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本无心却清高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o_oai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千百年的沧桑巨变,无数的书画精品随着社会的发展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但是书画艺术却是代代相传,并不断发展创新。近现代书画就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
  


  山东青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名家辈出。寇准、范仲淹、宗泽、张叔夜等朝廷重臣,郑道昭、欧阳修、王世贞等文坛巨匠,都曾居官青州;王曾、邢玠、钟羽正、冯溥等一代名臣,郦道元、燕肃、于钦、黄庭坚、李清照、冯惟敏等一代名流,都诞生在青州。五代和北宋初期的青州人李成,是一代山水画大师。明代冯起震善画竹,清代冀旭工芦雁、王曰叟善画葡萄,当时人称“冯竹冀雁王葡萄”,名噪一时。民国初年的杨润初、焦旨白、张有光、刘子云、李佐金都是有名的丹青高手。近现代的李苦禅、董寿平、刘国松、黄胄、舒同、启功、沈鹏、刘大为、冯远、田黎明、陈平、龙瑞、刘炳森、范曾、王学仲、欧阳中石、刘文西、武中奇、赵绪成、于希宁、孙伯翔等大师级名家近百名,都曾来过青州,为青州留下了墨宝丹青。现将青州馆藏明清时期精品墨竹作品简单介绍,以飨大家。
  明冯起震墨竹
  冯起震,字青方,又字省予,号稷下门生。生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在世九十余年。益都县高柳(今青州市高柳镇)人。据《益都县图志》记载,冯起震为元朝益都总管府尹兵马都总管冯彰的后裔。他“少负异资,淹贯经史,为诸先生试辄冠。”但他一生“不希仕进”。隐居在家,以教授学生为业,尤善画竹。他所画之竹,笔墨挥洒,狂放不羁,并自成一格;其竹亭亭玉立,刚劲挺拔,观后给人以宁折不弯之感,素有“冯竹”之称誉,居“青州三绝”——冯竹、冀雁(冀旭芦雁)、王葡萄(王曰叟葡萄)之冠。明著名书画家董其昌、李日华称冯起震画竹为“文与可后数百年所仅见”。文与可即文同,北宋仁宗至神宗时人。籍四川梓潼,皇祐年间进士及第,先后知洋州、湖州,故称“文湖州”。他善画墨竹,所画之竹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疑风可动,不筍而成者也。得爱于素屏高壁,状枯槎老木卉,凡旨蕑重。学者宗之。谓为“湖州竹派”。苏轼赞其梅竹:“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文而醜,是為三益之友”。并善山水、树石、人物、花卉,亦善诗文和书法。将冯起震与其并称,可见“冯竹”也已名冠当时。
  冯起震画竹,流传颇丰,其中青州博物馆收藏有:
  《竹园图》(图1):纸本。由12幅组成,纵175.5厘米,横650厘米。画面描绘一片生机勃勃的竹园。园中山石林立,溪水潺潺,水边石旁,翠竹繁茂,疏密有致;杆杆青竹,或苍老,或稚嫩;尺尺竹笋,或蒸蒸日上,或顽强破土。微风细吹,竹影婆娑。整个竹园尽潇洒之姿,富檀栾之秀,落款“北海冯起震,八十六岁笔”,下钤“冯起震印”“青方”印二方。为冯起震的力作之一。已制成釉上彩壁画,嵌于青州市博物馆门厅内。
