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发现自己”的第二框内容,通过前一课“认识自己”的学习,学生在掌握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方法后,必然逻辑地引出“做更好的自己”的话题。教材先提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接着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接纳自己的全部和欣赏自己的独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通過扬长避短、主动改正缺点和激发自己的潜能等方法去做更好的自己。
2.学情分析
正值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希望能更多地了解自己,但是由于受到自身认识发展规律的限制,在自我认识上往往容易出现偏差,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过低,对别人的评价难以正确看待,容易形成自负或自卑的不良心理,而自我认识的偏差必然会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影响。因此,引导学生学会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在此基础上知道如何做更好的自己的方法是必要的。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以积极的态度去接纳自己、欣赏自己;树立主动做更好自己的意识。
2.能力目标
能够积极、正确地接纳自我、欣赏自我;掌握改正缺点、激发潜能的方法。
3.知识目标
知道接纳、欣赏自己需要怎么做;明确可以从哪些方面做更好的自己。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结合自身实际,探究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2.教学难点:积极、正确地接纳自我、欣赏自我,特别是接纳自己不满意的部分。
(四)教学策略
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组织教学,以活动为知识教学的载体,以“画指纹”活动导课,以复信学校“心语轩”和制订“自我完善计划”两个活动落实教学重难点问题,同时结合本地正在进行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的行动”拓展课堂,在总结时,教师巧妙指出这种参与社会生活的行动是“社会指纹和美德标记”,使之与导课环节的“画指纹”(生理标记)形成整体呼应,从而优化教学结构,提升课堂教学的立意。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课:“美丽的指纹树”
活动内容:教师课前准备好一棵树图,学生集体绘制指纹树。
引导策略:教师引导学生在事先准备好的树图上按下自己的指纹。设问:这棵树上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指纹吗?指纹树的绘制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观点总结: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中都是独一无二的美丽花朵,每一朵鲜花都将以自己独特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面前。相信通过自身的努力,我们会是更好的自己。(由此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设计意图:指纹是每个人的独特标记,组织全班学生走进教室时依次按下指纹,在活动中产生独特的心理体验,感知自己的独特和宝贵。
【活动二】复信“心语轩”
活动内容:我校心理信箱“心语轩”最近收到一封学生来信(经来信学生允许匿名公开),请你仔细阅读,并以“心语轩”辅导老师的名义给这位同学回一封短信,帮助其分析产生烦恼的原因,找到排除烦恼的方法。
附:一位学生的来信
尊敬的老师:
您好!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和同龄人相比,我个子矮小,长相一般,我很自卑。我已经很努力了,可我的学习成绩还不理想。有时候我真羡慕班上那些多才多艺的同学。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我好累、好烦恼啊!老师,您能帮帮我吗?
学生:小A
引导策略:引导学生分析来信,并回信帮助她挖掘出闪光点,如“努力、有上进心,懂得赏识别人、懂得关注自己的心理”等,从而学会全面认识自己,学会接纳与欣赏自己。(学生写好回信后,四个小组各推荐一位代表交流回信内容,教师作恰当点评)
观点总结:同学们的分析表明,小A同学身上其实有许多闪光点。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既接纳自己的性格,也接纳自己的身材、相貌;既接纳自己的现在,也接纳自己的过去。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努力,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做到既能展现自己的风采,也能看到他人的美丽。
设计意图:同龄人的心声易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活动也因此能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在回信活动中思考,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学会接纳、欣赏自己,为做更好的自己作铺垫。
【活动三】制订“自我完善计划”
承接上一活动,转折过渡:收到老师的来信后,这位同学若有所悟,她反思了一下,发现自己其实挺不错的……她决定制订一份“自我完善计划”。请你也制订一份这样的计划!
活动内容:制订并交流“自我完善计划”。
小提示:计划应包含以下内容:①对自己不太满意的地方有哪些?怎样改进?②发现自己在哪些方面潜能不错?有什么措施来挖掘这些潜能?
引导策略: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制订自我完善计划,并同大家进行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出本课的重点:做更好的自己需要——扬长避短、改正缺点、激发潜能。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制订“自我完善计划”,唤起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鼓励学生扬长避短,主动改正缺点,开发自我潜能,树立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信心,做更好的自己。
【活动四】拓展延伸:“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的行动”
活动内容:学生以校报小记者的身份展示收集到的本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照片,并采访身边的同学:“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福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引导策略:我们应从身边小事做起, 主动融入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让青春与文明同行,在社会生活中“做更好的自己”!
设计意图:通过校报小记者的展示及采访,将“做更好的自己”的知识活化,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从而使得道德与法治课堂更接地气,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总结与升华】
师:上课开始时我们刻录下自己的指纹,那是个人的生理标记;明天我们为文明城市建设尽一份力所能及的力,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美好,这是我们的社会指纹和美德标记。老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认真地印好这两个标记——做更好的自己!
