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巧设实验激发兴趣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2633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教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明显地表现在对所学内容必须理解,必须掌握的心理倾向.初中物理是物理学科的启蒙阶段,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老师在物理教学中巧妙地设计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物理.让学生在各种有趣的实验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1巧设学生体验实验,体验实验随手可做的乐趣对于初学物理的学生而言,不能让其感觉到物理很深奥很难学,这会很大程度地打击学生继续学习物理的信心和积极性.老师从学生身边事物着手设计实验,让学生体会到原来物理就在身边.这也正符合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经过多年的尝试,发现有些实验可以这样设计.1.1固体传声让学生自己动手敲课桌,耳朵贴在桌子的另一边听,感受固体传声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原来平时玩的“敲桌子吓人”的游戏里还蕴含有物理的知识呢,初步让学生体会物理很有意思.1.2光的折射我们可以借助于铅笔和水杯进行实验.先将铅笔放于空杯中,观察现象,再向杯中加水观察铅笔的变化.这个实验既容易做,而且现象又直观,让学生过目不忘,且取材都来自于学生身边.有些学生之前看到过这种现象,就是不知道其中的道理,经过这样设计后让学生豁然开朗的体会到原来生活中好多现象与物理知识有关,学习物理还是有用.1.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学们一直觉得被打的人比打人的人疼些,感觉上相互作用力不一样大.针对这种问题,就设计让各个学生用自己的左手和右手握成拳头,一个拳头打击另一个拳头(注意接触的部分相同)结果两拳头有相同的痛感,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从而纠正错误的感觉,学生亲身的体验印象最深刻.通过这样设计的实验让学生发现多学习物理知识才能清楚地了解生活中的道理.巧妙地设计这些简单易做的小实验,能够带领初学物理的孩子们边玩边学,快快乐乐地揭开物理这门学科的神秘面纱.2巧设课本演示实验,体验物理探究过程的乐趣物理课本上有很多演示实验,这些演示有的是为了导入新知识,有的是为了探究物理规律.有的实验演示效果很好,有的实验演示起来较困难,在有些条件落后的地区根本找不到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这就给教学带来了困难,也给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作为教师应该想办法对困难的实验进行改进,尽量让演示实验的效果达到最好,或者设计一些实验来代替原来那些效果不明显、成功率较低的实验,最大幅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物理课堂生动、高效地进行.在此,列举一些改进或替代的实验加以说明.2.1光的直线传播演示实验如果我们按照课本上用激光灯直接在空气中照射,学生在侧面根本看不到光的传播路线.这时可以在教室里点上熏香产生烟后再用激光灯照,侧面的学生会明显的看到光沿直线传播.研究光在水中传播时,可以通过在水中滴几滴纯牛奶(注意不要太多),待混合均匀后再用激光灯照射,侧面的学生会清楚地看到光沿直线传播.经过这些细小的改进让原本不明显的实验现象变得一目了然,提高了学生探究的兴趣.2.2大气压强演示实验课本上是用酒精灯加热易拉罐,加热一段时间后从酒精灯上取下,用橡皮泥封住罐口,过一段时间会发现易拉罐瘪了,从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这个实验由于易拉罐体积较大加热和冷却都需要时间,而且堵住罐口时漏气的可能性较大,这几种原因会影响实验的效果,且需要学生等待,会削弱好奇心.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可以用“纸片托水”来代替这个实验:先将玻璃杯装满水,再用纸片盖住,倒置杯子发现纸片托住了整杯水,这样也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替代后的实验相比原来的实验具有容易操作、效果明显、时间较短、容易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等优点.如果设计得稍微复杂一些,还可以这样:将剥去蛋壳的熟鸡蛋,竖直放置一只瓶口上(蛋比瓶口稍大些),用手压鸡蛋,放手后鸡蛋又弹回来,取下蛋,点燃酒精棉放入瓶内,等火熄灭后,再将蛋放回瓶口,就会看到鸡蛋慢慢地滑进了瓶中,这和课本实验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比较省时,且更有趣,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乐趣.