  《雪竹》(图2):纸本。纵211厘米,横78厘米,画面中四枝修竹的枝叶和顽石上堆满白雪,空中霪云密布,大雪纷飞,冯起震巧妙运用留白技法,使竹枝和地面的积雪呈现厚重之感,而竹干却昂首挺拔,体现宁折不弯的境界,为冯起震画竹的技巧与其精神的杰作。右上角落款:“北海青方摹”,上钤“冯起震印”“青方”印二方。
  《晴竹》(图3):纸本。纵262厘米,横101厘米。画中翠竹挺拔,顶天立地,竹节圆浑挺劲,枝繁叶茂,互相交叠,叠而不乱。竹节处生枝,枝的末端似鹿角叉出。竹笋节节向上,茁壮生长,下方顽石陪衬,巨大的石头用粗犷的淡黑勾勒,造型奇丽,坚硬而苍润,用焦墨点苔,充分表现出石与竹的不同质感。右侧中钤白文“冯起震印”“青方”印二方。
  冯起震之子可宾,善画顽石,父子常常合作,传为一时佳话,父子合璧之作的竹石刻石存世不少,多方上留有董其昌、邢侗等人的题款,更显珍贵。
  清杨涵《风竹图》
  杨涵,字水心,又名辅峭,字云峭,号云笠。山东益都(今山东青州)人,生卒年不详,清康熙时贡生。著有《云峭诗稿》。
  《风竹图》(图4),绢本,墨竹,纵295.5厘米,横103厘米。画面描绘了田野里数竿翠竹在风中摇曳的姿态。所画枝叶,开张有势,意态潇洒,偃仰、疏密、浓淡都很得宜,生动地表现了竹子临风的神韵。左侧中上落款:“丙寅秋九月为先生作于石屋山麓。云笠涵。”下钤“云峭”“我本无法”印两方。“我本无法”,即以自然为师也。
  从《风竹图》可以看出,杨涵习诸家之长,融会贯通于自己的画中。其用笔流畅而遒劲,落墨即是,出笔便巧。画面中浓淡虚实,层次分明,枝叶横斜,俯仰向背,繁而不乱,撇叶锋长,笔法灵活而稳健,显然是从文同墨竹变化而来的。而此图强调数竿竹前者色浓,后者色淡,以分别前后,这是写竹之圣者李衎的创作方法。我们不难发现,近景之竹叶泼墨淋漓,生动真实。远景之竹叶以淡墨写出,使全图觉得五彩缤纷而又层次井然,疏密有致,从而呈现出“远近高低各不同”之景致。
  


  在古代文人的心目中,不同的花卉均代表着特定的含意,这是长期以来画家和观者所相互默契的。而竹的寓意则十分丰富,竹既可以言志,又可以寄情,说是画竹实即画人,没有什么比竹更能象征文人的气节。宋代李昉在他的《文苑英华》中称竹有四德:刚、柔、忠、义,并解释道:“劲本坚节不受霜雪,刚也;绿叶凄凄翠阴浮浮,柔也;虚心而直无所隐蔽,忠也;不孤根以挺耸,必相依以擢秀,义也。”在他眼中,竹就是一位忠义双全、刚柔相济的人。杨涵师古而不泥古,师自然而高于自然,他的墨竹重在意境的追求。纵观全图,幽的情趣,春的气息,风的动感,荡漾于其中,别致清新,给人以出神入化之感。风中的嫩竹取斜势,和柔婉顺;老竹则取直势,挺拔坚韧。品读杨涵的《风竹》,但感茎瘦节节悚,枝活叶叶动,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萧然无俗,形神兼备,具有自己的独特风貌。这充分体现了作者除了具有非凡的笔墨功力以外,还对竹有非常深刻的理解。   画家画竹必先爱竹,爱竹必先由观竹而起。据志书记载,杨涵为了观竹,经常坐卧于竹下,细心观察竹的不同形态,观察竹在风、晴、雨、雪等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变化,领会枝叶偃仰欹斜之势,做到“胸有成竹”,故所作“脉络层叠,丝毫不爽”。只有通过观竹、爱竹,对竹的充分理解,执笔时才能自然而然地将胸中之竹纳入毫端,这也正是杨涵《风竹》写竹入神品、形神兼备的原因。
  关于墨竹画的起源,历史记载所说不一,相传在唐、五代至北宋期间就有艺人画竹。而有作品可以印证者,最早就要算北宋神宗时的文同了。其后代有名人,一直传到今天。由于墨竹画与中国文化艺术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在外国人眼中,它已成为中国一种真正的艺术国粹。因此,在张大千和毕加索两位绘画大师初次见面互赠作品时,张大千就作了一幅墨竹送给毕加索。
