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出版商机思辨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7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博化”背景下的市场也的确会天然地向有关图书倾斜,使得该类书不至于成为包袱,而且又带来相应的心理安慰:重在参与。这样中庸的态度与营销的缺位,决定了大部分的世博图书印数在5000册左右,而图书市场上则几乎察觉不到它们的增量。
  
  2010年最引人瞩目的是世博会,说是“出版商机”,并不为过。但随着入园人数的节节攀升,世博图书的表现似乎和世博园区的书店一样,存在,却几乎被淹没。这可能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图书的尴尬处境:定位很高,利润很薄,真正走向市场、走向读者的路途并不通畅。
  
  问题一:商机当前,抢先一步还是慎重衡量?
  
  奥运图书的热销出现在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底,当当网上的品种达273种。其中市场表现较好的是传记类和漫画书,浙少社的《福娃奥运漫游记》,上市一周销售10万册。而选题大量重复的旅游类、礼仪类和知识介绍类图书均表现平平。
  2007年初至2010年6月,当当网世博图书仅125种,其中至4月前上架87种,5月上架27种,6月上架11种。当当网旅游类图书6月销量总榜中,进入前20名的世博图书有5本,分别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官方导览手册》(以下简称“导览手册”,总发货上百万册)、《玩世博,一本就GO》(总发货8万册)、《上海世博会精彩看点》(总发货40多万册)、《带着相机游世博》和《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官方图册》(以下简称“官方图册”,该系列总发货10万多册)。中少社的《海宝带你游世博》、浙少社的《海宝有约》等延续了奥运会的童书成功路线。上海文艺出版集团的《69个梦——访问世博建筑师》、《世博看馆》和《世博看场》上市不久,也有万册左右的发货量,相比之前的简单介绍,这几本书在选题与内容上有所深入。
  鉴于此,旅游类和童书类世博图书销售升温应属事实。仔细分析,2007年至今,世博读物有了极大的丰富,知识类、历史类、故事类、文化类、建筑类、礼仪类、图册类、科技类、旅游类、礼品书类等,包括引进书,都有所涉及。上海参与世博出版的出版社达二十几家之多,外省出版社有十家左右,主要集中在北京与江浙地区。其中部分图书成为常销书,双效良好;部分图书重在社会效益,印数被安全地控制在市场消化的范围之内。
  奥运出版与世博出版的差异,反映了京沪两地的不同出版现状,也揭示了上海出版界的营销短板。上海出版界对图书的印数、营销与宣传一贯比较低调。出版社的人力物力有限,营销只能相对集中在部分重点图书——对重点的判断则和领导班子的具体判断密切相关。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世博,大部分出版社采取的方式依然是有书就做,常规发行,让市场自行消化。“世博化”背景下的市场也的确会天然地向有关图书倾斜,使得该类书不至于成为包袱,而且又带来相应的心理安慰:重在参与。这样中庸的态度与营销的缺位,决定了大部分的世博图书印数在5000册左右,而图书市场上则几乎察觉不到它们的增量。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出版界不得已的选择:不争先,也不愿落后,平静中获得少许盈余,焦虑中享受小富即安。当然,图书积压的风险因此就减少很多。
  相比奥运出版,世博出版采取的态度是慎重衡量,目前的体量也就在190种左右。反应滞后,选题相对集中,缺乏特别的亮点与影响力,成为媒体远距离看世博出版,始终感觉找不到高潮点的原因之一。几年前出版界开始反思图书品种过多的问题,表面上看,世博出版遵循了这样的出版思路。但问题在于,世博选题的减少究竟是属于精益求精呢,还是原本就匮乏?为什么七八年的时间也没能酝酿出打动人心的世博图书,创造出读者对世博精神产品的强烈渴求呢?和泛滥相比,贫乏也是一种病。
  
  问题二:商机当前,怎样和官方形成良性合作?
  
