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学习的跨学科教研设计与实施

来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i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跨学科课程催生跨学科教研。基于项目推进的跨学科教研是培育跨学科教师素养的一种有效形式。基于项目推进的跨学科教科研活动可以采取分学科教研、跨学科名师教研、实时跟进学生跨学科学习活动的教研方式进行。项目推进的过程既是跨学科教科研过程,又是跨学科教师培育的过程。
  【关键词】跨学科;项目学习;教研设计;实施样态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83-0018-05
  【作者简介】陆敏刚,江苏省无锡市教师发展学院(江苏无锡,214121)培训部主任,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新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旨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综合课程,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因此,很多学校在进行课程规划与建设时,逐渐重视课程的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但是,当前中学阶段师资配备与课程改革需要并不协调,特别是跨学科教学的师资发展严重滞后。提升跨学科课程设计、开发与实施能力的师资培养难题亟待破解。近年来,江苏省各地不断探索满足跨学科课程需要的师资培养路径。其中,基于项目推进的跨学科教科研活动,成效显著,成为跨学科教科研活动的较好路径。
  项目化学习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研学旅行是开展项目化学习的良好载体。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有这方面爱好和兴趣的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及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注重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为,研学旅行不仅要求学生在行前做好相应的知识能力储备,还要求他们调动一切所能解决研学旅行过程中遇到的交通、安全、食宿、物资保障等一系列的问题。从教育者角度看,这一切问题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因此,我们把研学旅行作为一个项目推进进行课程开发,从而实现实践活动课程化的愿景。
  下面以笔者领衔的无锡市高中生物名师工作室联合无锡市高中地理名師工作室领衔人石培军名师团队和高中化学名师工作室袁君亚团队共同开展的学生常熟尚湖研学旅行为例,分享基于研学旅行项目实施的课程资源开发、研学旅行过程指导、学生学习结果展示与评价过程中的跨学科教研设计和实施路径的探索过程。
  一、成立跨学科教研系统
  一个好的学习项目应该尽可能多地调动学校的教育资源,作为课程的项目设计也应该尽可能地增加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参与性、体验性,这就要求学校进行科学的项目实施组织设计。
  项目指导中心由学科名师主持,由学校课程开发中心负责项目行动方案、项目实施、项目评价等工作;德育处、总务处、学生会等各职能处室引导学生成立学生社团,做好各项学生研学组织工作;学校做好社会支持性资源的统筹工作;教科室负责各学科名师团队教科研协调统筹工作等。
  二、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跨学科教研活动
  首先,跨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根据研学目标的特点,确定参与教研活动的学科与人员。例如,本次研学目标为江苏省常熟市“尚湖风景区”,它是一个湿地生态公园,含有丰富的人文地理历史元素。因此,课程开发中心确定参与的学科有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
  课程开发中心设计了基于项目实施的教科研程序:单一学科名师团队教研→跨学科名师工作室教研→跨学科学习过程中的教研。其教研流程如图1所示。
  1.单一学科名师团队教研:实现项目内容重构。
  跨学科学习项目设计和其他教育活动一样,都应该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全面落实国家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所以,单一学科视域下研学旅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各学科名师团队应该组织教师研读本学科国家课程标准,找出与该研学旅行项目相关的要求,结合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要求,拟定相应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准备物资等方案。
  例如,地理学科由地理名师工作室拟定如下内容。
  (1)知识要求。
  1了解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概况及水循环知识。
  2了解人类水资源利用状况。
  3了解地球上的湿地。
  4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基本原理。
  (2)能力要求。1通过观察说明尚湖风景区有哪些陆地水
  体;运用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2自学水质采样方法,设计水质采样方案,回校后用简易方法检测水质。
  3结合尚湖地理环境特点,识别该地的主要植被类型,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举例说明(如景区餐饮中心)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5设计旅游出行的时间、线路以及景区内部线路。
  6搜索湖泊湿地旅游区旅游安全注意事项,做好对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3)物资准备。(略)
  其他学科和地理学科一样拟定好相应的内容,填写表1。
  2.跨学科名师团队教研:聚焦问题,不同学科开展主题探究。
  江苏省特级教师邵俊峰认为,跨学科教研强调促进不同学科之间、各学科与学科系统之间在相互理解、相互促进中的“进化”,形成更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程内容的新的教学方式和课程板块,并促进各学科教师在思想碰撞后的“专业进化”,加速教师专业的创新发展。从促进各学科与学科系统之间相互理解的角度,跨学科教研首先要理清和研学项目相关的各学科知识与能力之间的交叉点,然后共同拟定符合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课题,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并形成表2。
  进入景区,根据现场教学情况,在预设的课题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同其他学科整合生成新的课题。(见下页表3)   最后由课程开发中心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拟进行的研学课题,并下发全体学生,然后由学生会征求学生意见,成立学生社团,选择认领研学课题,形成课题小组。
  3.跨学科学习活动过程中教研:统整项目的“教”与“学”策略。
