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或用以师生交流,或用以推动教学活动的进程,或用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有着积极意义。
一、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有专家指出,有效课堂提问是形成有效教学的核心,也就是说,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有效课堂提问对于完善备课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技能、检验教学效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提高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
(一)针对性
一方面,要针对教材实际。提问要紧扣教材,把握住重难点,有的放矢。教材的重难点,是教学的主导方面。在重难点上发问,在关键段落、关键字句上发问,在突出教材结构的关结点上发问,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就可以从课文中心句“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入手,让学生默读课文2、3自然段,提出“从哪些词句看出景色的奇丽,民族的奇特?”这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展开教学。
另一方面,要针对学生实际。对不同基础的学生、不同性格的学生、男生和女生,都应有所区别,因人而异。对优生,提问内容要难些,要求应高一些,使其自感不足,有一定压力;对基础较差学生,提问内容要相对易些,还要适当给以引导和补充,使其增强信心。提问有针对性,是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提问艺术上的体现。
(二)目的性
發问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才可产生效果,否则可能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在发问之前,总要有所考虑,不论是对于教学的目标,教学的过程,教材的内容,学习的动机,学习的方法,学习上的困难、进度、评价等方面的检验与推进,皆可发出问题。实际上,发问之目的不同,作用不一,而问题的意义自然亦有差别。
(三)启发性
设计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因此,教师设计问题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教师要把教材知识点本身的矛盾与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当作提问设计的突破口,让学生不但了解是“什么”,而且能发现“为什么”。
(四)逻辑性
逻辑性是指提问和教材间具有的内在逻辑联系。提问要按照教材知识结构的内在顺序和学生认知活动的顺序进行。设置问题,环环相扣;解决问题,层层剥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提问时不注意逻辑顺序,会造成学生思路混乱,影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问讲逻辑性,是认知规律及教学的系统性原则在提问艺术上的体现。
(五)可行性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提问的对象。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符合他们的生活实际、知识基础、年龄特点。这是影响课堂提问成败的重要因素。若问题过难,势必出现冷场或教师代答的现象,学生会因缺乏基础知识来解答问题而使思维终止。若问题过易,学生也会因不动脑筋而使思维停滞。因此,提问要适度,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充发启发他们的思维。所以,我们提问时应该提得比学生实际水平略高一些,这样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六)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问题情境的创设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的关键所在。只有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景,才能引导学生在拟人化的世界或者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知识、实践操作,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二、合理反馈激励,促进提问升华
问题提得好固然十分重要,但这仅是成功的一半,还有更为重要的一半,那就是怎样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合理的反馈,或是给予激励,又或是对学生加以引导,仍然很重要。
(一)加强引导技巧的优化,提高提问实效
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设计得十分巧妙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却收不到应有的启发思考、发展思维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问题提出之后,教师缺乏必要的引导,或进行了引导,但“启而不当”、“启不得法”。只有“启而得当”、“启而得法”,课堂提问才不流于形式,才能落到实处。教师可以运用以下优化对策:
1.铺路架桥。当学生由于思维定势等因素的影响思维暂时受阻,无法正确回答教师的问题时,教师应及时铺路架桥予以疏导。当有些问题因为难度太大,学生一时无法讲清时,教师要适时架梯子,在终结性问题的前面,补充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
2.引向、指津。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时会出现“东拉西扯”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适时地给学生引向、指津。
(二)合理激励,提高积极性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提高效率,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
首先要信任、尊重学生,以“朋友和共同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创设一个融洽、和睦、协调的课堂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
其次要赏识激励每个学生。人需要赏识,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更不例外。当学生得到赏识时,就信心十足,增强了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在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中多发现可以肯定的东西,对学生的答案,加以赞赏。即使错误的也可以从思维方式、答题方式或态度上加以肯定。至于答错的内容,教师可以用多种手段让其自己认识并纠正,只要纠正对了还要赞赏,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以利再学。学生答题正确了,教师可用“很好”、“居然和我的看法一样”、“你的答案比我的更好”等语言予以赞赏。
有效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的动态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灵敏性。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在课堂提问中遵循一定的原则,掌握适当的提问方法,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使课堂提问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脚手架!
