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课文的表达之美的感知、内化以及迁移通常是正面的、直接的,这是教师重视正面教学策略而忽略反面思考的结果。反面思考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印象,提高表达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引导学生对文章主要部分、次要部分的详写与略写进行思考,体会文章的结构艺术之美;引导学生对整体描写与特点描写的优缺点进行讨论,体会文章的表达简约之美;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运用发散思维的形式之美,在写作中融入真情实感。教师通过反面思辨,提高教学能力,有利于学生不断提高艺术感受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文本细读 语言表达 艺术审美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就是
阅读,而文本细读是阅读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教育部门精心挑选并整合了语文要素与相关主题的课文,是学生写作实践中的经典模板。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需要带领学生走进课文,深入感受优秀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使文学作品的育人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还需要引导学生在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中发散思维,学会多角度观察、思考、描写,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中,除了运用正面教学策略,还要经常追问学生“是否存在另外一种写法”“是否可以更详细地描写”等问题,通过此类反面问题,发散学生思维,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加强学生的求异思维、价值判断,深化学生对各种表达手法的认识。学生吸收、借鉴课文的语言表达形式,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真正提高了语文素养。
一、学习课文详写与略写的结构艺术之美
学生积累的表达手法与写作素材会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而越来越多,在作文中,学生能够写出更加丰富的内容。但是,作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作文中心是否明确、立意是否积极向上,而不是篇幅的长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课文范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取舍素材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众多杂乱的素材中挑选出最有价值素材的能力。
例如,在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该单元的习作目标是“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第一单元中《北京的春天》《腊八粥》等课文详略安排得当,给学生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略写次要部分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北京的春天》这篇课文中,作者并没有面面俱到地描述节日的所有活动,而是着重描写一两个民俗活动。在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引导学生对其他节日活动进行联想,以此提高学生对春节活动的认识。课后,学生进行练习时,教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提出“如果在写作中面面俱到,把所有的节日活动都进行详细描写,文章内容会因此而更加丰富、中心更加明确吗”等追问。学生在思考、讨论之后,并在教师引导下,很快就能得出“写作需要典型的素材,主要部分详写,次要部分略写或不写”的观点。得出观点后,结合第一单元的习作《家乡的风俗》,指导学生对素材的选取进行思考、讨论。面对众多的素材,学生在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就能确定选取最典型、最具价值的素材。例如,在描写端午节赛龙舟这一民俗时,对于比赛规则的介绍、比赛前的准备等部分都可以略写,而比赛的过程则是重点,需要详细描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使学生在反复研读文本中不断加深理解,体会作者写作时对素材的取舍,感悟主次分明的结构艺术之美。
二、思考课文抓住主要特点描写的简约之美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描写方式突出描写对象的特点,通过有目的、有选择的描写,使文笔更加简约,文章中心更加明确,描写的人物、事物也更加形象。例如,在《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中,作者对李大钊这一人物形象运用了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多种人物描写手法。在进行教学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李大釗的形象,在学生经过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提出追问:“如果将有关人物描写的部分调换或者删除,会对文章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讨论的过程中,提示学生写人的文章最重要的是写出人物的特点,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地了解如何突出人物特点及其重要性,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丰富学习经验。同时,顺着学生的思路,结合课文,启发学生:“作者想要向读者展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学生反复研读课本,认识到作者向读者展示的是一个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慷慨赴死的英雄人物形象,课文中的语言描写——“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我哪能离开呢”,能够表现李大钊同志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又比如动作描写——“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展现了革命者的沉着冷静。通过以上认识,学生就会明白,课文中运用诸多人物描写手法进行刻画,丰富了人物形象,与文章主旨密切相关。如果将有关人物描写的部分调换或者删除,会使人物形象不够丰满、文章主旨不够深刻。在接下来的《金色的鱼钩》授课中,教师再次对作者抓住主要特点刻画炊事班班长的写作手法进行强调,有意识地巩固、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细读文本,反复研读,加深学生对抓住主要特点进行描写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感受文章简约之美。
三、感悟课文运用发散思维的形式之美
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文章写作中,作者往往运用多种写作手法,通过多维视角解读课文,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将发散思维运用到写作当中,灵活使用各种表达方式表达自我、抒发情感。
例如,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在该单元的课文《匆匆》授课中,教师就课文运用的表达方式进行解读,启发学生认识到《匆匆》运用的是直接抒情法,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时光的无情流逝,抒发了时不我待的遗憾和感慨。课文《那个星期天》运用的是间接抒情法,通过描写第一次殷切期盼和母亲外出玩耍的经历,表现了人物内心从盼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情感的刻画十分细腻、丰富。该单元的习作目标是“选择合适的内容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时不仅抒发情感,还要学会运用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在指导学生写作之前,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讨论本单元课文运用不同手法抒发情感的优点,感受不同手法的形式美,并总结如何合理运用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的方法。比如在描写比赛活动时,运用直接抒情法,更能抒发朴实真切的情感,震撼人心,突出场面的热烈;在描写景物时,运用借景抒情法,间接抒发感情,使情和景互相感应,互相交融,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从而达到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经过以上总结,学生加深了对表达方式的认识,在写作中能够进一步拓展思维,更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法抒发情感。教师在指导学生感受课文的形式之美后,将写作构思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独自思考、分析,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有意义地创建文本意义,将课文文本的发散思维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表达方式。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需注重反面思辨配合正面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只有反复研读文本,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有所感悟,熏陶情感,获得启迪,才能发现课文中写作手法的独到之处。将学生的写作实践与课文文本相结合,重视学生独特的个人感悟,既不以教师的意志代替学生的阅读、写作实践,又要防止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者脱离文本过度发挥,使学生感受语言表达之美,激发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文字表达的热情。
参考文献:
[1]邢彦文.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J].文教资料,2019(30).