  清吕培《雨竹图》
  《雨竹图》(图5),纸本设色,纵166厘米,横87厘米。画面以简洁的布局,率意的笔致,写出了雨中的竹子清气袭人的情韵。
  画面下方山石耸立,坡间有刚穿出地面的竹笋、苔草,石缝、坡间生长着鲜花,红花绿叶衬在其中,仿佛感到春色浓郁、花木葱茏、欣欣向荣的气象。画面中右侧坡石间,一簇竹子大小间杂,枝繁叶茂,粗壮的竹子挺拔向上,超出了画面,一棵细竹则在雨中弯向画面左侧,表现了竹子坚韧的品质。画面中的花、草、竹、石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画家行笔起讫有序、气脉贯通,山石自然顿挫,几朵盛开的花在雨中更显精神。整个画面用浅色涂染,画中竹子以焦墨和花青写出,竹叶浓淡相间,山石花草的形态位置以及笔墨都是精心安排。特别是花草大小混杂,聚散相生,增加了活泼的情趣,使画面表现突出,稳定而舒畅。画家用精炼的艺术语言,有致的笔墨旋律,把竹的潇洒飘逸衬托得恰到好处。画左侧有落款:“丙寅秋日写于樵风谿堂,荔幃吕培戏墨”。下钤“臣培”章。
  写意画竹往往是士大夫画家适兴寄意之作,对其有特殊的美学要求,即“不可以形似求之,先观天真,后观笔意,相对忘笔墨之迹,方为得趣”(汤垕《画鉴》)。吕培在这幅《雨竹图》中,精确地捕捉了竹枝、竹叶在雨中摇曳、飘舞的那种动态和神韵,非常自然又非常出色地表现了出来。竹叶上下交错,左右纷披,上仰下垂,把无形的雨用抽象的形式加以表达,通过竹的独特造型和用墨方法使难表现的雨有了可视的形象,似乎還可以使人听到雨打竹叶沙沙的响声。
  吕培,字植之,号荔幃,清广东顺德人。工诗、赋、篆、隶,精摹印,又善画,常与兄翔对案泼墨,商榷位置,怡怡如也。嘉庆二十四年(1819)举人,一生嗜酒,醉后作兰竹,顷刻百十纸,能曲尽风露情态,其他花草亦能与兄竞爽。尝摹清微道人《空山听雨图》,笔致苍秀。吕培画雨竹不是为了画雨而画雨,而是有深刻的寓意,以竹叶的动态变化和墨色的浓淡来表现雨,所画雨竹,竹竿粗壮,坚劲挺拔,与竹叶的摇动形成动静的强烈对比,这是借表现竹子不怕狂风暴雨,坚韧不拔的品格来自喻。这种以画言志,抒发情怀的方式乃是文人画的一大特点。
  


  清谭云龙《墨竹图》
  《墨竹图》(图6),这幅中堂纵170厘米,横96厘米,所绘墨竹,配以兰草、石头,纸本,绫裱。
  谭云龙,一名化龙,字子犹。山东潍坊潍城区东关人,清乾隆、嘉庆年间的木工名艺人、书画家。他幼年失学,学木工技艺,质性灵敏。所作木工精细典雅,身虽为匠,亦曾习儒经年,善书画,又酷爱金石,兼精篆刻、治印,著有印谱《春草堂》2卷。黄县贾筠生曾为之序、胶县高凤翰赋诗赠之,可见谭云龙当时即著名于潍县。乾隆十一年(1746),郑板桥调任潍县知县,除处理公事外,早晚在画室内作画,“用以慰天下之劳人”。当时上门求画者众多,郑板桥每求必应,久之画债高筑。当时谭云龙在潍县县衙大堂修屏风器物,每遇郑板桥作画时则侍立旁观看,心领神会。谭云龙日夜摹写,意至入门。郑板桥喜其聪慧,乐为教之。从此,谭云龙在郑板桥处认真习画、摹写,自己酷爱钻研。同时郑板桥认为自己能在潍县有这样一位徒弟而感到高兴,并细心指点画艺。谭云龙学习很刻苦,作画时每一笔的下、收、墨浓、墨淡都非常细心,受到郑板桥赏识与信任。数年后作画酷似郑板桥,其作品几乎不能辨认。郑板桥政务冗忙时辄其代笔,印章任其使用。乾隆十八年(1753)春郑板桥被罢官后回故乡兴化,不久到扬州。在郑板桥离开潍县后,谭木匠以自己的木工技艺为主,同时广交画友,认真习摹,达到极高的水平。
  


  


