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驿站:平江路的茶座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han0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次踏上苏州的土地,便有种说不出的亲切感,吴侬软语的苏州话,对我来说也是很轻易便能解读的。我想,孟婆汤大约是不存在的吧,因为即使是前生的故乡,也依然深刻地藏在我的灵魂底!
  在无数个梦里,我总是乘着小舟,顺着春水,一波三摇地穿梭于水巷深处,那个有着粉墙黛瓦的大园子的书香门第,便是我的祖先的居所——无论何时,中堂的八仙桌上总有一壶沏好的碧螺春,优雅地飘着茶香……又访苏州,是陪家人与在那里的亲戚小聚,也为在平江路上喝一壶碧螺春。
  平江路的缘起,大概要追溯到宋元时,那时苏州又名平江,以此名路,可见这条路对这个城市的重要性!在宋时苏州的地图《平江图》上仍可清晰地看到,平江路作为当时苏州东半城的主干道,其之于苏州的典型性和代表意义,不容忽视。有人说,平江路是苏州人心中最原汁原味的姑苏;也有人说,平江路满足了中国人对苏州的所有想像——虽略嫌夸张,却也不无道理!
  平江路的街道与平江河平行并走,河与街都不宽,河上行走的是摇橹小船,街则刚够两辆自行车擦肩而过。街侧多有横巷、石桥,如同人的经络血管般密布。若自高宅望下,则可见街河平行、前街后河的水陆双棋盘模式——正是当年吴王阖闾对都城姑苏的格局要求。
  在平江路漫步不会感到疲惫,不止因为有桥,还有茶座——如果说横巷与石桥是平江路的经络和血管,那么茶,便是平江路的灵魂了!
  短短1606米的平江路上,几乎每隔几步便有一个能喝茶的地方:有以茶为媒,而经营备类珠宝玉器、字画藏品的雅集,醉翁之意不在茶;有以吃饭为主、顺带卖茶水的食肆,俚俗市井;有布置于客栈内的别致茶座,像是专门为老外和学生预备的中国风教材,意在茶外;有咖啡与茶兼营,搭配自制精美小点的迷你铺子,西化小资;有以饮茶听曲来招徕顾客的高端会所,极尽奢华;更有供游人歇脚观景的驿站茶寮,随性清雅——都是喝茶,但喝与喝的风情却备不相同,这大约也是平江路包容性的一种体现吧。但凡有历史的事物,都似乎同时具备着较强的个性和包容性,这或许是一条很要紧的生存法则。
  平江路上卖很多茶,市面上畅销的,大体都能在这条路上喝到,但最有人气的,自然还是芽多、香嫩、汤清、味醇的苏州洞庭碧螺春了。她生长在青山绿水间,又复活于小桥流水边——说起来,在平江路上品饮碧螺春,似乎最能体现她的古典与知性。
  选了一个水边驿站坐下,为家人点了碧螺春茶,自己则扛着相机四处拍起照来:驿站是一栋老房子,很有时间感的外墙,是历史画下的丹青;窗户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撒到茶桌上,令我想起梦里的茶香;内墙被刷白过,以涂鸦的方式画上了绿色的树、白色的云,不知是谁的作品——也许是岁月的手笔吧?!我想博古架上是些古旧的摆饰,不一定是古董,只是有那味道,2500年苏州的味道。
  拍累了,便坐在临河的茶座上,陪家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天气很好,阳光撒在店家种的花花草草上、洒在平江河上、洒在河对岸人家的屋檐上。河水泠泠流淌着光阴的节奏,清理河道的小舟经过,支支扭扭,像唱着古老的歌谣……
  这样的时候,即使没有阳光,下些雨也是很好的,我的祖先们一定也喜欢听雨,并在听雨时吟哦出许多诗句,他们也和我一样有着文人的矫情劲儿么?也许我正坐在千年前他们坐过的地方,喝着他们喝过的茶,想着他们想过的问题吧?平江路的茶座就像一个个岁月的驿站,里头积攒了许多时光,我去喝时便也把自己的时光溶解了,一并攒在里头。春风拂柳时,这些时光便流动起来,把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揉在一起,当我喝下—杯茶,穿越时空的门便为我打开——然后,不知隔着多少尘埃的我的祖先,便站在我的对面……
  然后,又不知过了多久,仿佛一壶茶还没喝尽时,历史便流过了千年!我似乎只是打了个盹,茶有些凉了,便唤侍者结账。
其他文献
事实上,以茶代酒,罢荤倡素,符合当时历史情况。农耕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人们获取动物性蛋白的渠道相对困难。因为,一斤肉需要许多斤粮食喂养家畜来获得,而一斤酒也需要数倍以上的粮食来酿造,这无形当中使得产量本就不高的粮食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再加上社会分配偏向贵族,庶民生计无以维持,阶级矛盾不断激发。为此,东晋以及其后的宋齐梁陈四朝,皇帝提倡茶饮的诏书下得十分频繁,尤其是梁武帝萧衍在位时,先后下过五道圣旨,
