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出版业十大关键词

来源 :出版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着时间的顺序,我们精选了十个关键词,串起2012年中国出版的一系列焦点时刻。这十个关键词,反映了中国出版发展的概貌,这十个关键词,提示着中国出版突破的方向,这十个关键词,蕴含着中国出版前行的力量。
  中国出版“走出去”
  【焦点时刻】
  1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布2012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分析了当前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基本态势和面临的机遇,指出了进一步加快推动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主要目标与8项重点任务,提出推动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十条新政”。
  4月16日至18日,伦敦书展开幕,中国担任主宾国。180余家出版社、1万多种图书参展,共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3270项,其中引进与输出之比为1∶1.32。
  8月30日至9月2日,第1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行,共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3298项,其中引进与输出之比为1∶1.30。
  10月10日至14日,法兰克福书展上,中国代表团版权输出数量达2409项。
  【按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出版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日益提升,“走出去”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但仍处于起步和打基础的阶段。在这个关键时刻,新闻出版总署发布2012年“一号文件”,首次在国家的高度上对中国出版“走出去”进行全面布局。
  中国的规范化版权贸易起始于1992年10月加入《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时,从那时起,中国版权贸易逆差快速上升,到2006年达到顶峰(引进与出口比例为6∶1)。2006年,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起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2009年开始推出“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如今,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2011年引进输出比降至2∶1。从“出去走”到“走出去”,中国出版已经取得重大的跨越,但是,比“走出去”更重要的是要“走进去”——如何真正使中国图书、中国文化进入国外主流社会,仍然有待中国出版业者共同努力。
  教辅出版资质准入
  【焦点时刻】
  2月8日,发改委、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纠风办四部委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确认了学校使用教辅“一科一辅”的基本原则,并从教辅评议、推荐、发行和编写等环节作出明文规定。
  4月19日,发改委、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价格监管的通知》,对于进入推荐目录的教辅材料规定了最高零售价格和最低发行折扣。
  4月20日,新闻出版总署向有关各出版单位逐个确认了教辅出版资质,200多家出版社获得教辅出版资质,其中80多家获得全科资质。按新闻出版总署的要求,自2012年6月1日起,凡不具备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资质的出版单位,一律不得安排中小学教辅材料选题。
  【按语】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长期以来都存在着严重依赖教材教辅的现象,我国图书市场中教材教辅的产值比重一直超过60%,教育出版的利润在整个出版中的比例更高。教辅出版的巨额利润和无门槛限制,造成了教辅出版的泛滥和乱局。
  教辅出版资质准入制度的建立,对于治理教辅出版乱局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于重建教辅市场出版发行秩序。但于此同时,国进民退的倾向非常明显。如何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适度地支持乃至扶持民营书业参与教辅出版竞争,将有利于打破垄断,促进我国出版活力和教育活力的有效释放。
  总之,教辅出版资质准入制度的建立,提高了教育出版的门槛,有利于挤压教辅出版的泡沫,促进大众出版、专业出版、教育出版三者的协调发展。
  项目带动战略
  【焦点时刻】
  2月15日,《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公布。
  3月5日,201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拟资助项目名单公布,205个项目获得资助,资助总额为3.46亿元。
  5月16日,《201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申报指南》发布。10月18日,201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评审会议第一次大会召开。10月29日,终评专家大会召开。
  6月12日,“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增补项目论证会在京举行,项目数量由原来的2000多种扩充至3000种。
