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拾荒,她在拾生命散了,不散

来源 :小资CHIC!ELEGANC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rf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拾穗者》里采访的画家庞斯说,每一个物品都有自己的用法,每一个物品都是一句诗。这才是拾遗的意义,所有遗者,无不是遗珠。不过,瓦尔达的感人之处不只在审美和哲学,她始终带领我们回到最基本的生存层面去审视,这个世界到底哪里病了?并且妙处在于,她不去过度褒贬拾荒者们,对那些朴素地根据自己需要获取剩余作物的人如是,对仅仅审美化使用“遗物”的艺术家如是。
  瓦尔达的《拾穗者》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它从米勒的《拾穗者》出发,以艾杜安的《香柏杜安的拾穗者》结束,中间却赋予“拾荒”无数溢出的意义,甚至可以让我们重新想一想自己不断流逝的生命当中,可以拾回什么、不丢弃什么?
  Les glaneurs et la glaneuse——电影的法文原名意味深长,这也是拉丁语才可能的语言游戏,直译为《拾荒者们与女拾荒者》,前者是阳性名词(但复数可以指男女全体),后者是阴性名词——在电影里,是瓦尔达自比。
  但电影一开头就说:“拾穗在以前是只有女性去做的”,的确,两幅《拾穗者》以及中间出现的布荷东《拾穗者的归来》里面都只有女性。如果颠覆历史对性别分工的偏见去看,这也可以是一種赋权,因为女性比男性更细腻、更懂得甄别大地上对我们生活有益之物,所以她们天然拥有拾穗的权力。同时,她们还比男性更懂得感恩——
  弯腰捡拾的动作,是向大地致谢鞠躬。
  那么对于失去农地的我们城市当代的精神贫民,我们可以捡拾什么?致谢什么?我们的贫乏恰恰因为我们没有了致谢的对象,我们的生活是一种苟且偷生,对我们的环境与包围我们的时间暗怀怨恨。于是瓦尔达说,来,让我们看看那些跟我们不一样的人、那些“法外之徒”是怎样干的。
  于是她寻找了各个层面的“拾荒者”,有依循传统和十四世纪的法律去农田与庄园捡拾农作物残余的,也有收集城市消费过剩物品营造自己居所和艺术品的,还有信奉内心法则的素食主义者——他的生物学专业让他在城市里免费获得营养,同时他也免费给出精神营养与那些刚刚来到法国的难民们。
  但在这个过程中,瓦尔达自己不断出现,一如她其他的“纪录片”,她从不回避作者自我意识的介入,她的存在也是她记录的一部分。比如说她的第一个介入镜头,是她饱经沧桑的一只手。
  她的手与捡拾密切相关,我们知道瓦尔达在成为导演之前是一个摄影师,这只手调焦和按下快门,捡拾影像。后来它捡拾了无数悲欢的情节、世间的变幻。最后,在这个镜头里,我们看到它自己也捡拾了皱纹——这个女人,在捡拾时光。她不像男导演塔可夫斯基那样雕刻时光——这是一种男人的奢望,时光是自在物,女人更懂得接受它和它为伴。
  下一次我们看到瓦尔达的手,是它在围成圈圈,像儿童玩的游戏一样,“吃掉”高速路上她所见到的一辆辆汽车。这些汽车是从米芝莲厨师去勃良地美酒区的路上就开始大量出现的,首先它提醒了我们洞察消费社会的真相——卡车运转不停,但我们知道它为何运转吗?它转运的东西有多少和我们真实的需求相关?于是瓦尔达潜意识要“吃掉”它们,她做的,和其他拾荒者对消费社会硬规则的反抗,道理一样。
  不过瓦尔达一笔荡开,她说我们看到实的时候也要看到空。手指圈出一个空,拾荒者是反对空所以才不断收集吗?
