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家笔下的作文指导书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secuei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德熙(1920-1992),江苏省苏州市人,古文字学家,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1939年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学习,第二年转入中文系学习。先后任教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长期从事现代汉语语法和古文字教学与研究工作,为祖国的语言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关心中小学语文教育,发表过许多重要观点,尤其对作文批改有较深入的研究,出版两部作文指导的普及性读物《作文指导》和《作文批改》。
  《作文指导》一书1951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主题、结构、表现、词汇、句子、标点六章。
  纵观全书,“结构”一章无疑是最有价值的部分,论及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开头和结尾、段落四个问题,充满真知灼见。如选择材料,作者认为,主题要通过材料来表现,选择的材料必须围绕主题、服从主题,同时,所选材料要典型,有代表意义,能表现或证明主题。再如组织材料,作者提出两个原则:一是要有重点,要衡量轻重主次,不能喧宾夺主,轻重倒置;二是要有秩序,要把性质相同、关系密切的材料组织在一起,然后按照类别,安排次序,哪些先写,哪些后写,都要有周密的计划。这些在今天仍然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常识”。
  “表现”一章也时时显示作者的独特之见。作者认为,写作水平要高,一方面靠技巧,更要靠生活经验和思想水平。这里的生活经验,可理解为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事实正是如此,哪怕再有想象力的作家,要是写自己不熟悉的生活,其作品读起来总让人觉得隔了一层。有了生活、经验,尤其是有了思想上的认识,加上一定的技巧和高超的语言表现力,写出来的作品或者文章就往往生动感人,读来让人觉得亲切。这是初学写作者不能不知晓的道理。长期以来,中小学生普遍对作文感到苦恼,其原因之一就是对自己周围的生活不善于观察与体验,加上青少年普遍对事物的认识不深入、不全面,缺少写作技巧,这使得写作更加困难。因此,作者主张写作要建立在生活经验和基础之上,以解决作文“无米之炊”的问题。
  还是在“表现”一章,作者又说,写得具体才能做到形象生动,但具体不是烦琐,因此,要注意详略结合。“无关紧要的细节可以一笔带过,或是干脆略去不写,但是重要的地方却应该具体地详尽地描写。”此观点是对中小学作文教学尤其是记叙文写作的又一重大贡献。
  在形象的刻画上,作者反对陈词滥调,堆砌辞藻,“不要怕你的文章不‘美’,语言不‘文’,要知道美丽的辞藻往往只是没有灵魂的僵尸”。这一写作思想,在作者后来的《关于中学作文教学》一文中得到同样的呼应:“文字上要提倡平实朴素,反对‘转’文,反对堆砌辞藻。”笔者虽然并不同意作者“美丽的辞藻往往只是没有灵魂的僵尸”的极端说法,因为初学写作者模仿名家笔下的优美词句是正常的,而模仿往往是学习写作的起步,但总体而言,对初学写作的青少年而言,确实应鼓励他们“我手写我口”,怎么说就怎么写,力求文字表达朴素本色。长期以来,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学生流行天马行空的想象性作文,语言表达莫名其妙。今天重温作者提倡作文中的文字要平实朴素的观点,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从清末到新中国建立之初,作文指导方面的著作出版了很多,但像《作文指导》这样不厌其烦地讲词汇、句子、标点符号的作文指导书并不多见。其实,词、句、标点正是作文的基础。这就好比一栋大楼,是由沙石、砖头、水泥、木头等建筑材料建成的,没有这些材料,便不会有大楼。因此,词、句、标点之于作文的关系,恰似建筑材料之于大楼的关系,其重要性不言自明。重视词语、句子和标点等作文基本“建筑材料”,是作为语言学家的朱德熙先生这部作文指导书的特色。若让文学家或理论家来写这部书,是无法深入这样细部的。
  在这部书中,作者力避抽象说理,每讲一个道理,必定举出大量的写作事例予以说明或者证明。所举案例,既有正面的(包括鲁迅、丁玲、赵树理等名家的作品片段),更多的是反面的(学生的习作)。因而,这样的作文指导,既突出了“该怎么写”,又让学习者知道“不该这么写”。这可谓该作文指导书的一大特色,也是许多同类作文指导书普遍欠缺的。
  另外,本书各章末尾均设有练习。这也可算本书区别于其他作文指导书的又一特色。
  然而,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本书存在一些令人遗憾的地方,表现出特定时代的局限性。