  10月30日,《国家“十二五”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规划》印发实施。该规划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中“少数民族出版规划”的增补和扩充,规模为284种,其中图书214种、音像制品65种、电子出版物5种,承担出版任务的出版单位61家。
  11月28日,《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201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发布。
  【按语】
  项目带动战略是“十二五”期间新闻出版业发展的重大战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是“十二五”期间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新要求。“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重大项目建设的目标是,加快推进在建的重大项目,启动一批行业发展急需的重大项目,逐年加大对新闻出版业重大项目建设的投入,加强对新闻出版业重大项目建设的指导和监督,重大项目对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提升,基本形成以重大项目带动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经过几年的努力,重大项目的申报、评审、资助已形成了良性循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新闻出版业改革发展项目库、国家出版基金、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共同组成重大文化项目的强大助推器。
  产业转型升级
  【焦点时刻】
  2月20日,京东启动电子书刊付费下载业务,随着京东电子书城及其PC客户端、安卓系统客户端同步上线,京东正式进入电子书B2C市场。
  4月11日,全国首家“数字出版”实体店“文轩数字出版体验店”在成都开张。在这家主打“自助出版服务”的体验店里,每个人都能出版一本“专属”自己的书。   5月18日,广州易博士数字出版集团在深圳文博会召开“赛伦纸”新产品发布会,提出全新的电子书商业模式——“赛伦纸”模式。
  6月16日,上海静安区新华书店在沉寂两年后回归,以“新华e店”为核心,创新引入iMovie影城&视听馆,从单一书城变身大型文化空间,从而为读者营造一种阅读、交流的氛围,打造家一样的综合文化体验空间。
  7月25日,当当网正式发布电子阅读器产品——“都看”(Doucon),可直接通过连接3G或Wi-Fi在当当网书城购买电子书。
  10月30日,当当网在淘宝天猫开启两家旗舰店,80万种图书和30多万种日用百货入驻天猫网。当当网由此成为天猫实行开放B2C战略以来最大的商户。
  11月21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贯彻实施〈MPR出版物〉系列国家标准的通知》,大力推广多媒体印刷阅读出版物技术的应用。
  【按语】
  随着数字技术在出版业上下游的全方位渗透,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越来越明显。出版上游在走过了酝酿期之后,各地出版集团和下属各类型社、民营书业纷纷进入数字出版领域,此外,还涌现了在保留部分或大部分传统图书出版模式的基础上的复合出版转型新思路——赛伦纸模式和MPR模式;实体书店把图书销售和按需印刷结合,开展多元文化服务,拓宽业务基础,成了新华文化MALL的发展新路;网络书店从纸质图书到电子书,再到阅读器,以及进驻天猫等,无不瞄准了扩大影响、拓宽业务基础这一目标。
  可见,融合发展、拓宽基础已成为出版产业转型升级的共识。
  扶持民营书业
  【焦点时刻】
  2月21日,杭州市宣布每年财政拨款3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民营书店发展。7月23日,正式公布从几千家经营单位中筛选出的16家扶持对象名单。
  2月28日,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宣布,自2012年起每年投入500万元用于定向支持各类实体书店,尤其是形成专业定位和品牌影响的民营实体书店。4月23日,上海公布了首批获政府资助的35家实体书店名单,其中民营书店达25家。
  6月29日,新闻出版总署出台《关于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出版经营活动的实施细则》,提出要继续深化改革,规范市场准入,为民间资本从事出版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环境和制度保障,确保民间资本参与出版经营活动健康发展,提出十条实施细则,发出了“继续向民间资本开放出版业”的信号。
  【按语】
  30年来,我国民营书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规范到逐步走向规范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我国民族书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民营书业机构每年操作的图书品种全行业的三分之一;在一般图书出版领域,80%-90%的畅销书品种与民营书业有关。
  2009年,新闻出版总署在《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领域”,民营书业作为一股“新兴出版生产力”首次在政府文件中得到认可。其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快出版传媒集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都对民营书业发出正面的声音。
