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来源 :商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fen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力图用崭新的视角,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反贫困体系。对农业反贫困问题进行详实而具体的解构与阐释。并根据当前的社会发展,对农业反贫困理论建构作具体的分析,考察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农业反贫困问题分析的价值取向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贫困理论;发展;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F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385-01
  
  高尔基曾经说过:人类生活一切不幸的根源就是贫困。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是遏制中国自身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农业贫困,始终是发展中国家难以逾越的发展障碍。
  首先,贫困,既是一个普通而常见的经济现象,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贫困究竟从何而来?农业贫困又是什么?
  农业贫困是历史遗留问题。第一,农业基础设施依旧落后、农村社会风俗迷信观念难以打破,造成社会发展滞后。第二,政府政策对新农村建设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和强有力的支持,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城市和农村居民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第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最基本的农村教育、养老、医疗以及最底生活保障等制度的不完善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试想,如果农民连基本生活都成问题,又怎么可能上的起学,看的起病?
  我们应当看到的是,全国贫困总量在不断减少,但城镇贫困人口在逐渐增加;尽管居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贫困形势仍十分严峻。区域性贫困与与阶层性贫困并存,但两者正在发生转变。
  在这种背景下,关注贫民、关注贫困问题既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当今所有有良知的中国人共同面对的社会问题。针对中国特殊国情,对城乡贫困问题进行深层次研讨,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具有可操作性的城乡反贫困操作模式,摸索出一条中国特色反贫困道路。
  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思想体系,不同的社会制度对贫困的理解和解释是不同的。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生产力发展阶段,贫困的表现形式、对之测度衡量的手段及其对社会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可能存在着很大差别。研究特定历史条件以及特定历史时期的贫困的本质属性及其深层原因,比较不同类型的反贫困模式,对于全面地认识贫困问题、解决贫困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几年,政府对农业的扶持越来越多,惠民惠农政策不仅给农民增加了收入,还大幅度的提高了农村劳动力利用率和生产水平。
  我们应该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以社会工程为手段,加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反贫困体系。
  那什么是中国特色反贫困体系呢?我给它下的定义是:
  中国特色农业反贫困体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社会工程为指导,以社会技术为中心,实现人类的自身生存与发展。在政策上,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理论上,始终保持先进的导向性,使社会工程成为改造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武器。
  建构规范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有序发展,我们就要充分认识到构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关键就在于构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有效性、可操作性、可控性,从而达到构建和实施“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目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反贫困胜利大致可以分成3个阶段,即:
  第一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以农村土地改革开展为中心的农业基础反贫困;
  第二阶段,1979年以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模式推行的,发展式农业反贫困;
  第三阶段,1986年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的大规模的跨越式农业反贫困。
  中国第一次基础农业反贫困的成功,在于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旧的封建剥削制度的彻底推翻。孙中山和毛泽东都曾说过,中国贫困问题实质上是农民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基数大。认识自身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而中国的贫困问题则必然体现为中国农民的贫困问题。在旧中国,农民的实际贫困问题归根结底是由落后的封建剥削制度所造成的。所以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就是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的重点,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是中国面临贫困问题的复杂性。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发展式农业反贫困的成功,是对以往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左”的政策的调整。在取得第一次反贫困的巨大成功之后,中国共产党在随后开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在指导思想上却逐渐出现了“左”的错误倾向,并愈演愈烈,最后终于走上严重违反客观经济规律,大规模破坏社会生产力的极端,从而导致了贫困大面积的再次发生和蔓延,使国家和人民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挫折和失败教育了党,告诉了人民,只有端正党的指导思想,调整“左”的错误政策,中国才有可能从贫困中彻底摆脱出来。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反贫困的成功,在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转轨。改革是以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铺开为标志的。虽然在改革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并不清晰,但改革实际上却始终是以市场化为定向的。
  在20世纪中国农业反贫困的整个发展历程,特别是第三次跨越式反贫困的历程。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反贫困始终是围绕着农民这个人口众多、贫困程度大的弱势群体进行,在中国进行反贫困,抓住了薄弱环节,特殊群体,也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使反贫困能够取得明显的成效。
  反贫困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找准产生贫困的根源,对症下药,采取措施,方能奏效。中国三次农业反贫困针对的不同的时代特征,不同的贫困根源,即制度性根源、政策性根源和体制性根源,采取了不同的反贫困措施。引用孙中山先生的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反贫困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這不仅是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贫困差距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发生率难以避免,以及脱贫人口仍然会发生返贫现象,而且还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贫困的标准也在发生变化,贫困人口呈动态性发展,加之相对贫困问题的持久性存在,使贫困现象更是不可避免地长期存在。在各种反贫困行动中,制度性反贫困是最有效的。因为造成贫困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与机会不平等。制度性反贫困之所以有效,就是因为它致力于创造和提供这种平等。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进步,人们对教育教学有着更高的关注程度。然而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应当注重对学生的鉴赏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应当从学生的自身心理出发,建立良
2006年的北京车展闭幕后,北京车价就开始进入价格低谷期。降幅最大的是广本雅阁,其价格平均下降了2.5万元,降幅达到车价的11%。降价幅度紧随其后的是东风本田思域(报价,降幅达1.1万元,这也是思域自上市以来幅度最大的一次降价。)上海通用君越也有较大幅度的降价,部分经销商处君越的降幅达1.5万元。有数据显示,此次降价潮席卷了各档次的车型,各个品牌的车型都有较大幅度的降价。车展结束后的一周时间内,降
吉林省六家电信企业的用户缴费信息都已经实现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对接,如果一个用户无故欠费超过2个月,相关信息就将被记入个人信用报告,而这个记录将影响到是否对该客户发放贷款。据了解,目前央行已经和信息产业部达成协议,同意电信用户缴费信息接入个人征信系统,并已经责成各地人民银行和电信企业推进这项工作。  非银行信用信息进入银行的征信系统,对提高企业、个人和整个社会的信用意识会有很大好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作为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通过有效的教学活 动渗透德育教育,以此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所以,在初
摘要:尊重、保障和实现贫困农民生存和获得救助的权利,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因此,本文从社会救助制度这一概念入手,主要考察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建议。  关键词:市场经济;农村;社会救助制度  中图分类号:U676.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3-0367-01      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
电力工程的造价管理离不开结算审核,这是因为它对提高电力工程的造价准确性有着重要意义。科学的结算审核是管理的核心 的部分,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关系到电力工程的工程质
高中历史教学是高中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高中阶段,历史学科的特殊性使得学生在高中阶段对于历史学科的兴趣比 较低下,课堂的参与意识比较淡薄。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
新课程改革非常注重倡导生活化理念,数学就与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鉴于数学知识抽象性强的特点,数学教师就要注重 开展生活化教学,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随着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多了,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了。然而, 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一个令
当一口气读完最近由北京普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推出的译著《里程碑:伟大的斯隆 经典的管理》(下简称《里程碑》)一书,不禁怦然心动。就企业管理方面的著作而言,能够让人挑灯夜读、一口气读完的书不多,《里程碑》却是其中的一本。    《里程碑》从多个视角向读者展现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艾尔弗雷德·P·斯隆的管理天赋与风采。斯隆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成功实践,提出了对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的四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