  截至2010年7月9日,世博园区内的特许商品销售额超过4亿元,全国5500多个世博特许商品销售店的总销售额突破200亿元。但图书不能简单地和特许商品类比。除盈利目的外,图书还承担着文化传承的职责,而且盈利空间也根本无法类比——特许商品的生产商可以将所有的成本,包括进入成本、营销成本等打入价格来平衡支出,而图书无法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寻求官方的支持成为理想的途径之一。同样,官方对文化产品的干预力度也不小,既推动、支持了世博出版的选题开拓,也适度地分享了世博出版的利润空间。也因此,出版界和官方的合作总在博弈中。
  2004年12月创刊的《上海世博》是世博会唯一指定的官方杂志。在之后的世博出版中,《上海世博》杂志充当了重要角色:它紧密地和出版社合作,联系资源,组织策划,组织编写,包括承担两本最重要的官方出版物的招标。这也体现了世博局的长远眼光:作为一场世界盛宴,拥有自己的宣传平台何等重要。但缺陷可能也在此:杂志承担的任务太多,而它毕竟只是一个杂志,不是出版社,两者之间要进行良性过渡,牵涉的人力物力太多;作为官方杂志,它的官方惯性太强大,官方思路太深刻,有可能将违背图书出版规律之事视作理所当然,无法真正从读者角度来看待出版。所以,一开始,有出版社对和官方的合作持游移不定的态度——尤其当官方并无销售的承诺;后来则发现,相比市场,和官方的合作基本上还是具有一定的保障性。因此,总体而言,上海的世博出版面貌相对官方化。
  《上海世博》与出版社策划的一些图书中,有不少双效产品。比如《上海迎世博市民读本》印数达80万册,由政府采购;又如《上海世博会公务员读本》、《上海世博会概览》、《园区志愿者读本》、《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志愿者读本》、《上海世博会导游手册》等,读者对象明确,发行数量可观。当然,这些走特殊渠道的图书品种基本上是润物细无声。奥运出版中也不乏此类图书。以走市场渠道为主的图书,包括《世博知识150问》、《世博历史150年》、《世博英语实用手册》、《历史的回眸——中国参加世博会的故事》、《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上海世博会主题解读》等,在市场上都有上佳表现,其中“150问”发行20多万册,“150年”、“英语实用手册”发行2万多册,“历史的回眸”半年内3次印刷。有意思的是相比奥运礼仪书扎堆的情形,世博礼仪书很少,因此《世博礼仪》一书也在半年内3次重印。
  动漫书也是如此。中少社和浙少社除自主开发的世博图书外,都和上海城市动漫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有合作。该公司隶属上海文新集团,2008年初接受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旗下的文化产业投资机构注资,世博会期间主要运营和吉祥物相关的项目。因此,世博动漫的资源也具有垄断性质,这种性质同样保障了世博图书具有一定的发行量。
  相比特许商品,过度依赖官方主导的世博出版,在世博会横向、纵向甚至 交叉面等的挖掘上并没有交出满意的答案。大家在合作中可能周密地考虑到了安全、稳妥、利益等,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以图书为本位,以文化传播为目的,以优美的内容为追求,以读者为上帝基础上的图书,才可能真正俘获读者之心,继而赢得市场。
  
  问题三:商机当前,个人作为还是出版社作为?
  
  世博出版中,花大力气打造世博出版品牌的是中国出版集团在上海的下属单位:东方出版中心。该中心采用的是较灵活的项目组工作制,总负责人为中心的总经理与副总编辑,项目组成员以图书为中心,进行跨部门合作,出版了50多种世博读物,取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佳。2007年初,东方出版中心部署世博出版战略,将其分为世博前、世博中和世博后三个阶段,发动全社编辑策划选题,一周一次专题会议。与此同时,中心较早和《上海世博》杂志建立密切联系,以最优秀的出版人才配合杂志的出版需求,寻求合作机会。上文提到的《世博知识150问》、《世博历史150年》、《世博英语实用手册》、《世博礼仪》、《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上海世博会主题解读》、《历史的回眸——中国参加世博会的故事》等,都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海世博》杂志或参与统筹,或参与编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中心编辑的参与力度非常大,从选题开始与杂志进行磨合和深度沟通,对选题策划、内容编排和出版宣传等工作身体力行,而不是简单的稿件加工。此外,中心自己也策划了近30种世博读物,其中不少都已两次印刷。
  相比个人化的、零星的世博图书策划,东方出版中心的世博出版战略比较成功,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为出版社开拓了一片新的市场天地。这可以说是一个中小型的出版社在市场竞争中努力寻找蓝海的个案,虽然仍有不少遗憾,比如并没有产生像《带着相机游世博》、《游世博,一本就GO》这样更贴近市场与读者的书,比如营销创新、渠道创新不够等。
  
