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通为一”看庄子哲学的齐物世界观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fengtao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庄子哲学以“齐物论”的视角观照世界,认为世间万物在本质上,也就是“道”的世界中是同一的,而世人却往往被表面的差别所蒙蔽,因而产生了名利心。所谓“君子追名,小人逐利”,实则二者并无高尚与卑劣之分。只有认识到了“道通为一”的真谛,才能摒弃烦恼,达到虚境无为的逍遥境界。本文从“道”的同一性着眼,试图揭示庄子从形而上学到美学、伦理学的逻辑顺承关系,以及在体悟“道通为一”时的内心修养方法。
  【关键词】:道通为一 ;齐物;审丑;心斋;逍遥
  一、庄子眼中的“道”和“一”
  道家哲学以清净无为、少私寡欲著称于世,以老子开创的“无”为世界之本体的形而上学为基础。道家在政治上主張出世归隐、安时处顺,这与儒家之积极入世、佐君治国的政治态度截然不同。传至庄子,这种“无为”的政治观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不再如老子一般为政治的清明安定寻找良方,而是看到了为政者与臣民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完全返归个体,开始关心人的生命活动。
  庄子此种转变的根源在于他看到了宇宙万物的“同一”,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存在一个不变的本原,这就是“道”。道家形而上学是一种二元论的解释模式,即以“道”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二元对立关系为前提的世界观。在现实世界中,万物存在着多种差别,但在“道”的世界中万物是同一的,即所谓“道通为一”。在庄子看来,道是万物生成的根源,也是万物兴衰的主宰,它无所不在。但是“道”又不是具有时空意义的某种实体。这一点正是“道”最神秘的地方和最玄妙之处, 因为“道”如果是具有时空意义的某一实体, 那么它必然可见、可闻、可触、可传, 那么它必然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从而成为有限的东西。
  二、庄子“齐物论”初探
  在《庄子·齐物论》的开篇即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寓言故事:“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 “何居乎? 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 “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 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 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在道家思想的评判中是一位有德之人,他不同于儒家的君子般远观而威,即之也温的大师形象,而是如故事中所描述的“形如枯槁,面如死灰”,这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圣人所呈现给世人的样子,然而在庄子哲学中,这正是“吾丧我”的最高境界。
  所谓“吾丧我”,并不是指一个人丢失了自我,而是“至人”在体悟到宇宙间最高实体“道”的真谛后抛掉了因差别意识而产生的各种烦恼,所谓“庸人自扰”即言此意。在道家思想中,尤其是庄子哲学的架构中,无处不体现着万物众生平等的价值观,此处的平等不仅是地位的无高下之分,更代表了万物在本质上的一如,这是“道”投射给世界的终极智慧。
  庄子的“齐物”不仅是齐差别,更要齐死生、齐物我、齐是非,也就是说,庄子不但认为世间具体的事物在本质上是不存在差别的,还指出了死与生、物与我在道的世界中也是一体的。世间并无是非了别的区分,也就没有了道德的规定,换言之,所谓君子与小人、高尚与卑劣其实无差别。在道家的视野中,并无君子与小人之别,但却存在着至人和凡人的差别,然而这二者虽相距甚殊却只是一念之别,也就是能否看透“道”的玄机——所谓“道通为一”。
  庄子以齐物论的世界观来观照万物,并以此为出发点总结出了其独特的美学和伦理学标准。
  三、齐物世界观下的审丑情趣
  在“道通为一”的理念指导下,庄子有着其独特的对美与丑的认识,他在《齐物论》中提到,“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庄子·齐物论》)即言丑的代表“厉”和美的代表“西施”在本质上并无差别,也就是说,二者在“道”的层面是同一的。
  事实上,为了与世人追求外在美的谬误认识相区别,庄子在审美情趣方面更倾向于外表丑的事物。在《德充符》篇中,庄子描绘了五位身体残缺但德性充沛的极端形象,其主旨在于“破除外形残全的观念,而重视人的内在性,借许多残畸之人为德行充足的验证。能体现宇宙人生的根源性与整体性的谓之‘德’。有‘德’之人,生命自然流露出一种精神力量吸引着人。”[1]
  可以看出,莊子在此营造出的矛盾的焦点在于“形”与“性”、“美”与“丑”的对立,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美与形体姿态无关,而在于德行的完满。具体来说,在庄子哲学中,“‘道’是客观存在的、最高的、绝对的美”[2]。正所谓“天地有大美”,而“大美”即是道,是天地的本体,庄子认为,对“道”的观照是最高的审美享受。那么在庄子的哲学中何为体悟了“道”的真正之美?
