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骗局的套路与反套路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vllnv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短视频行业迎来飞速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88亿,占我国网民总数的94.5%。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18亿,占我国网民总数的87%。
  有人的地方,就可能有诈骗。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骗子们也搭上了信息时代的“快车”,变得愈发猖狂。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中,输入“抖音”及“诈骗罪”,共找到755条结果,仅2020年就占了614条;输入“快手”及“诈骗罪”,共找到1082条结果,仅2020年就占了642条。

骗人的“网红”


  “亲爱的姐姐,你再点一下右边的爱心和加号,回复我一下可以吗?”屏幕里,正播放着著名演员“靳东”的画面,并拼接上了机器人的配音。这样一段合成视频,看上去如此低级与劣质。某短视频平台上的这个账号,也只是将靳东本人照片作为头像,昵称中含有“靳东”二字的普通账号。
  “他为什么会骗我,他不可能骗我。靳东喜欢我,他向全中国宣布了!”屏幕外,江西赣州60多岁的黄女士疯狂迷恋某短视频平台上的“假靳东”,为了和其谈恋爱,对方的每场直播她都会买不少东西以表支持,甚至与家人大吵大闹,还到长春去寻找“假靳东”。
  去年10月,靳东工作室在微博发表声明回应,称靳东从未在任何短视频平台开设账号,在短视频平台中的“靳东”系列账号均非本人。针对这类账号,工作室将通过法律途径追究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
  尽管短视频平台对于仿冒名人进行诈骗的内容和账号,一直持坚决打击的态度,但记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某些短视频平台上依旧充斥着各种“李鬼”账号。这些账号或以明星照片为头像,或在昵称中夹带明星名字,骗取粉丝的关注与点赞,甚至将流量转化为自己直播带货或者刷礼物的客源,获取经济利益。由于对网络技术不太了解、辨识力和警惕性弱,中老年人更容易掉进骗子布下的各种“迷魂阵”中。
  被骗的又何止中老年人?其实不少年轻人也很容易成为骗子的“盘中肥肉”。根据统计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国电信诈骗受害者中,21岁—40岁年龄段的电信诈骗受害人数量占比达81%。
  骗子们往往会利用年轻人的贪心或爱心实施诈骗,诱导其一步步进入圈套。记者在短视频平台搜索“免费送手机”“免费送宠物”等词,可以看到一些所谓的“网红”借抽奖送手机的名义,发布手机或聊天截图,诱导潜在受害者添加微信,之后以手机激活费、运费、保证金等名义敛财,一旦转账完成后,受害者会立即被拉黑。在一些“免费领宠物”的骗局中,骗子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免费赠送宠物的信息,以运输费、疫苗费、免疫证办理费为由,骗取钱财。
  还有的骗子会引诱年轻人掉进“杀猪盘”中。2019年5月,朱某通过某短视频平台上发布的相亲网站认识骗子周某,周某骗取其信任后介绍给她一个赌博网站。周某说他可以控制网站投注的后台,于是朱某前两次共投了29000元,并将赚得的2900元提现出来。因为贪心,朱某不断“加码”,先后投进5万元、3万元、1万元和10万元。之后,骗子便不再与朱某联系,朱某这才发现上当受骗,遂报警。
  利用同情心进行诈骗,也是一些骗子的基本操作。2019年,李某在某短视频平台收到一条“请求添加微信好友”的信息,他便添加对方为好友。成为微信好友后,骗子甲向李某发来微信:“我同事想强奸我,我離职了,我母亲生病需要照顾,而且我舅舅要我嫁出去还钱……”骗子甲冒充幼师,博取李某的同情心。之后骗子甲不断以母亲做手术、母亲病情加重需要借钱等为由,先后让李某进行50余次的微信转账。之后,骗子甲将李某的银行卡与自己的微信号绑定,对方从2019年6月28日到案发为止,用李某的微信消费约10万元。直到案发,李某共被诈骗47万余元。
  还有骗子大肆散播虚假信息,在某些短视频上发着“国难财”。记者从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间,何某利用疫情造成的口罩供应紧张局面,利用被害人迫切想得到口罩的心理,在某短视频平台,面向不特定人群发布口罩供应的虚假消息,吸引被害人添加其微信,以收取口罩购买款为由骗取对方钱财,最高诈骗数额为5900元。法院判决何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随案移送作案工具手机一部,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被骗的“网红”


