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治 为而不争

来源 :企业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mm1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与无为,治与不争,在《老子》中有十五章多次涌现有关的重要词汇。《老子》八十一章里的十五章中,论述的事物不少,我们要探讨的不是全部内容,只是以“治”作行为对象和行为目标,思考为与不为、争与不争这两个问题。
  不难理解,老子所谈的“治”是广义的,旨在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的宏伟行为。辩证地说“无为”实是“为”的特殊方式。
  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从行为动机、行为策略、行为目标、行为效果诸方面综合分析,老子在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的过程中,是主张“为”的。但不是一般的平庸作为,而是超凡、超前、超越、超然的大为、奇为。
  具体地说,老子的“无为而治”与“为而不争”,寓蕴有多层含义,前者指行为方法原则,后者指行为策略道德。
  无为而治的内涵方法原则
  无为,即无违,指顺应自然法则,办事不恣意妄为
  王弼诠释“无为”为“顺自然也”。苏辙在《道德真经注》中说“无为”就是“因物之自然,不劳而成之矣”。《淮南子·厚道篇》认为“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也;所谓无不为者,因德之所为”也。可见无为而治,指不刻意、不主观、不武断、不强求、不妄为,而以顺应自然演化规律的方法,自然而然的态度,去办理、成就一切要干的事。所以,老子假借圣人的话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大意是:领导顺应自然,民心自然顺化:领导安静有序,民风自然纯正:领导不乱干预,民生自然富裕,领导廉洁无私,民众自然朴实。
  无为,重细微,指高度重视困难,处事从易细入手
  智慧超群的老子,深知大事是诸多小事的叠加,难题是若干易题的复合。于是提出:“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精辟论断。他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六十四章)。进而指出:“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为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六十三章)意思是:合抱大树,由纤纤嫩芽生成;九层高台,由筐筐细土垒成;千里旅程,由步步足迹凑成。这是自然法则,谁无视这个规律而恣意妄为,故遭失败;谁违背这一规律而固执强求,必受损失。顺应自然规律办事的圣人,不恣意妄为,故无失败;不固执强求,故无损失。可见,破解难题,应从易解决的小问题入手;处理大事,应从易对待的小事入手。所以圣人办事,总从易事入手,从小事做起,不妄求伟大,但最终能成就伟大。运作前想得容易,运作中就会遭遇困难。因此圣人高度重视困难,办事前充分估计困难,运作结果反而没有困难。
  据此,老子更深入地提出个绝妙的“无为而治”的治世之道。“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pàn化解),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六十四章)意思是在安邦治国的过程中,局面安定时容易把持,兆头未显时容易谋划,事态脆弱时容易化解,事故微小时容易平息。这是自然规律。故处治原则是:在事故未萌生前便及时破解,在祸乱没暴发前就侍机扑灭。
  无为,非不为,指谦下无私不宰,效圣人上德行为
  老子倡导的无为治世,绝非懒思惰行的不为,而是效法自然有理有法的圣人作为。历史上圣人是怎样作为的呢?
