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ongsh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画是中国绘画所特有的题材,历史悠久。中国人爱竹,不仅仅爱竹子的劲节英姿,也是勉励自己像竹子一样有傲然风骨。竹子在中国文化中留下的审美意象,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中国画中,竹画有两种方式:一为设色竹子,属花鸟画;一为墨竹画,以墨竹为主,四君子画中的竹画为墨竹画,是典型的文人画。
  文同(1018—1079),字与可,自号石室先生,又号笑笑先生,四川梓潼人。曾官司封员外郎、秘阁校理。又受命守湖州,故人称“文湖州”。传派即为湖州竹派,影响深远。传世作品有《墨竹图》(图1),绢本墨笔,纵131.6厘米,横105.4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用水墨画倒垂竹枝,以独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写竹叶,浓淡相宜,靈气顿显。笔法谨严有致,又现潇洒之态。
  


  北宋赵昌《竹虫图》立轴(图2),绢本设色,纵99.4厘米,横54.2厘米,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此图画幽篁疏影,双钩填彩,以色之而飞,又绘天牛、螽蜥,无不刻画入微。浓淡来显叶之向背、竿之盘曲。枝叶饱满, 叶果实又仿效徐崇嗣的“没骨”画法。设姿态多样,另有花卉野瓜、蝴蝶蜻蜓萦绕,色浓丽而又不隐墨骨。
  南宋梁楷《六祖斫竹图》(图3)立轴,纸本墨笔,纵73厘米,横31.8厘米,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此图描绘六祖慧能斫竹的故事。慧能,俗姓卢,世居范阳,曾为樵夫,为禅宗南宗的开创者。图中的六祖在古树衬托下,一手拿刀,一手持竹竿,正砍伐枯竹。画面以寥寥几笔,就勾画出六祖的生动神态,充分表现了慧能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这一身世特征。用笔刚劲老辣而又简括,气势非凡,是作者的“简笔”佳作。
  


  五代后蜀黄筌《雪竹文禽图》(图4),绢本设色,纵23.6厘米,横45.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黄筌,生年不详,卒于公元965年,五代后蜀画家,字要叔,成都(今属四川)人。历仕前蜀、后蜀,官至检校兼御史大夫;入宋任太子左赞善大夫。集各家之善赡,遂成一家法。作品多描绘宫廷中的异卉珍禽,丰满,画花浓丽工致,勾勒精细,几乎不见笔迹,谓之“写生”。后人把他与江南徐熙并称“黄徐”,形成五代、宋初花鸟画两大主要流派。此图的笔法十分工细,先作淡墨而后用色彩渲晕,并分许多层次,完全符合画史所记黄筌的艺术形式。
  元代顾安《风雨竹图》(图5)卷,纸本墨笔,纵25.1厘米,横183.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为画家暮年墨竹名作。以浓淡墨笔画大叶竹两竿,枝干斜覆,竹叶下垂,表现了风雨中竹子的枝叶挂满雨水、纵横披离、摇曳多姿的自然形态。用笔潇洒苍润,墨气浓重,严谨自然,劲挺有骨,悉尽笔墨之能事,清润之气扑人眉睫。
  元代顾安《拳石新篁图》(图6)立轴,纸本墨笔,纵76厘米,横40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写新篁数竿,瘦削挺拔,立于石旁,竹叶参差错落,以浓淡显出不同层次,线条锋锐有力,笔墨细腻,生意盎然。
  顾安(1289—约1365),元代画家。字定之,号迂讷居士,平江(今江苏苏州)人,家昆山(今属江苏),祖籍淮东。父松江府判官,以荫授兰溪(今属浙江)、龙岩(今属福建)等地巡检。后任泉州同安县尉。擅画墨竹,常作风竹新篁,行笔谨严,遒劲挺秀,用墨润泽焕烂,画湖石带勾带染,得皱透之姿,在李衍、柯九思外,自有一股萧疏清逸之气,成为一格。亦王行、楷书。