[2]梁俊涛.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穿审美教育[J].语文教学通讯,2020(12).
关键词:文本细读 语言表达 艺术审美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就是
阅读,而文本细读是阅读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教育部门精心挑选并整合了语文要素与相关主题的课文,是学生写作实践中的经典模板。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需要带领学生走进课文,深入感受优秀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使文学作品的育人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还需要引导学生在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中发散思维,学会多角度观察、思考、描写,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中,除了运用正面教学策略,还要经常追问学生“是否存在另外一种写法”“是否可以更详细地描写”等问题,通过此类反面问题,发散学生思维,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加强学生的求异思维、价值判断,深化学生对各种表达手法的认识。学生吸收、借鉴课文的语言表达形式,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真正提高了语文素养。
一、学习课文详写与略写的结构艺术之美
学生积累的表达手法与写作素材会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而越来越多,在作文中,学生能够写出更加丰富的内容。但是,作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作文中心是否明确、立意是否积极向上,而不是篇幅的长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课文范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取舍素材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众多杂乱的素材中挑选出最有价值素材的能力。
例如,在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该单元的习作目标是“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第一单元中《北京的春天》《腊八粥》等课文详略安排得当,给学生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略写次要部分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北京的春天》这篇课文中,作者并没有面面俱到地描述节日的所有活动,而是着重描写一两个民俗活动。在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引导学生对其他节日活动进行联想,以此提高学生对春节活动的认识。课后,学生进行练习时,教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提出“如果在写作中面面俱到,把所有的节日活动都进行详细描写,文章内容会因此而更加丰富、中心更加明确吗”等追问。学生在思考、讨论之后,并在教师引导下,很快就能得出“写作需要典型的素材,主要部分详写,次要部分略写或不写”的观点。得出观点后,结合第一单元的习作《家乡的风俗》,指导学生对素材的选取进行思考、讨论。面对众多的素材,学生在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就能确定选取最典型、最具价值的素材。例如,在描写端午节赛龙舟这一民俗时,对于比赛规则的介绍、比赛前的准备等部分都可以略写,而比赛的过程则是重点,需要详细描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使学生在反复研读文本中不断加深理解,体会作者写作时对素材的取舍,感悟主次分明的结构艺术之美。
二、思考课文抓住主要特点描写的简约之美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描写方式突出描写对象的特点,通过有目的、有选择的描写,使文笔更加简约,文章中心更加明确,描写的人物、事物也更加形象。例如,在《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中,作者对李大钊这一人物形象运用了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多种人物描写手法。在进行教学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李大釗的形象,在学生经过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提出追问:“如果将有关人物描写的部分调换或者删除,会对文章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讨论的过程中,提示学生写人的文章最重要的是写出人物的特点,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地了解如何突出人物特点及其重要性,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丰富学习经验。同时,顺着学生的思路,结合课文,启发学生:“作者想要向读者展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学生反复研读课本,认识到作者向读者展示的是一个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慷慨赴死的英雄人物形象,课文中的语言描写——“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我哪能离开呢”,能够表现李大钊同志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又比如动作描写——“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展现了革命者的沉着冷静。通过以上认识,学生就会明白,课文中运用诸多人物描写手法进行刻画,丰富了人物形象,与文章主旨密切相关。如果将有关人物描写的部分调换或者删除,会使人物形象不够丰满、文章主旨不够深刻。在接下来的《金色的鱼钩》授课中,教师再次对作者抓住主要特点刻画炊事班班长的写作手法进行强调,有意识地巩固、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细读文本,反复研读,加深学生对抓住主要特点进行描写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感受文章简约之美。
三、感悟课文运用发散思维的形式之美
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文章写作中,作者往往运用多种写作手法,通过多维视角解读课文,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将发散思维运用到写作当中,灵活使用各种表达方式表达自我、抒发情感。
例如,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在该单元的课文《匆匆》授课中,教师就课文运用的表达方式进行解读,启发学生认识到《匆匆》运用的是直接抒情法,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时光的无情流逝,抒发了时不我待的遗憾和感慨。课文《那个星期天》运用的是间接抒情法,通过描写第一次殷切期盼和母亲外出玩耍的经历,表现了人物内心从盼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情感的刻画十分细腻、丰富。该单元的习作目标是“选择合适的内容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时不仅抒发情感,还要学会运用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在指导学生写作之前,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讨论本单元课文运用不同手法抒发情感的优点,感受不同手法的形式美,并总结如何合理运用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的方法。比如在描写比赛活动时,运用直接抒情法,更能抒发朴实真切的情感,震撼人心,突出场面的热烈;在描写景物时,运用借景抒情法,间接抒发感情,使情和景互相感应,互相交融,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从而达到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经过以上总结,学生加深了对表达方式的认识,在写作中能够进一步拓展思维,更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法抒发情感。教师在指导学生感受课文的形式之美后,将写作构思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独自思考、分析,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有意义地创建文本意义,将课文文本的发散思维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表达方式。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需注重反面思辨配合正面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只有反复研读文本,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有所感悟,熏陶情感,获得启迪,才能发现课文中写作手法的独到之处。将学生的写作实践与课文文本相结合,重视学生独特的个人感悟,既不以教师的意志代替学生的阅读、写作实践,又要防止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者脱离文本过度发挥,使学生感受语言表达之美,激发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文字表达的热情。
参考文献:
[1]邢彦文.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J].文教资料,2019(30).
[2]梁俊涛.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穿审美教育[J].语文教学通讯,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