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163-01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学校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要想搞好,实属不易。许多班主任虽想方设法,全力以赴,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对此,班主任们苦不堪言,又无可奈何。究其原因是,目前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思潮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各种信息媒体,例如电话,电视,电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普及于千家万户,这些媒体,都在第一时间及时报道着外面兴起的各种思潮;另一方面新时代的青少年,思维贯性小,接受新知快,辨别能力差,对各种信息不加辨别,一概吸收,使他们见多识广,在某些方面,他们将远远走在老师前面。
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思潮的影响,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面对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德育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感人也不深,育人也不强,化人也不速,处于失语状态。那种教师绞尽脑汁,想方设法约束,而学生表面比较好,背地里违纪的现象屡见不鲜;那种教师苦口婆心的讲着激动,学生听着感动,下来不动的现象更是司空见惯。这为班级工作帶来了许多不便。在新德育理念的指导下,我经过探索实践,体会到: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成为管理自己的主人,是解决班主任烦恼的妙法,是搞好班级工作的不二法门。
1 自主与参与是核心
现代德育反对专制。过去那种班主任一人说了算,班主任说干什么就必须干什么的做法已行不通。现代德育强调学生是自己的主人,也是德育的主人。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班团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决策班级重大事件时,让每一个学生都表达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当某个同学犯了错误时,班主任可先让本人认识错误,再与班干部商量,让班干部与其他同学商量。通过集思广益,再做处理决定。这样的决定代表全班同学的意见,本人也易于接受。在班级管理中,不断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管理,班主任不断克服凡事大包大揽的习惯,由台前逐步退到幕后,放手让学生自治自理。事实证明,教师退的越多,学生自主性就进的越多。
2 信任与尊重是关键
要面向全体学生。一般情况下,老师总是比较偏袒好学生,而将教育的重点对象放在后进生身上,久而久之,教师给学生造成一种影响:对后进生极度不信任。这样以来,好学生洋洋自得,借着老师的信任翘起了尾巴;后进生自惭形秽,与老师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这样的德育是失败的德育。好学生固然值得老师的信任,后进生未必事事都坏。我们应该承认,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对待所谓的后进生,教师也要相信:他们也是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他们可以,而且能被塑造成可用之材。只有信任每一个学生,才能使学生在赞扬声中健康成长,在鼓励中不断前进。
班主任要合理授权。敢不赶放权,是衡量一个教师对学生干部信任程度的重要标志。建立班干部责任制的学生自主管理体系,教师不要总是指手划脚,横加干预,否则,学生因未获得必要的信任而失去积极性,有时也会产生依赖心理,出了问题就找老师,老师成了消防队员而疲于奔命。当然,班主任也不能撒手不管,班干部毕竟是学生,许多事情难以合理处理,这就要求班主任该出手时就出手,在关键时刻帮学生一把,扶学生一把。
要切实尊重每一个学生。人都有被人尊重的需要,学生也不例外。作为班主任,应该时刻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对于学生的一次错误,教师不要暴风骤雨,让学生当众出丑,而要和风细雨,在私下抱着治病救人的目的,进行善意的批评;对于学生我行我素而导致的失败,不要当众冷嘲热讽,而要循循善诱,让他们迷途知返。在教师一次次的宽容、期望中,学生会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而尊重是相互的,为了回报教师的良苦用心,学生必然会严格要求自己,不在犯错误。
3 互动与对话是保证
互动 传统德育是单线单向的,教师是输出方,学生是输入方,从而导致班会课普遍存在集中灌输多,启发引导少;理论讲的多,学生实践少;政治教育多,品德内化少的现象。班主任多是板着面孔训人,指手画脚管人,结果累得筋疲力尽,学生却无动于衷。现代德育主张德育应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两个层面上形成互动关系,学生不在是受业者,可以是探究者。教师不在是传道者,可以是学习者。