  “它是洞穴是避难所,从空虚的角度说,”一个拾荒成瘾的人,他说自己正在接近空虚“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趋向于低”。这句话的玄机,是拾荒的真谛,拾穗者趋向低不是一种纯粹的功利行为,“有的拾荒者单纯是喜欢拾荒,”瓦尔达说,“喜欢”很重要,它使我们得以重建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也许张爱玲那句著名的话,能帮我们理解这个“低”——“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把自己降低是一种爱,从尘埃里的捡拾,是一种似乎种花的行为。
  另一个朴素的拾荒者说:拾荒是打捞东西。表面看来,拾荒还是对现在时尚的断舍离的一种反对,不断不舍不离,还要增加自己的负荷。瓦尔达用自己的电影做了一个漂亮的示范:她连镜头盖被摄入的画面也不丢弃,也剪辑进来,形成画面与画面的意识流之间一个跳跃的桥梁。正如她采访的画家庞斯说的:每一个物品都有自己的用法,每一个物品都是一句诗。的确,这才是拾遗的意义,所有遗者,无不是遗珠。
  不过,瓦尔达的感人之处不只在审美和哲学,她的新浪潮左翼思想根深蒂固,始终带领我们回到最基本的生存层面去审视,这个世界到底哪里病了?
  实际上上帝给我们这个世界是足够我们和所有生命共享的,我们需要的只不过是重新分配——墨西哥查巴达游击队的童话诗人马柯士,跟巴黎的拾荒者们所见略同,毫无疑问,瓦尔达也站他们这一边。这样的人全世界都有,他们是救赎者。如果瓦尔达还活着,我会邀请她来香港,介绍她认识我的一个朋友庞一鸣,他曾经发起一年不光顾大财团的运动——实际上等于一年不作迎合资本主义的消费活动。
  如果消费是一种政治,不消费就是一种非暴力的抗争手段。在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法国的农村资产持有者像果园主、农场主等,对这种不消费行为也持开放态度。2000年前夕的法国似乎还是一个勉强维持古风的均衡世界,让凯撒的归凯撒,树上的果子众多,我们不必像传说中倾倒牛奶以维持价格的经济危机持有人那样暴殄天物。
  甚至不必像瓦尔达那样搬出街上的律师,告诉我们节俭的权力。瓦尔达的妙处在于,她不去过度褒贬拾荒者们,对那些朴素地根据自己需要获取剩余作物的人如是,对仅仅审美化使用“遗物”的艺术家如是,对那个似乎苦修圣徒一样的生物学硕士也没有过多的渲染。她只是拍下一个意味深长的镜头:他在夜校里教给难民们的法语词汇,是“成功”、“有用的虫子”,也许他和她只是想我们与难民们一起反思这些固有价值。
  除了在混沌中开始反思的我们,这部电影里,收获最多的拾荒者,还是瓦尔达。她拾得最有诗意的,是一个没有时针的时钟,瓦尔达在后面流过,就像她的生命;之前她拾得的心型马铃薯,在这时恰当地重现,它们在电影里永不腐烂,与时钟、瓦尔达一起停留,在我们这些往影像中拾荒的人的体内,开始跳动起来。
其他文献
我们觉得那是在金字塔最底端的、永远坚固的基石,却不知道有一天我们会恐惧未知的连根拔起。  这一年或许是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我们有停下来思考的机会,忽然发觉多年来我们奔跑着往前走,希望创造更好的生活,却因此也忽略了基本的生存问题。我们觉得那是在金字塔最底端的、永远坚固的基石,却不知道有一天我们會恐惧未知的连根拔起。我想起了那副油画,对自然的敬畏和在生存面前虔诚地低下头,那是法国画家米勒在1857年创
期刊
对于广大女性消费者来说,一定或多或少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线下试用美妆产品担心卫生问题,网上消费又存在选择困难。疫情期间,多款APP陆续推出了线上试妆这一功能,足不出户就可以体验各种品牌的美妆产品,解决了盲目剁手党的后顾之忧。  线上试妆大多依赖AR影像技术,模仿线下的试妆场景,为消费者提供眼影、唇彩、腮红、粉底等彩妆产品的试用,享受真实妆容,买到自己心仪的化妆品。针对不同人群,在保留原本质地颜色的
期刊
