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集中体现于“道”、“德”及“无为”等概念与主张。“道”是物质,是其变化运动的规律;“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德”即万物的本性,有人之德,亦有物之德。《老子》的人生观与政治观有两个特点:就自我而言,讲究贵身自养,重在自然;就人际而言,主张柔弱不争,“无为”是治理天下所应遵循的最高原则。
关键词:《老子》 道 德 无为 自然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老子》一书共五千余言,原分上下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后又被唐玄宗尊称为《道德真经》。作者李耳(约前571~前471),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曾是“周守藏室之史”。《老子》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自觉的哲学著作。老子以其独有的视角,探究宇宙的起源、万物的本根、人生的修养及国家的治理等重大的哲学、政治问题,首次提出“道”、“自然”、“无为”、“天人合一”及“对立统一”等著名的哲学概念,对后世中外学者影响巨大。当代,东西方再次掀起学用《老子》的热潮。为此,本文浅释《老子》的“道”和“德”,以期与学者同仁共鸣。
一 《老子》“道”论浅释
《老子》第一次明确提出,天地万物的本源是“道”。“道”是什么?“道”是物质,是其变化运动的规律。《老子》第一章破题明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可以被人认识和表述,但并不是一般惯常所说的“道”,而是客观永恒的“道”。可以给“道”命名,但这个命名不是永恒不变的。用“无”称谓天地万物的初始状态,用“有”称谓万物的本根。“无”是“道”的无形、无限的运动的状态,它充盈于整个宇宙空间;“有”是“道”的有形、有限的运动的状态,它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即是说,天下万物产生于有形之质,有形之质产生于无形之质。自然界就是“无”与“有”的对立的统一体。
《老子》第二十五章云: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
“道”是混沌之物,先于天地等一切具体有形物而发生,无形、无声、无限;它独立存在而永恒不衰,循环往复地作着有规律的运动;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因其无形、无声、无限,故只能勉强将它叫作“道”,又勉强给它取名为“大”,合称为“大道”。大,是说天地万物莫不运行、发展;逝,是说万物都会运行、发展到极盛状态;远,是说万物到极盛之后又返归于本源道。
《老子》第四十二章云: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是“道”创造万物的过程:“道”的原始状态是混沌的统一体,由此统一体在不停的运动之中积累了一定的能量后化生出阴阳二气;此阴阳二气在不断的相推相荡的运动中形成阴阳中和的状态,天地万物就在这种中和状态中萌生;万物都背阴而抱阳,阴阳二气互相作用形成和谐的统一体——老子的形象描述如同预见到了电子围绕着原子核排列而运转而构成物体最小的微粒原子一样。
那么,创造了天地万物的“道”是什么样的呢?《老子》第二十一章说,道这种东西,恍恍惚惚无定体。它在恍恍惚惚中自有形象。它在恍恍惚惚中自有物质。它深远而暧昧,其中有精气。这精气十分真实,其中自有真实可信在。从古到今,它的存在不会消失,根据它才能观察认识万物的起源。第三十四章说,伟大的“道”,广泛流行于宇宙之中,无所不在。万物依赖它生长而它从不声张,有所成就而不自以为有功,爱护养育万物而不自视为主宰。永远没有功名的利欲,可以称之为微小;万物归附而不为主宰,可以称之为伟大。形皆有限,而道无限无形,是迷离之状,无状之状,这就是道的形象,是无物之象。从古到今,从人到事都变迁了,但其间贯穿着一个永恒不灭的道。
综上所述,道有如下特性:其一,道是无限无形的客观存在;其二,道是运行不止,无所不在,不以任何意志为转移的;其三,道的运动是一种循环运动,老子称之为“反”、“复”;其四,道的运行是以“自然”为准则的,即以自身为法则,是一种自然发展,无任何强迫因素;其五,道的最大特点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又称之为“玄德”。“道”的上述特性成为老子人生观和政治观的基础。
二 《老子》“德”论浅释
德在《老子》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道创造了天地万物,万物各自体现出的本性就是德。它是道所赋予的,是道的体现。没有道,就没有万物;没有德,万物就失去了本性。具体到人,就是人之德;具体到物,就是物之德。《老子》中的道论反映了老子的宇宙观,德论则反映了老子的人生观和政治观。老子谈道,不仅是为了对宇宙形成和自然规律作一个全新的阐述,更是为了给探讨人生和社会政治准备一个前提。老子主张人法自然,道的准则完全适合于人类生活,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老子的宇宙观是其人生观、政治观的基础。老子人生观与政治观有两个基本特点:就自我而言,讲究珍惜身体;就人际关系而言,主张柔弱不争。
1 贵身自养