经过不断改进的演示实验,更能抓住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知识的探究过程,让原本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3巧用废品设计实验,体验物理低碳生活的乐趣现今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作为老师应从自身做起,从课堂教学做起,树立“低碳”的理念.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将平时生活中废弃的易拉罐、塑料袋、空瓶等物品用来设计实验,让学生体验“低碳”生活,从物理课堂做起,进而培养学生不乱丢弃垃圾的好习惯,和废品再利用的“低碳”意识.以易拉罐和塑料袋为例说说如何设计实验将废品在物理上进行充分利用.3.1易拉罐我们可以从物理学的不同角度去设计实验.(1)力学:可以用它来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可以用它来体验惯性;还可以用来做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等.因为这些实验比较常见所以不进行展开叙说.(2)光学:小孔成像:可以将易拉罐上半部剪去,底部开一个小孔,再将剪去的开口用塑料纸蒙起来,把蜡烛放在小孔的前面,观察塑料纸上成的像.(3)声学:可以用来制作“土电话”;固体也能传声;声音具有能量等.(4)热学:用来装沙子、水研究比热容的关系;比较各种材料的导热性能等.
  经过这样的利用,学生看到丢弃在路边的易拉罐还会无动于衷吗?更加别提自己随便扔了,也正逐渐地迈进“低碳”的行列呢.3.2塑料袋让人头痛的白色污染,我们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1)液体压强的特点:用一个不漏气的塑料袋装满水,观察侧面、底部都向外凸出,说明液体对容器的底部、侧壁都有压强;再在袋的上、中、下的位置戳三个小孔,水从孔中射出来,比较水射出距离的远近,从而分析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也可以在袋子的同一深度多戳几个孔,比较水射的远近,从而得出同一液体的同一深度的压强特点.还可以将塑料袋套在手上,保留少许空气扎紧袋口,然后将套着塑料袋的手浸没于水中(注意袋中不能有水进去)观察塑料袋的变化和手的感觉,体验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2)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将装满水的塑料袋口扎紧,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让塑料袋逐渐地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渐渐减小,直到全部浸没,示数为零,从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3)凝华现象:将冰块放入干燥的不漏气的塑料袋内,过一会儿看到塑料袋外部出现了霜.(4)静电现象:将塑料袋撕成一条一条的,扎住一端,用手摩擦,就会看到塑料丝会张开的静电现象.(5)空气的浮力:将密封的塑料袋中装满氢气,放手会看到塑料袋会飞上房顶,让学生体验空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也有浮力的作用.现在商场里都在提倡购物袋的反复利用,作为中学生更应该清楚塑料袋的用处.这些实验让学生体验到塑料袋在物理实验中的广泛应用,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任何物品都有再次利用的价值.一个易拉罐、塑料袋经过老师的精心设计,原来可以用来进行这么多的实验探究.学生看到废弃物品还会想都不想就扔吗?不会,他们会产生“这个物品还能再利用吗?”“我能利用它设计物理实验吗?”之类的想法.“低碳”意识也渐渐地潜移默化地在学生的心中生根了,且让学生对自己实现了“低碳”生活而产生自豪感.4巧设小制作小发明,体验物理发明创造的乐趣学习物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而发明创造能力又是一个民族崛起的灵魂.在苏科版物理教材中,设计了一些综合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作为教者在教学中一定要利用好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创新设计,让学生体验发明创造的乐趣.让学生进行小制作、小发明,体验自己是小小发明家的自豪.4.1制作简易天平、弹簧测力计在学习了天平、弹簧测力计的知识后,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两个器材构造的认识,可以布置学生利用身边的各种物体制作简易的天平、弹簧测力计,并比一比哪个同学做得最好.这时学生便会开动脑筋去思考:找什么做托盘,找什么做横梁,找什么做砝码,找什么做弹簧、指针、刻度板,如何标度等问题.解决了各种问题后,同学们的小制作也就出来了且各不相同.这时再举行一个小制作评比赛,将优秀的小制作展示在班级的橱窗.对其他同学起到引领、激励的作用,也让展示者体验到发明制作的的自豪感.4.2设计组合机械在学习了简单机械后,我们可以借助课本的综合实践活动,布置一个“制作组合机械”的作业,让学生去完成.这样学生就要去总结有哪些机械:杠杆、滑轮、斜面、轮轴等,再思考如何将它们合理组合,如何去选材,如何组装.