  首先要达到“游心于道”的“无己”境界。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其中“至人”是最接近于道的存在,也就是说,“至人”是世间最美的存在。所谓“无己”,就是要破除“生死、寿夭、贫富、贵贱、得失、毁誉”等种种的计较,只有做到如此,才能真正地“游心于道”,从而体悟道真正的大美。这种“无己”的至高境界也就是“心斋”与“坐忘”,亦即心境达到虔诚的斋戒状态,摒除欲望、淡泊宁静。所谓“心斋”是指这样一个过程:终止心的一切认知、感受和意志活动。由是观之,“心斋指的就是心的完全虚静的状态,心里面没有任何东西。”[3]这是庄子体道方法的核心,如此方能达到“坐忘”之境:凝神静坐,排除七情六欲,摒除万物、不想不做、清净无为、摆脱痛苦,获得精神的超脱。统而言之,即是要使心与道相同齐,做到清虚守静,摒除诸多世俗名利的了别与计较,从而达到与道同一、物我携忘的“游心”状态,只有如此,才能体悟道之大美。反观《德充符》中的残者,无一是执著于名教之徒,他们与以君子自居的儒者相比,放逐了戚戚焉之心,不仅淡薄了利的诱惑,更破除了名的壁垒,如此即是将自己变成了世界的外观者,达到了“外天下”、“外物”、“外生”的境界。
  其次要明确,美与丑是相对的,于本质则无差别。老子曾经指出,“美”是相对于它的对立面“丑”而存在的,而在庄子看来,作为宇宙本体的“道”是最高的、绝对的美,现象界的“美”与“丑”则是相对的,甚至在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庄子的“相对主义美丑观”与他的“气化”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他曾在《知北游》中提到,“人之生,气之聚也……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庄子·知北游》)换言之,美与丑都是气所化,二者之间之所以能够相互转化,不仅与审美者的好恶有关,更在于其本质上的同一性。   另外,庄子所谓的美并不在于事物外在的形态,而与其内在之德息息相关。如前所述,一个人只有拥有了“知万物同齐”的德行,才是体悟到了“道通为一”的真谛,也就是与道同一的大美。
  综上可以看出,庄子哲学中的美与丑是相对而存在的,其本质则在于对道的跟随或背离。一个人的美与其心与德相关,庄子认为有内德即为美,而游心于道者必有德,可见二者是相互贯通的。在庄子看来,美并不是观感上的赏心悦目,而是对于宇宙本体之道的体悟与观照,所谓美者,不过分有了作为大美之道的光辉,而丑则是背离了道的要求,换言之,分辨事物真正美丑的方法只在于其有没有做到对“万物与道同一”原则的领悟。
  四、逍遥以游世——道通为一心境下的处世原则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庄子哲学中的“一”实际上是指万物在“道”的世界中的齐同,因为只有认识到万物在本质上了无差别,才能真正达到内心虚境的状态,也就是庄子哲学的核心目标——心斋。
  在《齐物论》中,庄子通过对“万物齐一”的论述,试图规劝世人放弃追名逐利的精神壁垒,以真正体悟“道”的真谛。众所周知,心的功能是思考和感觉,而斋即言“不饮酒不茹荤者也”这是斋的本来意涵,是表示虔诚的祭祀之斋,本为摒除欲望,淡泊宁静的一种状态。因此庄子之所谓“心斋”是指这样一个过程:终止心的一切认知、感受和意志活动。由是观之,“心斋指的就是心的完全虚静的状态,心里面没有任何东西。”[4]这是庄子体道方法的核心,庄子将其描述为“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耻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这里区分了三种不同的待物境界:听之以耳、听之以心和听之以气。首先,此处所待之物显然不是现象世界之物,而是对作为宇宙本原的“道”的体悟。庄子认为“道”不是通过具体的感官所能够把握的,耳朵所经验到的无非听觉的东西;另一方面,若用心去体验,固然有胜于耳,但还是止于“符”,依然不及道之精妙,这里所说的“符”,是指感应到的现象,也就是说,欲以心来体道,只能达到表层的认识。只有用全身心的“虚”去体验才能真正领悟完整的道,所谓“为道日损”即言此意。
  如何才能做到心斋?庄子提出的方法就是“虚而待物”。能够虚而待物的只有气,因为“它没有任何的欲望、坚持和偏见,因此可以因,可以在这个世界中游,而不和它发生冲突。”[5]因此,欲达到虚而待物的境界,就要“听之以气”。此处所听之物即是道,听之途径为“气”。道是庄子哲学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而在庄子看来,道即是无。这与儒家所求之道大相径庭,因此其修养方法也为殊途。从形而上学的角度看,儒家的追求目标即宋明理学家所阐释的“天理”,其具体内容为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标准,由此出发,儒者的人生准则即为克己复礼、严守伦常。而庄子则不然,道家之道本为无,按照这一最高实体的要求,人生的价值追求则在于与虚无相合。由此可以暂且归纳为:凡人的境界只停留在以耳感应外物,儒家则达到了以心感物的水准,而真正的圣人是以气来体道的,这也就是庄子所说的心斋,具体而言,就是听之以气,从而达到虚而待物之境。那么何为“气”?庄子言“气者,虚而待物者也。”也就是说,气是一片虚灵空阔的心境,通过气的感应和气的培养来去掉心灵中的成见,进入凝神专注的体道状态即是心斋。
  心斋的概念实为与儒家针锋相对而提出的,《说文解字》对“斋”的解释为“洁戒也。”因此心斋则是心的洁净与持首。在庄子看来,儒家的为学之道是学问的日益精进,而这些学问只不过是凡尘俗世中的诸多成见,这与《齐物论》倡导的“丧我”是背道而驰的。儒家用本与道同一的心去知觉现象世界的事物,即形而下者,是为玷污了心的澄明。如果对于人来说饮酒茹荤是破了身之斋戒,那么格物致知、崇礼乐仁义就是破除了心之斋戒。在政治方面更是如此,庄子认为庙堂是污浊腌臜之地,儒家的入世主张实为以澄澈之身赴污秽之境,最终失掉的则是心的虚静,于道的体悟渐行渐远。
