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筑结构的检测方法与加固施工技术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04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结合实际工程体会,指出了在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工作中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结构;检测;加固
  
  在我国近十年来,无论旧房或新房都存在着检测、加固的问题建筑结构检测检测、加固的工作越来越多。一般来说在下列情况下要对建筑物进行检测、鉴定和加固:
  (1)设计不周或有误;如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尾部和地基情况了解不全,地基承载力估计过高,漏算或少算作用于结构上的荷载设计人员受力分析概念不清结构内力计算错误等;
  (2)施工质量低劣;如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设计要求阚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有蜂窝、孔洞、露筋等缺陷钢筋力学性能不符合设计要求藏砌体砌筑方法不当,造成通缝,空心砌块不按设计要求灌筑混凝土芯柱威钢结构的焊接质量或焊缝高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3)使用或改造不当 口未经核算就在原有建筑物上加层或对其进行改造造成原有结构承载力不足,使用过程中任意改变用途加大荷载或随意拆除承重墙或墙上开洞:
  (4)使用环境恶化;如结构长期受到高温、振动、酸、碱、盐、杂散电流等不利因素作用,引起结构构件的腐蚀性和损伤等。
  (5)建筑物年久失修.结构有损伤或破坏,不能满足目前的使用要求或安全度不足.
  (6)由于各种灾害事件的影响使结构产生裂缝或者破坏。
  (7)需要对古建筑、历史性建筑进行进一步维护、保护。
  建筑结构试验检测技术是以相应现行规范为根据、以实验为技术手段.钡I量能反映结构或构件实际工作性能的有关参觌为判断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安全储备提供重要依据。建筑结构试验检测不仅对新建工程安全性能的评定起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危旧房屋的更新改造、古建筑和受损结构的加固修复等提供直接的技术参数。
  1 常用检测方法
  结构检测工作包括的内容比较多,一般有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检测、结构的构造措施检测、结构构件尺寸检测、钢筋位置及直径检测、结构及构件的开裂和变形情况检测及结构性能实荷检测等。我们按所检的结构种类把建筑结构检测方法分为混凝土结构检测、砌体结构检测、钢结构检测和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检测等。
  对某些结构或构件为获得其结构承整体受力性能或构件承载力、刚度或抗裂性能,可进行结构或构件的整体性能的静力实荷检验。对某些重要建筑和大型的公共建筑还可进行结构的动力测试。其中静力实荷检验可分为使用性能检验、承载力检验和破坏性检验。使用性能的检验主要用于验证结构或构件在规定荷的作用下不出现过大的变形和损伤结构或构件经过检测后还必须满足正常使用要求;载力检验主要用于验证结构或构件的设计承载力,破性检验主要用于确定结构或模型的实际承载力。
  对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材料强度目前广泛应用的检测方法是钻芯法和回弹法。钻芯法是在建筑构件上钻取混凝土芯样直接进行抗压强度检验结果准确可靠,但会造成对结构物局部的损坏,尤其是对重要的结构部位。无法进行大量的检测。非破损法中的回弹法、超声法、超声一回弹综合法所测定的参数(回弹值、声速值)对混凝土强度来说并不很敏感测试结果精度不高。拔出法是一种介于钻芯法和非破损检测方法之间的混凝土强度微破损检测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对结构物损伤极小,又有足够检测精度。
  尤其是近20年才出现的后装拔出法无需预先在混凝土中埋置锚固件,而是在己硬化的混凝土上通过钻孔、扩槽、嵌人的方法将锚固件置人并固定其中,因此,在己硬化的新旧混凝土的各种构件上都可以使用适应性很强,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也较高,特别是当现场结构缺少混凝土强度的有关试验资料时,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种检验评定手段。对砌体结构的检测目前主要使用轴压法、扁顶法、原位单剪法、原位单砖双剪法、推出法、筒压法、砂浆片剪切法、回弹法、点荷法、射钉法。
  这些检测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直接法和间接法,前者为检测砌体抗压强度和砌体抗剪强度的方法后者为测试砂浆强度的方法。直接法的优点是直接测试砌体的强度参数反映被测试工程的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其缺点是试验工作量较大,对砌体有一定的损伤;间接法是测试与砂浆强度有关的物理参数进而推定其强度,“推定”时难免增大测试误差,也不能综合反应工程的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优点是测试工作较为简便列砌体工程损伤较少或无损伤。检测方法的选用应综合考虑结构情况选用直接或间接或两者综合。
  由于钢结构的材质均匀,因此具有强度、塑性与韧性均能较方便地进行测试的优势。
  2 常用加固方法
  一般所需加固的结构大都存在由于结构自身的承载能力因灾害(如火灾、腐蚀、冻害)或施工质量不到位或功能改变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结构承载能力不足的现象所采用的加固方法多是从提高结构的有效受力面积出发(如加大载面法等)减小截面的应力威者直接改变结构的受力体系,改变其传力途径(如增加支撑法等)从而降低结构构件的受力最终达到加固的目的。1)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 砌体结构加固方法 钢结构加固方法。2)结构加固中需根据实际条件以及使用要求选择适宜的加固方法。