《老子》中贵身自养的思想十分明显,第四十四章说,名望与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亲?生命与财富相比,哪一样更贵重?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在这个生命之中,每一个人都可以以不同的形态活下去。”让生命活得真实自然,才是人生最高的价值。知足是自然,所谓“足”,就是满足生命自然所需。知止是自然,止于自然规律所允许的度之内。和自然同在的人不会受屈辱,不会有危险。可见,老子的贵身自养重在自然。第十三章把贵身与天下联系起来:为天下贵身的人,可以寄以天下;为天下爱身的人,可以托以天下。老子告诫:不要把生命仅看成自己的,也不要把得失看成是自己的。不要为名利伤身,而要为天下贵身。
怎样贵身自养呢?首先,要摒除物欲享乐,因为享乐对身体有害无益。第十二章说:五颜六色使人眼花如盲,五音铿锵使人耳迷如聋,五味悦口使人口味败坏,驰骋打猎使人心浮发狂,珍稀难得的货物使人行为失常。所以,有道的人只要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生存所需,而不追求声色炫目,奢华物欲;其次,要讲究养生功夫。第五十五章说:含蕴德性深厚之人,可与初生婴儿相比。毒虫不螯他,猛兽不伤害他,猛禽不搏击他。婴儿精气饱满,阴阳和谐。婴儿般的天真纯朴是道的境界,就是养生要求的境界。
体悟大道从修身做起,人要明白身体比名利重要,要为天下而爱养身体,做到无私、无名、无己、无功。这是根本。自身悟道、体道、行道,会感染全家;全家悟道、行道,能辐射到全国,以至于天下。有道之人就能做到少私寡欲,见朴抱素。
2 柔弱不争
《老子》反复强调“柔弱不争”,认为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是合乎道的;只有坚持“柔弱不争”,才能无往而不胜。第四十三章说: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驰骋穿行于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中。无形的东西能透入没有间隙的物体里,由此知道无为的益处。第六十六章说:因为他不争,所以天下没有谁能和他争。自然的规律,不争斗而善于取胜,不说话而善于应答。第七十八章说: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击坚强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胜过水的。弱之能胜强,柔之能克刚,天下人没有不知道的,但少有人能实行这一原则。
(1)无为而治
《老子》的第三大内容是对当时政治问题的深入探讨,反映了老子的政治观。老子提出“无为”的著名政治主张,认为“无为”是治理天下所应遵循的最高原则。老子对无为的益处讲得十分明白。第三章说:行无为(即顺自然规律而为,无主观任意之为)之道,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国家。第五十七章说:我无为,人民自然教化;我好虚静,人民自然上正道;我不扰民造事,人民自然富裕;我没有私欲,人民自然淳朴。
《老子》所倡导的“无为”,“不是要君王什么也不做,而是不妄为,顺乎自然发展。”因为,人民生存的自然需求就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民心民意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第八十一章说: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于万物;圣人的原则,只为他人而不争夺。具体地说,就是不扰民和顺民心。
“无为”是相对于“有为”而言的,是针对现实中“有为”之事太多而提出的。何谓有为?就是统治者违背天道,骄纵、多欲、淫志,强奸民意,包括法令禁忌、剥削税赋劳役、穷兵黩武、肆意杀戮等等。第七十五章说:人民之所以饥饿,是由于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吞食的赋税过多。人民之所以难以统治,是由于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肆意妄为。人民之所以把死看轻,是由于高高在上的统治者的生活过于奢厚。第四十八章说:无妄为则无所不能为。想要控制天下的,常以不扰民为本。如果常有扰民之事,就不可能控制天下。
怎样做才能无为呢?首先,要“不崇尚贤能,使人民不争名利;不贵重难得的财货,使人不至于去做盗贼;不展现会引起物欲的事物,使民心不被惑乱。”(第三章)因为人世间之所以有争斗混乱,皆起于争名夺利。所以,统治者应“去掉极端,去掉奢侈,去掉过分。”(第二十九章);其次,要使人民返璞归真,顺乎自然。第三章说:所以,圣人之治理百姓,虚净他们的心灵,满足他们的饱腹之需求,削弱他们的私志,强健他们的筋骨,常使民众无巧伪之心智,无争名夺利之欲望,使自以为聪明的人不敢妄为。人民淳朴,天下就会安定;第三,不要用权术心机治国,要体察民意,顺应民心,要让他们安居乐业。第十九章说:弃绝前识之圣,抛弃巧伪之智,人民将获利百倍;绝仁弃义,人民将复归仁慈本性;灭绝机巧,抛弃私利,盗贼将会消失。总之,要以“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原则,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如此,国家才能达到一切有序,人民安宁,社会安定,人民不知有君王存在的理想境界。
