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打树花而闻名的蔚县暖泉镇,今年新开了一家名为“不觉晓”的民宿,乍看上去,它的装潢、设计、标价似乎与这座古镇格格不入,但你走进了解、体验过后就会明白,不觉晓与暖泉镇一样,需要多花时间探索和感受才能发现其中蕴藏的惊喜。
“你看这些剪纸,有什么感觉?”
不觉晓民宿的男主人万全站在地下一层阔大的地厅——兼具客人吃早餐、喝下午茶以及在任何时候聊天的功能,而我坐在宽大的书桌前,他从身后的书架柜子里取出一个纸盒子,打开并拿出收藏其中的剪纸,然后一一展示给我。
任何一个来不觉晓住店的人都可以免费聆听万全的15分钟剪纸文化介绍。事实上,不觉晓的主人——万全和赵楠楠夫妇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向每个人发出这样的邀请的,比起民宿特色活动的一部分,他们有更大的私心,向现代这些被电视剧和互联网湮没了头脑的年轻人重新宣介中国传统文化,将他们往“中国”这个古老的词汇上拉回一点点。
于是,万全按照剪纸被制作出来的工序分步骤地向我展示了不同阶段的剪纸作品,有许多是学生作业,亦有他收藏了几十年之久的名家作品。大体来说,剪纸工艺分两部分:一是刻,二是染。
“你看这两个剪纸有什么区别?你更喜欢哪个?”他拿着两种剪纸问我。
这个剪纸文化介绍更像是一个小课堂,在了解的过程中必须不断接受这样的拷问。我选择了色彩渲染得更淡漠、更清新的那个。他像我预料之中般落入了他设计的陷阱那样笑了,然后把另外那张艳俗的剪纸拿起来,举到灯光下,让我透过光线再看。
“你再看,有什么感觉?”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原本“大红大紫”的剪纸变得柔和了起来,光线稀释了艳俗的色彩,使得剪纸变得动人了。
“在过去,这些剪纸是被用来贴在窗户纸上的,所以这才是它们原本被看见的样子。”万全介绍道。而我之前所选的那件似乎更好看的作品是已经被“艺术化”之后的作品,脱离了使用场景,成了一件单纯的艺术品。万全认为,这是现代人的审美在脱离生活之后的结果,现代人更欣赏比较灰、不饱和的、“高级的”颜色,而剪纸原本是窗花,是要结合着光线和环境一同观看的。白色的窗纸屏蔽了外界的色彩,逆光会提升浓艳色彩的亮度,它看起来就会特别明亮,提升整个房间的生气。此外,与整扇窗户的面积对比,窗花的面积很小,也是色彩鲜艳的才会好看。现在人们观看剪纸,已经失去了它的环境,只局限在对它的造型与色彩进行评价,有失公允。
生活的重要性对万全来说是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许这就是他为什么跟我反复强调,“不要说我们这是一间民宿,我们做的不是民宿,只是造了一座房子,在这里生活”。
万全和赵楠楠夫妇都是学建筑出身的,做了十几年建筑师。最开始,他们只是想盖一座木头房子。万全亲自设计、筹备、建造了这座房子,并取名为“不觉晓”。他俩将从山西和当地收集来的一块块砖瓦、猫头滴水置入这座房子,房子的木结构是新的,外墙和能看见的其余材料都是老的。“我们不是靠它吃饭,它就是一个孩子,我们把它生出来了,往后就靠它自己了。”木结构的建筑需要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在盖完这座房子并开辟出四个房间接待客人之后,有许多公司伸出橄榄枝,希望万全可以做成“连锁”民宿,万全均拒绝了。“我们不是做生意,活是人干出来的,不是钱干出来的。”为了在暖泉镇西古堡里头的一个小院子内重新规划并设计这样一座房屋,整个工程遇到了不少困难,克服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想再做一座一样的,那是极难的事。
