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的最根本体现,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一般认为,阅读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鉴赏力、记忆力、阅读速度等,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在思想上对阅读教学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自读与教读相结合,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自读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独立钻研课文,理解课文。教读要求教师对学生作必要的启发、点拨和讲解,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并进行阅读训练。教读带动自读,教读是为自读服务的。自读既是教读的基础,又是教读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一方面,通过教读,教师给学生以必要的讲解、释疑、示范和讲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正确的阅读方法。另一方面,学生自读能力的提高又强化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并给教师以信息反馈,从而使教师及时調整和改进教学内容、步骤、方法和进度,以促进教读取得更好的效果。自读和教读是课堂阅读教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二、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
1.朗读。它要求学生在符合语音、词汇、语法规则的基础上,更准确、更恰当地表情达意。朗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深入领会语言的含义和体味课文的精妙所在,进而提高鉴赏能力。2.默读和速读。默读是一种无声的阅读。默读时学生可将通过视觉所获得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大脑内部的思维活动。默读有利于提高理解水平,有利于加快阅读速度。速读是在一定时间内迅速地获取文章内容的一种快速阅读方式。速读可以节省时间,加快理解,增强识记,丰富知识,提高阅读能力。3.复述和背诵。复述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背诵有利于强化记忆,巩固阅读成果,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4.精读和评析。精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评析是阅读中的一种鉴赏活动,它要求对文章特点作出评价。精读与评析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它们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语文知识,并在教师的示范讲解中,把握阅读要领,提高阅读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多思考、勤动笔的习惯。要让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边做笔记的习惯,训练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深入思考和认真分析,自己解决问题。2.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学生在预习、自学的过程中,运用工具书可以迅速解决随时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3.阅读卫生习惯。阅读卫生习惯要求正确处理好阅读与环境、阅读与卫生的关系。阅读时要注意光线、位置、姿势,如不在直射或暗弱光线下看书;不要躺着、走着或在晃动的车子上看书;坐的姿势要端正,眼睛与书本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等。
另外,高中语文阅读还要着重考虑学生了阅读能力的主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未来社会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从学生的角度即阅读者的角度出发,关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与价值,以实现“三个维度”的和谐发展。全面考察阅读目标,我们应认识到以下几点:
一、将“鉴赏”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鉴赏就是审美。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下几项鉴赏要求:第一,要有“积极的鉴赏态度”,具备一种探新求异的精神。第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第三,鉴赏文学作品应有广阔的社会时代背景,使文学鉴赏的过程成为探索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以及了解人类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的过程。第四,在鉴赏活动中了解一些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表现手法以及有关作品的背景材料,“了解”的目的是为了“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二、高度重视阅读过程和方法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一系列的阅读方式和方法,并就阅读过程中的学生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求“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二是要求“注重个性化的阅读”。三是要求“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目的是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四是要求“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度等阅读方法”。五是要求“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六是要求转变学习方式,“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同时要“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七是要求“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收集和处理信息”,以便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三、重视文化传承,提高“文言”要求
一是提升了古代诗词和文言文的学习目的。二是加大了学习古典诗词和文言文的“难度”,要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三是调整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的教学方向。四是继续强调“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把诵读确定为学习古代诗词的基本方法;同时强调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并制定出《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
(作者单位:西藏日喀则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校:合欢)
一、自读与教读相结合,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自读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独立钻研课文,理解课文。教读要求教师对学生作必要的启发、点拨和讲解,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并进行阅读训练。教读带动自读,教读是为自读服务的。自读既是教读的基础,又是教读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一方面,通过教读,教师给学生以必要的讲解、释疑、示范和讲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正确的阅读方法。另一方面,学生自读能力的提高又强化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并给教师以信息反馈,从而使教师及时調整和改进教学内容、步骤、方法和进度,以促进教读取得更好的效果。自读和教读是课堂阅读教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二、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
1.朗读。它要求学生在符合语音、词汇、语法规则的基础上,更准确、更恰当地表情达意。朗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深入领会语言的含义和体味课文的精妙所在,进而提高鉴赏能力。2.默读和速读。默读是一种无声的阅读。默读时学生可将通过视觉所获得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大脑内部的思维活动。默读有利于提高理解水平,有利于加快阅读速度。速读是在一定时间内迅速地获取文章内容的一种快速阅读方式。速读可以节省时间,加快理解,增强识记,丰富知识,提高阅读能力。3.复述和背诵。复述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背诵有利于强化记忆,巩固阅读成果,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4.精读和评析。精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评析是阅读中的一种鉴赏活动,它要求对文章特点作出评价。精读与评析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它们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语文知识,并在教师的示范讲解中,把握阅读要领,提高阅读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多思考、勤动笔的习惯。要让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边做笔记的习惯,训练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深入思考和认真分析,自己解决问题。2.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学生在预习、自学的过程中,运用工具书可以迅速解决随时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3.阅读卫生习惯。阅读卫生习惯要求正确处理好阅读与环境、阅读与卫生的关系。阅读时要注意光线、位置、姿势,如不在直射或暗弱光线下看书;不要躺着、走着或在晃动的车子上看书;坐的姿势要端正,眼睛与书本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等。
另外,高中语文阅读还要着重考虑学生了阅读能力的主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未来社会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从学生的角度即阅读者的角度出发,关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与价值,以实现“三个维度”的和谐发展。全面考察阅读目标,我们应认识到以下几点:
一、将“鉴赏”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鉴赏就是审美。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下几项鉴赏要求:第一,要有“积极的鉴赏态度”,具备一种探新求异的精神。第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第三,鉴赏文学作品应有广阔的社会时代背景,使文学鉴赏的过程成为探索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以及了解人类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的过程。第四,在鉴赏活动中了解一些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表现手法以及有关作品的背景材料,“了解”的目的是为了“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二、高度重视阅读过程和方法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一系列的阅读方式和方法,并就阅读过程中的学生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求“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二是要求“注重个性化的阅读”。三是要求“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目的是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四是要求“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度等阅读方法”。五是要求“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六是要求转变学习方式,“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同时要“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七是要求“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收集和处理信息”,以便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三、重视文化传承,提高“文言”要求
一是提升了古代诗词和文言文的学习目的。二是加大了学习古典诗词和文言文的“难度”,要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三是调整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的教学方向。四是继续强调“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把诵读确定为学习古代诗词的基本方法;同时强调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并制定出《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
(作者单位:西藏日喀则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校:合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