(2)不轻动兵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老子》一书关于战争的许多论述,同样十分精辟,对现代仍有警戒作用。老子的战争观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反对战争,因为战争的后果是严重的,而且还会带来敌方的报复。第三十章说:用兵力逞强的事总会遭报应的。军队驻扎过的地方,荆棘丛生。大战之后,必定出现荒年。过去的“二战”,近代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现今的阿富汗、伊拉克战争,无一例外;第二,不得已而战时,要保持克制,不要逞强斗勇,以杀人为乐;第三,在战争过程中,不要轻举妄动,必须保持冷静。老子的战略、战术原则是“我不敢主动进攻,而采取应敌守势;我不敢冒然前进一寸,而宁可后退一尺。”这就是说,战略上,不主动挑衅,不侵略,只是守卫疆土,保卫人民;战术上,当敌我双方对峙,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时,我方可暂时退避,取后发制人之策。
可见,《老子》中所反映的战争观是深刻的,它的反战思想是符合人心的,它的自卫思想是积极的,它的战术原则是有效而明智的。
三 结语
《老子》的“道德经”博大精深,择其精要概论之,为我所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道”是物质,是自然规律,道生万物。我们要顺其自然。“德”是本性,物有物之德,人有人之德。所以,人要贵身自养,天真纯朴,不计较,不主观,无偏执。为名利多患,为天下则无患。致虚守静、以退为进、以静制动——人能守柔,是有活力有内涵的表现。实行无为而治,把理想中的高度民主、高度自由、高度文明、人人平等、人人为他人而不争夺的社会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 陈忠:《道德经评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
[2] 李正西:《道德经评注》,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3] 于丹:《庄子心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4]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5] 张绪通:《道学的管理要旨》,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 孙以楷:《老子解读》,黄山书社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简介:李晓芳,女,1963—,浙江东阳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高职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单位:广厦学院经贸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老子》 道 德 无为 自然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老子》一书共五千余言,原分上下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后又被唐玄宗尊称为《道德真经》。作者李耳(约前571~前471),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曾是“周守藏室之史”。《老子》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自觉的哲学著作。老子以其独有的视角,探究宇宙的起源、万物的本根、人生的修养及国家的治理等重大的哲学、政治问题,首次提出“道”、“自然”、“无为”、“天人合一”及“对立统一”等著名的哲学概念,对后世中外学者影响巨大。当代,东西方再次掀起学用《老子》的热潮。为此,本文浅释《老子》的“道”和“德”,以期与学者同仁共鸣。
一 《老子》“道”论浅释
《老子》第一次明确提出,天地万物的本源是“道”。“道”是什么?“道”是物质,是其变化运动的规律。《老子》第一章破题明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可以被人认识和表述,但并不是一般惯常所说的“道”,而是客观永恒的“道”。可以给“道”命名,但这个命名不是永恒不变的。用“无”称谓天地万物的初始状态,用“有”称谓万物的本根。“无”是“道”的无形、无限的运动的状态,它充盈于整个宇宙空间;“有”是“道”的有形、有限的运动的状态,它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即是说,天下万物产生于有形之质,有形之质产生于无形之质。自然界就是“无”与“有”的对立的统一体。
《老子》第二十五章云: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
“道”是混沌之物,先于天地等一切具体有形物而发生,无形、无声、无限;它独立存在而永恒不衰,循环往复地作着有规律的运动;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因其无形、无声、无限,故只能勉强将它叫作“道”,又勉强给它取名为“大”,合称为“大道”。大,是说天地万物莫不运行、发展;逝,是说万物都会运行、发展到极盛状态;远,是说万物到极盛之后又返归于本源道。