视频播放配乐诗朗诵《学会欣赏自己》。(也可学生集体朗诵)
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可你却是一颗星辰;
也许你想成为大树,可你却是一株小草;
也许你想成为大河,可你却是一条小溪;
于是你徘徊,你忧郁,你自卑。
和别人一样你也是一片风景,
也有阳光,也有空气,也有寒来暑往,
甚至也有别人未曾见过的一棵青草,
甚至也有别人未曾听过的一阵虫鸣……
做不了太阳就做星辰,在自己的星座发热发光;
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绿装点希望;
做不了伟人,就做实在的自我,
平凡并不可悲,关键的是做最好的自己。
不必总是欣赏别人,也欣赏一下自己吧!
多给自己一点信心,送别过去的岁月,只要明天还在,
只要热爱生命,即使有云的日子,你也能够真正地跨越自己!
设计意图:呼应导课环节,巧妙点题,引导参与,润物无声地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集体朗诵契合教学内容的诗歌,激发学生内心深处接纳自己、肯定自己的愿望,升华课堂情感。
附:板書设计
二、点评(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赖高明)
本节课有以下特点:
(一)基于学生文化立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备课善于站在学生生活和文化立场,选择的教学资源、设计的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生活,“画指纹”、复信“心语轩”、制订“自我完善计划”、校报小记者采访等活动都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唤起学生的熟悉感,因而也必然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兴趣和积极性,为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创造条件。
(二)整体构架简约有序,逻辑思路清晰顺畅。教师既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在整体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设计教学,不是机械解读教材,而是注意整合,实现知识的融通,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载体,寓知识于活动中,做到了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化的统一。课堂教学环环相扣,逻辑性强,“绘制‘指纹树’(感知自己的独特和宝贵)→复信‘心语轩’(学会接纳、欣赏自己)→制订‘自我完善计划’(做更好的自己)”的课堂教学思路十分清晰,利于发展学生逻辑思维,也使课堂结构更加简约。教师善于提升教学,启发学生以“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尽一份力”作为自己的社会指纹和美德标记,呼应导课部分的绘制“指纹树”,确实让人为其备课视野和教学智慧点赞。
(三)注重情感价值引导,课程育人润物无声。教学充分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德育性的特点,注重挖掘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德育点设置巧妙,设置的拓展延伸问题“我们能为福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十分接地气,引导学生关心现实生活,于生活小事中践行美德,从而让“做更好的自己”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当然,本节课在开展拓展延伸活动之后,又再设置配乐诗朗诵《学会欣赏自己》,对于教学整体构架而言,有活动叠加之嫌,这一点值得商榷。[□][◢]
(一)教学背景分析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发现自己”的第二框内容,通过前一课“认识自己”的学习,学生在掌握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方法后,必然逻辑地引出“做更好的自己”的话题。教材先提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接着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接纳自己的全部和欣赏自己的独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通過扬长避短、主动改正缺点和激发自己的潜能等方法去做更好的自己。
2.学情分析
正值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希望能更多地了解自己,但是由于受到自身认识发展规律的限制,在自我认识上往往容易出现偏差,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过低,对别人的评价难以正确看待,容易形成自负或自卑的不良心理,而自我认识的偏差必然会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影响。因此,引导学生学会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在此基础上知道如何做更好的自己的方法是必要的。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以积极的态度去接纳自己、欣赏自己;树立主动做更好自己的意识。
2.能力目标
能够积极、正确地接纳自我、欣赏自我;掌握改正缺点、激发潜能的方法。
3.知识目标
知道接纳、欣赏自己需要怎么做;明确可以从哪些方面做更好的自己。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结合自身实际,探究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2.教学难点:积极、正确地接纳自我、欣赏自我,特别是接纳自己不满意的部分。
(四)教学策略
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组织教学,以活动为知识教学的载体,以“画指纹”活动导课,以复信学校“心语轩”和制订“自我完善计划”两个活动落实教学重难点问题,同时结合本地正在进行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的行动”拓展课堂,在总结时,教师巧妙指出这种参与社会生活的行动是“社会指纹和美德标记”,使之与导课环节的“画指纹”(生理标记)形成整体呼应,从而优化教学结构,提升课堂教学的立意。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课:“美丽的指纹树”
活动内容:教师课前准备好一棵树图,学生集体绘制指纹树。
引导策略:教师引导学生在事先准备好的树图上按下自己的指纹。设问:这棵树上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指纹吗?指纹树的绘制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观点总结: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中都是独一无二的美丽花朵,每一朵鲜花都将以自己独特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面前。相信通过自身的努力,我们会是更好的自己。(由此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设计意图:指纹是每个人的独特标记,组织全班学生走进教室时依次按下指纹,在活动中产生独特的心理体验,感知自己的独特和宝贵。
【活动二】复信“心语轩”
活动内容:我校心理信箱“心语轩”最近收到一封学生来信(经来信学生允许匿名公开),请你仔细阅读,并以“心语轩”辅导老师的名义给这位同学回一封短信,帮助其分析产生烦恼的原因,找到排除烦恼的方法。
附:一位学生的来信
尊敬的老师:
您好!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和同龄人相比,我个子矮小,长相一般,我很自卑。我已经很努力了,可我的学习成绩还不理想。有时候我真羡慕班上那些多才多艺的同学。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我好累、好烦恼啊!老师,您能帮帮我吗?
