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们国家新的课程改革当中提出了小学中高年级以及中学应开设综合实践课程,而研究性学习在课程教育当中是一种相对比较独立的形式,教师应该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与接受性学习的关系,以及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对研究性学习教学的思考等应进行分析,这些对于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当中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本文就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性策略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有效教学策略
随着我们国家新的教育改革与创新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与思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了劳动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以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几大领域,而研究性学习也已经逐渐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形式融入到了教育课程当中,对于学生的综合方面发展、提升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发展的阶段,研究性学习的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的这些潜能与内在能力很好的激发出来。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学生以自身的兴趣为基础,结合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从社会、自然以及学生自身的生活当中选择出并确定好研究的专题,使学生能够通过探索的过程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通俗来讲也就是主动式、发现式、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并不是教师直接将知识内容讲解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之下进行亲身经历,并且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提升的重要过程,最终能够获取到答案,也就是学生需要具体掌握、理解的知识内容。与研究性学习相对应的也就是接受性学习,接受性学习相对来说是一种比较被动式的学习模式,学生在接受性学习的模式之中一般不会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而是直接通过教师获取到知识内容,而学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学习任务就是理解、记忆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更高的要求就是能够运用所掌握到的这些知识解答问题。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一)学习目标的多元性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主要包括了:是学生能够亲身参与相关的研究以及积极探索的体验,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获得提升,使学生学会合作,并且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分享意识等,同时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增强学生对于社会、自然的责任感等,激活学生在各个学科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储存等,使学生的收集、分析以及处理信息等能力获得整体上的提升,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能够充分体现出其多元性特征。
(二)学习内容的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式,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渗透于各个学科以及活动之中,从这方面的意义上来看,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研究内容并没有具体、明确的界限与划分,但是从整体教育以及实践角度出发选择的内容应具有教育意义、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是学生能够完成范围内的内容。
(三)学习过程的自主性
研究性学习主要强调的是学生的亲身经历以及学习过程的感受体验,并且能够亲身参与研究与发现的重要过程,进而使学生通过自己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使学生进行知识的自主内化。
(四)解决问题的探究性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再次进行总结与整理,学生在这种亲身经历的过程中能够质疑、思考、实践,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这些比较优秀的品质。
(五)学习形式的灵活性
研究性学习主要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了学生的学习自由性与灵活性,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这样学生就可以运用自己比较喜欢的形式展开探究,其中包括了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社交平台等多种渠道进行学习。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并确定研究内容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与中学阶段的研究性学习教学目标虽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区别,但是在本质上基本是一致的,只是在每一种目标的水平上具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小学高年级走狗和时间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明确目标,并且确定研究的知识内容。
例如,在进行“发制绿豆芽”实践活动之前,笔者首先明确了教学的目标是能够让学生通过活动说出发制绿豆芽的方法、过程等,使学生通过活动了解到绿豆芽的营养价值包括了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两部分,本节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并将活动过程中所研究的问题进行筛选,从而进行高效的学习。然后,笔者在课堂中就能够结合这些目标顺利开展活动,并且在做好准备的情况下能够使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二)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结合
从学生角度出发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是相辅相成的,也是伴随着学生成长的重要过程,好的教学并不是一味坚持一种教学方式完成的,同时,好的学习也并不是采用一种学习方式能够完成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研究性学习、接受性学习的结合,注重知识内容的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的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进行“健康饮品毛尖茶”活动过程中,笔者首先结合教学中的主要内容讲解了:“我们国家是茶的故乡,经过长远的发展早已经将沏茶、品茶发展成了一种民族文化,谁知道河南哪个地方比较盛产茶叶呢?”在学生进行回答之后,笔者通过了多媒体的形式具体介绍了相关的知识内容。然后,笔者让学生们结合所掌握到的知识探索怎样品一杯好茶、怎样沏好毛尖茶茶等,学生们在这时的兴趣与积极性是比较高的,都能够主动参与进来。最后,笔者再让学生们总结本节课堂的收获。
(三)注重合理渗透学生的德育培养
研究性学习教学目标当中培养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提高学生对于当前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的责任感都包含在德育范围之内。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将德育内容渗透进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等多方面的教育。
例如,在进行“制作环保购物袋”教学的过程中,笔者结合这一教学内容提出了:“限塑令”的颁布对于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我们还可以使用什么样的材料制作环保购物袋呢等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制作环保购物袋。然后,笔者在学生们制作完成之后举办了展览会,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们一边欣赏,笔者一边讲解了应注重环保、爱护环境等意识,并且引导学生从自我做起,有效渗透了德育教育。
(四)、注重对于教学方式的靈活创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不断创新方式、开发资源,进而有效提升教学的水平。
例如,在进行“做生活中的强者”教学过程中,笔者将班级当中的学生分为了两大组,并且让学生们针对某一挫折的利与弊进行辩论,学生们积极性在这种学习活动当中是比较高的,并且有效创新了教学的方式,达到了教学的目标并提高了效果。
总而言之,研究性学习在课程教育当中是一种相对比较独立的形式,小学高年级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当中教师可以从明确教学目标并确定研究内容、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结合、注重合理渗透学生的德育培养、注重对于教学方式的灵活创新等多方面出发,将探究性学习合理应用进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志军,杨洪,王慧琴.国内外研究性学习研究进展及展望[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30):17-21.