  对于混凝土结构,在选择加固方法的同时还需选择相应的配套技术。其中施工技术—般有:
  (1)托换技术。该技术系托梁(或析架,以下同)拆柱(或墙,以下同)、托梁接柱和托梁换柱等技术的概称。托换技术属于一种综合性技术,由相关结构加固、上部结构顶升与复位以及废弃构件拆除等技术组成,适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与传统做法相比,具有施工时间短?费用低、对生活和生产影响小等优点?但对技术要求比较高需要由熟练工人来完成才能确保安全。
  (2)植筋技术。该技术系一项对混凝土结构较简捷、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可植入普通钢筋,也可植人螺栓式锚筋,以广泛应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
  (3)裂缝修补技术。该技术根据混凝土裂缝的起因、性状和大小采用不同封护方法进行修补艘结构因开裂而降低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得以恢复;主要适用于已有建筑物中各类裂缝的处理胆对受力性裂缝,除修补外,尚应采用相应的加固措施。
  (4)碳化混凝土修复技术。该技术系指通过恢复混凝土的碱性(钝化作用)或增加其阻抗而使碳化造成的钢筋腐蚀得到遏制的技术,目前这—技术还不够成熟。
  (5)混凝土表面处理技术。该技术是指采用化學方法、机械方法、喷砂方法、真空吸尘方法、射水方法等清理混凝土表面污痕、油迹、残渣以及其它附着物的专门技术。
  3 结语
  所以,建筑结构的科学检测、加固是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中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严格遵循规范要求是建筑工程检测、加固工作的前提。建筑结构检测、加固的设备在日益发展同时,结构的问题也经常表现出个性特征,因而检测、加固方法也必须不断发展和仓0新。灵活的运用检测、加固方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加固施工重视施工监测,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其他文献
创造力是人人都有的,只有将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宝贵资源,积极开发,才能培养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需要我们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
摘要   本文对舞台机械的幕布设计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主要对大幕、前沿横帘幕、二道幕、三道幕、横帘幕(横条幕)、侧帘幕(侧条幕)、白天幕和纱幕的进行了详细的设计。  关键词:舞台机械;幕布设计  引言  舞台幕布是舞台上最能显示气氛的设施之一,它能起装饰美化舞台的作用,全套幕布的配备直接影响到舞台的艺术效果和美感,因此幕布的设计在舞台机械设计中非常重要。  1大幕   大幕是观众厅与舞台之间起分割作
期刊
摘要:超细水泥封堵技术是以超细水泥为主剂,配以多种添加剂复配而成的一种颗粒型、高强度的封堵技术。通过对堵剂配方、堵剂性能、适应性等的研究,可实现对油水井套管外窜槽的封堵;套管丝扣泄漏、本体腐蚀穿孔而产生漏失的封堵;油井的高出水层或水井不需注水层的封堵。实验表明,采用超细水泥封堵技术封堵效果好、成功率高G 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超细水泥;封堵;影响因素;试验;应用       1引言  
期刊
装饰设计如何创新,是一个长期的热门话题.本文从分析当前装饰设计创作中存在的一些对装饰设计与人的密切关系认识不足而造成的问题入手,从而探索性提出要更好的实现装饰设计
脑缺血和缺氧是血管性痴呆的病因,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它也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病因之一.本文简要综述脑低灌注及其诱导的自由基损伤的阿尔茨海默病病因学意义.
人力资源是一门新兴的、涉及组织行为学、经济学、管理心理学和运筹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学科。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已由最初的人事档案管理
素描和色彩课程是当前理工科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课,但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普遍问题,笔者根据教学的实际经验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了可行的改良方法,对如何
摘 要: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经久耐用、强度高、稳定性好、运行养护费用少、夜间行车舒适、使用寿命长和环境适应性好等优点,因此在我国的城市道路以及公路建设中被广泛采用。在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接缝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本文结合某县级城市道路简单阐述了接缝材料的选择、接缝的施工工艺、接缝填封。   1 引言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高的抗弯拉强度和很高的抗压强度以及抗磨耗能力;
期刊
通过对我国现阶段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关键,但是,现阶段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质量,应
新疆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储备区,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为新疆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发展结构和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