学生:小A
引导策略:引导学生分析来信,并回信帮助她挖掘出闪光点,如“努力、有上进心,懂得赏识别人、懂得关注自己的心理”等,从而学会全面认识自己,学会接纳与欣赏自己。(学生写好回信后,四个小组各推荐一位代表交流回信内容,教师作恰当点评)
观点总结:同学们的分析表明,小A同学身上其实有许多闪光点。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既接纳自己的性格,也接纳自己的身材、相貌;既接纳自己的现在,也接纳自己的过去。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努力,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做到既能展现自己的风采,也能看到他人的美丽。
设计意图:同龄人的心声易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活动也因此能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在回信活动中思考,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学会接纳、欣赏自己,为做更好的自己作铺垫。
【活动三】制订“自我完善计划”
承接上一活动,转折过渡:收到老师的来信后,这位同学若有所悟,她反思了一下,发现自己其实挺不错的……她决定制订一份“自我完善计划”。请你也制订一份这样的计划!
活动内容:制订并交流“自我完善计划”。
小提示:计划应包含以下内容:①对自己不太满意的地方有哪些?怎样改进?②发现自己在哪些方面潜能不错?有什么措施来挖掘这些潜能?
引导策略: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制订自我完善计划,并同大家进行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出本课的重点:做更好的自己需要——扬长避短、改正缺点、激发潜能。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制订“自我完善计划”,唤起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鼓励学生扬长避短,主动改正缺点,开发自我潜能,树立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信心,做更好的自己。
【活动四】拓展延伸:“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的行动”
活动内容:学生以校报小记者的身份展示收集到的本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照片,并采访身边的同学:“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福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引导策略:我们应从身边小事做起, 主动融入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让青春与文明同行,在社会生活中“做更好的自己”!
设计意图:通过校报小记者的展示及采访,将“做更好的自己”的知识活化,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从而使得道德与法治课堂更接地气,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总结与升华】
师:上课开始时我们刻录下自己的指纹,那是个人的生理标记;明天我们为文明城市建设尽一份力所能及的力,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美好,这是我们的社会指纹和美德标记。老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认真地印好这两个标记——做更好的自己!
视频播放配乐诗朗诵《学会欣赏自己》。(也可学生集体朗诵)
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可你却是一颗星辰;
也许你想成为大树,可你却是一株小草;
也许你想成为大河,可你却是一条小溪;
于是你徘徊,你忧郁,你自卑。
和别人一样你也是一片风景,
也有阳光,也有空气,也有寒来暑往,
甚至也有别人未曾见过的一棵青草,
甚至也有别人未曾听过的一阵虫鸣……
做不了太阳就做星辰,在自己的星座发热发光;
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绿装点希望;
做不了伟人,就做实在的自我,
平凡并不可悲,关键的是做最好的自己。
不必总是欣赏别人,也欣赏一下自己吧!
多给自己一点信心,送别过去的岁月,只要明天还在,
只要热爱生命,即使有云的日子,你也能够真正地跨越自己!
设计意图:呼应导课环节,巧妙点题,引导参与,润物无声地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集体朗诵契合教学内容的诗歌,激发学生内心深处接纳自己、肯定自己的愿望,升华课堂情感。
附:板書设计
二、点评(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赖高明)
本节课有以下特点:
(一)基于学生文化立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备课善于站在学生生活和文化立场,选择的教学资源、设计的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生活,“画指纹”、复信“心语轩”、制订“自我完善计划”、校报小记者采访等活动都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唤起学生的熟悉感,因而也必然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兴趣和积极性,为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创造条件。
(二)整体构架简约有序,逻辑思路清晰顺畅。教师既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在整体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设计教学,不是机械解读教材,而是注意整合,实现知识的融通,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载体,寓知识于活动中,做到了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化的统一。课堂教学环环相扣,逻辑性强,“绘制‘指纹树’(感知自己的独特和宝贵)→复信‘心语轩’(学会接纳、欣赏自己)→制订‘自我完善计划’(做更好的自己)”的课堂教学思路十分清晰,利于发展学生逻辑思维,也使课堂结构更加简约。教师善于提升教学,启发学生以“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尽一份力”作为自己的社会指纹和美德标记,呼应导课部分的绘制“指纹树”,确实让人为其备课视野和教学智慧点赞。
(三)注重情感价值引导,课程育人润物无声。教学充分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德育性的特点,注重挖掘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德育点设置巧妙,设置的拓展延伸问题“我们能为福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十分接地气,引导学生关心现实生活,于生活小事中践行美德,从而让“做更好的自己”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当然,本节课在开展拓展延伸活动之后,又再设置配乐诗朗诵《学会欣赏自己》,对于教学整体构架而言,有活动叠加之嫌,这一点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