  如第一章“主题”,作者强调主题的重要性,“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没有主题,文章就失去了生命”,这是没错的,然而“决定文章价值的先决条件,就是看它的主题是否正确”的观点,这就值得商榷了,因为主题往往很难用正确与否去衡量,应看是否具有独创性。因此,作者接下来的论述,表现出新旧政权交替时期的思想局限性,甚至可以说留下“左”的痕迹。比如,作者认为,“文章是发挥个人的思想感情的工具”的观点是错误的,文章中不能有“小资产阶级的意识”。因而,作者教育写作者,必须学会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来观察、分析事件,不要把部分当全体,不要只看到矛盾的一面,还要看到统一的一面,要有发展的观点,要分清现象与本质,等等,这些没错,但都是大道理,对实际的作文指导起不到什么作用。因此,正如作者在另一篇文章中对这本小册子的自我评价:“主题”一章写得最不满意。毋庸置疑,作者受特定政治的影响,不是从写作实际而是从抽象观念出发来写这一章的。
  本书更值得商榷的问题是:作文指导如此多地讲词性、词义、双音词、长句、短句、包孕句、复合句、被动句、倒装句、虚词等语法、词汇、句法、标点符号等知识,是否合适?这些是中小学生作文训练中最需要的写作知识吗?如第四章的一道练习题:“指出下列词的词性。如果是动词,指出它是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这不像是作文指导,更像是语法练习。这种语法知识对作文的指导作用十分有限,因为汉语写作强调语感,写作者可以不知道那些语法修辞、单句复句、实词虚词、语言顺序等语言知识,但完全可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文章;相反,懂得语言知识的人却可能缺少语感,写不出好文章来。因此,用语文新课改的眼光审视本书,语言知识讲得过多过细,且多为陈述性知识,现在这方面的知识已除旧布新。
  作者在本书的“序”里说,文法问题只是学生作文的其中一个问题,因此,从主题选择、材料取舍、表现手法、结构安排、词句标点等,都应该考虑到,不能偏重某个方面,而且即使是谈文法,也要避免过于烦琐和专门的术语。这一认识是正确的。作者后来在他的《从作文和说话的关系谈到学习语法》一文中又说:“语法只管句子的构造,主题思想、篇章结构、修辞炼字等等问题,写作的时候都必须考虑到,但这些都不在语法研究的范围内。”这一认识是清醒的。可惜,在这本书中,作者恰恰过多地将文法纳入了作文指导的视野中。
  不过,这正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陈述性的写作知识过多,缺少可供师生操作的程序性知识。因此,学生读了这样的作文指导书之后,可能仍然不知道该如何写作。这就像当年新华社的同志听了作者关于写作的报告后说,他们还是不知道怎么写文章。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写作教学普遍隶属于语言学专业,往往由语言学教师承担写作教学与研究任务,就像本书所表现的,打上了鲜明的语言学烙印,写作指导显出了烦琐化。对学生急需的写作指导,如写作的一般能力包括哪些,如何分步骤训练,各体文章写作该如何训练,本书未能给予。作者曾经说:“从文体方面说,我觉得应该着重让学生练习记叙文、说明文和简单的议论文。”但本书令人遗憾地未能给学生提供这三类基本实用文体的训练指导。
  这是语言学家写就的作文指导书。无论是它的优点还是缺点,都通过这一点表现出来了。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1]这一点,已经并且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  把阅读教学定义为一种对话的过程,有其理论渊源。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是一种社会交流和交往,是一种具有特定形态的人类对话方式。作品的价值,在于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是读者的接纳和共鸣成就了作品的价值。否则,作品不过是一些僵硬的印刷符号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读者这个接受主体,创作就失去了目的
考察黄厚江的课堂,我们发现:善于运用教学辩证艺术实现语文课堂教学诸多元素的“和合共生”,是他本色语文课堂的最主要特征。  所谓和合共生,就是使本来对立矛盾的诸多元素达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和谐统一。下面我们就以《我的叔叔于勒》这堂课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学习引领三个方面来初步解读黄厚江本色语文的和合共生的教学特征。  一、教学内容:简约与丰富的共生  黄老师执教《我的叔叔于勒》,主要围绕小说
按常理来说,诗歌教学离不开对意象的分辨和赏析,但小学诗歌教学与意象无涉,初中语文教材的前几册也避谈意象。初中教材里遇到该谈意象的地方,有时用其他的词语替代,如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的“思考探究”提到“‘杨花’‘子规’两样景物”,只说“景物”,避谈“意象”;又如七年级下册《外国诗二首》的“阅读提示”说“前者直抒胸臆,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后者则用了许多具体的形象(比如树林、路、荒草、落叶等
