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810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引导者,要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创设探究情境,巧妙点拨引导,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与探究思维,教给学生探究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教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尊重学生;激发探究兴趣
  华东师大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一个智商再高的儿童,当他的求知探索的冲动一旦泯灭于最富想象的年龄段,这个人一生的发展也就有限了。可见,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已是时代的必然。而探究性学习的应运而生为我们医治教学上的“满堂灌”;“一言堂”这一痼疾提供了良药。因此,要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探究学习,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尊重每个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给每个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发表,敢于展示的平台,从而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的探究欲望;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效的指导,引导和诱发,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教学.《五彩池》一课,始终引导学生去感受,去发现;从神话中的瑶池到神奇美丽的五彩池,到大自然和科学的伟大·神奇。这样,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又照顾了儿童的年龄特点,激发了学生极大的探究兴趣,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极大的渴望与热情,从而表现得非常主动积极,在教描写池水这一部分后,问:“学了这一部分我的感受是五彩池的吃上颜色特别多。你们同意吗?”学生大部分喊同意,有的还在思考,有的表示不同意。我接着说“我这样讲可是有根据的,如果你不同意我和一些同学的看法,也要用朗读来说服我们。”老师读:“有些水池的水还不止一种颜色,上层是咖啡色的,下层却成了柠檬黄;左半边是天蓝色的;右半边却成了橄榄绿。”这时,有同学抢着说:“我觉得五彩池的水颜色只有一种。我是从这里读懂的,‘更使我惊奇的是,所有的池水来自同一条溪流,溪水流到各个水池里,颜色却不同了。’这句话说明溪水没有那么多的颜色,就只有本身的一种颜色。”我在这里有意设疑,除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探究,提高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以逐步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
  二、创设情境,激活探究思维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从而诱发学生探究意识,激活学生探究思维。
  1、 创设问题情境。疑则有思,思则进也。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性学习更具有问题性,实践性和参与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任务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一过程的关键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如:教学《詹天佑》一文时,先让学生围绕“杰出”一词读课文,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学生读课文后提出很多问题,经过讨论,确定了研究主题“铁路经过居庸关,八达岭时,为什么詹天佑采用不同的方式开凿隧道 ?而铁路经过青龙桥时,要为什么采用‘人字形’线路呢?”这是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的问题,因此特别感兴趣。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去读文·画图·模型·演示,还主动地进行探讨交流。在深深地体会到詹天佑杰出的聪明才智的同时,也体验到了自主探究中获得知识的乐趣。
  2、创设体验情境。阅读教学中允许有着不同生活经历和个性化的反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一个学生问:“老师,小蝌蚪在找妈妈过程中长大了,可它的尾巴怎么就没了呢? ”“这样吧,同学们可以带着这个问题去田野观察,去查查资料,或去问问家长。看谁先找到答案好不好?”同学们一听,都跃跃欲试,充满了探求的渴望。果然,第二天许多同学对这个问题有了答案。可以想像,孩子们自由的去体验,想象,创造,那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
  3、创设角色情境。课文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产物和思维轨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创设角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以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如教学《詹天佑》第五,六节时,对学生说;现在你们是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请对着图纸向大家介绍你的工程设计,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设计?这时,詹天佑这个角色的吸引和小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是学生自觉地阅读课文,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课文内容,进入角色情境。5分钟后,学生个个跃跃欲试,都想当工程师,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结果许多同学都讲得头头是道,课堂上个个“詹天佑”活灵活现,阅读收到了许多效果。
  三、巧妙点拨,因势利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探究性学习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放任自流,要求教師在教学中巧妙点拨,相机诱导,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如在研读《赵州桥》一课初始,老师问学生:“你们初读了课文,觉得赵州桥怎么样?”大多数学生从作者的感受出发,从课文的内容出发,说赵州桥很雄伟壮观。但有一个学生却说,哪一座都比它好。“说得好!”老师虽然感到意外但是充分肯定了这个学生的观点并引导道:“那课文为什么要说他雄伟壮观呢?请同学们深入读书后再来研讨这个问题,好吗?”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就是在探究性学习方式中,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的过程,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重要内涵。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教师,要潜心挖掘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资源,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 柴树梅, 李青云.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
  [2] 王利平.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
  [3] 纪国云. 重拾阅读教学的智慧[J]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通过对非预设性教学形态和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作对比,突现其优势与作用,探究这种教学形态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方法,明确其运用尺度。  [关键词] 非预设性区别方法尺度    语文是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人文学科,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教化学生,涵养性情,唤醒心灵。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往往更重视文本主题的探究,精彩语句的分析,写作技巧的把握,以及写作特色的总结,把这些所谓的重
特殊教育的實施,必须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和特殊需要,在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的时候就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需要、身体状况等采用不同的教育资源,从而避免在课堂上智力低的学生“吃不消”,智力高的学生“吃不饱”。我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班级分层教学,融和各种教学途径和方法,使得全班同学能接受到适合自身特点所需要的有效教育。   一、了解学生,为分层教学作准备  每一位智障孩
期刊
目的:探讨四氯化碳大鼠肝硬化形成期“病-方-证”相关的病理学基础。   方法:以50%的四氯化碳(CCI4)橄榄油溶液1mL·kg-1剂量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9周,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第
[目的]:通过对30例临床病例观察比较,评判复方参鹿颗粒治疗肾阳虚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CMD)的临床疗效,观察复方参鹿颗粒对MDS-RCMD的造血调控作用,探讨温阳药可能的作用机
摘要:语文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语文的教学也有大学问。本文本着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为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出四点建议,希望对语文的教学者和学习者都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质量 提高     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语文可以说是学习其他学科或者科学的必备的基础能力。在高考中,每年语文作文考题也是广受关注。正因为语文这一门科目如此重要,所以我
我们提倡的“本色”课堂是自然的、朴实的、和谐的、有生命力的高效课堂.我们用简明的教学目标整合三维目标,对教材创生和开发的进行再加工赋予教学内容的简要,简化的教学过
摘要:实在地说,因为爱学生我要写故事,我与学生的交往不再敷衍;因为爱学生我写故事,我的教育行为也更多地从"随意"走向"有意";也因为爱学生我写故事,我自觉不自觉地进入了一种自我建构的状态。在写的时候,在读的时候,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在持续不断地对话乃至交锋,我仔细倾听着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站在自己的角度追问、挖掘自己,以某种教育理念审视自己,反思自己……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素质教育    应试教
摘要:我们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投其所好,让兴趣变动力;不断尝试,阅读激情趣;有效阅读,享受乐趣。从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出发,注重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浓厚的阅读情趣、健康的阅读乐趣,从而提高学生阅读持久力和阅读质量。  关键词:阅读兴趣情趣乐趣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啊,有乐趣才谈得上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
摘要:语文教材与其它课教材相比,有其特殊的魅力,如果教者在教学时既能讲清文章的理、又能讲出文章的情,挖掘出文章的魅力所在,就能很好地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语文教材;挖掘;激发兴趣   虽然语文被称为“百科之母”,但是在中学生的心目中常遭受到冷落。很多中学生认为:语文课可听可不听,脱几节无所谓。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课,本人仅以教学实践的体会,谈谈浅见。   一、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学生的内在
阅读分析能力就是指在阅读文章时,能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主要指中心思想),以及为表现思想内容所采取的形式——包括文章的结构和表现手法。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是学习语文的重中之重。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怎样分析和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一篇文章不论是哪种体裁,总要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说明某个问题,对这个问题表示作者的看法和态度,宣传某一种思想或反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