  心斋即内心的逍遥,排除感官与外界的接触,否定心的认识能力,达到对理性的超越,而对于人的生理欲求,庄子的态度则是“坐忘”,即一切皆忘。如果说心斋的目的在于“齐是非”,那么坐忘的意义则是“齐物我”。
  坐忘让人们忘记一切,不识天地万物,不知自身存在,只有如此方能使自己与万物,甚至与“道”同一。庄子对坐忘的诠释出自《大宗师》篇:“隳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即不着意自己的肢体,不摆弄自己的聪明,超脱形体的拘执,免于智巧的束缚,和大道融通为一,这就是坐忘。庄子的逍遥之方或体道之法,其核心都在于忘,先通过心斋忘掉成见与感知,后以坐忘之法超脱肉体生命,即“离形”。庄子的离形之忘实分为三个层次,先忘礼乐、继忘仁义、终为坐忘而物我两忘。有人将坐忘解释为“坐而忘”,即言坐是手段,而忘是目的,如司马彪说,“坐而忘其身。”由此可见,坐忘就是通过凝神静坐,排除七情六欲,摒除万物,不想不做。从坐忘的具体要求来看,庄子首先提出了“隳肢体”,即不要去在意自己的身体,此为“离形”,这是坐忘的外在标准;而“黜聪明”则是其内在的要求,让人不摆弄奇技營巧,即老子所说的“绝圣弃智”,所谓耳聪目明,由是观之,黜聪明的目的即是解除耳目所经验到的事实对内心的困扰,这与心斋实为异曲同工之妙。达到坐忘之境的人,从外表看, 形容枯槁, 意气冷淡; 从内里看, 精神上却摆脱了一切现实的痛苦, 妙通大道而获得自由, 合于大通而可与天地同游了。庄子想要超脱现实而求得精神自由, 但这种思想仍是根植于现实基础之上的, 只是因为他觉得现实对人的逼迫太严酷了, 现实给人的烦恼太多了, 而人的情感, 人的欲念总是同现实相矛盾, 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 所以他认为必须把它们忘掉。只有忘掉现实的一切, 才能驱除精神自由的障碍, 才能使人免除现实的煎迫。庄子提出坐忘,目的在于使人们能够清净无为,摆脱痛苦,获得精神的超脱。
  庄子凭借过人的对宇宙秩序的体悟,认识到了万物之本体“道”的真谛,即无差别,辩证的同一,据此提出了“齐物”的主张。在庄子看来,万物是千差万别的,但作为宇宙实体的“道”则不存在变化和差别。因此,真正意义上的“至人”是在心境上与“道”同齐的,亦即看到了“道通为一”的真正意涵。在同于道的境界下观察世界,是没有任何差别的,无美与丑的区分,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淡泊名利,内心虚静以“坐忘无我”。这是庄子的哲学玄思,亦是其对政治生活的美好向往。在儒家道德统辖的社会中,君子与小人的分野已成为不可怀疑的公理,而在庄子看来,君子追名,小人逐利,二者实无本质的差别,如同美与丑的区分,只是世人被感官蒙蔽了眼睛,未能体悟其本质的同一。庄子作为“方外”的隐士,反观“方内”之人的钻营,认识到了世人一切愁苦的根源在于没有认识到万物本质的同一,而在“道”的世界之外渐行渐远,因此意图借哲学的思辨引导世人脱离苦海。看似出世的庄子实则时刻为世人担忧,这恰恰体现了道家哲学独特的道德操守和济世怀民的精神境界。
  注释: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 第二版 北京:中华书局.2009. 158页
  [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111页
  [3]王博:《庄子哲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38页
  [4]王博:《庄子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38页
  [5]王博:《庄子哲学》[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1. 38页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第二版 中华书局 2009
  [2]王博:《庄子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3]郭象:《庄子注疏》中华书局 2011
  [4]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其他文献
【摘要】:马克思主義在进入中国后,近一百年来,不断深化发展,适应中国革命和经济发展的需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一直持续不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三大规律,本文具体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规律的历史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三大规律;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符合科学的,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更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关系,与中国时代的关系以及与中国人民群众的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飞速的提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在2015年,中国的GDP总量排在全世界的第二位,紧随美国之后。中国的经济增长的速度可以用惊人来形容,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有多样的因素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面对着经济下行的压力,中国应该发掘刺激经济增长的因素,推动经济平稳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经济增长;三驾马车:软