  从这幅谭云龙的竹兰石图中可看出,其画秀丽苍劲,傲放慷慨,书法揉隶,笔墨疏放洒脱。布局十分协调,兰竹石的组合极讲法度。真妙之处还在于画面的题跋:“兰竹石头各一家,不曾水乳乱枒槎,板桥居士聊安点,奠定高卑总不差。”这四句诗把兰竹石有机地贯通一气,显得画面既严整又不呆板。对竹结的画法,有粗细劲柔、浓淡干湿、锐利顿挫的变化。画兰草用寥寥数笔,即表现兰草在劲风中摇曳神态,笔墨线条刚柔相济恰到好处。在取景上,近景实,笔笔入微;远景虚,重在取势。近景墨色凝重,黑白反差较大,远景用墨轻淡。该画追求远近对比,虚虚实实的感觉,竹兰用焦墨挥毫,分而不乱,密中见疏,水墨斑斓,使竹兰具有峭倩别致的感受。作者用沉着凝重的线条勾勒出怪石坚实方硬的轮廓,体积不大,但棱角分明,运用不同的水墨加以晕染,石上点苔更显玲珑。盖郑板桥画竹石不点苔,独画石则偶而点苔。此帧即画竹石又点苔于石,施水墨晕染地面,丰富了画面,整幅画迹构思巧妙,景物端庄,竹兰描绘已臻传神境界。
  此画自书己名,在画的右上角,落款题诗一首,不仅起了补叙画意和弥补画面空白的作用,而且给人们以精美的书法艺术享受,是画面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表现了谭云龙所作竹石兰图的纯美意趣。落款:“戊午夏五月(1798)摹板桥老人笔意,子犹、谭云龙”,款下有“谭云龙印”和“浴沐”印。
其他文献
在中国绘画史上,花鸟画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与悠久的历史传统,给人以美的熏陶和享受。其萌芽状态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出现在器物上的花鸟形象,发展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擅长花鸟画的名家,至唐代才真正独立成科。到了五代,出现了黄筌、徐熙两派不同的风格,形成了花鸟画史上较有名的“徐黄异体”。但是,由于统治者的喜好,徐熙的野逸派画风一度受到冷落,这一文人所推崇的水墨画法,直到明代的沈周才得以发扬光大。沈周以
期刊
中国古砚的制作成熟于唐宋时期,这一时期人们相继发现适合制砚的石料,石砚成为主流,其中用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制成的砚台,被尊奉为四大名砚,中国古代的制砚业亦进入一个鼎盛时期。  四大名砚中以端砚为首。制作端砚的石材产于广东肇庆市(古称端州)东端溪水一带,自唐代武德年(618—626)开始,历代均有开采。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意为端石的石质坚实、
期刊
始于宋代的仿古之风,发展至500余年后复古思想盛行的清乾隆朝时,更是无出其右、风靡一时。由于乾隆帝嗜古,故这一时期的竹雕仿古器如仿古竹鼎、竹尊、竹壶、竹卣等,在其影响下亦相继出现并盛行一时。这些古典雅致的仿古器,不仅是当时竹雕中冠绝群雄的重要类别,而且还将华夏的竹雕推向了艺术的巅峰。  清代尤其是乾隆时期的竹雕仿古器,通常可分为三类仿古形式:第一类是仿形器,为竹雕仿古器的大宗。此类综合运用了浮雕、
期刊
青年才俊 藏界翘楚  陈介祺(1813-1884),清末金石学家,著名收藏家。字寿卿、酉生,号簠斋、伯潜。山东潍县(今潍坊市)人。清吏部尚书陈官俊之子。他自幼勤奋好学,聪颖强记。青少年时随父在京求学,19岁即“以诗文名天下”。道光十五年(1835)中举人,1845年中进士。此后10年间,一直供职翰林院。 他广泛涉猎各种文化典籍,对于经史、义理、训诂、辞章、音韵等学问,无不深入研究,而尤酷爱金石文字