  此次发布的《关于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出版经营活动的实施细则》是新闻出版总署为了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而制定的,十条实施细则极具可操作性。上海、杭州对民营书店的资金补助,则是政府对民营书业的首次直接补贴,这也意味着民营书业在政府资金支持方面上和国有出版书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作为中国书业的两大组成,国有书业和民营书业各有其优缺点,不可彼此替代,一定程度上又相互补充。因此,合理地引导、规范、扶持民营书业,也与扶持国有书业类似,对于进一步解放中国出版业的生产力,推进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新闻出版深化改革
  【焦点时刻】
  2月27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加快出版传媒集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出版传媒集团深化体制改革、加强管理、应用新技术,鼓励进行战略重组,鼓励“走出去”,并提出具体保障措施,新闻出版改革提速、力度加大。
  7月30日,新闻出版总署制定《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对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从事报刊出版活动、获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但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作出部署。
  9月23日,在北京举行的2012年出版传媒集团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上,柳斌杰署长表示,“经过十年的改革,经营性出版单位基本完成了转企改制任务,但是内部经营管理机制还不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还没完全建立起来,活力没有完全激发出来。因此,我们要启动第二步改革。”
  12月24日,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副署长蒋建国在中央行业报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题报告会上提出,加快推进行业类专业类报刊出版单位改革发展,要加快推进转企改制,能转企的要转企,已转企的要改制,条件具备的要推向资本市场。
  【按语】
  2010年底,除人民出版社、盲文出版社等少数公益性出版社外,全国所有经营性出版社全部完成转制改企工作。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38家党报党刊发行单位、3271种非时政类报刊完成转企改制。
  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改企,只是跨出改革的第一步。在继续解放思想的基础上,全行业还要在行动上深化改革,巩固改革已有成果,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效转换内部经营机制。因此,新闻出版总署发出了“再改革”的号召。改革,仍将是中国出版业的主旋律。
  《著作权法》修订
  【焦点时刻】
  3月31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出通知,公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征求意见,向社会公开草案文本和关于草案的简要说明,同时公布了社会公众提出意见的途径和方式。   7月6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二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10月30日,新闻出版总署向社会公众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三稿)。
  【按语】
  著作权是现代商业出版的基石。《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于1991年开始实施,2001年针对加入世贸的需求进行第一次修订,2010年基于在世贸有关涉及我国知识产权执法的争端结果,及配合《物权法》的实施在局部做了一些微调。
  第三次修订自2011年7月启动。2012年3月底修改草案第一稿公布后,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先后收到来自相关部委、法院系统、教学科研系统、音乐界、互联网行业、软件行业等中外集体组织或个人的意见和建议1600多份。第二稿共收到意见和建议217份。此次修订采取的开门立法、公开透明的立法方式受到高度肯定,同时,此次修订引来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集中了全社会的智慧,反映了社会各界的共识,形成了近年来少有的版权立法工作新高潮,夯实了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基础。
  电商价格混战
  【焦点时刻】
  2012年,电商价格战从3C、百货向其他领域渗透的速度正在加快。随着京东、苏宁易购、1号店、腾讯、天猫等电商也投身到图书销售,当当网和亚马逊两雄对峙的局面被打破,新进入者为了站稳脚跟,老霸主为了守住份额,于是,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
  【按语】
  由于图书社会影响大,定价较低,即使再怎么打折让利,总也比广告来得便宜。因此,根本没指望凭借图书赢利的电商,屡屡举起价格的屠刀。
  面对图书价格战,忐忑不安的出版社一面喊“狼来了”,一面迎上前去——在传统渠道不断萎缩的现状下,电商的增长构成了极大的反差,近年来出版业越来越倚重网络销售渠道,特别是畅销书,网站跑量快,对出版社而言能迅速达到相应的发行业绩。因此,拥抱电商也许是等死,可拒绝电商却无异于找死。
  但是,当图书的折扣越来越低时,实体店从网店进货倒流出版社的“差价门”事件暴发;当出版社拒绝为电商的促销埋单时,图书“下架门”事件暴发……限折令夭折、无奈的回购、无力的抗议,各自为战、左右为难的传统出版单位和面对租金、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的实体书店犹在努力挣扎。