  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二章)意思是:圣人以顺应自然的原则待人处事,实行身教不推重言教;不辞辛苦地帮助万物生长,生养万物不据为己有,促进万物不依赖万物,大功告成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不居功自傲,谁也不会把他的功劳抹杀掉。
  又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七章)意思是:圣人处事把自己摆在人后,反而受到尊敬;把生死置之度外,反而得以生存。正因为心底无私,所以能成就理想的事业。
  老子把自然界中柔软的水作效法榜样和处事明镜。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八章)大意说:至善的圣人的品行同水的习性相似。水滋养万物不与万物争利,长居万物不喜爱的低洼处,其德几乎临近大道。他廉居陋境,心净如渊,仁爱生灵,言和守信,治世公正,办事能干,且善于把握时机。正因为圣人不与万物争利,所以终生无有过失。
  老子赞美圣人说:“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十章)意思是:圣人无私地帮助万物滋生发展,不据为己有,不居功自恃,不恣意主宰,这些都是圣人自然无为的最高德性。
  老子说:“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二十二章)意思是,圣人从道法自然观,给世人建立了一套无为而治的行为范式;不自我表现必心明眼亮,不自以为是必明辨是非,不自我炫耀必功不可灭,不骄傲自满必不断长进。因为不谋私争利,故世上无人同他相争。接着老子从相反的角度深入补述:“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二十四章)意思说:踮起脚跟站立站不了多久,跨大脚步快走走不了多远,自我表现的心眼不明,自以为是的是非不辨,自我炫耀的建功无力,自高自大的成不了大事更不能当领导。
  老子认为,圣人是最善于知守的伟人。他说圣人:“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二十八章)意思是:圣人明知自己雄伟刚健,却安守柔弱,甘为天下低下的流溪;做低下的流溪,常德就不会分离,便回归到生命最旺的婴儿态。圣人明知自己能出人头地,却安于默默无闻,给天下人树立榜样,给天下人做榜样,常德就不会出现差错,便回归到无极的最高境界。圣人明知自己能荣华富贵,却保持卑微心态,甘作天下低深的空谷;作低深容谷,常德会更加充足,便回归到自然的真朴。   老子说:“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二十九章)意思是:圣人作为,侧重三戒,即戒极端,戒奢侈,戒铺张。
  老子不主张以武逞强。他说:“以道佐人主者,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三十章)意思是:圣人辅国君,不以武力逞强天下,因为穷兵黩武会遭报应;兵马过处荆棘丛生,大战之后必有灾荒。所以,善于用兵的圣人,取得胜利立即收兵,绝不滥杀逞强。胜利后不自满,胜利后不夸耀,胜利后不骄横,因为胜利属不得已而为的事,故胜利后不逞强。这是由于物极必反、不合乎道的作法,必定早亡。
  老子所谓的“无为”,指圣人干事,未必事必躬亲。他说:“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自明,不为而成。”(四十七章)意思是:圣人知事未必远行,圣人明事未必自见,圣人成事未必强为。
  无为,乃奇为,指超凡超越作为,求悄然实现目标
  为了巧妙地实现行为目标,老子主张“以正(策)治国,以奇(策)用兵”(五十七章),即在行为思路和方法上,采取反常规的、超凡超越的奇异手段。
  老子说:“将欲歙(xī,收拢)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意思是:目的想收拢,方法且扩张;目的想削弱对方,方法使他增强;目的想废除对方,方法先扶他兴起;目的想夺取,方法先给与。这种反常规的作为,可称微妙玄机,是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奇策。
  老子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必以其身后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六十六章)意思是:江海之所以能成百川之王,原因是它能甘居下游;圣人之所以能被万民拥戴,原因是他的言行谦下;要想作领导,须先将私利抛在身后;正因为圣人不与民争利,故普天下没有与他抗衡的人。
  为此,老子主张慈、俭和不敢为天下先(谦下),并称之为“三宝”。他说:“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能为天下先(谦下),故能成器长。”“夫慈,以战,则胜。”(六十七章)意思说:讲慈善,能促成英勇;讲俭朴,能促成壮大发展;讲谦下,才能成为万物的统领。战争是最不慈善的残暴行为,但为了实现慈善争战,定会取胜。
  之外,在修身、齐家、治业、治军、治国、治天下的管理领域,老子更讲究超常超然的善为、巧为。怎样做才堪称善为、巧为?