期刊
【摘要】:阐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通过对新能源汽车面临的问题以及各类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特性和局限性的分析,与中国的实际条件相结合提出解决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问题;趋势;战略  一、新能源汽车定义  根据2007年11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
期刊
【摘要】:当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开放、复杂的转型时期,传统的理念、价值观与外来理念碰撞且受到具大冲击,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拥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是未来社会的主要推动力量。因此,重视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之所在。尤其在“五大新发展理念”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发展,实现人生理想,
期刊
【摘要】:海德格尔穷其一生都在追寻存在的问题,却没有伦理学著作问世,甚至他的态度也是傲慢的:伦理学并不能免除思考存在真理的责任。本文试图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入手,梳理出海德格尔同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之发端问题上的一致性,进而在“伦理学”的意义上来理解海德格尔思想。  【关键词】:道德真;人的本质;德性伦理学;海德格尔伦理学  在1947年给让·博夫勒的回信(《关于人道主义的通信》)中,海德格尔写
期刊
【摘要】: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世界化的信息共享,能让你在第一时间让你掌握,让学习知识变的如此方便,让你不用出门就能了解全世界。世界化的网络传播,能让别人知道你正在做什么,做了些什么,让你不用出门就能让全世界认识你。网络就是这么神奇,它让你的生活变的方便快捷,让你的工作变得得心应手。杂技的发展同样要依靠信息网络的帮助使其更加完善。  【关键词】:信息;网络;杂技  引言:学习使用信
期刊
【摘要】:“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留下的很有名的一句话,它反映了人处事和交往的一种心理、心境。"难得糊涂"蕴涵了较强的心理学价值,研究它对了解郑板桥的心理具有重要意义并能给人以借鉴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难得糊涂;郑板桥;三竹  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郑板桥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尤其擅长画兰竹。他一生颠沛流离,命运坎坷,却依然活到了72岁,这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算是高寿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服务营销在市场营销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重要。当前,中国汽车营销的发展正处于从产品市场营销向服务营销的变革阶段,服务营销理论体系的导入将为汽车行業市场营销实践带来新的突破。本论文以服务营销理论为基础,以国内汽车行业的服务营销为研究对象,分析服务营销在汽车行业内的特点,提出汽车服务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汽车服务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 
期刊
【摘要】:依法治企是将企业的管理与国家法律制度密切结合起来,通过规范有序的经营活动,积极参与到公平、公正、公开的经济运行规则中,以谋得合法正当的利益。因此,煤炭施工企业,必须确立依法治企的主导思想和治企方略。  【关键词】:企业管理;法治;依法治企  一、目前煤炭施工企业依法治企存在问题  当前,煤炭施工企业要走上依法治企的道路是非常艰难的,就煤炭企业的发展环境而言,尽管国家先后出台了《安全生产法
期刊
【摘要】:长久以来,我国的祖先崇拜作为一种精神信仰,也作为宗法制的一剂补充,伴随着宗法制度一起消长。曾巩认为祖先崇拜信仰依赖于宗法制度中的宗庙祭祀得以表现出来,祭祀制度又依赖于宗族内部等级地位的确定,同时家谱之敬祖收族、提升宗族凝聚力的功能需要重新被重视。  【关键词】:曾巩;祖先崇拜;宗族;宗庙;家谱  曾巩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仅对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学等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