期刊
提起海上名家竹类画作,我就想起嘉德拍卖场上曾经露面的张大千和弟子叶名珮1947年合作的《子猷看竹》立轴,叶名珮是经李秋君介绍于1946年拜张大千为师,当时张大千在中国画坛可谓如日中天,能入大风堂学画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叶名珮是学古琴的,但在大千的传授下画艺大进,1947年张大千在上海隆重举办了画展,在展出的作品,有一件张大千与叶名珮合作的《子猷看竹》。历史上子猷爱竹,传世佳话。子猷,即晋朝大书法家
期刊
像生器是竹雕工艺的一个重要品种,也是明清竹雕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仿天然物如花果、鸟兽、昆虫、人物等制作的单体或组合的工艺品,因其形态逼真,故称为像生器。以竹子為材质,或者以竹子为主要材质制作加工的像生器,在我国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以文献为证,至少在明代中期,其就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并涌现出以嘉定朱缨为代表的一批知名竹刻大家。而竹雕像生器主要用竹子的根部(含根须和竹鞭)来创作,题材则以植物、动物和人物
期刊
竹,经霜而不凋,历四时而长茂,集坚贞、刚毅、挺拔、生机、清幽、高洁于一身。竹,早已融入民族性格、民族理想,成为中华民族基因血脉的一部分。图1 清代招子庸《墨竹图》轴  中国人自古爱竹、咏竹、画竹、刻竹,竹文化深沉而厚重。这种文化已成为世界独树一帜的文化遗风,广为播散,流传濡染不息。  竹与我国的文字、文学艺术、绘画等均有密切关系。竹的文字符号最早出现在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其后形成竹部首的
期刊
20多年前农民在临羌寨遗址劳作时发现了很多铁器,其中有几件铁器浇铸工艺考究,造型精美奇特。  第一件是连珠纹执壶(见图1),高27.5厘米,口径16厘米,腹径25厘米,底径13.8厘米,从外部由3个范、内部为1个范组合铸造而成,底部在铸造过程中,没有流到位而形成“沙眼”,之后又用铸造技术进行了修复,底部浇铸修复的痕迹比较明显。  第二件铁器是青铜嘴铁壶(见图2),壶嘴为青铜,壶身为铁,是由青铜与铁
期刊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后居扬州卖画为生,擅画兰竹,又融真、草、篆、隶为一体,自创“乱石铺街”的六分半书,以“诗书画三绝”名于世,为“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像  板桥曾慕“四时不谢之兰,百节常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而欲做“千秋不变之人”,又经一番宦海沉浮却不
期刊
水墨画是中国画的重要表现形式,其独特的黑白水墨效果具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水墨画的创新发展历来是艺术家追求的重要课题,中国当代水墨画艺术家范瑞华创作的禅意弥勒图,无论是从笔墨技法还是思维方法都走出了一条全新之路。由他提出的意象、象意、悟象的三象思维法也为中国画的发展开创了新的方向。《弥勒图》(68厘米×68厘米),生宣水墨  传统中国水墨画注重笔墨,讲究的是笔精墨妙,用笔要求笔力深沉,力透纸背,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