  结语
  
  曾有人乐观判断,世博园区内的图书销售应该火爆,其次是上海本地,再次是江浙两地。而事实是园区内的书店布点太少,图书又无法完全进入大大小小的特许店——店里卖得最火爆的是海宝纪念品和护照。上海本地的大书城中世博图书销售逐渐升温,但火热却谈不上,江浙两地的销售更是平平。大部分的世博出版物,可能依旧是走一条平淡的路。身在上海,我可以感受到政府为世博形象、世博经济乃至世博品牌做出的所有努力。但同时,我还能感受到的,是无数人心中依旧模糊的世博概念。人们细数世博的历史,总结世博的过去,展望世博的将来,但对眼下正火热召开的世博,却很难说些什么——甚至图书出版人亦如此。也许,这是我们的图书无法真正打动读者的原因?当我们自己对世博雾里看花的时候,世博会的参观者热衷于购买敲章的护照,而不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世博书,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他文献
【推广之路】  考虑到学术著作的特殊性,版权销售人员还应该从产品(Products)、营销(Promotion)和定位(Positioning)三个方面着手,实行精细化、差异化的宣传推广策略。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中国的学者和学术著作从其诞生之日起走的就是一条非大众化的精英路线,天然就不善于或者不屑于哗众取宠。特别是,本土化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著作,既不似科技类图书以公式图
期刊
历史长河,无数过客如烟云飘散,也有极其少数的几颗昨夜星辰,永久闪烁。无论你怎样评价这位开国领袖,你都会发现,你所认识的几乎所有人,在这一生中都谈到过他的名字——毛泽东。    《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乍一看书名,你就会感到它的别样。所谓“最后七年”,指的是1970至1976年这个时间段。它对于毛泽东个人,对于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在这七年中,中国的外交大门前所未有地
期刊
我把这本书和以前流行的家庭教育书做了一个比较,发现以往的家教书有过两个出版高峰期,一个《哈佛女孩刘亦婷》时代,这是一本成功妈妈写的家庭教育书,提供了一个成功妈妈的经验,由于缺乏这方面的指导书,再加上当时的出国热和新闻效应,该书成为风靡一时的超级畅销书;另一个是卢勤时代,教育专家写的系列家教书,销售情况也非常好。之后国内原创的家庭教育书基本保持了以上两种模式。渐渐的,类似的家教书多了,这一领域的图书
期刊
【随便说说】    后贵族时代的传统出版,贫困化甚至比污浊化更为突出,根本的原因是国家急急地让它走向市场,垄断性资源眼看越来越少,而政策又明文规定民间资本不得介入出版的内容生产,国有出版没有民营资本的血肉补充,这叫做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旧的已去,新的不来,空壳化、边缘化油然而生。    (一)    在没有电脑、网络和电视的年代,高度垄断的传统出版曾经是中国的贵族职业。那个年代全国加起来也就一百多
期刊
杜书伍先生在《将才》一书序言中表达了这种观点:“良善的观念加速扩散于整个社会,形成向上提升的无形力量。我认为以这个形式回馈社会,远比金钱或物质的赠予还来得有意义及有贡献。”    编辑托我写书评。书名为《将才:让年轻人少奋斗5年》(以下简称《将才》),作者系联强国际的总裁杜书伍。  对于联强国际以及杜书伍,我全然不知。  “联强国际相当于中国的联想,杜书伍相当于柳传志。”编辑的解释直观形象,至少让
期刊
编辑活动是编辑主体策划选题、审读加工、出版传播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以编辑应用文作为开展工作的辅助工具。因此,编辑应用文写作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编辑水平、能力的重要体现。    常用的编辑应用文包括选题报告、审稿意见、内容提要、约稿信、作者简介等。编辑活动是编辑主体策划选题、审读加工、出版传播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以编辑应用文作为开展工作的辅助工具。因此,编辑应用
期刊
编辑的这种主导意识主要体现在:前期选题策划阶段,捕捉选题亮点,主动沟通;中期编辑加工阶段,对书稿热诚投入,精细打磨,努力挖掘作品的内涵价值;后期宣传营销阶段,设计适合的营销策略,努力实现产品的社会效益和市场价值。    图书出版是“内容为王”的产业,一切出版行为的根本目标是生产出具有文化含量和文化品格的出版物,这也是出版企业生存的根基所在。其中,编辑的主导意识在提升出版物价值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期刊
我触摸到的那《海国记》里的55个字,仿佛是沈三白与陈芸在《浮生六记》里演绎小小哀愁与情爱的天与地!记载此情此景的佚文《海国记》浮出水面,钓鱼岛再添归属中国的一条新史实。    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最新版《浮生六记》,它有一个别致的腰封,上书“《浮生六记》有重大发现!钓鱼岛主权有最新证据!”。这最新版收录了佚失200年之久的《海国记》,令有小《红楼梦》之称的《浮生六记》几近完璧。这腰封隐含着一段我亲
期刊
如何在变革中求发展,走出我国版权代理业自己的发展之路成为了现阶段出版业的当务之急。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版权代理公司较为成功的发展经验。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版权代理制度,从而最终促进中国出版产业的大发展,则不失为我们突破现阶段瓶颈的一条捷径。  中国的版权代理行业发展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晚了一百多年。中国的出版业正处在改革和快速发展阶段。而版权代理作为版权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却处在起步阶段,并且在发展过程中
期刊
卓雅长达二十多年地用镜头追寻沈从文留在湘西的踪迹,欲借助自己所拍的几千幅原始照片,配合沈从文的文字。形之于14册图书,在读者眼前徐徐展开淳美的湘西画卷。    常读沈从文关于湘西的文字,却不曾亲眼见过湘西。这是郁积心底多年的憾事。终于寻得一次机缘,我褪去因其太美而不敢靠近的怯意,连夜赶往凤凰。然而清晨在新旧城交界处,我发现这远不是沈氏笔下的世界了。无论是游荡在城门口兜售花环的孩童,还是沿街而坐叫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