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质量与安全需要精细化管理来承载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oo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河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地处偏辟的农村学校,多年来学校一直平安、稳定,未出现不安全事故和教学事故,这也正体现了两河镇中心小学的精细化管理特色。质量是天,安全是福,管理是维系二者平衡的天平。
  一、精细化管理,让教育思想内化为行为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办学思想,树立“教学为中心,安全为保障”管理理念,不断强化“千斤重担人人挑,个个肩上有指标”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和忧患意识。把“服务和管理好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放心”作为教育教学的首要工作,让每一位学生感到学校的温暖,从心里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学校才会平安稳定。
  工作中,学校通过造态势定目标、立规矩明奖罚、夯责任细过程、抓教研提效率、靠民主促和谐、讲团结促一流等一系列举措,形成了“大力支持教育教学创新者,重奖教学有功者,保护默默实干而有待出成绩者,鞭策不思进取者,及时纠正违纪违规者”的干事创业氛围。例如,学生入学时,教师帮学生搬行李、找床位、拉蚊帐,使学生安心,让家长放心。学校配有生活教师,帮助学生冲开水、整理床铺,指导学生注意冷暖,及时增减衣服,吃饱饭,不乱花钱。学生生病了,教师陪护去医院。遇到星期天、节假日,学校教师坚持24小时护校值班,并督促学生安全返校。教育学生在家不与有不良行为的人接触,不进营业性舞厅、网吧,做到休息不忘学习等,进行全方位保驾护航。
  两河镇中心小学留守儿童达80%。对留守学生,学校制订了《关爱留守学生工作计划》,建有“留守学生之家”,定期召开留守学生会议,建立留守学生爱心档案,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安全、身心健康等问题。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对所在班级的留守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健康状况、父母及监护人联系方式等信息了如指掌,每一位教师包联一部分留守学生。指导学生利用寒暑假完成亲情作业(如帮助父母做家务或与父母一块经营打工等),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辛苦,从小学会感恩。学校真正做到了生活上细心关照学生,安全上细心管理学生,心理上细心引导学生,使学生家长感到在外打工没牵挂。
  二、精细化管理,培养师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行为规范》知识检测、“守规则,告别不良习惯”大讨论,从而培养了学生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学校各班组织学生学规范、守规范、用规范,通过“安全文明班级评比”和各项优秀学生评比活动,在全校形成了一股人人争当模范之星的清新之气。
  教师是学生的表率。学校为了规范教师行为习惯,制订了《两河镇中心小学教师具备的10个基本习惯》,定期进行评定,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两河镇中心小学将校训固定在教学楼上,校园设健康教育标语和宣传栏,学校的墙、廊、柱、楼梯口、教室、宿舍、厕所等处处都体现出校园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
  通过养成教育,学生在行为上自律,主动约束和反省;在生活上自立、自理和积极服务;在交往中自信;在知识与技能上学会应对突发事故与灾害;在思想观念上懂得自爱与关爱;行动上主动合作和交流,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三、精细化管理,保障学校的质量和安全
  一个既注重教学质量,又注重教育管理的学校,把培育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康的心理,融入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学校处处体现出健康、和谐的氛围,这样的学校往往会平安稳定。
  近年来,两河镇中心小学通过抓精细化管理,抓师生养成教育,改变了师生的不良习惯,校园清新、整洁、文明、礼貌、平安,学校形成了“尊重、理解、宽容、合作”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了活力,有力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两河镇中心小学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成为全县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和平安单位。
  教育是伟大的事业,学校是主阵地,精细化管理是保证。管理精细,会时刻教育教师、提醒教师、引导教师正确有效地教书育人。学生会时时处处感受、接受关怀和教育,健康积极向上。这样,教育事故才可能避免,教育质量才会上去。
  作者单位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两河镇中心小学
  编辑 聂蕾
其他文献
校本研修是在职教师培养的一种途径,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发展以及教育行业的整体推进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近年来得到了整个教育系统的重视,呈现出一片遍地开花的景象。但是,校本研修在实际发展中仍面临诸多困境难以解决。近日记者走访了一些地区和学校,对部分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进行了调研。从他们的讲述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对校本研修和自身专业成长的热情,同时也看到了校本研修蓬勃发展势头之下“痛并快乐着”的无奈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新课程所倡导的合作学习已逐渐引入英语课堂。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给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导致许多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产生了怀疑。  一、存在的问题  笔者原以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由原来教师“满堂灌”转变为“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感知、体验、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埃克森认为:幼儿正处于主动对内疚的冲突阶段。一方面,幼儿渴望独立行动;另一方面,他们又容易因为自己行动所导致的不良后果而产生内疚感。如果教师能够适当地给幼儿提供独立行动的机会并给予恰当的指导,鼓励他们的探索行为,夸奖他们的积极表现,他们就会变得更加自信、更加独立自主。因而,作为幼儿教师应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孩子始终在“我能行”、“我最棒”的“赏识教育”中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对幼儿
期刊
幼儿园的发展,归根到底是幼儿教师的发展!作为幼教教研员,笔者在与幼儿园交流的时候,讨论话题最多、感觉矛盾相对较为突出的,往往也是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笔者认为要加大力度与举措来促进全体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整个幼教队伍的专业化程度。  一、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现状及对其内涵的理解  笔者在一些活动中经常有接触幼儿教师的机会,对于其中的相当一部分佼佼者,笔者经常问她们的问题是,“你为什么这么看重自己
期刊
一、 学校现状分析  我校是西安市阎良区一所街道办中心小学,距离阎良区城区中心5公里左右,下辖三个教学点,其中一所为完全小学,另两所只有1—3年级。虽然近几年国家在设施设备上不断加大对各校的投资,如给几个教学点添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接通了网线,增添了不少体音美教学仪器,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学校发展的因素。1.教师同伴合作少。2.教师任课多。3.杂务工作多。此外,农村教师年龄偏大,学历偏低,不少教师
期刊
新课标中倡导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光依赖于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我们总是认为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充分说话的时间、交流的时间、思考探索的时间,这样就是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固然是一个很直接的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可是我认为,还有一个与它同样举足轻重的途径,还有一个更广阔的学习天地,那就是课前预习。今天我们来谈谈预习的重要性。  一、不同教育背景下的学生学习离不开预
期刊
高中地理绪论课是学生升入高中后的第一课,它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了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地理的兴趣。本文从课堂教学设计入手,探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安排和组织学生的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自主性学习教学设计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
期刊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音乐鉴赏教学是十分重要的,音乐鉴赏不仅仅是听歌,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下面我就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为例,谈一谈我个人关于如何上好一节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几点看法:  一、 风趣幽默的导课环节增加学习兴趣  所谓“万事开头难”,开好了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学导课,就好比歌唱家定调,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导课也一样讲求的就是“一锤定音”,像磁石一
期刊
《怀念母亲》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第十一册中一篇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的文章。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的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愧疚和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这篇课文的用意,旨在紧扣“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主题,体会关键词句的同时,学会表情达意的方法。  为了让每个学生通过学文理解教材真谛,并有刻骨铭心的体验,我采用了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在“品词析句”
期刊
古代诗歌诗犹如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们大都语言优美精炼、想象丰富新奇、韵律朗朗上口、情感动人心魄、哲理深刻入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可小学生毕竟理解、想象能力有限,那么如何反客为主,变被动讲授为主动探索,从而完美完成古诗教学呢?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经验,探索出一套激发学生兴趣教学古诗的方法,收获颇多。  一、以趣引导,完成铺垫  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