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运用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qwsqwsqw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文化以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闻名于世界,尤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的骄傲。中国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融合了思想政治、琴棋书画和中国建筑等多方面,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怀、生活哲理、思想教育和文化礼节,是中国独有的宝藏。中国教育界应当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丰富的内涵融入教育中。基于此,对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运用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教育;中华传统文化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外来文化及思想意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因此,在小学德育中,教师应积极将传统文化与德育进行紧密结合,一方面拓展了德育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促进了学生道德品质及文化底蕴的良好发展。
  一、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门向世界敞开,在吸收了先进技术及经验的同时,各种外来文化、思想也纷纷涌入,尤其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的现阶段,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数量、渠道、速度都得到极大的提升,其中充斥的不良信息更是五花八门。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很难有效进行众多信息的分辨,极容易受到不良信息、思想的侵蚀,对其德育和道德建设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面对小学德育的现状,教师应积极进行学生的道德建设,以此帮助学生增强对不良影响的抵御能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路径探究
  (一)生活中探究良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植根于日常的生活中,如思想教育、琴棋书画和中国建筑。小学德育教学的开展,可以借助生活中富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事、物、思想和信息结合教学。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可能性很大,容易激发学生的共鸣感,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但是小学教师在借助生活日常辅助教学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心智不同,理解能力也不同,切记将简单的事情弄得更为复杂。在生活中探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教育的良方,可以采用假设法、观察法和参与式教学法。假设法是指小学德育教师假设出生活中的某种场景,并提供多种行为选择。小学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行为选择,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小学教师在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从而达到德育的效果。
  (二)探索家校共育模式
  1、开展家长进校园活动,每学期的开学初和学期末,学校都要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以便更好地配合学校及教师工作。在专家讲座中,家长学到了更多的家教知识;在家长的经验介绍中,家长掌握了更多的家庭教育知识。2、搭建家校活动平台,每学期举办一次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课堂,近距离地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及孩子的课堂表现,进而了解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学校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全体家长参与的文体活动,让家长在参与活动中感受教师的辛苦,理解教师的难处,改善家长和教师间的关系。在每年举办的运动会中,学校有意识地安排了教师、家长和学生合作的比赛项目,让他们之间的关系在活动中悄然升华。
  (三)结合专业课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使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内涵。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符合当前小学教育。为了充分发挥德育的实效性,教师必须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例如,中国古代诗歌教学蕴含了古代人的智慧,展示了历史背景和文化。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讲述历史人物及其事迹,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进程,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可以对小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实施多样化的德育管理形式,进行中華传统文化的渗透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对小学德育的改革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德育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中,也应积极进行多元化的渗透方式。首先,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将传统文化中优良的行为规范和思想意识进行表现,并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引领。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在校园、教室张贴古代历史人物、历史名言警句的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使学生在浓厚德育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得到自身道德品质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德育中,我国文化可以作为丰富德育内容和形式的宝贵资源和材料。因此,教师应把传统文化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的文化教育,将我国文化渗透到具体的课程教学和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走出课堂,体验文化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和强大力量,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深厚的感情,自觉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人,达到提高道德素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石丹妮.试论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11):46-47.
  [2]仲建平.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新课程(上),2019(11):230.
其他文献
摘要:隨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育越发注重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培养,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也越发重视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教师要进行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教育,以新型的教学方式提高现在的初中生对体育的兴趣,增加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提高教学效率。本文针对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策略与方法进行简要探究。  关键词创新教育;体育教学;初中;路径  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身体素
期刊
摘要:当今的教育发展潮流越发火热,教育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的,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知识的学习,不仅涉及到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作文的学习,同时,对于情感教育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当今的教学发展过程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也越来越加强情感教育,因为情感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不仅有利于他们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于他们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和他们以后的综合成长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音乐往往是伴随着情感出现的教育,可以分为器乐和声乐两种类型,声乐是以歌曲为主的音乐类型,包括戏曲、歌剧以及流行音乐等类型,而器乐则是以乐器发出的声音为主,它包括琵琶、钢琴、二胡等。在素质教育的推进下,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逐渐提升,并且要求教学过程中的多元化发展。本篇文章通过对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多元化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高中数学教学有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在组织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特点,以此加强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才能在遇到数学难题后,通过自主探究与认真思考,达到顺利解题的目的,也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基于此,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解题能力  
期刊
摘要:小学英语阅读是英语听力、口语、写作的基础,只有进行大量的英语阅读,才能真正地学懂英语,学生读懂阅读内容,会使学生增加词汇量,也会使学生感受到英语的独特魅力,进而喜欢上英语这门学科。基于此,对如何提升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在当前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采用煮大锅饭的灌输式教学,学生没有阅读习惯,只是按照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来单纯
期刊
摘要:生物学科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其主要研究的是生命活动的本质和基本规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价值。本文从生产生活实际方面着手,对初中生物课程的高效教学策略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生产生活;初中生物;课程教学  引言  生物知识体现在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在初中教学阶段若想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以生产生活实际为初始切入点,增强生物教
期刊
摘要:语文是学生学习所有学科的基础,高中更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在此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语文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创新语文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从学生自身的发展来说,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学会和学好语文知识,才是语文教师的根本教学目标。而学生又是学习与
期刊
摘要:物理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但是目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教学效率相对较低,且无法发散学生的思维。因此,应该创新物理教学方式,以开放型习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开放型习题;发散性思维;对策  前言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文化知识,也要求学生具备发散性思维及开拓
期刊
摘要:在知识信息迅速膨胀的教育发展趋势下,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数学本身就是一门突出生成性的学科,学生要能够利用已有经验对新知识进行迁移运用,通过以旧延新的方式巩固旧知、建构新知。初中数学课程具有知识点繁多复杂、概念定义抽象的特点,其学习效果和考试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这便需要教师认识到构建自主学习模式的重要性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建立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加强课程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得学生能通过课程学习走进生活、走向社会。生物是一门研究自然科学的学科,其包含生命起源、演化、构造、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蕴含丰富的生活元素。然而,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模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偏向模板化,所呈现的课程教学内容缺乏生活气息,导致学生既无法产生学习兴趣,又难以提高实用能力。为了使学生提高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