参考文献:
1、叶存铃2001年3月《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第八章 提问艺术”
2、施茂枝2007年7月《多维视野下的语文教育》“课堂提问的艺术”
一、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有专家指出,有效课堂提问是形成有效教学的核心,也就是说,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有效课堂提问对于完善备课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技能、检验教学效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提高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
(一)针对性
一方面,要针对教材实际。提问要紧扣教材,把握住重难点,有的放矢。教材的重难点,是教学的主导方面。在重难点上发问,在关键段落、关键字句上发问,在突出教材结构的关结点上发问,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就可以从课文中心句“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入手,让学生默读课文2、3自然段,提出“从哪些词句看出景色的奇丽,民族的奇特?”这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展开教学。
另一方面,要针对学生实际。对不同基础的学生、不同性格的学生、男生和女生,都应有所区别,因人而异。对优生,提问内容要难些,要求应高一些,使其自感不足,有一定压力;对基础较差学生,提问内容要相对易些,还要适当给以引导和补充,使其增强信心。提问有针对性,是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提问艺术上的体现。
(二)目的性
發问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才可产生效果,否则可能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在发问之前,总要有所考虑,不论是对于教学的目标,教学的过程,教材的内容,学习的动机,学习的方法,学习上的困难、进度、评价等方面的检验与推进,皆可发出问题。实际上,发问之目的不同,作用不一,而问题的意义自然亦有差别。
(三)启发性
设计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因此,教师设计问题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教师要把教材知识点本身的矛盾与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当作提问设计的突破口,让学生不但了解是“什么”,而且能发现“为什么”。
(四)逻辑性
逻辑性是指提问和教材间具有的内在逻辑联系。提问要按照教材知识结构的内在顺序和学生认知活动的顺序进行。设置问题,环环相扣;解决问题,层层剥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提问时不注意逻辑顺序,会造成学生思路混乱,影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问讲逻辑性,是认知规律及教学的系统性原则在提问艺术上的体现。
(五)可行性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提问的对象。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符合他们的生活实际、知识基础、年龄特点。这是影响课堂提问成败的重要因素。若问题过难,势必出现冷场或教师代答的现象,学生会因缺乏基础知识来解答问题而使思维终止。若问题过易,学生也会因不动脑筋而使思维停滞。因此,提问要适度,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充发启发他们的思维。所以,我们提问时应该提得比学生实际水平略高一些,这样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六)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问题情境的创设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的关键所在。只有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景,才能引导学生在拟人化的世界或者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知识、实践操作,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二、合理反馈激励,促进提问升华
问题提得好固然十分重要,但这仅是成功的一半,还有更为重要的一半,那就是怎样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合理的反馈,或是给予激励,又或是对学生加以引导,仍然很重要。
(一)加强引导技巧的优化,提高提问实效
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设计得十分巧妙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却收不到应有的启发思考、发展思维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问题提出之后,教师缺乏必要的引导,或进行了引导,但“启而不当”、“启不得法”。只有“启而得当”、“启而得法”,课堂提问才不流于形式,才能落到实处。教师可以运用以下优化对策:
1.铺路架桥。当学生由于思维定势等因素的影响思维暂时受阻,无法正确回答教师的问题时,教师应及时铺路架桥予以疏导。当有些问题因为难度太大,学生一时无法讲清时,教师要适时架梯子,在终结性问题的前面,补充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
2.引向、指津。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时会出现“东拉西扯”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适时地给学生引向、指津。
(二)合理激励,提高积极性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提高效率,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
首先要信任、尊重学生,以“朋友和共同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创设一个融洽、和睦、协调的课堂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
其次要赏识激励每个学生。人需要赏识,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更不例外。当学生得到赏识时,就信心十足,增强了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在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中多发现可以肯定的东西,对学生的答案,加以赞赏。即使错误的也可以从思维方式、答题方式或态度上加以肯定。至于答错的内容,教师可以用多种手段让其自己认识并纠正,只要纠正对了还要赞赏,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以利再学。学生答题正确了,教师可用“很好”、“居然和我的看法一样”、“你的答案比我的更好”等语言予以赞赏。
有效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的动态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灵敏性。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在课堂提问中遵循一定的原则,掌握适当的提问方法,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使课堂提问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脚手架!
参考文献:
1、叶存铃2001年3月《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第八章 提问艺术”
2、施茂枝2007年7月《多维视野下的语文教育》“课堂提问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