期刊
今日茶界处处大公司连锁开店,另外是些个体茶庄买卖茶叶营生。职业茶道是为了茶界需要帮忙工作(不一定包括泡茶),因而出现茶艺培训机构生产一些职业考证来规范茶界工作人员的做法。但这些做法往往无法跟上现代茶文化复兴已经发展三十年既已成形的一些较前卫的茶思想,大部分受训毕业生领了证件进入茶界工作,他们的茶文化知识是与现实脱节的,也掌握不了泡茶品茶方法的变数。因为大多的职业茶道培训者是来自生活茶道范畴的人,对
期刊
金缮需要时间,短则一个月,长则几十天,这其中要构思、描绘、等待,惜物所恋之情无一不体现在慢慢等待的时光之中,如同对待一个生命。  传统的手艺,具有极大的生命力,哪怕是残缺碎裂,以金缮与锔补之法,经过匠人的心手,可以再次让它的生命绽放。  金缮后的补痕自然曲折,金粉的质感与碗盏的质地恰到好处地衔接,裂痕犹如天空划过的闪电,或似林中虬劲错节的老根,令人捧玩难合。  在中国早期就有“漆髹”的技艺,古老漆
期刊
漳平,又名“菁城”,取“邑居漳水上流、千山之中,此地独平”之意。  其地形呈现东西窄南北长、南北高东西低的特点,山岭起伏,群峰密布。九龙江流经中部,横切戴云山一博平岭山带,使地形从南北向河谷倾斜,中部为九龙江河谷丘陵和低山,从河谷向两侧成阶状上升。北部除河谷地区有部分丘陵外,大部分为中低山地,其中以低山为主。以新桥镇为界,东缘属戴云山脉南部的西南坡;西缘属玳瑁山脉的东南坡。  水仙茶饼主产区——南
期刊
全球瞩目的2015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简称广州茶博会)、第十六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11月19日~23日在广州广交会展馆C区盛大举行。  本届展会,面积超过70,000平方米,来自中国内地20多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地区及韩国、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尼等多个国家的企业参展,80%以上的展商是知名品牌企业、龙头企业,展会的品质和整体形象不断提升,展位大部分是精美特装,企业更加注重文化品位和企
期刊
近年来,茶界出现一种“玩茶”的新风尚,狭义上指的是欣赏、把玩茶叶;广义上指对整个茶文化领域的研究和鉴赏,包括对茶叶、茶具、茶道等与茶相关的文化因素的品评、玩赏。然而还有一种新境界,则是玩茶的营销。  用创意的心,做有“料”的茶  从漳平水仙茶故乡走出的胡家法,自然就对茶有着深厚的情感,离开漳平打拼事业,还总忘不了记忆里的那抹水仙茶香。身为传媒界人士,他不断思考如何将家乡的好茶展现于世人眼前,伴随着
期刊
新的一年已开启帷幕,对于未来无论持悲观或乐观的论调,我们都需要面对现实。  经济层面的走势,非个人可以左右,我们所做的仅是在时代的洪流中审视,然后决定走向。  或者,我们需要用更多一些的努力来实现未来。  原来一厢情愿地“开拓疆土”用以茶园种植,应该要回到更精致的生产当中了。十三五规划开始了,提到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实际上就是讲如何提供有效的产品,茶产业也是一样,并不是我们规划一块地种上茶就可以的
期刊
专家审评结果——  清香1号  外形:扁平方形,紧适度适中,色泽油润。  内质:香气花香清高,滋味细腻爽口,汤色金黄。  叶底:柔软,黄亮匀齐,红边鲜艳。  清香2号  外形:扁平四方,紧适度适中,色泽油润。  内质:香气花香清高显锐,滋味醇厚较爽,汤色金黄略深。  叶底:较柔软,黄亮匀齐,红边鲜艳。  炭焙  外形:扁平四方,紧适度适中,色泽显乌润。  内质:香气较浓,滋味醇和,汤色橙黄。  叶
期刊
问:漳平水仙茶为什么要加工成方饼?  答:第一,便于运输。水仙茶从建阳水吉引种到漳平以后,最初也是学闽北制法,做成条索状的。由于水仙品种的叶片比较大,做出来的茶,条索比较粗壮,携带起来不方便,也容易断碎。以前,漳平水仙的对外销售线路有两条:第一条是通过梅州到潮汕再销往东南亚,第二条通过九龙江销往闽南。压成方饼,就可满足长途运输的需要。第二,便于规格一致。曾有一段时期,茶是做成圆球形的,但规格大小不
期刊
一池荷,一席茶,熏香迟暮,琉璃青灯,精雅生活是梁明毓的日常。  初见梁明毓,难免让人对他产生许多猜想。身材颀长,面容俊朗,明明很时尚,却又古典的如此沉静。  自幼习画,大学时主修国画工笔,是最初的启蒙。工作后专注设计,后又专心皈依佛法,插花、习茶,是慢慢养成这种淡然文雅气质的关键。  “我从小就开始读《红楼梦》,《红楼梦》算是我的艺术启蒙老师,曹公笔下除了庞杂的家族关系、个性鲜明的人物,熠熠生辉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