  传世作品有《幽篁秀石图》《竹石图》《墨竹图》等。图中湖石危立,玲珑剔透;石后丛篁林立,竹竿瘦劲,竹叶上仰,绰约多姿;更有稚笋数双,穿插丛竹间,一派春意盎然之景色。湖石带勾带染,造型隽美,富有立体感和装饰味。笔法遒劲,浓淡相宜,为顾氏墨竹画之代表作。自识“东淮顾安定之”。
  元代柯九思《横竿晴翠图》(图7)立轴,纸本水墨,纵51.7厘米,横32.5厘米,大阪市立美术馆藏。此图竹枝一竿,取势自上倾下,又旋而翻上,用笔苍劲,除主干用墨稍淡外,枝叶皆以浓墨为之,表现出坚韧顽强的精神力量,实是作者寄情笔墨的用心之作。其艺术表现手法乃效拟宋人文同,而较之老辣,富有书法笔意。
  


  元代柯九思《清閟阁墨竹图》(图8)立轴,纸本墨笔,纵132.8厘米,横58.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柯九思(1290—1343),字敬仲,号丹丘生、五云阁吏,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博学能文,曾官奎章阁鉴书博士。精鉴赏古物书画,墨竹师文同。亦擅画墨花、山水。传世画迹有《清閟阁墨竹图》《晚香高节》《双竹图》等。
  此图画竹两竿,依岩石挺拔而立,石旁缀以稚竹小草。竹叶以书法之撇笔法写之,墨色浓润,浓淡相间,沉着劲挺。画风从文同中变出,石用披麻长皴,圆劲浑厚,具有空间及体积感。画面清雅秀美,神足韵高,自有一股劲挺拔俗的清刚之气,在元代的画竹大家中自成一派。
  元代赵雍《青影红心图》(图9)立轴,绢本设色,纵74.6厘米,横46.4厘米。
  赵雍(1289—1361),字仲穆,浙江湖州人。赵孟頫次子。官至集贤待制、同知湖州路总管府事。书画继承家学,山水、花鸟、鞍马、人物、界画无所不能,尤以山水、鞍马画最为出色。亦能诗文,并精鉴赏。传世作品有《青影红心图》《骏马图》《溪山渔隐图》等。
  此幅以淡彩汁绿写兰竹,为元人兰竹画中所罕见。图中危石耸立,以中锋淡墨勾画轮廓,略加皴擦,石间生出一枝修竹,枝条如弯弓曲弧,竹叶纷披多姿。坡地丛生蕙兰,茎叶青翠穿插交错,一荑盛开五六朵白花,蕊心浅红点缀,清幽含芳。画家将书法笔意融入画里,反映出文人画的艺术趣味。竹干行笔如写篆书,竹叶如八字,而兰茎则蕴含行草笔意。诗塘上有清顾莼、唐翰题、蒋因培、李兆洛诗题和观款。曾经明文徵明、项元汴、清张玉书,近人黄仲明、吴湖帆收藏。现藏上海博物馆。   


  明代金浞《双钩竹图》(图10)立轴,绢本设色,纵150.5厘米,横83.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金浞,生卒不详,明正统间人。字本清,号朽木居士,又号太瘦生,鄞(今浙江宁波)人,任中书舍人。官至太仆。篆、隶、行、草皆佳,绰有汉晋人风度。擅摹印篆,写竹石甚佳,其勾勒竹尤妙。
  此图绘坡上石畔高挺两竿修竹,枝干挺劲,竹叶茂盛,向背俯仰交错,浓淡相映成趣。石隙、草坡,新篁丛生,呈雨后勃发之势。双钩线条细劲,填染色彩清雅,颇得修竹新篁的秀劲潇洒之韵。此图为画家极少见的存世作品了。
  明代吕瑞俊《竹雀图》(图11)立轴,绢本墨笔,纵153.2厘米,横8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吕瑞俊,无生平记述。图中画湖石、丛竹。竹竿粗壮挺拔,竹叶茂密成阴,一群麻雀,或飞,或栖,或鸣,或食,活动于丛竹中,为竹林静中增喧。画法严谨,形象生动。以墨色的浓淡变化,突出空间上的幽深感,意韵空蒙。
  明代沈贞《竹炉山房图》(图12)立轴,纸本设色,纵115.5厘米,横35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沈贞,生于1400年,卒年不详,明代画家。一名贞吉,号南齐、陶然道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画家沈周的伯父。工唐律,善绘事,山水取法董源,略具烟林清旷、平淡天真之趣。此画山峰耸立,山岩脚下,丛竹苍翠,清溪湍流,杂树、山房、水榭、庭院错落其间,竹房内有人对坐闲谈,颇得清幽之趣。沈贞师法董源,又取元诸家之长,山水精妙,直逼宋人。此图笔墨工整缜密、清新秀逸。