《老子》第四十二章云: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是“道”创造万物的过程:“道”的原始状态是混沌的统一体,由此统一体在不停的运动之中积累了一定的能量后化生出阴阳二气;此阴阳二气在不断的相推相荡的运动中形成阴阳中和的状态,天地万物就在这种中和状态中萌生;万物都背阴而抱阳,阴阳二气互相作用形成和谐的统一体——老子的形象描述如同预见到了电子围绕着原子核排列而运转而构成物体最小的微粒原子一样。
那么,创造了天地万物的“道”是什么样的呢?《老子》第二十一章说,道这种东西,恍恍惚惚无定体。它在恍恍惚惚中自有形象。它在恍恍惚惚中自有物质。它深远而暧昧,其中有精气。这精气十分真实,其中自有真实可信在。从古到今,它的存在不会消失,根据它才能观察认识万物的起源。第三十四章说,伟大的“道”,广泛流行于宇宙之中,无所不在。万物依赖它生长而它从不声张,有所成就而不自以为有功,爱护养育万物而不自视为主宰。永远没有功名的利欲,可以称之为微小;万物归附而不为主宰,可以称之为伟大。形皆有限,而道无限无形,是迷离之状,无状之状,这就是道的形象,是无物之象。从古到今,从人到事都变迁了,但其间贯穿着一个永恒不灭的道。
综上所述,道有如下特性:其一,道是无限无形的客观存在;其二,道是运行不止,无所不在,不以任何意志为转移的;其三,道的运动是一种循环运动,老子称之为“反”、“复”;其四,道的运行是以“自然”为准则的,即以自身为法则,是一种自然发展,无任何强迫因素;其五,道的最大特点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又称之为“玄德”。“道”的上述特性成为老子人生观和政治观的基础。
二 《老子》“德”论浅释
德在《老子》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道创造了天地万物,万物各自体现出的本性就是德。它是道所赋予的,是道的体现。没有道,就没有万物;没有德,万物就失去了本性。具体到人,就是人之德;具体到物,就是物之德。《老子》中的道论反映了老子的宇宙观,德论则反映了老子的人生观和政治观。老子谈道,不仅是为了对宇宙形成和自然规律作一个全新的阐述,更是为了给探讨人生和社会政治准备一个前提。老子主张人法自然,道的准则完全适合于人类生活,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老子的宇宙观是其人生观、政治观的基础。老子人生观与政治观有两个基本特点:就自我而言,讲究珍惜身体;就人际关系而言,主张柔弱不争。
1 贵身自养
《老子》中贵身自养的思想十分明显,第四十四章说,名望与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亲?生命与财富相比,哪一样更贵重?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在这个生命之中,每一个人都可以以不同的形态活下去。”让生命活得真实自然,才是人生最高的价值。知足是自然,所谓“足”,就是满足生命自然所需。知止是自然,止于自然规律所允许的度之内。和自然同在的人不会受屈辱,不会有危险。可见,老子的贵身自养重在自然。第十三章把贵身与天下联系起来:为天下贵身的人,可以寄以天下;为天下爱身的人,可以托以天下。老子告诫:不要把生命仅看成自己的,也不要把得失看成是自己的。不要为名利伤身,而要为天下贵身。
怎样贵身自养呢?首先,要摒除物欲享乐,因为享乐对身体有害无益。第十二章说:五颜六色使人眼花如盲,五音铿锵使人耳迷如聋,五味悦口使人口味败坏,驰骋打猎使人心浮发狂,珍稀难得的货物使人行为失常。所以,有道的人只要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生存所需,而不追求声色炫目,奢华物欲;其次,要讲究养生功夫。第五十五章说:含蕴德性深厚之人,可与初生婴儿相比。毒虫不螯他,猛兽不伤害他,猛禽不搏击他。婴儿精气饱满,阴阳和谐。婴儿般的天真纯朴是道的境界,就是养生要求的境界。
体悟大道从修身做起,人要明白身体比名利重要,要为天下而爱养身体,做到无私、无名、无己、无功。这是根本。自身悟道、体道、行道,会感染全家;全家悟道、行道,能辐射到全国,以至于天下。有道之人就能做到少私寡欲,见朴抱素。
2 柔弱不争
《老子》反复强调“柔弱不争”,认为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是合乎道的;只有坚持“柔弱不争”,才能无往而不胜。第四十三章说: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驰骋穿行于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中。无形的东西能透入没有间隙的物体里,由此知道无为的益处。第六十六章说:因为他不争,所以天下没有谁能和他争。自然的规律,不争斗而善于取胜,不说话而善于应答。第七十八章说: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击坚强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胜过水的。弱之能胜强,柔之能克刚,天下人没有不知道的,但少有人能实行这一原则。
(1)无为而治
《老子》的第三大内容是对当时政治问题的深入探讨,反映了老子的政治观。老子提出“无为”的著名政治主张,认为“无为”是治理天下所应遵循的最高原则。老子对无为的益处讲得十分明白。第三章说:行无为(即顺自然规律而为,无主观任意之为)之道,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国家。第五十七章说:我无为,人民自然教化;我好虚静,人民自然上正道;我不扰民造事,人民自然富裕;我没有私欲,人民自然淳朴。