  老子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六十八章)大意是:善于治军的将领不耀武扬威,善于征战的勇士不行怒于色,善于克敌制胜的指挥员不与敌军硬拼,善于用人服人的睿智总谦居人下。
  老子说:“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zhé,瑕斑),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二十七章)大意是:善行走的不留足迹,善言谈的话无谬误,善计算的不用筹码,善关闭的不用门闩,但谁也打不开门,善捆绑的不用绳束但谁也解不了结。
  为而不争的寓意潜能效益
  21世纪是高新科技交缘丛生、知识经济迅猛崛起、社会变革此起彼伏、智能竞争空前激烈的大科技、大经济、大智慧、大信息、大竞争、大变异、大发展、大创奇的新时代。“争”是个人、集体、民族、国家求生存谋发展的必要行为。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广义的“治”来说,“争”是手段,“治”是目的。只有力争、胜争(必胜之争),才能生存发展;退缩不争,定会走向衰亡。辩证地看,“不争”属“争”的方式之一。老子宣扬的“不争”,不是消极地退避或放弃全敌对的战争或含友好的竞争,而是高智谋的奇争、妙争和厚德行的慈争、善争。老子的“不争”有三层用意。
  不为小私为动机的为名、为利、为欲、为得地妄争
  老子在养性方面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十九章),“恬淡为上”(三十一章),重静轻躁。认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二十六章)大意是:圣人外表朴素,内心淳朴,没有私心,清静无欲。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上说的:“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老子在行为态度方面主张:“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三十八章)“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二十九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四十四章)认为:欲是罪魁,不知足是祸首。他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知足者富”(三十三章),“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六十四章)大意是:浩气凛然的大丈夫,立身处世忠厚、诚实,而不浅薄、浮华;戒贪婪、戒奢侈、戒铺张(泰同太)。因为知道满足的人不会招来凌辱,知道适可而止的人,不会遭受危险,才会长久生存发展。要知,多欲是罪恶之根,不知足是灾祸之源,贪得是过失的基因。只有知足的人才有常足和富裕的幸福感。所以圣人不贪欲,不稀罕奇珍、异宝。《红楼梦》中有则楹联说得好:“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要为大公为目的的重道、重德、重民、重治地奋争
  老子长于逆向思维。他在反对以私为行为动机而妄争的同时,大力倡导以公为目的的奋力争道、争德、争民、争治。
  老子推重无私为民、品德高尚的伟大。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八章)“万物作焉而不辞。”(二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十章)大意是:水是至善的圣人,舍身谦居众人厌恶的低下劣境,不辞辛劳地滋养万物而不计较名利、地位,促进万物生长而不据为已有,扶持万物发展而不居功恃傲,助推万物繁荣而不擅自主宰。这是最高尚的道德品质体现。
  老子崇尚以身许国、献身天下的智士。他说:“贵以身为天下者,可以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可以托天下。”(十三章)“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五十四章)大意是:将献身天下看作第一生命的人,可寄于他治理天下;甘愿为天下而舍生的人,可托付他管理天下。具有这种高尚品德的能人,若用以修身,其德必真;若用以齐家,其德大增;若用以治国,其德行效果更加丰硕;若用以平天下,他的光辉德才会造福万民。   贵讲究德行、策略、方式的用智、用谋、用奇地善争
  在崇高道德行为标准的指引下,老子不为私欲而妄争,要为民利而奋争,贵为天下得治而智争、善争、奇争。
  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五十七章)
  什么叫正,什么叫奇,什么叫无事取天下?
  正与奇,是中华传统兵法谋略中的常用术语,是两种相互对立、相互并存、相互促成、相互制约、相互引导,且可相互转化的策略、方法、行为、战势。正,指一般的、正面的、常见的、线性的、规范的方略、战术;奇,指特殊的、侧面的(反面的)、罕见的、曲折的、非常规的方略、战术。
  孙子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孙子·势篇》)大意说:行兵打仗,是用正兵当敌、奇兵取胜的。善于出奇制胜的将领,战势战法的变化就像天地那样不可穷尽,又像江河那样不会枯竭。仿效大自然中:日月,周而复始地交替;四时,去而复来地转换;五声、五色、五味,差异协同、互联、互导、互克、互生地相互匹配、调剂,涌现出不可胜听、胜观、胜尝的声音、色彩和味道。作战的策略、方法、战势虽不过正、奇两种,但是正、奇之变是无穷尽的。何况正与奇可相互转化,就像谁也无法弄清始端终端的圆环一样。
  “无事取天下”的用意在于,通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的手段达到,能无私地为黎民的美好生存发展而争取和谐太平的天下。
  言行中,老子用了些什么样的正策、正法、奇思、奇谋,为天下大治而善争的呢?