  明代项元汴《仿苏轼寿星竹图》(图13),绢本设色,纵56.8厘米,横29.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斜坡之上,两竿秀竹挺立于文石之后。文石用笔圆润琐碎,风格特异,浓墨点缀,苍劲秀峭。秀竹浓淡相携,意境古拙天真。
  清代孙楷《竹图》(图14)扇面,纸本墨笔,设色,纵17.5厘米,横52.3厘米,徐悲鸿纪念馆藏。
  孙楷,生平不详,清代中后期画家。此扇面以淡墨写竹竿、山石,浓墨撇叶,虽寥寥几笔,清韵之风却已满纸。画面布局隽永沉稳又不失空灵幽深之意。只可惜此扇面有部分缺损。
  


  清代赵之琛《双钩竹石图》(图15)立轴,纸本设色,纵128.2厘米,横61.5厘米,浙江省博物馆藏。
  赵之琛(1781—1860),字次闲,号献父,钱塘(今杭州)人,工书,擅画山水、花卉,喜写佛像。山水师法元代倪瓒和黄公望,用笔萧疏、幽澹。花卉用笔潇洒,着色淡雅。传世作品有《梅花幽篁图》《松芝图》《双钩竹石图》等。
  此图写坡上修篁三竿,皆以双钩绘出,竹叶淡染汁绿。湖石玲珑瘦立,笔法峭劲。敷色清雅,布置奇险,是晚年用意之作。自识:“心培三兄屬写于补罗迦室,时为癸卯十月之朔。次闲。”
  


  近现代张大千《春枝栖禽》(图16),1937年,纸本设色,107厘米× 46厘米,杨柳青书画藏。
  张大千(1899—1985),原名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斋名大风堂。生于四川内江,祖籍广东番禺。张大千毕生的创作,达到了“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宋之富丽”的境地。他集文人画与作家画,宫廷艺术与民间艺术为一炉,达到了雅俗共赏、劲健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的艺术高度。
  《春枝栖禽》中的枝干,苍老挺拔,皴擦利落,与之相伴的一青翠风竹,细劲有力,用笔洒脱,别有韵致。一长尾鸟傲立枝头,不畏风霜,独行独往,英姿奕奕,颇见传神。可见画家举凡人物山水、花鸟、工笔、写意,无一不能,无一不精。
其他文献
书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千百年的沧桑巨变,无数的书画精品随着社会的发展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但是书画艺术却是代代相传,并不断发展创新。近现代书画就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    山东青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名家辈出。寇准、范仲淹、宗泽、张叔夜等朝廷重臣,郑道昭、欧阳修、王世贞等文坛巨匠,都曾居官青州;王曾、邢玠、钟羽正、冯溥等一代名臣,郦道元、燕肃、于钦、黄庭坚
期刊
梅瓶是我国古代瓷器中一种极具特色的器型,它的基本造型为小口,短颈,宽肩,体修长,圈足,整体看上去或挺秀俏丽,或浑厚圆润,纹饰无论素面还是繁复,都颇具观赏性,一直以来备受人们的重视和喜爱,赢得众多赞誉。  梅瓶最早出现在唐代,到宋代时已流行。关于梅瓶的得名,一直以来众说纷纭,迄无定论。其中,民国初年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一书所载被广为认同,“梅瓶,口小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折,于足则微丰,口径之
期刊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望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张祜《纵游淮南》的一首诗正道出了扬州城内热闹的街市景象。当时的扬州是江南的经济重镇,发达的经济带动了书画市场的繁荣,以郑板桥为代表的一大批画家聚集在这里谋生卖画,由此产生了风格鲜明雅俗共赏的作品,亦形成了一个固定的书画圈子,史称扬州八怪。  那么,他们的墨竹画及其他书画的润笔费及卖画的真实情形到底是怎样的呢?  润格作为进入市场手
