庭是孩
由于农地经济功能的弱化和社会功能的强化,以保障基本生活为目的的福利田产生,与之相对的是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效率田。通过对福利田的经济分析,我们可以明确看到,福利田
《清稗类钞·技勇类》是关于清代体育资料的汇编,对体育史料的汇集有一定的贡献。《清稗类钞·技勇类》所汇集的体育资料集中程度高,所反映的清代体育种类丰富,并在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和基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其独特的地位与作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原则,既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
近年来,邵东市以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手抓新兴产业引进培育,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姿态,争当承接产业转移排头兵。  推进平台升级,确保产业转移“接得住”。升级“1+4”园区平台。全力打造“135”工程升级版,提质龙头园区湘商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四大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实现集约化、特色化、专业化发展;坚持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全力推进邵东经开区、生态产业园、宋家
据日本《金工工程与营销》杂志报道,未来5年亚洲机床产值和需求占世界的比重将分别比目前的37%和36%大幅增长,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需求将增长2至3倍。主要原因是亚洲经济持续增长,
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1996—97年度中国以外的世界棉花库存将有所上升,出口需求趋弱,因此棉花贸易竞争将有所激化,棉价也可能略有小跌。 这一最新估计
2012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深圳视察期间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2014年3月6日,习近平同志参加
本文主要就明清时期江西金溪部分儒生向刻书业的身份转型进行了论述。具体包括转型人员的构成、转型原因、从业特点以及转型对促进江西古代文化发展传播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