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文化虽然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精髓,但现阶段以应试为目的的语文教学不仅使学生丢失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还制约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因此,加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热爱传统文化,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中华传统文化 传承 现状 途径
文化传承是指文化的传播和继承,是文化能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承,每个国家也都有其悠久的文化历史,没有文化传承的民族终将走向消亡。正如先辈们所言:“文化之于人,正如水之于鱼,一方水养一方鱼,无文化之国家,无文化之民族;无文化之民族,无文化之人群,便如无水之鱼,无本之木,欲求成长发展而永无可能。”由此可见,文化传承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一、高中语文教学传承文化的现状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激发学生传承文化的热情,让高中生认识到中国文化的深远和经典,吸收本民族文化,而高中语文教学是学生认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主渠道。但是,在高考的影响下,高中语文教师主要给学生讲解的是获得高分的答题方法,其次是讲考纲上的内容,最后是不停地练习。这导致学生对基本的古文化常识欠缺了解,对传统文化也知之甚少,更有甚者,会对中华的传统美德嗤之以鼻,非但没有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反而在道德和修养上存在严重问题。
在这种教学现状下,高中语文教师更要努力弘扬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能够继承文化精神,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
二、把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途径
1.教师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教师的工作不仅是传授知识,还有思想的教育、素质的培养。但是,这些都有一个前提,就是教师本人就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能够用自身的素养去感染学生。由此看来,作为素质培养主力军的语文教师,在教育学生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有着独特作用。
高中生或多或少都有些叛逆思想,所以在高中传统文化法教育中,教师应多以启发式教学去引导学生,让学生自觉地做传统文化的继承者。
2.营造传统文化的教学氛围
为了让学生能快速接受传统文化,教师可以营造合适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理解、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如教师可以开展课外语文教学,带领学生在湖畔、公园进行《虞美人》《浪淘沙》《雨霖铃》等古诗词的教学,让学生在自然风景的引导下更好地理解古诗词含义,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诗”性大发,独立创作诗词,使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学生内心。
3.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也是让学生深入认识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如在教学《论语》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详细讲解儒家的经典思想,追究儒家思想的根源,即道家思想,然后进行扩充,讲授法家思想,最后结合教师讲解的思想,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传统文化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使学生从内心深入渴望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4.开展课外活动
传统文化的教学不仅可以在课堂内进行,还可以延伸到课堂外。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承,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寻找家乡的传统文化。这样学生对获得的传统文化知识印象更加深刻,更具传承意义。因此,开展校外传统文化的传承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还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传统文化的教学工作。
三、结束语
本文以传统文化的教学现状为切入点,详细探讨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方法。想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播和发扬传统文化,首先,教师应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为传承传统文化打好基础;其次,教师要注意营造传统文化的传承氛围,使学生能够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第三,教师要不断挖掘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的传承度;最后,教师要积极开展有关的课外活动,加强学生主动寻找传统文化的能力。做到上述四点,笔者坚信,高中语文课堂一定能成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
(作者单位:江西省定南中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中华传统文化 传承 现状 途径
文化传承是指文化的传播和继承,是文化能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承,每个国家也都有其悠久的文化历史,没有文化传承的民族终将走向消亡。正如先辈们所言:“文化之于人,正如水之于鱼,一方水养一方鱼,无文化之国家,无文化之民族;无文化之民族,无文化之人群,便如无水之鱼,无本之木,欲求成长发展而永无可能。”由此可见,文化传承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一、高中语文教学传承文化的现状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激发学生传承文化的热情,让高中生认识到中国文化的深远和经典,吸收本民族文化,而高中语文教学是学生认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主渠道。但是,在高考的影响下,高中语文教师主要给学生讲解的是获得高分的答题方法,其次是讲考纲上的内容,最后是不停地练习。这导致学生对基本的古文化常识欠缺了解,对传统文化也知之甚少,更有甚者,会对中华的传统美德嗤之以鼻,非但没有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反而在道德和修养上存在严重问题。
在这种教学现状下,高中语文教师更要努力弘扬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能够继承文化精神,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
二、把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途径
1.教师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教师的工作不仅是传授知识,还有思想的教育、素质的培养。但是,这些都有一个前提,就是教师本人就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能够用自身的素养去感染学生。由此看来,作为素质培养主力军的语文教师,在教育学生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有着独特作用。
高中生或多或少都有些叛逆思想,所以在高中传统文化法教育中,教师应多以启发式教学去引导学生,让学生自觉地做传统文化的继承者。
2.营造传统文化的教学氛围
为了让学生能快速接受传统文化,教师可以营造合适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理解、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如教师可以开展课外语文教学,带领学生在湖畔、公园进行《虞美人》《浪淘沙》《雨霖铃》等古诗词的教学,让学生在自然风景的引导下更好地理解古诗词含义,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诗”性大发,独立创作诗词,使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学生内心。
3.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也是让学生深入认识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如在教学《论语》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详细讲解儒家的经典思想,追究儒家思想的根源,即道家思想,然后进行扩充,讲授法家思想,最后结合教师讲解的思想,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传统文化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使学生从内心深入渴望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4.开展课外活动
传统文化的教学不仅可以在课堂内进行,还可以延伸到课堂外。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承,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寻找家乡的传统文化。这样学生对获得的传统文化知识印象更加深刻,更具传承意义。因此,开展校外传统文化的传承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还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传统文化的教学工作。
三、结束语
本文以传统文化的教学现状为切入点,详细探讨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方法。想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播和发扬传统文化,首先,教师应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为传承传统文化打好基础;其次,教师要注意营造传统文化的传承氛围,使学生能够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第三,教师要不断挖掘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的传承度;最后,教师要积极开展有关的课外活动,加强学生主动寻找传统文化的能力。做到上述四点,笔者坚信,高中语文课堂一定能成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
(作者单位:江西省定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