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点滴的生活经验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pingwei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世安。80后,广东鹤山人,擅诗歌和评论,发过,文章,入过选刊,获过小奖,现为本刊编辑。出版诗集《告别缪斯》。
  很长一段时间,郑小琼的诗歌创作处于一种体验性,或者说经验状态,笔下触及的基本上就是她所亲身经历,或者耳闻目睹的打工真实生态,诗歌创作在彷徨、压抑、忧虑、孤独中痛苦地思考,近距离关注和揭露打工现实。我很喜欢她这系列打工题材的诗歌,譬如《打工,一个沧桑的词》。
  很明显,《打工,一个沧桑的词》是诗人打工生活体验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最终爆发,诗歌的铺开也主要依靠诗人充沛而亢奋的情感推动,包括叙述、描摹、自呓、抒情、引中和控诉,而形式上并没有太多技巧性的东西,或者说技巧是朴实自然的,完全不着痕迹,几乎是水到渠成。“写出打工这个词很艰难”——这样的开始,情感的抒发是平缓的,显得波澜不惊,但这种平缓却分明是抓心的。打工的“艰难”不仅表现为现实的残酷。难以一一列数,还是诗人内心矛盾和挣扎的细致呈现。想象和现实之间的落差给诗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她曾经“把它(打工)当作可以让生命再次飞腾的阶梯”,但现实事与愿违,诗人看着自己从“有着梦想和激情”渐渐退次成“庸俗而卑微”……这是一个异常痛苦的阶段,诗人把自己曾经的美好幢憬。笔带过,而把笔触集中在对打工现实的反映和勾勒上。诗人把打工总结为一个“陷阱”,在这个已经挣扎两年,并将继续挣扎的巨大“陷阱”里,她试图用诗歌的方式实现精神和心灵的救赎。
  在对打工现状的真实呈现和深入体验上,诗人在《打工,一个沧桑的词》里频繁地用到一些充满主观情绪的词语,这是一种完全经验的述说,诸如“咒骂”、“呐喊”、“愤怒”、“沧桑”、“叹息”、“疲倦”、“艰辛”、“饥饿”、“惘怅”、“疼痛”、“麻木”、“迷茫”、“疼痛”、“苍凉”、“践踏”、“耻辱”、“绝望”和“庸俗而卑微”、“衰老而憔悴”、“孤独而忧伤”等等,这一系列具有精神质感和控诉性质的词语,真实而密集地完成诗人对打工生态和感受的重现,同时又针一般强烈地刺激着我们的阅读痛感,随着我们对诗歌文字的阅读,及时进入诗人所营造的血色的打工世界。并得到全面的真切的切身感受。
  诗人并没有局限于自身情感的抒发和烦扰的思考,而是有选择性地引述他人观点和穿插相关的事实,譬如“失业”、“办证”、“思乡”和“流浪”等,挖掘和总结不同打工个体的情感共性,成功地从自身体验性回归到群体层面,“打工”话题因而得到拓展和深化,而“打工”的群体性和社会性也进一步得以突现——“像我的兄长许强描写的那样”、“或者像罗德远一样用打工这个词来敛聚内0的光芒”、“像许岚她写下一个白领丽人的自叙中/不可能改变自己是浮萍一样的身份”、“必须像张守刚一样/深刻地了解一些与它有关的词语和事件”,还有“比如深圳的安子/比如不下跪的孙天帅比如遭搜身的女工”等等,诗人巧妙地把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打工感受和打工现实纳入自己的诗中,使诗歌原本强烈的自我宣泄状态得到弱化,而一种对打工的共同认知得到充实、巩固和最大程度的强化——在诗歌的叙述中,诗人从来没有把自己从“打工”队伍中独立出来,更没有把自己的打工情感孤立地抒发,也没有放弃自己打工者的姿态,而是时刻深入到打工浩荡的队伍当中,和所有打工者同呼吸共命运,偶尔站起来振臂一呼,都是打工群体的共同心声,直逼社会底层的真实生态,这也是《打工,一个沧桑的词》的灵魂和成功所在。
  对于诗歌阅读,我越来越重视其对生活现状的审视,而郑小琼系列打工诗歌正像锋利的匕首,以体验者的身份和思考者的姿态。从社会底层打工者的现实切入。带着强烈的时代力和责任感,直逼『心灵、精神和灵魂层面,准确而深刻地割裂一个具有时代特性的社会打工群体的痛。
  《打工,一个沧桑的词》选自《2003年度中国最佳散文诗》(漓江出版社)
其他文献
当兵在外,特别是我在部队当了干部,在驻地城市有了家,生儿育女以后,更是难得回家一趟。去年中秋佳节,我携妻女回家休假,终于见到了阔别5年之久的父亲。  得知我要回家,父亲兴奋得几夜都没有睡好,为招待好我们,还特地从县城里买回一张席梦思。他笑着感叹:“哎呀,快到60岁的人了,还没有睡过席梦思,不过给儿孙们睡也一样!言语中透出自豪和幸福。父亲的感叹让我一阵心酸。到了晚上,为了让父亲体验一下席梦思的感觉,
期刊
