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通史写作中的分期问题

来源 :美术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mpion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切视觉艺术都是人类智性的产物,探讨艺术智性发展史并以此重构艺术智性与社会环境互动的视觉机制与演变历程,是中国美术史书写的根本任务"本文从知觉认知的角度,借助于主客体相互形塑而构成的动态意义系统,梳理并阐释中国古代美术史从概念性绘画、叙事性绘盛到理想性绘画、象征性绘画不同阶段的逻辑发展进程。伴随此进程,艺术的主客体交互方向也从最初的主体客体化逐渐转为客体主体化。
其他文献
苏汉臣是北宋末与南宋初“院体”画院画家,其在婴幼题材人物画上造诣颇高,也因此享誉画史。本文通过其著名“风俗”画意题材作品《秋庭婴戏图》背后所折射的画意情状,探析苏汉臣这位“南渡”画家在时代变迁下所进行的“独特”艺术题材创作,进而对美术史产生诸多思考。
19世纪起流行于西方的形式主义影响了当时整个人文科学领域,时至今日也仍然是艺术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陈平教授一直以来关注美术史学史及艺术方法论问题,他从形式主义方法
对新媒体艺术的体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注重实体与推理的装置性力学思维,向注重虚拟在场关联的数字化信息思维转变。同时,针对近期新媒体艺术发展的瓶颈,它已具有某种“再转型”的征兆——即由碎片化、臃肿的、机器算法为主导的信息思维,向注重个性心念感知一体化的量子思维意识的跃升。其结果将把艺术带入整一时空观的崩解、过程性体悟的回归以及与物平等的人机“共谋”新时代。
帕特丽西亚·皮希尼尼等国外当代艺术家以塑造“另类生物”形象为切入点,叩问人与自然、虚构与现实的边界,借助“他者”的目光重新检视时代所面临的道德、审美、生存环境、科技发展与伦理冲突等多方面的困境。“另类生物”的塑造,事实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表现真实世界的途径,并给予艺术创作者与研究者以深刻启迪。
龙纹的发生与演化历时悠久,见证了中华大地漫长的文化进程与积淀,也是我们研究北方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符号。龙纹的产生与发展体现出中华文化区域多元共构性特征,也体现出中华文化发展中的多元融合性特征。本文从远古蛇崇拜为切入点,以蛇纹到龙纹的形态变迁与演化为主题,从图腾崇拜、精神意象与文化融合等不同角度对北方草原民族文化中的龙纹进行分阶段的比较与分析。进而从图像形态与寓意演化的角度探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构建进程。
新世纪初,德国艺术史家霍斯特•布雷德坎普(Horst Bredekamp)的一系列图像研究基于作为主体的图像及其行为理论,而致力于一种超越历史的艺术史叙述。他的这一系列研究瓦解或回避了图像的智性结构,回到了图像原本的摇曳状态,由此构纟只的艺术史叙述亦从既有的稳靠逻辑中脱离出来,进入了一种野蛮的晃动和不确定的移变中。然而,这并没有否定既有的种种智性解释和叙述逻辑,毋宁说它是对于图像和艺术史叙述之生命力的一种扩展。
历史研究的真正对象是历史叙事,而非历史本身.因此,本文立足历史叙事指出了叙事主体与发生主体的动态关系,并以“将来时态”“现在时态”“过去时态”三个概念辨析这种动态运
自2001年“艺术学理论”上升至一级学科以来,关于该学科的建构仍存在着不少困惑和难点。笔者认为有必要回归其基本概念,要重视读书、识史和基础理论,应在大众化与精英化、本土化与西化之间实现真正的沟通,更要顺应高科技、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不断催生艺术观念的更新,唯其如此,艺术学理论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建构起真正属于它自己的体系与框架。
[本刊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上海博物馆特别策划举办的“万年长春:上海历代书画艺术特展”于2021年6月21日正式开幕。该展是近几年来上海博物馆响应上海市委市政府加强“上海文化”品牌建设,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号召的重要举措。
本文从分析国内外典型的遗址地纪念场所案例设计表达特点出发,从空间序列重组、多种感官体验、植被生态应用、文化教育表达四个方面,分析阐述遗址地纪念场所设计表达方式。分析表明,遗址地纪念场所通过因地制宜的空间重组应用和生态设计,结合多种感官体验,能够实现对灾难、痛苦氛围的营造重现,进而达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汇聚情感进行良好纪念体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