最后学生呈现出来的小发明会让我们老师都吃惊呢,经过老师这样的设计,培养了学生发明创造的浓厚兴趣,说不定将来伟大的发明家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呢.4.3设计家庭电路在学习完了电路知识后,学生对于电路的认识还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次,这时利用课本的“设计电路”综合实践活动为蓝本,要求每个学生为自己的卧室设计一个电路,以小组为单位做成模型,进行评比.这样每个同学就都会去思考:灯该放在哪里,开关在哪里,插座在哪里,怎么设计方便、合理、安全等等.然后在组内共同探究完成模型的设计、制作,甚至还须解决各种故障.最后将小发明在班里进行评比,将优秀的作品展示在橱窗.通过这样的精心设计,发现原本对物理兴趣不高的同学也开始热情满满了,原本热爱物理的同学更加积极,因为给了他发挥和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让物理的学习和教学变得生机勃勃,热情洋溢了,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使物理学有所用.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作为老师只要巧妙地设计实验,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长期坚持就能培养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稳定兴趣,甚至能培养出一批创造性的人才.新课程理念要求:现在的教学应以人为本.教师应该转变以前的学科本位的观点,学会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而对于初学物理的学生还有什么比培养他们对物理的兴趣更重要呢.
其他文献
题目(2013年辽宁东港二中高一物理竞赛)如图1所示,一个小物体沿光滑斜面由A点上方的某处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在它通过的路径中取AE并分成相等的四段,vB表示通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v表示AE段的平均速度,则vB与v的关系式  A.vBv  D.以上三种关系都有可能  解法1位移时间图象求解  由于物体的整个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即满足x=12at2,如图2,位移时间图象是顶点在原点的抛物线,根据
期刊
“支架”原是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脚手架,在人们建造房屋时所用的一些暂时性支撑,在房屋完工后又全部撤除的辅助性工具.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将要达到
期刊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解决问题,而追问关注的是学生的思维过程,适时恰当地追问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动力,也是培植学生正确思维方法的有效策略之一.1追问——思维困惑时的追索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由于学生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时常会出现一些难以理解的困惑.这些困惑,正好就是学生需要深入探
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高中物理的教学也必须要注重改变其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这样才可以在革新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性的发展和实现高中物理的有效性教学.在笔者看来,要想推进高中物理的有效性教学,并且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师首先需要做好的事情就是要注意更新观念,并且注意梳理服务意识.  1更新观念,树立服务意识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立于三尺讲台传道授业,然而学生只是安静地倾听并且“耳提面命
期刊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五章第二节,第五章是初中电学内容的开篇,本节也是初中电学的基础.本节内容包括电流、电路和电路图三个部分,其中电流概念十分抽象,电流的学习也直接影响到电压、电阻,乃至后续的欧姆定律的学习,属本节内容难点,教材在本章第一节通过若干实验对自由电荷和自由电荷运动等内容作了初步介绍,为学生了解电流概念做了铺垫.为降低学习梯度,教材回避了以往教科书中规定的电流方向与金属中自
how一词,你只要记住它的基本用法,你就具有了驾驭它的能力,你就能随心所欲的支配它。一、how作名词,意思是“方式,方法”。例如:How are you? The word how, as long as you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