[2]朱恬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15(03):86-91.
[3]马红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09):150+152.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有效教学策略
随着我们国家新的教育改革与创新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与思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了劳动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以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几大领域,而研究性学习也已经逐渐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形式融入到了教育课程当中,对于学生的综合方面发展、提升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发展的阶段,研究性学习的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的这些潜能与内在能力很好的激发出来。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学生以自身的兴趣为基础,结合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从社会、自然以及学生自身的生活当中选择出并确定好研究的专题,使学生能够通过探索的过程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通俗来讲也就是主动式、发现式、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并不是教师直接将知识内容讲解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之下进行亲身经历,并且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提升的重要过程,最终能够获取到答案,也就是学生需要具体掌握、理解的知识内容。与研究性学习相对应的也就是接受性学习,接受性学习相对来说是一种比较被动式的学习模式,学生在接受性学习的模式之中一般不会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而是直接通过教师获取到知识内容,而学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学习任务就是理解、记忆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更高的要求就是能够运用所掌握到的这些知识解答问题。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一)学习目标的多元性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主要包括了:是学生能够亲身参与相关的研究以及积极探索的体验,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获得提升,使学生学会合作,并且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分享意识等,同时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增强学生对于社会、自然的责任感等,激活学生在各个学科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储存等,使学生的收集、分析以及处理信息等能力获得整体上的提升,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能够充分体现出其多元性特征。
(二)学习内容的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式,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渗透于各个学科以及活动之中,从这方面的意义上来看,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研究内容并没有具体、明确的界限与划分,但是从整体教育以及实践角度出发选择的内容应具有教育意义、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是学生能够完成范围内的内容。
(三)学习过程的自主性
研究性学习主要强调的是学生的亲身经历以及学习过程的感受体验,并且能够亲身参与研究与发现的重要过程,进而使学生通过自己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使学生进行知识的自主内化。
(四)解决问题的探究性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再次进行总结与整理,学生在这种亲身经历的过程中能够质疑、思考、实践,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这些比较优秀的品质。
(五)学习形式的灵活性
研究性学习主要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了学生的学习自由性与灵活性,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这样学生就可以运用自己比较喜欢的形式展开探究,其中包括了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社交平台等多种渠道进行学习。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并确定研究内容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与中学阶段的研究性学习教学目标虽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区别,但是在本质上基本是一致的,只是在每一种目标的水平上具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小学高年级走狗和时间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明确目标,并且确定研究的知识内容。
例如,在进行“发制绿豆芽”实践活动之前,笔者首先明确了教学的目标是能够让学生通过活动说出发制绿豆芽的方法、过程等,使学生通过活动了解到绿豆芽的营养价值包括了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两部分,本节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并将活动过程中所研究的问题进行筛选,从而进行高效的学习。然后,笔者在课堂中就能够结合这些目标顺利开展活动,并且在做好准备的情况下能够使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二)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结合
从学生角度出发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是相辅相成的,也是伴随着学生成长的重要过程,好的教学并不是一味坚持一种教学方式完成的,同时,好的学习也并不是采用一种学习方式能够完成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研究性学习、接受性学习的结合,注重知识内容的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的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进行“健康饮品毛尖茶”活动过程中,笔者首先结合教学中的主要内容讲解了:“我们国家是茶的故乡,经过长远的发展早已经将沏茶、品茶发展成了一种民族文化,谁知道河南哪个地方比较盛产茶叶呢?”在学生进行回答之后,笔者通过了多媒体的形式具体介绍了相关的知识内容。然后,笔者让学生们结合所掌握到的知识探索怎样品一杯好茶、怎样沏好毛尖茶茶等,学生们在这时的兴趣与积极性是比较高的,都能够主动参与进来。最后,笔者再让学生们总结本节课堂的收获。
(三)注重合理渗透学生的德育培养
研究性学习教学目标当中培养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提高学生对于当前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的责任感都包含在德育范围之内。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将德育内容渗透进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等多方面的教育。
例如,在进行“制作环保购物袋”教学的过程中,笔者结合这一教学内容提出了:“限塑令”的颁布对于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我们还可以使用什么样的材料制作环保购物袋呢等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制作环保购物袋。然后,笔者在学生们制作完成之后举办了展览会,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们一边欣赏,笔者一边讲解了应注重环保、爱护环境等意识,并且引导学生从自我做起,有效渗透了德育教育。
(四)、注重对于教学方式的靈活创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不断创新方式、开发资源,进而有效提升教学的水平。
例如,在进行“做生活中的强者”教学过程中,笔者将班级当中的学生分为了两大组,并且让学生们针对某一挫折的利与弊进行辩论,学生们积极性在这种学习活动当中是比较高的,并且有效创新了教学的方式,达到了教学的目标并提高了效果。
总而言之,研究性学习在课程教育当中是一种相对比较独立的形式,小学高年级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当中教师可以从明确教学目标并确定研究内容、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结合、注重合理渗透学生的德育培养、注重对于教学方式的灵活创新等多方面出发,将探究性学习合理应用进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志军,杨洪,王慧琴.国内外研究性学习研究进展及展望[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30):17-21.
[2]朱恬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15(03):86-91.
[3]马红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09):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