暖泉镇位于河北蔚县,隶属张家口,东临北京,南接保定,西倚山西大同,北枕张家口。暖泉镇因有一年四季水温如一的泉水而名“暖泉”。暖泉古镇于元朝建镇,明清时发展为“三堡、六巷、十八庄”,从此暖泉古镇成为蔚县西部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西古堡是“三堡”之一,俗称“寨堡”,位于暖泉镇西南。古堡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扩建、续建于明末清初。最开始是村民为了与北方的游牧民族展开长期的拉锯战争,便夯土垒筑起坚固高耸的防御性堡墙,将村子环环围拢。如今,这个仍包裹在高大古堡里的村庄,在外来世界飞速发展的冲击波中,依然固执地保留着它初始时期的民居、庙宇、戏台以及谜一样的文化和风俗,集“古民宅、古寺院、古城堡、古戏楼”四大文化奇观为一体是古蔚州800庄堡中最为独特、保存最为完好的一例。整个西古堡呈方形,墙均由黄土夯成,高度约有八米。沿堡墙内部的是一条围绕全村的道路,村民中有这么一句顺口溜来形容西古堡村:“一主街、三道巷、一官井,更道环堡一圈走”。
古堡城墙将这里的人的生活分成了两个世界。堡子外面硝烟弥漫,堡子里面安享太平。西古堡南瓮城是堡子里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瓮城内有殿堂、楼阁、戏楼、寺庙等74栋建筑,建筑面积约为一千五百平方米。地藏殿、鬼王殿、十阎君殿、三义殿、马王庙、观音殿六座庙宇与一座戏台、两座钟楼、两座鼓楼错落分布。现在依然在使用的古戏楼上,逢年过节悠悠的唱腔,袅袅不绝于耳。
西古堡村民風淳朴,保留着很多的传统民俗。村民们还大规模传承着手工剪纸的技艺,逢年过节会把剪纸贴在窗户上;还习惯于挑水的生活,在长长的街巷间一路洒下清晰的水印;还保留着许多手工作坊,磨油的、做灯笼的、出粉的、做豆腐的……我刚来的时候,在村外领我走入古堡的赵楠楠便一路跟我介绍每家每户的情况,这家是百年世家,那家已经搬走,这家做糖人很好,那家的豆腐是一绝。走前早上,我果然碰到了揣着两块钱去豆腐店买豆腐的万全。
在不觉晓,你可以吃到特色的当地食物。这个“当地”的意思是,葵瓜子是附近向日葵地里出产的,野山榛、杏干与开口杏核、冻柿子均是本地人制作而成的。此外,羊肉、莜面、土豆、荞麦面、胡麻油也是蔚县特产。赵楠楠特别介绍了他们家的早餐,其中的豌豆粥得到了大力推荐。吃早餐要在不觉晓的地厅,此时你可以遇到其他客人,这些客人多非同寻常,与我同时住在不觉晓的有玉器鉴定专家、书法家、演员,其中一位摄影师已经造访西古堡四十多次,从十多年前开始,用他的镜头记录了古堡十多年来的变化。由于这里兼具主人的客厅和起居室,在地厅吃饭,你不会觉得这是一个公共空间,而会感到你就是这个家庭的一分子,大家很自然地便相互交谈起来。
除了剪纸以外,暖泉镇另一个闻名的特色民俗文化是打树花。这是一种具有特色的古老节日的社火,是用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城墙上,迸溅形成万朵火花,因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而称之为“树花”,其壮观程度不亚于燃放烟花。然而,选择在古堡里居住的游人似乎大多不是为了打树花而来的,吸引他们的是在村镇门口那栋斥资1.2亿元建设的人造表演场所背后的、真正的历史建筑和生活在这里的人。
“我们得对自己的审美有信心,不能简单地说民族自信心,你首先得懂,你得懂得多,这是面子问题。”万全认为,他选择西古堡这样一个地方盖这样一座中式建筑,是看了太多传统的东西被标签化、符号化,新中式这种美学风格没有将中国传统建筑往前推,反而拖了后腿。他想为真正的传统保留些什么。
这与我们在西古堡所见似乎吻合。刚刚踏足这里,我们着实被古堡外那栋用来表演打树花的仿古建筑与西古堡外围那一图图没有人迹的破落的村庄吓到了。初入西古堡,主街道两旁贩卖工艺品和食物的摊贩似乎也与其他地方的旅游景区没什么区别,你只是能通过那些玩具蒙尘的外表知道这里的旅游业并不兴旺。本应作为特色文化的剪纸也被低俗地商业化成一个标签。等到第二天清晨时,你才能从一座空城是如何被唤醒而调动出它的气息的过程中,目睹这里人们生活的真相。炊烟升起,人们开始磨面,切豆腐,炸辣椒油,出门遛狗……你会确信在这里住上一晚是值得的。
“你看这些剪纸,有什么感觉?”