期刊
蓄留着一头白发与胡须的王太田先生,其号“艺耕”,别署“雨农斋”。1945年出生于台湾台南佳里镇,从小聪颖过人,喜爱丹青书画,先后毕业于台南师范学校、台湾艺术大学、文化大学国画推广班及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资优特教班。  王太田15岁那年,在顾启时老师启蒙下,首次拿下了曾文中学素描赛的第二名,由此开启了其对书画的天分与兴趣。16岁进入台南师范学校后,加入国画与西画社,次年当选国画社社长,并获得全校写生素
期刊
本刊讯 曾两次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近期再次取得重要进展,首度发现大量北宋晚期以降的素烧器以及两座明代窑炉。专家表示,这对研究汝窑与官窑关系、梳理河南古陶瓷历史又提供了新的佐证。  汝窑位居北宋五大名窑之首,存在时间极短,传世瓷器极少,这一瓷种的考古研究与技术复原一直为社会瞩目。近日,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文物局主办的“2016汝瓷工艺技术与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在宝丰举行,
期刊
本刊讯 台北故宫博物院日前宣布,9月1日至12月1日,将试行展场有条件开放拍照、摄影。人气文物翠玉白菜、肉形石等,都在本次试行开放拍照范畴之内。  台北故宫博物院发言人李静慧表示,目前规划开放的文物包含金属铜器、瓷器、玉器等器物类文物。而书画类文物因多为水墨纸画、老化作用明显且畏光,因此未来是否开放拍照仍要研讨之后才会确定。 (据新华社)
期刊
历经千年演进的中国陶瓷,其品种繁多,工艺精湛。不过到了清末时期,如果单论优秀且有旺盛生命力的品种,应该仅剩下了青花与粉彩两类。且其中的粉彩自清朝以来,就以其新颖独特、赏心悦目的形态,竟然曾一度撼动了青花霸主的地位,并“毫不留情”地挑战它的老大:青花。而此粉彩的前身,即有着表现细腻、层次丰富特点的洋彩。  洋彩瓷又名“瓷胎洋彩”,是仿西洋绘画技法、使用珐琅彩料烧造的一种瓷器,与瓷胎画珐琅同属珐琅彩瓷
期刊
《中国民间收藏陶瓷大系》(以下简称“《大系》”)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十二五”重点项目,由中国收藏家协会组织编纂、河北美术出版社承担出版。该书首次比较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我国民间陶瓷收藏的面貌,不仅具有填补空白的重要意义,同时对民间收藏起到正面的推动作用。为了让更多的藏家更好更直观地了解各个分卷的工作情况及其所涵盖地域的民间陶瓷收藏概况,受《大系》编委会委托,本刊将对《大系》编委会成员及十二
期刊
本刊讯 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的新作《水浒一百单八将》首发式日前在北京饮兰山房举行,百余幅原作集中亮相。  在这批作品中,蔡志忠依然使用极富东方韵味的“蔡氏线条”,活灵活现地活化出一百单八将的形象,“在似与不似之间”,呈献全新的水浒英雄谱。蔡志忠创作题材中最被广大爱好者认知的还是中国古典文学系例:《老子》、《论语》、《庄子》、《西游记》、《封神榜》。为了使这次展览的内容丰富多姿,蔡志忠还特地为该展览
期刊
本刊讯 日本政府日前确定了2020年东京奥运会纪念币的设计方案。为了显示将奥运从里约热内卢接力引入东京,两枚纪念币正面都是由象征日本的樱花与巴西街道边常见的黄色花朵“Tabebuia umbellate”组成,反面采用东京奥运会会徽。  据报道,面值1000日元的奥运纪念币售价为9500日元。发行枚数分别为5万枚,预计日本造币局9月左右开始制作,今年年底开始发行。 (据日本《读卖新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