  跨学科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教研活动主要包括研学旅行过程中的实时跟进式教研活动,以及研学旅行结束后的学习成果展评指导课中的教研活动。
  (1)以社团为单元。首先,根据兴趣爱好,学生自主选择研学课题。课程开发中心提出的研学课题建议是很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学课题,体现课程建设中的课程多样性与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其次,研学旅行过程中,学生以社团为单位开展活动。选题相同的学生自主组合成若干社团,每个社团一般8~10人左右,配备1~2位教师。研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名师团队联盟,由联盟中的所有成员共同探讨解决路径,寻找解决路径的过程就是跨学科教科研的过程,其模型如图2所示。
  (2)问题解决策略。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项目教学的核心内容,因此在项目学习中,教师应整合各方面资源,实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的循环策略。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也可能是动手实践方面的,例如,岩石标本的采集与收藏、生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等。这就要求所有的指导教师应该具备与该社团所选研学课题相关的知识、技能储备以及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虽然项目进行前,跨学科名师团队进行了大量的跨学科教研活动,但是,这种综合实践能力的要求对于绝大部分教师来说仍然过高,所以,必须运用现代通信手段,如QQ、微信等方式,实时开展教研活動。也可以激活校外师资的支持性作用,如通过名师团队成员调动高校、高新企业、科研机构的支持性资源合力解决研学难题。因此,校外师资帮助项目组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培育的过程,是跨学科教研的新型方式。
  (3)项目负责制。指导教师对研学团队的指导是全过程的、实时跟进的。即从引导学生资料搜集、物资准备,到研学过程中的跟进指导,到研学后学习成果的梳理,到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评价,指导教师都要一以贯之。这也是与普通课堂教学完全不同的地方,对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的提升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4)互联网理念与技术。要求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学习日志记录,并根据进展进行后续改进,以便进行更深入的反思。所有过程我们要求以互联网技术作为学习认知工具来促进项目的推进,让开放、协商、共享、链接、跨界融合等互联网核心思维贯穿整个项目实施过程。
  三、基于项目学习的跨学科教研的思考
  1.重视教师团队文化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有相应的团队文化支撑。名师团队中的每位教师都应该是互惠激励、共同成长的一分子,而不是孤军奋战、踽踽而行的独行侠。积极的团队文化,激励每位教师通过名师引领、同伴互助,不断进取,不断反思,优化自己的教育行为。名师团队需要构建合作共生机制。首先,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要带头分享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教育科研成果、优质教育资源,并鼓励年轻教师勇于分享、勇于表达;其次,名师领衔人要营造融洽平等的学术氛围,包容年轻教师不成熟的意见,使年轻教师敢于发表意见。事实上,在跨学科教研方面,年轻教师学科专业基础更扎实、更新颖,跨学科教研能力进步更快、创新能力更强,名师领衔人要甘于做人梯,为年轻教师搭建宽松广阔的成长舞台。
  2.不断尝试,探索灵活多样的跨学科教研活动组织方式。
  跨学科教研可以采用“分科共研”与“内容与教法双线式研究”等方式开展。所谓分科共研,是指不同学科教师对某一学科为主的综合实践项目进行全程跟进观察。例如,在以地理、生物学科为主,化学、物理、历史、政治学科参与的“尚湖湿地研学旅行”项目实践过程中,语文等其他学科的教师也观摩学习与研讨。所谓“内容与教法双线式研究”是指,每位学科教师都要参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研究,从中找到与本学科交叉的教学内容与思维方式,逐渐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与思维体系,提升跨学科教学能力。
  3.利用互联网技术与理念,创新互动方式。
  电子技术日新月异,除了传统的QQ、微信、博客等交流平台外,不断创新的现代媒介技术也能吸引工作室成员的主动参与。例如,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小程序,或者学习资源的游戏化开发,形成一种开放、多元、灵活的远程协作的教研方式。
  【参考文献】
  [1]袁年兴.共生哲学的基本理念[J].湖北社会科学,2009(2):100-102.
  [2]邵俊峰.共生理念下中学跨学科教研基础的创设[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6):23-25.
其他文献
【正】 1979年10月在波恩召开过一次题为《农业生产:八十年代研究与发展战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17个国家的63位知名科学家。会议就土壤、水、能源和生物资源四个专题进行了
本文提出了大沙漠区三维地震勘探的静校正计算和预测系统设计方法,充分论证了大沙漠区开展三维地震勘探在技术上的可行性。
TDT转换法是转换波处理中的一处重要步骤。其主要目的是将SV波剖面压缩成P波剖面。此法基于SV波与P波剖面对某一反射层具有等深度(而不是时深)的原理。该方法需要通过人工对比,将相同的反
本文借助于广义相关系数(相关度),引入了相关序列的概念,并提出了有序样品聚类的相关序列法。应用该方法确定二叠-三叠系界线的实例表明,相关序列法是简单而有效的。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肺结核同时行DR与常规X线摄影检查,分析两种摄影成像质量及对病变分辩率的差别.结果DR分辩率高,能够清楚
井间地震观测的目的是利用井间速度成像和井间偏移成像来研究井间介质的横向变化,为油藏工程,油气藏储层特征描述服务。由于其观测方式独特,在某一井中激发,另一井中接收,选用不同
我国最先进综合海洋科考船“科学”号顺利下水,其将是我国未来20年内海洋科学考查的主力船舶。该科考船是由武汉造船厂为中国科学院打造的,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该船各
我国早在殷商时代基友池塘养鱼的记载,战国时期的越国名将范蠡就曾写过著名的《养鱼经》,开创了鱼鳖混养的新模式,成为中国古代池塘综合养殖业的开篇之作。到了唐代,就开始有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陈韦研究员课题组设计制备了石墨烯包裹银纳米颗粒的电极,并成功获得电化学稳定的新型离子聚合物复合电驱动器件。金属电极复合离子聚
【正】 海带生产在我国海水养殖生产中,产量最多,生产最稳定,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发展迅速,养殖面积由1958年的2,800亩扩大到1979年的28万多亩,产量由年产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