《老子》所倡导的“无为”,“不是要君王什么也不做,而是不妄为,顺乎自然发展。”因为,人民生存的自然需求就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民心民意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第八十一章说: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于万物;圣人的原则,只为他人而不争夺。具体地说,就是不扰民和顺民心。
“无为”是相对于“有为”而言的,是针对现实中“有为”之事太多而提出的。何谓有为?就是统治者违背天道,骄纵、多欲、淫志,强奸民意,包括法令禁忌、剥削税赋劳役、穷兵黩武、肆意杀戮等等。第七十五章说:人民之所以饥饿,是由于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吞食的赋税过多。人民之所以难以统治,是由于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肆意妄为。人民之所以把死看轻,是由于高高在上的统治者的生活过于奢厚。第四十八章说:无妄为则无所不能为。想要控制天下的,常以不扰民为本。如果常有扰民之事,就不可能控制天下。
怎样做才能无为呢?首先,要“不崇尚贤能,使人民不争名利;不贵重难得的财货,使人不至于去做盗贼;不展现会引起物欲的事物,使民心不被惑乱。”(第三章)因为人世间之所以有争斗混乱,皆起于争名夺利。所以,统治者应“去掉极端,去掉奢侈,去掉过分。”(第二十九章);其次,要使人民返璞归真,顺乎自然。第三章说:所以,圣人之治理百姓,虚净他们的心灵,满足他们的饱腹之需求,削弱他们的私志,强健他们的筋骨,常使民众无巧伪之心智,无争名夺利之欲望,使自以为聪明的人不敢妄为。人民淳朴,天下就会安定;第三,不要用权术心机治国,要体察民意,顺应民心,要让他们安居乐业。第十九章说:弃绝前识之圣,抛弃巧伪之智,人民将获利百倍;绝仁弃义,人民将复归仁慈本性;灭绝机巧,抛弃私利,盗贼将会消失。总之,要以“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原则,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如此,国家才能达到一切有序,人民安宁,社会安定,人民不知有君王存在的理想境界。
(2)不轻动兵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老子》一书关于战争的许多论述,同样十分精辟,对现代仍有警戒作用。老子的战争观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反对战争,因为战争的后果是严重的,而且还会带来敌方的报复。第三十章说:用兵力逞强的事总会遭报应的。军队驻扎过的地方,荆棘丛生。大战之后,必定出现荒年。过去的“二战”,近代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现今的阿富汗、伊拉克战争,无一例外;第二,不得已而战时,要保持克制,不要逞强斗勇,以杀人为乐;第三,在战争过程中,不要轻举妄动,必须保持冷静。老子的战略、战术原则是“我不敢主动进攻,而采取应敌守势;我不敢冒然前进一寸,而宁可后退一尺。”这就是说,战略上,不主动挑衅,不侵略,只是守卫疆土,保卫人民;战术上,当敌我双方对峙,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时,我方可暂时退避,取后发制人之策。
可见,《老子》中所反映的战争观是深刻的,它的反战思想是符合人心的,它的自卫思想是积极的,它的战术原则是有效而明智的。
三 结语
《老子》的“道德经”博大精深,择其精要概论之,为我所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道”是物质,是自然规律,道生万物。我们要顺其自然。“德”是本性,物有物之德,人有人之德。所以,人要贵身自养,天真纯朴,不计较,不主观,无偏执。为名利多患,为天下则无患。致虚守静、以退为进、以静制动——人能守柔,是有活力有内涵的表现。实行无为而治,把理想中的高度民主、高度自由、高度文明、人人平等、人人为他人而不争夺的社会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 陈忠:《道德经评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
[2] 李正西:《道德经评注》,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3] 于丹:《庄子心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4]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5] 张绪通:《道学的管理要旨》,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 孙以楷:《老子解读》,黄山书社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简介:李晓芳,女,1963—,浙江东阳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高职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单位:广厦学院经贸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