  老子以德治国、循道治国、从善治国、为民治国的主张,全是正策。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八章)他用水象征知道、厚德、广才、无私的能者,连用善利、善地、善渊、善仁、善信、善治、善能、善时八种善行,从八个侧面彰显水的“上善”天性,并以万物象征期待接济的天下贫民。赞颂水能:甘居低下献身天地,优择善地滋养众生,纯净心灵助物成长,慈悲情怀关爱百姓,诚信言行引导大众,正直作为料理生灵,以已之长济人之需,顺时而动推助苍生。
  为了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广义施治的理想,老子超凡、超前、超越、超然地提出系列出人意料的斗智、斗仁、斗勇的胜争、善争奇策。他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二十八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三十六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六十三、六十四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二十七章)“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五十四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六十八章)
  综上可知,老子的“为而不争”,实不为私而妄争,要为民利而奋争,贵为大治而善争。在此前提下,所以老子总结性地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六十六)
  《兵经·争》上说得好:“战者争事也,兵争交,将争谋,将将争机。夫人而知之,不争力而争心,不争人而争己。夫人而知之,不争事而争道,不争功而争无功。无功之功,乃为至功;不争之争,乃为善争。”大意是:战争的本质表现是拼搏、争斗。士兵与士兵斗力、争勇,将士与将士斗智、争谋,统帅与统帅斗道(用兵之道)、争机(制胜之机)。一般人知晓:争心(士气)为上,争力为下;争己(自我挖潜)为上,争人(求人援助)为下。善争者深知:不看重低层的拼搏战事,要力争高层的斗争道义;不着眼于勇武而得的局部战功,要致力于屈人之兵而不战,拔人之城而非攻的全局制胜的大功。不拼杀作功而得的战功,是最大的军功;不殊死搏斗所得的胜争,是至高的善争。
  (责任编辑:罗志荣)
  向中 1931年生,重庆当代系统科学研究院 院长、研究员,中国专家学者协会西部经济文化促进会会长。
  向红 1957年生,重庆当代系统科学研究院 秘书长、研究员,重庆市专家库首批入选的管理学专家和科普专家。《管理格言》作者。
其他文献
在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其对我国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初中物理老师,为了能够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必须在物理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同时更加注
年近古稀之年的孙老师最近常被老伴刘阿姨抱怨,说他晚上睡觉“大喊大叫”,还对自己拳打脚踢。但孙老师一点也不记得干过这些事,他只说最近老做噩梦,梦见跟别人吵架或与恶犬搏斗。昨天夜里孙老师又做噩梦了,还毫无征兆地从床上跳起来,栽倒在床边,把鼻子给磕破了,老两口这才来到医院。  接诊医生听到描述后,初步判断老张可能患上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多导睡眠监测检查结果提示,孙老师的确患有这个病。  在60岁以上的老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人肉搜索”过程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能“复制”吗?不能的话,就不算是万事笃定,立场也会大有不同,那“人肉搜索”给出判若云泥的答案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  人与人的交往,平等是必须的原则,尊重是基本的常识。剃头挑子一头热,要求别人承担自己的命运,岂不知乌鸦落在猪身上,看到别人黑而没看到自己黑。  人跟人的感情越来越轻淡,人跟猫狗的感情越来越深厚——别说这就是达尔文
10岁的乐乐近两个月咳嗽不断,有时还会咳出少许白黏痰,运动后咳嗽加剧.乐乐妈以为孩子感冒了,用了多种“感冒药、消炎药”,但乐乐的咳嗽依然如故.后来,乐乐妈带孩子到医院就
期刊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内皮素1(ET-1)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表型转化和增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原代培养的VSMCs分为对照组(A组)、ET-1组(B组)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智能电网的概念及我国智能电网特征,阐述了我国风力发电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传统电网条件下风电并网困难问题,提出了将风电并入智能微网中、协调配合主网运行来支持风电发展,为促进风电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智能电网;风力发电;新能源利用  一、智能电网概念及主要特征  智能电网(smart grid,SG)是近年来国际上关于未来电网发展态势的一个异常热门的名词和话题
据调查,在我国,儿童孤独症发病率已经高达0.6%.由于孤独症宝宝最明显的特征是不与他人交流,对外界充耳不闻,他们像星星一样纯净、明亮,也像星星一样冷漠、孤独,因此被称为“来
体态语言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比在其他学科中的运用更具有空间,这种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体态语言的合理运用.教师不仅要懂得课堂教学,掌握一定的学、心知识,还必须关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将步入一个新常态阶段,这对于电网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意味着电网企业必须尽快进行管理创新,将管理创新作为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从而更好地应对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下所带来的冲击。那么,如何在行政管理创新方面做到与时俱进,从而推动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这成为了电网企业行政管理的一个重心。本文探讨了电网企业行政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当前行政管理存在的实际问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