对话 这里所说的对话,不是教师预先设计的那种对话,那叫“问卷”,也不是教师居高临下的对话,那叫“审问”。对话应是师生双方平等而真实的思想交流与沟通,对话的内容将很开放,只要学生有交流的愿望,什么内容都可以谈。当然对话不一定就达到认识上的统一,只要学生的思维处于激活状态,只要自由的思想在碰撞之后,能达到某种理解与沟通就够了。事实证明,做现代人的思想工作,对话比对抗好,交流比命令好,沟通比封闭好。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教育对象越来越现代,越来越前卫,我们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切实让学生做管理自己的主人,“情、理、法”三者并重,达到“无为而治”的管理的最高境界,才能在德育工作中游刃有余,将德育工作做的更好。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学校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要想搞好,实属不易。许多班主任虽想方设法,全力以赴,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对此,班主任们苦不堪言,又无可奈何。究其原因是,目前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思潮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各种信息媒体,例如电话,电视,电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普及于千家万户,这些媒体,都在第一时间及时报道着外面兴起的各种思潮;另一方面新时代的青少年,思维贯性小,接受新知快,辨别能力差,对各种信息不加辨别,一概吸收,使他们见多识广,在某些方面,他们将远远走在老师前面。
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思潮的影响,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面对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德育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感人也不深,育人也不强,化人也不速,处于失语状态。那种教师绞尽脑汁,想方设法约束,而学生表面比较好,背地里违纪的现象屡见不鲜;那种教师苦口婆心的讲着激动,学生听着感动,下来不动的现象更是司空见惯。这为班级工作帶来了许多不便。在新德育理念的指导下,我经过探索实践,体会到: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成为管理自己的主人,是解决班主任烦恼的妙法,是搞好班级工作的不二法门。
1 自主与参与是核心
现代德育反对专制。过去那种班主任一人说了算,班主任说干什么就必须干什么的做法已行不通。现代德育强调学生是自己的主人,也是德育的主人。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班团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决策班级重大事件时,让每一个学生都表达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当某个同学犯了错误时,班主任可先让本人认识错误,再与班干部商量,让班干部与其他同学商量。通过集思广益,再做处理决定。这样的决定代表全班同学的意见,本人也易于接受。在班级管理中,不断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管理,班主任不断克服凡事大包大揽的习惯,由台前逐步退到幕后,放手让学生自治自理。事实证明,教师退的越多,学生自主性就进的越多。
2 信任与尊重是关键
要面向全体学生。一般情况下,老师总是比较偏袒好学生,而将教育的重点对象放在后进生身上,久而久之,教师给学生造成一种影响:对后进生极度不信任。这样以来,好学生洋洋自得,借着老师的信任翘起了尾巴;后进生自惭形秽,与老师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这样的德育是失败的德育。好学生固然值得老师的信任,后进生未必事事都坏。我们应该承认,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对待所谓的后进生,教师也要相信:他们也是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他们可以,而且能被塑造成可用之材。只有信任每一个学生,才能使学生在赞扬声中健康成长,在鼓励中不断前进。
班主任要合理授权。敢不赶放权,是衡量一个教师对学生干部信任程度的重要标志。建立班干部责任制的学生自主管理体系,教师不要总是指手划脚,横加干预,否则,学生因未获得必要的信任而失去积极性,有时也会产生依赖心理,出了问题就找老师,老师成了消防队员而疲于奔命。当然,班主任也不能撒手不管,班干部毕竟是学生,许多事情难以合理处理,这就要求班主任该出手时就出手,在关键时刻帮学生一把,扶学生一把。
要切实尊重每一个学生。人都有被人尊重的需要,学生也不例外。作为班主任,应该时刻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对于学生的一次错误,教师不要暴风骤雨,让学生当众出丑,而要和风细雨,在私下抱着治病救人的目的,进行善意的批评;对于学生我行我素而导致的失败,不要当众冷嘲热讽,而要循循善诱,让他们迷途知返。在教师一次次的宽容、期望中,学生会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而尊重是相互的,为了回报教师的良苦用心,学生必然会严格要求自己,不在犯错误。
3 互动与对话是保证
互动 传统德育是单线单向的,教师是输出方,学生是输入方,从而导致班会课普遍存在集中灌输多,启发引导少;理论讲的多,学生实践少;政治教育多,品德内化少的现象。班主任多是板着面孔训人,指手画脚管人,结果累得筋疲力尽,学生却无动于衷。现代德育主张德育应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两个层面上形成互动关系,学生不在是受业者,可以是探究者。教师不在是传道者,可以是学习者。
对话 这里所说的对话,不是教师预先设计的那种对话,那叫“问卷”,也不是教师居高临下的对话,那叫“审问”。对话应是师生双方平等而真实的思想交流与沟通,对话的内容将很开放,只要学生有交流的愿望,什么内容都可以谈。当然对话不一定就达到认识上的统一,只要学生的思维处于激活状态,只要自由的思想在碰撞之后,能达到某种理解与沟通就够了。事实证明,做现代人的思想工作,对话比对抗好,交流比命令好,沟通比封闭好。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教育对象越来越现代,越来越前卫,我们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切实让学生做管理自己的主人,“情、理、法”三者并重,达到“无为而治”的管理的最高境界,才能在德育工作中游刃有余,将德育工作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