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由清华大学学生会组织的“清华大学时代论坛”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说,中国学生的基础比较好,大一时就较为成熟,而至少三分之一的美国学生到大一时还没开窍。“但中国教育太偏重训导,这让中国学生有个很大的缺点:太专一,不管闲事”。
就在同一天,笔者参加了在江苏举行的第二届创新中国论坛。在论坛上,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创新离不开‘自由思想、独立精神、包容百家’的氛围,试问,今天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氛围?”他讲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一次,他应邀出席以色列驻华大使举行的晚宴,席间谈起了教育的话题。大使告诉他,以色列总统西蒙·佩雷斯的母亲,在佩雷斯小时候,每 天在他放学回家后总会问两个问 题,一是“你是否在课堂上问过一 个你的老师回答不出来的问题”;二是“你在学校里是否做过一件让你的老师印象很深的有创意的事情”。他听后,十分感慨:“我上清华附小的孩子每天回家后,我问的问题常常是:‘今天你在学校是否听老师的话?’”
施一公教授说他接受中西教育,他在课堂上也鼓励学生质疑,挑战他的讲课内容,但是回到家里,他却不自觉地要求孩子听老师的话。施教授将这归于文化的问题。这其中可能有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问题,认为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希望孩子不要调皮捣蛋。但更大的问题则是当前的教育制度和环境,并不允许孩子们可以大胆提问、挑战老师,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在努力训导学生们听话。
但就是“训导”,也出了问题。一个事实是,从我国基础教育走出来的大学生,并没有强烈的法律责任意识和道德责任意识,很多时候,根本不知道基本的社会规则。比如,有调查显示,超过90%的大学生承认自己闯过红灯,超过80%的学生认为自己曾有过做作业、考试抄袭的经历,同时他们认为,这不是什么大的问题。这意味着,在“训导”教育中成长的学生们并没有“听话”,并没有形成基本的规则意识。
说到底,我国教育的总体特点有二,一是“灌输教育”,二是“等级教育”。“灌输教育”就是要求学生照单接受老师上课所讲,于是,老师成为课堂教学的权威。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从平等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变为类似“上下级”的服从关系。从教育的角度看,灌输方式是适合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的牢固掌握的,但却不适合引导学生发展自身个性、兴趣,进行独立思考。在这样的教育中,学生们的知识基础或许比较扎实,但却没有健全的人格,也就失去了创新创造的基本能力。
除了知识的灌输,我国教育中还处处充满等级意识的灌输。比如,中小学组织学生列队欢迎领导,这就是学校教育在向学生灌输权力意识。而从整个教育体系的设计上,也是通过“等级”安排,把学生们的精力引导到争取获得更高的等级、待遇中。在义务教育阶段,有重点小学、重点初中(《义务教育法》限制之后,又出现示范和实验小学、初中);在非义务的高中阶段,有示范性高中、名牌高中;在大学,有985高校、211院校、一般院校等;在求职中,有户籍、学历等歧视,如此等等。在现有教育体系中,一个优秀学生的成长路径是:名牌小学—名牌初中—名牌高中—副部级的985高校,而在这之外,成长历程就将十分坎坷。
在这种教育体系中,一个不愿意接受老师灌输、时常挑战老师的学生,会被冠以“坏学生”称谓。事实上包括老师,也被这样的教育体系“训导”。不按照灌输模式,要求学生考出高分,进入好的学校,就不是一个“好老师”。
时下,创新人才成为一个时髦的词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在笔者看来,如果教育不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不鼓励学生有求异思维和大胆质疑,就不可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为此,必须改变我国只关注学生知识教育,采取单一的分数标准选拔学生的教育培养模式,应该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为受教育者提供多元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选自《江西晨报》)
就在同一天,笔者参加了在江苏举行的第二届创新中国论坛。在论坛上,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创新离不开‘自由思想、独立精神、包容百家’的氛围,试问,今天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氛围?”他讲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一次,他应邀出席以色列驻华大使举行的晚宴,席间谈起了教育的话题。大使告诉他,以色列总统西蒙·佩雷斯的母亲,在佩雷斯小时候,每 天在他放学回家后总会问两个问 题,一是“你是否在课堂上问过一 个你的老师回答不出来的问题”;二是“你在学校里是否做过一件让你的老师印象很深的有创意的事情”。他听后,十分感慨:“我上清华附小的孩子每天回家后,我问的问题常常是:‘今天你在学校是否听老师的话?’”
施一公教授说他接受中西教育,他在课堂上也鼓励学生质疑,挑战他的讲课内容,但是回到家里,他却不自觉地要求孩子听老师的话。施教授将这归于文化的问题。这其中可能有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问题,认为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希望孩子不要调皮捣蛋。但更大的问题则是当前的教育制度和环境,并不允许孩子们可以大胆提问、挑战老师,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在努力训导学生们听话。
但就是“训导”,也出了问题。一个事实是,从我国基础教育走出来的大学生,并没有强烈的法律责任意识和道德责任意识,很多时候,根本不知道基本的社会规则。比如,有调查显示,超过90%的大学生承认自己闯过红灯,超过80%的学生认为自己曾有过做作业、考试抄袭的经历,同时他们认为,这不是什么大的问题。这意味着,在“训导”教育中成长的学生们并没有“听话”,并没有形成基本的规则意识。
说到底,我国教育的总体特点有二,一是“灌输教育”,二是“等级教育”。“灌输教育”就是要求学生照单接受老师上课所讲,于是,老师成为课堂教学的权威。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从平等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变为类似“上下级”的服从关系。从教育的角度看,灌输方式是适合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的牢固掌握的,但却不适合引导学生发展自身个性、兴趣,进行独立思考。在这样的教育中,学生们的知识基础或许比较扎实,但却没有健全的人格,也就失去了创新创造的基本能力。
除了知识的灌输,我国教育中还处处充满等级意识的灌输。比如,中小学组织学生列队欢迎领导,这就是学校教育在向学生灌输权力意识。而从整个教育体系的设计上,也是通过“等级”安排,把学生们的精力引导到争取获得更高的等级、待遇中。在义务教育阶段,有重点小学、重点初中(《义务教育法》限制之后,又出现示范和实验小学、初中);在非义务的高中阶段,有示范性高中、名牌高中;在大学,有985高校、211院校、一般院校等;在求职中,有户籍、学历等歧视,如此等等。在现有教育体系中,一个优秀学生的成长路径是:名牌小学—名牌初中—名牌高中—副部级的985高校,而在这之外,成长历程就将十分坎坷。
在这种教育体系中,一个不愿意接受老师灌输、时常挑战老师的学生,会被冠以“坏学生”称谓。事实上包括老师,也被这样的教育体系“训导”。不按照灌输模式,要求学生考出高分,进入好的学校,就不是一个“好老师”。
时下,创新人才成为一个时髦的词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在笔者看来,如果教育不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不鼓励学生有求异思维和大胆质疑,就不可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为此,必须改变我国只关注学生知识教育,采取单一的分数标准选拔学生的教育培养模式,应该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为受教育者提供多元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选自《江西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