不觉晓民宿的男主人万全站在地下一层阔大的地厅——兼具客人吃早餐、喝下午茶以及在任何时候聊天的功能,而我坐在宽大的书桌前,他从身后的书架柜子里取出一个纸盒子,打开并拿出收藏其中的剪纸,然后一一展示给我。
任何一个来不觉晓住店的人都可以免费聆听万全的15分钟剪纸文化介绍。事实上,不觉晓的主人——万全和赵楠楠夫妇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向每个人发出这样的邀请的,比起民宿特色活动的一部分,他们有更大的私心,向现代这些被电视剧和互联网湮没了头脑的年轻人重新宣介中国传统文化,将他们往“中国”这个古老的词汇上拉回一点点。
于是,万全按照剪纸被制作出来的工序分步骤地向我展示了不同阶段的剪纸作品,有许多是学生作业,亦有他收藏了几十年之久的名家作品。大体来说,剪纸工艺分两部分:一是刻,二是染。
“你看这两个剪纸有什么区别?你更喜欢哪个?”他拿着两种剪纸问我。
这个剪纸文化介绍更像是一个小课堂,在了解的过程中必须不断接受这样的拷问。我选择了色彩渲染得更淡漠、更清新的那个。他像我预料之中般落入了他设计的陷阱那样笑了,然后把另外那张艳俗的剪纸拿起来,举到灯光下,让我透过光线再看。
“你再看,有什么感觉?”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原本“大红大紫”的剪纸变得柔和了起来,光线稀释了艳俗的色彩,使得剪纸变得动人了。
“在过去,这些剪纸是被用来贴在窗户纸上的,所以这才是它们原本被看见的样子。”万全介绍道。而我之前所选的那件似乎更好看的作品是已经被“艺术化”之后的作品,脱离了使用场景,成了一件单纯的艺术品。万全认为,这是现代人的审美在脱离生活之后的结果,现代人更欣赏比较灰、不饱和的、“高级的”颜色,而剪纸原本是窗花,是要结合着光线和环境一同观看的。白色的窗纸屏蔽了外界的色彩,逆光会提升浓艳色彩的亮度,它看起来就会特别明亮,提升整个房间的生气。此外,与整扇窗户的面积对比,窗花的面积很小,也是色彩鲜艳的才会好看。现在人们观看剪纸,已经失去了它的环境,只局限在对它的造型与色彩进行评价,有失公允。
生活的重要性对万全来说是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许这就是他为什么跟我反复强调,“不要说我们这是一间民宿,我们做的不是民宿,只是造了一座房子,在这里生活”。
万全和赵楠楠夫妇都是学建筑出身的,做了十几年建筑师。最开始,他们只是想盖一座木头房子。万全亲自设计、筹备、建造了这座房子,并取名为“不觉晓”。他俩将从山西和当地收集来的一块块砖瓦、猫头滴水置入这座房子,房子的木结构是新的,外墙和能看见的其余材料都是老的。“我们不是靠它吃饭,它就是一个孩子,我们把它生出来了,往后就靠它自己了。”木结构的建筑需要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在盖完这座房子并开辟出四个房间接待客人之后,有许多公司伸出橄榄枝,希望万全可以做成“连锁”民宿,万全均拒绝了。“我们不是做生意,活是人干出来的,不是钱干出来的。”为了在暖泉镇西古堡里头的一个小院子内重新规划并设计这样一座房屋,整个工程遇到了不少困难,克服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想再做一座一样的,那是极难的事。
