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皂苷A对脑创伤大鼠认知功能的改善及其机制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z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柴胡皂苷A对脑创伤大鼠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n=20)、创伤组(T组,n=20)和创伤+柴胡皂苷A组(A组,n=20)。创伤前每天腹腔注射5 mg/kg柴胡皂苷A(A组)或等量生理盐水(S组、T组),连续5 d。3组各随机抽取大鼠10只于创伤后第2天处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海马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余大鼠创伤后3、4、5、6、7 d,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认知功能,且末次行为学测试后处死大鼠,采用ELISA法测定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含量。

结果

T组大鼠在创伤后3、4、5、6、7 d的潜伏期和游泳距离分别为[(81±6)、(74±9)、(66±5)、(56±8)、(44±5) s;(1 047±106)、(886±78)、(734±81)、(620±58)、(507±53) cm],显著长于S组[(65±8)、(56±6)、(41±5)、(28±5)、(14±5) s;(826±63)、(674±52)、(552±50)、(389±36)、(229±28) cm] (P=0.008;P=0.011);A组大鼠在创伤后3、4 d潜伏期和游泳距离分别为[(78±9)、(67±8) s;(998±101)、(826±83) cm],均显著长于S组[(65±8)、(56±6) s;(826±63)、(674±52) cm] (P=0.012;P=0.009);A组大鼠在创伤后5、6、7 d的潜伏期和游泳距离分别为[(48±5)、(32±5)、(21±5) s;(628±59)、(425±45)、(294±31) cm],均显著短于T组[(66±5)、(56±8)、(44±5) s;(734±81)、(620±58)、(507±53) cm] (P=0.013;P=0.010)。T组IL-6、TNF-α的含量分别为[(84±7)、(150±9) pg/g],显著高于S组[(44±4)、(60±7) pg/g](P=0.001,0.002)和A组[(53±5)、(76±7) pg/g] (P=0.001;P=0.001);T组BDNF含量为(366±42) pg/ml,显著低于S组的(738±78) pg/ml(P=0.001)和A组的(612±58) pg/ml(P=0.001)。

结论

柴胡皂苷A可改善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炎性反应及提高与认知功能相关蛋白水平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重组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5(rhPDCD5)和阿霉素对人尤文肉瘤细胞株A673的化疗增敏作用,探讨PDCD5在尤文肉瘤化疗中与阿霉素的协调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尤文肉瘤细胞株A673,使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实验组(rhPDCD5 10 μg/ml)和对照组对不同浓度梯度阿霉素的增殖抑制表现;流式细胞技术研究A673细胞在rhPDCD5组(rhPDCD5 10 μg/ml)、阿霉素组(1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410对人髓核细胞增殖及分泌表达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人髓核细胞转染miR-410 mimics后miR-410表达水平;转染后细胞培养12、24、48、72 h,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410与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靶标关系;Western blot检测
微小RNA(miRNA,miR)是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一类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它在细胞的分化、增殖、凋亡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随着对miRNA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越来越多的疾病与其相关。其中,miRNA在慢性骨髓炎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晰。本文回顾了近年对miR-24、miR-29、miR-223等在成骨分化中含量变化以及在细菌刺激下miRNA含量变化等的研究,在信号传导层面上详细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布-加综合征(B-CS)大鼠模型肝组织的表达及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54只雄性Wistar大鼠按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分别在实验的第2、4、6周处死各组大鼠各6只,肝组织切片染色后观察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标本中HIF-1α、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水
目的探讨胆囊癌组织中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突变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胆囊癌手术患者79例,提取胆囊癌组织DNA,采用纳米探针检测K-ras基因第12、13位点密码子突变,分析K-ras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分析K-ras基因突变对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79例胆囊癌患者中K-ras基因突变率为63.3%(50/79),K-ras突变与临床分期、转移明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181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人骨肉瘤组织和对应的正常组织、正常成骨细胞NHOst和人骨肉瘤细胞株中miR-181表达水平。miR-181模拟物及NC-miRNA转染MG63或U2OS细胞,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测定细胞增殖;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变化;细胞流式术检测细胞分布情况;W
期刊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9(TNFSF9)在人肝癌组织的表达,探讨TNFSF9过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TNFSF9在50例人肝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利用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过表达TNFSF9的肝癌HepG2细胞株,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NFSF9、增殖细胞核抗原(P
目的观察和厚朴酚(Honokiol)联合索拉菲尼(Sorafenib)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抑制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78例人肝癌组织中乳酸脱氢酶A(LDHA)表达,免疫荧光检测Sorafenib对HepG2细胞LDHA表达的影响,比色法检测细胞上清乳酸含量,噻唑蓝(MTT)试验及克隆形成试验检测HepG2细胞增殖,膜联蛋白V(Annexin V)染色及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
目的观察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GRP)对骨质疏松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探讨其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细胞/分子作用机制。方法3个月龄SD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常规喂养,术后6个月用显微CT(Micro-CT)行骨密度检测,确定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成功;处死骨质疏松大鼠,采用全血贴壁法分离BMSCs,用流式细胞仪进行鉴定;以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10-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