云南当地有一种俏皮说法,雨季来临时如果不吃野生菌,是一种辜负和浪费。雨季里空气阴凉,当地山民就会走进森林寻找一种“精灵”般的神奇食物——野生菌。挖松茸不仅是一件很需要耐心和体力,也是充满危险的事情。人们采集、捡拾、挖掘,为的是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在云南几乎没有人不爱吃菌子。  野生菌生长季:大地物源会根据野生菌的时令,提供野生菌鲜货产品:  11月-次年2月,去高黎贡山采摘松露  1月-4月,羊肚
期刊
“拾捡”是一种对生活的习惯性观察,是一个发现生活之美的新鲜角度,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同时也是一种纪念,这是一件很顺其自然的事情。  设计师夫妇金晶和方向的家里陈列着许多来自旅行中的纪念品,其中不乏路边随手捡来的或者二手市集淘来的,它们从全世界各个角落漂流到这个丰盛而温馨的家里,和葱茏的绿植一起续写新的故事。  有时候金晶和方向计划一次旅行是为了给作为设计师的自己充充电、学习学习,比如去日本,
期刊
垃圾是阿尔曼艺术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实物。阿尔曼是典型的拾荒艺术家,他所使用的绝大多数实物都是“拾荒”得来的,他的“垃圾箱”系列作品就是把不同的废弃物装进透明玻璃箱,观看者能够很清楚地看到玻璃箱里装的是什么,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借此思考这些“垃圾”本身的来源和价值。  如何使垃圾变为艺术?如何以量的概念命名现实?垃圾箱艺术创始人阿尔曼·费尔南德(Armand Femandez,1928-2005)的“
期刊
最近吃了很多瓜,最大的瓜莫过于郑爽陷入“代孕弃养”,真相被层层扒开时舆论一片哗然……  对于生孩子这个话题原本我是最没资格的,40岁之前我从未想过我会需要生孩子,因为我对孩子无感,且觉得这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和缘份的事情,也有三两个闺蜜好友和我一样信誓旦旦地坚守着“单身贵族”的阵营。直到有一天忽然发觉原来在同一阵营的职业妇女都走向了家庭妇女的生活圈,发个朋友圈或者孩子相关的内容还得特意屏蔽一下我们这
期刊
戏中的戏散场了,戏外的戏也散场了,不散的只是一份执着的留恋。  故事开始于一个老戏院里正放映的一部老电影——《龙门客栈》(1967)。  电影刚开场时,一派生机,热闹的氛围感还在发酵。可随着剧情的推进,银幕前的观众却在逐步减少,真正看戏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与打打闹闹的武侠影像形成鲜明对比,完全割裂出了两个天差地别的世界。当电影结束时,场灯亮起,只余下一片空旷,一个近四分钟的固定长镜头直白地将戏院的衰
期刊
拾荒者用“自由”来形容自己眼下的生活,那是一种不需要打卡上下班,也不用担心被拖欠工款的安全感。“这种自由感对他们而言是真实的、愉快的,为了这份自由,他们甘愿忍受歧视和污名。”  自从2019年7月上海开始根据《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行强制垃圾分类起,丢弃垃圾不再像以前那样轻而易举了。与此同时,关于拾荒者和收废品者的讨论也随之回到了人们的日常谈论里。很多人会这样问:拾荒者的生存方式和垃圾分类冲突
期刊
在《记忆记忆》中,玛丽亚·斯捷潘诺娃追溯俄罗斯20世纪的个体记忆、家族记忆和集体记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书写记忆的方式。小说其中一条线,作者搜集那些呈现过去痕迹的旧物、日记、照片,还原出家族几代人的故事,“我想听到我所爱的人和事物的声音,创造一个环境,令其中的他们能够为自己说话。”  玛丽亚·斯捷潘诺娃  俄罗斯诗人、作家,也是记者、编辑和出版人,当代俄罗斯文坛最杰出、最活跃的人物之一。代表作《记忆
期刊
每个拟音师都有一堆堆从各种地方拾来的“宝藏”,薛媛也不例外。锈迹斑斑的铁锅、破旧的蒲扇、没了棍的马桶搋子……每一个物件代表一种声音,拟音师的创作历程就是在不断的“拾物”中学习“拟音”。  用面粉加盐可以模拟出踩在雪地上的声音,用煤炭可以做出踩在冰面上的声音,摩擦两个塑料袋能做成煎牛排的声音……这些声音都来自薛媛的“声音杂货铺”。作为拟音师,薛媛的工作主要是凭借着日积月累的技术与艺术经验,利用各种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