  短视频的热度飙升,让不少网红一夜之间尝到“甜头”。一些年轻人也开始做起“网红梦”,以为从此人生可以“躺赢”。根据统计报告显示,54%的“95后”最向往的新兴职业是主播或网红。在不切实际的“网红梦”中,不法分子们早已设计了套路——利用短视频非法实施网红培训。
  “你和网红只差一次短视频培训课程”“做不了网红,只是你不懂行业内幕”……一些所谓的培训机构会瞄准年轻人希望“一夜成名”的心理,编出形形色色的口号,满屏都是“伪成功学”的气息。一些年轻人砸下去的“智商税”越多,得到“成功”的泡沫就越大,最后换来的只可能是一声唏嘘。
(图/视觉中国)

  非法网红培训的套路一般是从线上的公开课开始的。曾参加过此类公开课的林女士告诉记者,所谓的公开课,就是“导师”出来介绍自己的行业背景,接着开始为学员们描绘美好蓝图,简单讲解一些短视频制作流程后,课程戛然而止。整个过程大约半个小时。
  当林女士希望了解更多网红成功的秘诀时,会被对方告知要购买进阶课程,为期7天的进阶课程要价近2000元。记者调查后发现,市面上网红培训的进阶课程,售价基本都在千元以上,多是一周或一个月的短期培训。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课程教授的技巧过于简单,没什么真东西。”   有人看清了这种套路,便及时止损。还有些学员升级为“合伙人”,却彻底被套牢,沦为待割的“韭菜”。想要成为“合伙人”,就要抱着真金白银去“解锁”更高级的课程,“合伙人”还可以负责课程推广,掌握简单的话术后就可以去拉人头,让更多人来付费,从而拿到提成。因为成为“合伙人”的代价较高,一些网红培训机构还会向学员推荐贷款。最后,一些学员不仅没有成名、没有赚钱,还遭受财产损失,甚至年纪轻轻就背上了贷款。

用“魔法”打败“魔法”