提高阅读学习效率,掌握并运用好方法尤为必要。阅读学习方法在阅读学习中发挥着“桥”和“船”的作用。掌握好学习方法,可以使人读得更科学、更有效。《阅读方法指导论》一书是语文课程学习指导丛书中的一部,力求通过对方法的掌握与运用,使学习者避免暗中摸索,走上阅读的快车道。如何让阅读学习方法走进学习者,使其理解更透彻,掌握更正确,使用更合理?本书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是理论建构和实践运用的统一。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经过多种形式的各级培训,老师们对新课程理念逐渐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反思目前的教学,我们亟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聚集于两个层面。第一层面,增强思考教学理念的意识。教师主要从事教学实践,但只满足于把书教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增强对教学理念的思考。理念是教学行为的“先导”,引领着教师教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向,是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教师成长为名师、“大家”的必备
朱春玲(以下简称“朱”):学生作文,尤其是考场作文,模式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甚至发展成为一种特殊而又普遍的作文样式,被称作“高考体”。请从作文教学的角度谈谈您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张丽钧(以下简称“张”):这个问题问得好!我在高考作文阅卷的日子里,内心总是十分纠结。我觉得,孩子们感染了一种“雷同病”——说着极其相似的话,抒着极其相似的情。他们的立意会撞车,他们的论据会撞车,他们的语言也会撞车。好不容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更是我们民族文化发展的源泉。虽然时代在不断发展,但传统文化对于现代人依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尤其在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德行、气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当下学习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但不应该是一成不变地照抄照搬,也不是简单地依葫芦画瓢,而是需要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与现代的先进理念相结合,从一个良性的角度重新真正地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以发展的眼光去学习传统
我和冯渊老师,因文字而结缘。  近年来,由于工作需要,我对中学语文教学有较多关注,也会看看语文类杂志上的文章,这其中,冯老师回忆他学生时代几位语文老师的一篇随笔,给我留下过很深印象。我在大学开设写作基础课,在开始“感觉和记忆”的训练单元时,还把这篇文章作为例文推荐给学生。后来,我发现,他不但写得一手充满形象感的记叙类好文章,而且,在以冷静、客观的态度探讨语文教学的学理性问题时,也能提出一些益人心智
在“夏丐尊研究”著述中,汲安庆这部书较为宏观、系统、深入,颇具学术含量。  夏丐尊、叶圣陶、朱自清、吕叔湘等这代学人的语文教育研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多没有一部宏观性、体系化的语文教育学理论专著。他们写的多是随笔、杂感、短论,极少称得上论文,而且零散杂乱。少数成系统的著作,一般是语文教学法方面的,也罕见严密的论述、论证,理论性偏低。夏丐尊研究,得从诸多散漫的文章、著作中去归纳、提炼出语文教育思想,
《(红楼梦)选读》是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一种,教材选取《红楼梦》的部分章节编为四个单元十二课。每课包括“提示…‘正文”“鉴赏与探究…‘链接资料”四个部分,每个单元后有一个助读。编者在前言中介绍了编写宗旨:帮助学生较深入地了解这部名著,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进而把握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这一宗旨体现了语文版教材选修与必修的对应衔接。    一、学情分析    为了在教学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