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f38966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是孩子一生教育的开始,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理应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列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认真加以实施。下面我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创新热情
  创新能力不是天才特有的专利,创新的种子埋藏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但是潜在的创新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必须有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新力的环境和氛围。因此,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营造适宜学生创新精神成长和发展的心理环境。
  1.营造民主气氛,培养创新意识。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首要条件。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前提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自觉积极地营造民主、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
  2.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首先,要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要打破一个答案一种说法的局面。在讨论时,不要求机械地把原文背出来,而是要用自己的理解来改造原文的句子和段落,从而把作者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这样才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其次,语文教学要注重学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未来学家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教学中要注重学法的指导,教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帮助学生从“要学”往“能学”、“会学”转轨。实践证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会举一反三。
  3.适当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适当采用灵活、多向的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思维空间,使学生从机械模仿转化为探索创造。开放性习题综合性强,知识容量大,极具挑战性,因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4.善于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发现语文问题、掌握语文,这是现代语文教育的一个基本思想。要通过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形成探索性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加强想象训练,提高创新素质
  1.教师要真诚关爱每一位学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需要尊重和关爱。当学生的这些需要得以满足时,就能引起积极的情感体验,不仅能引发学生学习的良好兴趣,而且能转化为学生内部学习的动机,在这种动机的支配下就能发挥出最大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真诚地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教师更要给予鼓励。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要用和蔼慈祥的目光覆盖全体学生。“你说得真好!”“你的进步真大!”“老师相信你会进步的!”“你真了不起!”“知道得这么多!”……这些热情洋溢的语言,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人而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建立起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创造了一个愉快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2.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中客观存在的差异。要力争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并获得成功的机会。成功的体验对动机的激励作用大于失败的体验,尤其是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会导致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而产生厌学情绪,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则能成为学习动机的“激活剂”。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从而增强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信心。
  三、浓厚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理想
  1.告知创新意义。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我们来到学校,不仅是为了取得第一,更是为了使自己变得聪明”(苏霍姆林斯基)。因而要主动地学习,大胆地思考,把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探求新知识作为学习的目的,使自己更好地发展,变得更聪明。
  2.教师以身示范。如果教师一味地因循守旧,视教材为圣旨,以参教为标准,不敢越雷池半步,那么他所带的学生也很难出现创新的奇迹。身教重于言教,创新广喊口号是不行的。
  3.体验创新喜悦。有人说“创新性是激励出来的”,这话不无道理。根据条件反射原理,一种行为发生后,如果得到激励、肯定等正向强化,这种行为的频率就会大大增加。同理,学生的创新行为和思想出现后,及时给予肯定、激励,他们的创新意识就会不断地喷涌而出。为此,在教学中应革新评价机制,对平时使“雕虫小计”、“耍小聪明”、“钻牛角尖”的学生不冷嘲热讽,而是给予正确的引导,对学生学习中闪现的创新的火花给予热情鼓励,每天评选最佳提问奖、新颖答案奖,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喜悦。
  4.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自我创新。要让学生学会预习方法,掌握自学规律。学习一篇课文不是从老师讲课开始的,而是从学生的预习开始的,预习充分,课堂上就接受知识快、反应快。因此,每学期老师应上几节预习指导课,着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在自主的预习过程中不仅培养了自学的习惯,而且掌握了自学的规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浓厚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据笔者调查,现在中学生作文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提起作文学生就头痛,不是翻看作文书东拼西凑就是流水账空洞无物。真是:“俯首空对方格纸,一愁莫展,愁!愁!愁!”不少老师对此也束手无策,有的老师觉得学生生活太单调,学生关在学校,每天两点一线,生活的空间太狭窄,觉得学生无话可写这种现象司空见惯,也就不作深思和探究。  其实,学生写不出东西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缺乏对周围事物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头脑中缺乏写作素材,因
期刊
摘 要:我国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教育改革的重要转折点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课堂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快乐 学习  一、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
期刊
在美术课上教师不但要传授艺术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要将正确的美术技法、技巧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听教师讲解技法要领,更主要的是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电教媒体为美术教学所提供的清晰悦耳的声音、色彩鲜明的画面,能够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状态中积极思考、掌握各种技法、技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在美
期刊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要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语文学科进行整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  一、利用教材,培养探究精神。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科书是语文课堂教学资源之一,学生在校期间,主要进行的课堂学习,
期刊
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为似乎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岂不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实在是一种落后、不太实际的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改变自己以前古老的做法,把学生们放在教
期刊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化社会中,信息的传播速度和积累速度也越来越快,知识的获得将有更多更广泛的渠道。这就要求每个人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要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应从娃娃抓起。与此同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教学理念,那么,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角色定位、课堂主体的转变,将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
期刊
摘 要:抽屉原则的直观解释是:物品多,抽屉少,则至少有两个物品要聚放在同一个抽屉里。抽屉原则本身很简单,可是这样简单的原则在初等数学乃至高等数学中,应用之广,妙趣横生,令人眼花缭乱。灵活运用抽屉原则,可以顺利解决一些看上去非常复杂甚至觉得无从下手的题目。  关键词:抽屉原则 不等量 整除性 涂色问题  抽屉原则:若将n个东西分成m(m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新标准》对初中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将写作融入到生活中,从生活中寻找灵感,从而达到热爱生活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的语文写作教学中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写作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了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使学生真正地热爱写作、热爱生活。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困境 建议  一、引言  作为语文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作文更能体现一个学生的综合语文素
期刊
在美术教学中,尤其是学生入门阶段,老师处于主导地位,担负着在知识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的使命。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尽可能少走弯路、错路,我认为范画教学是最根本性的、最有效的途径。  一、步骤范画  步骤示范是最直接、最具体、最直观的教学方法。面对一个初学者从无到有的专业启蒙训练过程,从最基本的拉线条、铺调子、抓形作起始的学习,正确的方法、良好的习惯都将影响其学习及人生艺术的发展,教师的步骤示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小学音乐教学也开始被大家关注。新课标突出体验,重视实践,鼓励创造,我们必须把握好小学生的特征,根据他们的特点来实施我们的音乐教学,最终有效实现课程标准。正如叶圣陶指出的:“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关键词:歌唱表现力 新课改 培养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标准的综合。”歌唱艺术的真正魅力在于表现真实的人性、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