  面对短视频诈骗的高发态势,还短视频一片净土,不让短视频成为“诈骗天堂”已成为社会共识。虽然短视频诈骗手法层出不穷,骗子们无孔不入,但既然有邪恶的“魔法”,就一定有正义的“魔法”,有套路就一定有反套路。
  对于各大短视频平台而言,审核、监管及风险预警十分重要。记者注意到,“假靳东”事件发生后,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加强了对仿冒名人现象的打击,积极研发上线明星人脸識别模型,查杀违规假冒账号……但每次风头一过去,短视频骗局又死灰复燃,甚至催生出更隐蔽、更复杂的诈骗手法。在平台与不法分子的对抗中,平台需要的是持续排查清理潜在诈骗问题,并且能够不断升级技术策略。同时平台也要寻求多方合作,及时向警方举报和提供相关线索,才能对涉嫌诈骗的“黑色产业链”形成有效打击。
  打击短视频诈骗,警方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诈骗行为链条长、跨平台明显、网络存在匿名性……尽管这些因素增加了调查取证的难度,但警方应积极研究短视频诈骗防治的新方法、新手段,适应新形势、新挑战,实现多方联动,打通破案难点、提高打击效能。此外,检察机关应对短视频行业进行积极引导,对违法风险进行防范提示,也要积极参与研究、制定反诈骗机制,防止和纠正有案不移、有案不立、有罪不究等问题,依法严厉打击相关诈骗犯罪。
  面对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要想防止短视频诈骗,法律应该是“武器库”里的“杀手锏”。一方面我们要及时弥补新领域、新业态的法律和监管空白,另一方面我们要根据现有法律法规,从刑事、行政、民事等方面进行制裁,让不法分子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比如,《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发布,进一步完善法律适用,同时明确法律标准,统一执法尺度。又如,今年正式实施的民法典,在数据、网络虚拟遗产、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侵权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规定,让执法人员在处理一些网络诈骗问题时有法可依。
  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需要擦亮眼睛、提高防骗意识,遇到“天上掉的馅饼”,更应采取理智的态度,不给骗子可乘之机,避免被骗风险。
其他文献
社会的文明程度部分体现在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上。以开放共享为特征的智能社会这幅大拼图,显然不能将“老年拼块”遗弃。如何完善社会治理,防止数字技术在功利的驱动下单边跃进发展,无疑是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  针对老年人所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為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国务院办公厅于2020年11月24日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为推动《实施方案
期刊
当前,我国短视频用户持续快速增长。艾瑞咨询的《中国短视频行业研究报告》曾为短视频下定义:短视频不只是长视频的缩短,而是碎片化时代的新内容消费习惯。短视频指播放时长在五分钟内的网络视频,具有社交属性强、创作门槛低、观看时间短和场景便捷等特征,更加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内容消费习惯。短视频发展中的“邪气”  随着移动终端普及和网络的提速,短平快的大流量传播内容逐渐获得各大平台、粉丝和资本的青睐。中
期刊
就今年全国和上海两会的热门议题,"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一定排在前列;对这个新鲜议题,相当一部分的讨论,又落在了它的"B面"——许多代表委员的目光,同时投向了个人信息保护、公共数据安全和社会议论多时的"数字鸿沟"。换言之,作为大势所趋的数字化转型,既要按下"快进键",也需要划定一些边界。要划边界,并不是要给转型泼冷水,更不是要拖后腿。恰恰相反,有了清晰边界,明确进退的幅度与力度,一项重大决策才可
期刊
短视频是自媒体时代与时俱进的新产物,却也成为违法犯罪的新温床。自媒体时代,人们通过一部智能手机即可随手拍照、拍视频,这一“便捷方式”也给犯罪分子提供犯罪“灵感”,他们借助随手可拍的短视频为非作歹。案例一:设置“裸贷”借款陷阱实施套路贷  被害人左某陈述,2018年8月中旬,有一个昵称为“借贷”的人加其为好友,问其需不需要办理网贷。当时左某正好缺钱。对方问了左某芝麻信用分,并称其正常的贷款办不了,便
期刊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树立正确党史观.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如果历史
期刊
阮传胜  2020年3月1日,修订后的《证券法》正式施行。其中,规定以注册制取代审核制的发行机制是我国证券市场运行机制之重大变革。  为了与《证券法》的修改相衔接,顺应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客观需求,已于2020年12月26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對相关证券犯罪的法律规定进行了修改。关于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  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运转的核心。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的证券市场注册制改革的要义即
期刊
《人物》杂志的一篇报道《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引起热议,成为现象级稿件。外卖骑手在算法困境中不断奔波在生死时速的边缘让人感慨、令人同情。在文章成为现象级稿件的背后,还有着人们在信息时代下由人及己、由此及彼的焦虑。当算法偏离法理和伦理,这种失控狂奔将会把我们带入何种境地,每一个个体是否都将陷于不同的算法困境中?违法与超时的两难困境  “快”是快餐行业的第一个字,是消费者的核心诉求之一。从外卖平台的角
期刊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新规从3月起施行.刑责年龄底线降至12周岁、网络招聘信息不得含有歧视性内容、惩戒学生可以批评训导不能伤害侮辱……法治有温度,社会
期刊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挑战,值得各方关注并为他们提供一个更为多元化和友善的生活环境。“数字时代”,老年人陷入困境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我国已正式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在线预约、网购车票、在线付费、扫码点餐、网络购物、网络转账应运而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似乎都与数字化紧密相关。尤其是在线支付、线上预约、人脸识别等技术已成为银行、医院等公
期刊
基于继承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经验、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与研究型本科高校差异化发展的考量,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专业群建设的必要性应被强调.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