暖泉镇位于河北蔚县,隶属张家口,东临北京,南接保定,西倚山西大同,北枕张家口。暖泉镇因有一年四季水温如一的泉水而名“暖泉”。暖泉古镇于元朝建镇,明清时发展为“三堡、六巷、十八庄”,从此暖泉古镇成为蔚县西部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西古堡是“三堡”之一,俗称“寨堡”,位于暖泉镇西南。古堡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扩建、续建于明末清初。最开始是村民为了与北方的游牧民族展开长期的拉锯战争,便夯土垒筑起坚固高耸的防御性堡墙,将村子环环围拢。如今,这个仍包裹在高大古堡里的村庄,在外来世界飞速发展的冲击波中,依然固执地保留着它初始时期的民居、庙宇、戏台以及谜一样的文化和风俗,集“古民宅、古寺院、古城堡、古戏楼”四大文化奇观为一体是古蔚州800庄堡中最为独特、保存最为完好的一例。整个西古堡呈方形,墙均由黄土夯成,高度约有八米。沿堡墙内部的是一条围绕全村的道路,村民中有这么一句顺口溜来形容西古堡村:“一主街、三道巷、一官井,更道环堡一圈走”。
古堡城墙将这里的人的生活分成了两个世界。堡子外面硝烟弥漫,堡子里面安享太平。西古堡南瓮城是堡子里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瓮城内有殿堂、楼阁、戏楼、寺庙等74栋建筑,建筑面积约为一千五百平方米。地藏殿、鬼王殿、十阎君殿、三义殿、马王庙、观音殿六座庙宇与一座戏台、两座钟楼、两座鼓楼错落分布。现在依然在使用的古戏楼上,逢年过节悠悠的唱腔,袅袅不绝于耳。
西古堡村民風淳朴,保留着很多的传统民俗。村民们还大规模传承着手工剪纸的技艺,逢年过节会把剪纸贴在窗户上;还习惯于挑水的生活,在长长的街巷间一路洒下清晰的水印;还保留着许多手工作坊,磨油的、做灯笼的、出粉的、做豆腐的……我刚来的时候,在村外领我走入古堡的赵楠楠便一路跟我介绍每家每户的情况,这家是百年世家,那家已经搬走,这家做糖人很好,那家的豆腐是一绝。走前早上,我果然碰到了揣着两块钱去豆腐店买豆腐的万全。
在不觉晓,你可以吃到特色的当地食物。这个“当地”的意思是,葵瓜子是附近向日葵地里出产的,野山榛、杏干与开口杏核、冻柿子均是本地人制作而成的。此外,羊肉、莜面、土豆、荞麦面、胡麻油也是蔚县特产。赵楠楠特别介绍了他们家的早餐,其中的豌豆粥得到了大力推荐。吃早餐要在不觉晓的地厅,此时你可以遇到其他客人,这些客人多非同寻常,与我同时住在不觉晓的有玉器鉴定专家、书法家、演员,其中一位摄影师已经造访西古堡四十多次,从十多年前开始,用他的镜头记录了古堡十多年来的变化。由于这里兼具主人的客厅和起居室,在地厅吃饭,你不会觉得这是一个公共空间,而会感到你就是这个家庭的一分子,大家很自然地便相互交谈起来。
除了剪纸以外,暖泉镇另一个闻名的特色民俗文化是打树花。这是一种具有特色的古老节日的社火,是用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城墙上,迸溅形成万朵火花,因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而称之为“树花”,其壮观程度不亚于燃放烟花。然而,选择在古堡里居住的游人似乎大多不是为了打树花而来的,吸引他们的是在村镇门口那栋斥资1.2亿元建设的人造表演场所背后的、真正的历史建筑和生活在这里的人。
“我们得对自己的审美有信心,不能简单地说民族自信心,你首先得懂,你得懂得多,这是面子问题。”万全认为,他选择西古堡这样一个地方盖这样一座中式建筑,是看了太多传统的东西被标签化、符号化,新中式这种美学风格没有将中国传统建筑往前推,反而拖了后腿。他想为真正的传统保留些什么。
这与我们在西古堡所见似乎吻合。刚刚踏足这里,我们着实被古堡外那栋用来表演打树花的仿古建筑与西古堡外围那一图图没有人迹的破落的村庄吓到了。初入西古堡,主街道两旁贩卖工艺品和食物的摊贩似乎也与其他地方的旅游景区没什么区别,你只是能通过那些玩具蒙尘的外表知道这里的旅游业并不兴旺。本应作为特色文化的剪纸也被低俗地商业化成一个标签。等到第二天清晨时,你才能从一座空城是如何被唤醒而调动出它的气息的过程中,目睹这里人们生活的真相。炊烟升起,人们开始磨面,切豆腐,炸辣椒油,出门遛狗……你会确信在这里住上一晚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