  应该说,作为营销手段的一种,适当的价格战是无可厚非的,但到了目前这一地步,就宛如一把“双刃剑”了——价格战一方面扩大了读者基础,但另一方面拉低了读者的心理价位,拖累了市场总值的成长。同时,对于电商而言,价格战既伤资本,又伤读者口碑。只拼价格,如不能及时获得资本补充或销售不能创造利润,就会最终烧光资本。团购网站最近的倒闭潮已敲响了警钟——为了谋求发展,前两年纷纷自己补贴团购优惠,结果剩下的网站还不到一半。
  持续、无节制、无底线的价格战,正反映了电商商业模式缺失的巨大危机。创新竞争模式,比速度、比服务,做好相互特色区隔,或许是电商自我救赎的最后机会,也是出版业良性发展的希望所在。
  后农家书屋时代
  【焦点时刻】
  8月,新闻出版总署宣布,农家书屋工程全面竣工,共建成农家书屋60万家,覆盖了全国有基本条件的行政村。这一时间比原定在“十二五”末期完成的既定目标提前了整整三年。
  【按语】
  农家书屋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培育新农民、新文化的基础工程。农家书屋工程使农民缺书少报的现象基本成为历史。短短几年时间,农家书屋工程实现了从无到有、由点及面、从最初试点到提前完成的建设任务,这是全国新闻出版战线坚强战斗力的具体体现。
  农家书屋工程的实施,也是出版业发展的一大契机。五年间,全国累计投入资金120.24亿元,共配送图书9.4亿册、报刊5.4亿份、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1.2亿张,堪称是一场出版盛宴,撑起出版社和新华书店的一大部分业务量。后农家书屋时代的到来,宣告了盛宴的结束,寻找新的增长点,就摆在了众多出版社和书店的面前。同时,后农家书屋时代,如何使已建成的农家书屋继续发挥造福农民的作用,也在考验相关部门的智慧。
  规范学术著作出版
  【焦点时刻】
  9月4日,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的通知》,对于出版单位如何加强规范学术著作出版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还表明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的执行情况将作为中国出版政府奖评奖、国家级优秀图书推荐、国家重大出版项目和国家出版基金申报与验收,以及出版单位年检、等级评估等工作的重要条件。
  10月31日,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社科文献出版社等50余家重点学术著作出版单位联合发出《倡议书》,呼吁各出版单位认真落实《通知》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学术著作出版质量和水平,提升我国学术著作的创新能力作出表率。
  【按语】
  学术出版是出版业的基石。高品质的学术出版,在促进、繁荣学术研究,传播学术成果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也是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学术出版现状不容乐观,加强学术出版规范,对学术界和出版界均有重大意义。
  学术出版失范是一个综合的社会问题,创制学术出版技术规范只是基础,只有疏、堵、引、防相结合——改进学术量化评价体系,疏解发表压力,预防内容质量失范;严格把关学术出版资助,保证资助公平,减少低质著作出版;加强学术出版监管,引导行业自律,鼓励出版走品牌之路——综合并举,多管齐下,学术出版才有可能逐渐走上规范之路。学术出版规范之路,仍然有一段长路要走。
  (作者单位系福建科技出版社)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国经济在中美两国的贸易中不断发展的同时,美国设立了337条款打击我国出口企业。本文分析我国遭受337调查的基本情况。主要从政府、企业等提出对策来改善中国经济状况
中国人口的继续增长,将在21世纪30年代达到高峰期,耕地将继续减少,人民生活开始进入富裕阶段。21世纪前期中国粮食状况如何,举世瞩目。分析表明:到21世纪的30年代,中国的16亿人口不仅能自己养活
<正>我在写完《一部抗击地质灾害的歌——序方鸿惟<走山>》后,曾和多位好友说过,这是我这辈子为朋友写的最后一篇序了,以后再也不写了,年纪大了,脑子不灵了,写不好了。谁知不
期刊
2003年8月,深圳某调查机构对珠三角住宅小区和大厦的广大业主进行了一次关于物业管理需求的随机抽样电话访问。笔者根据地域分类抽取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6个城市共78
10月31日至11月4日,合正地产在怡景体育馆隆重举办第五届合正杯员工运动会。本届运动会人数之多、竞争之激烈、运动新手露尖超越任何一届。运动会开幕式邀请了小区业主代表、
在BIM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没能发挥出其巨大的优势。因此对BIM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建设及职业技能提升迫在眉睫。政府、企业、高校及从业人员自身都应在CAD与BIM的过渡期注重BIM
本文在对民营科技企业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参阅了国内外大量关于企业研究的文献,对目前民营科技企业产业化从理论上加以界定,构筑出一个分析框架,其目的:一方面指明这种趋势的合理性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却陷入了新的困境,诸如思想道德教育层次衔接断层、道德教育课程目标过于知识化、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和德育内容与高职大学生的
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是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有效举措。文章从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教学计划、突出实践教学、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等方面介绍了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