朋友开了家公司,请我过去当副总,待遇自然没得说,是我现在的三倍。朋友说,你马上辞职过来帮我,公司刚开张需要人手。我考虑了几个晚上,决定辞去眼下这份虽然安逸却看不到前途的工作,协助朋友共创一番事业。  第二天,我将辞职申请放到了老板办公桌上。老板立刻面露不悦之色:“我待你不好?”我说:“不,老板您待我很好。”“那就是嫌我开的薪水少了?”我坦言道:“老板,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想多挣点钱养家。
期刊
在我家乡一带的稻田间,有一种田鼠,平日在田间觅食。这种田鼠有种很奇特的习性,它们为了冬天“储粮”,在晚稻时节特别活跃。这种田鼠寿命也不长,大约就是那么一二年。除了老死的,大多会被山间飞来的猫头鹰吃掉。这种田鼠却有一种天性,就是在田间稻谷半熟时,开始偷大量的谷穗藏进洞里,在它们一生中,大概要挖20多个洞穴。  那年农历十月间,我回到乡下,帮家里收割晚稻。到了田间,发现晚稻有好几处被老鼠“剪”掉了很多
期刊
轮船从广州开往虎门。   我们是去虎门旅游的。时值国庆前夕,工厂租了一艘轮船,拉我们这一群多是外省的打工仔打工妹,到外面的世界轻松轻松。轮船在珠江口里久久行驶,舱外是一望无际碧绿可人的水,和白晃晃刺眼的阳光。但整个仓中除了机器的轰鸣声外,却是一片沉寂,也许是累了,大家都慵倦地靠在自己的位置上,昏昏欲睡。  船到伶仃洋,终于有人提议唱歌。的确,只有歌声才能驱散远在他乡的伶仃之苦。大家纷纷响应。  安
期刊
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我酷爱看书,因而也就喜欢买书,尤其是《江门文艺》,每期必买,有时经济拮据宁肯省下一顿饭钱也要买上一本自己喜爱的书。每到1号和15号(现在是28号和13号),我的心中就好像有规律似的躁动不安起来,我知道,又到新一期《江门文艺》的出版日期了,直到我千方百计争分夺秒地跑到很远的书摊上买到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江门文艺》时,心里才自然的感到踏实。  恨铁不成钢的父亲知道我买书
期刊
一    我到深圳打工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并没想过要改变自己,更是八辈子没想到自己要离婚。  但没想到并不等于不发生。  春天的季节里,我不经意间认识了肖天发。我想我在肖天发眼中一直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穷习惯了的农妇形象。我没有刻意把自己装扮成这种形象,因为我本来就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少妇。  我不管肖天发如何恶语中伤,但我仍乐此不疲地在车间的姐妹中,游刃有余地在同样来自农村的男人中漫游。肖天发一见到我乐
期刊
想唱就唱,唱得响亮。    “呜——”当列车喘着粗气,和着铿锵的节奏,唱响了送行的序幕,一路澎湃着的是怎样的交响曲呢?叮咚的山泉沿着曲折的山路蜿蜓相送,林梢间似有同样无休止的、絮叨的、吱吱喳喳的千叮咛万嘱咐;也许,还有那萦绕在耳畔的。怕是打稻机的轰鸣吧?山口处好像还能隐隐约约听到惊涛拍岸的声响呢!    想唱就唱,唱得响亮。    机器的轰隆声淹没了嘶哑的嗓音,喧嚣的嘈杂声中,或许闻到了稻麦成熟时
期刊
安子,深圳最具传奇色彩的青年企业家、作家。深圳商贸学院客座教授。著有畅销书《超越巅峰》、《青春驿站》、《拥抱改变》、《都市寻梦》等。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有不同的需求,首先是一种生存的需要,同样做一个社会人,你有安全的需求,你有社交的需求,你有受人尊重,享受社会权益的需求。你还有自我实现的需求。  马斯洛的五大需求理论,作为一个完美的人生,你要让你这个人不白来这世上一趟。你要做一番事业,不去奢
期刊
1990年,我们老家一共有10多户人家从贵州迁来广东,在珠江三角洲的一个叫小塘村的地方安顿下来。  经过了三年勤劳节俭的生活,我家积蓄了一些钱。1993年底在小塘村开发的“外来工新村”申请购买了宅地,准备建新房居住。正在这时,我在小镇的小食店认识了一位漂亮的贵州女孩阿羊,她16岁,我比她大7年。后来她成为了我的妻子。  初相识不久,我带她回小塘村住了几天,就有不少人说,如果她真的嫁到这里来,就是咱
期刊
作为一个农民的子弟,一个新世纪的农民工,我的写作基本是围绕着两个村庄开始的,一个是作为我的故乡原型的黄斛村,它是四川内陆的一个普通村庄,它代表着作为中国内陆传统的村庄在改革开放中,在由传统的乡间秩序向工业化推进的这个过程所遭受的境遇;另一个是以我打工生活了六年多的黄麻岭为原型,这是一个已经进入了工业时代的村庄,在这个村庄里生活着许多像我一样的外来者,如果在资本主义时代叫作产业工人,我们现在的身份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