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上,学生思想上的矛盾冲突,是激发学生进行深入探索的内驱力。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做到充分把握教材文本、有效创设教学情境和随时关注学习需要,才会有完美的预设和精彩的生成。
[关键词]认知冲突;文本;新知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毫米、分米的认识”一课的教学目标中规定: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体验分米、毫米产生的必要性及它们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大多通过观察、测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和使用分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但是,怎样才能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分米、毫米产生的必要性呢?在滨州市举行的小学数学探究教学观摩会上,王晓芳老师执教的“分米、毫米的认识”很具启发意义。
一、教学片段评析
师:刚才同学们估计了前两根金箍棒的长度。看,(课件演示)金箍棒还在变短,快要到孙悟空的耳朵里去了,想看看这时的金箍棒有多长吗?你们发令变小,我来变。
生:变小、变小。
师:(举小金箍棒)估一估它有多长?
生:1厘米。
师:想不想亲手动手测量一下它的长度?在每个桌上的1号信封里有这跟金箍棒,还有一把纸条尺,每两人一组,量一量它有多长?
学生测量后汇报:不到1厘米、差点1厘米等。
师:不到1厘米,到底是多少?要想精确地知道它的长度,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生小组讨论后发言:用毫米。
师:为什么不用厘米呢?
生:因为这根金箍棒太短了,用厘米太大了。
师:厘米这个单位在这里大了些,所以他想到了一个比厘米小的单位——毫米,可是毫米藏在哪儿?这把尺子上怎么没见到?
生:藏在厘米的空内。
……
在本课中,王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直尺上的1小格就是1毫米,而是安排了一个“先估一估,再量一量”的实践活动,通过两次估测,不断地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后通过测量不足1厘米的小金箍棒,学生自然地借助生活经验想到了“毫米”,使毫米这一长度单位随着学生的需要自然产生。正是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仅仅用学过的厘米这一长度单位不能精确地表示小金箍棒的长度,体会到毫米产生的必要性。
二、策略与方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认知冲突,有效开展探究学习呢?
1.准确把握教材文本。只有对教材有了深入的理解,教师才能针对教材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在备课时教师不仅要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还要分析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确定一节课的教学侧重点。通过这几个点的细致处理,逐个突破,来达成目标,完善认知结构。如在“分米、毫米的认识”一课中, 王老师把毫米产生的必要性确立为教学的侧重点,正是基于学生以前学习中认识了厘米这长度单位与用尺子度量能力、对毫米有了感性的认识这两个方面。
2.有效创设问题情境。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学生主动观察、反复思考、探索事物的内动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学习活动生动有效。王老师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仅仅选取了有关分米和毫米这一内容的部分,同时将教学情境动态化,让孙悟空这一“魔术师”先后变出3根不同长度的金箍棒,通过对3根金箍棒长短的估计、测量来激活旧知,引发冲突,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毫米”这一比厘米小的单位产生的必要性。
3.关注学生学习需要。每个学生在走进课堂时都有自己的学习需要,并且随着学习的深入,这一学习需要也会不断地变化和升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不断揣摩学生的学习需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根据这份需求进行有效引领。如在王老师执教“分米、毫米的认识”时,当学生凭借生活经验想到用毫米表示小金箍棒的长度后,“毫米藏在哪儿?”“能不能按你的想法把毫米表示出来”等问题又不断地暴露学生对毫米的前认知,冲撞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渐入佳境,体会到毫米产生的必要性,为下一步探究、认识毫米提供了动力支持。
数学学习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地“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力求通过有效的探索活动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接受也就成为了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这样的课堂才会被孩子们喜欢,才能更高效。
责任编辑 余 华
[关键词]认知冲突;文本;新知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毫米、分米的认识”一课的教学目标中规定: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体验分米、毫米产生的必要性及它们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大多通过观察、测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和使用分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但是,怎样才能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分米、毫米产生的必要性呢?在滨州市举行的小学数学探究教学观摩会上,王晓芳老师执教的“分米、毫米的认识”很具启发意义。
一、教学片段评析
师:刚才同学们估计了前两根金箍棒的长度。看,(课件演示)金箍棒还在变短,快要到孙悟空的耳朵里去了,想看看这时的金箍棒有多长吗?你们发令变小,我来变。
生:变小、变小。
师:(举小金箍棒)估一估它有多长?
生:1厘米。
师:想不想亲手动手测量一下它的长度?在每个桌上的1号信封里有这跟金箍棒,还有一把纸条尺,每两人一组,量一量它有多长?
学生测量后汇报:不到1厘米、差点1厘米等。
师:不到1厘米,到底是多少?要想精确地知道它的长度,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生小组讨论后发言:用毫米。
师:为什么不用厘米呢?
生:因为这根金箍棒太短了,用厘米太大了。
师:厘米这个单位在这里大了些,所以他想到了一个比厘米小的单位——毫米,可是毫米藏在哪儿?这把尺子上怎么没见到?
生:藏在厘米的空内。
……
在本课中,王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直尺上的1小格就是1毫米,而是安排了一个“先估一估,再量一量”的实践活动,通过两次估测,不断地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后通过测量不足1厘米的小金箍棒,学生自然地借助生活经验想到了“毫米”,使毫米这一长度单位随着学生的需要自然产生。正是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仅仅用学过的厘米这一长度单位不能精确地表示小金箍棒的长度,体会到毫米产生的必要性。
二、策略与方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认知冲突,有效开展探究学习呢?
1.准确把握教材文本。只有对教材有了深入的理解,教师才能针对教材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在备课时教师不仅要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还要分析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确定一节课的教学侧重点。通过这几个点的细致处理,逐个突破,来达成目标,完善认知结构。如在“分米、毫米的认识”一课中, 王老师把毫米产生的必要性确立为教学的侧重点,正是基于学生以前学习中认识了厘米这长度单位与用尺子度量能力、对毫米有了感性的认识这两个方面。
2.有效创设问题情境。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学生主动观察、反复思考、探索事物的内动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学习活动生动有效。王老师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仅仅选取了有关分米和毫米这一内容的部分,同时将教学情境动态化,让孙悟空这一“魔术师”先后变出3根不同长度的金箍棒,通过对3根金箍棒长短的估计、测量来激活旧知,引发冲突,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毫米”这一比厘米小的单位产生的必要性。
3.关注学生学习需要。每个学生在走进课堂时都有自己的学习需要,并且随着学习的深入,这一学习需要也会不断地变化和升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不断揣摩学生的学习需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根据这份需求进行有效引领。如在王老师执教“分米、毫米的认识”时,当学生凭借生活经验想到用毫米表示小金箍棒的长度后,“毫米藏在哪儿?”“能不能按你的想法把毫米表示出来”等问题又不断地暴露学生对毫米的前认知,冲撞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渐入佳境,体会到毫米产生的必要性,为下一步探究、认识毫米提供了动力支持。
数学学习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地“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力求通过有效的探索活动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接受也就成为了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这样的课堂才会被孩子们喜欢,才能更高效。
责任编辑 余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