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二学生的德育工作中发挥故事的感化作用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thzd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二学生十五六岁的青少年,生理、心理都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心理变化特别明显,不再像初一时那么乖顺、听话,而是变得易躁、易冲动、易感情用事,因此初二的学生常常表现为认为自己长大了,什么事都应独立,自己拿主意,自我意识强,逆反心理强,极其厌烦老师、家长对他们的长篇大论的说教,更厌恶对他们的指责。那么,如何对初二的学生进行教育?如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道德观?这也许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
  其实,若要认真从心理成因去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初二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第二生长发育高峰。在初一年级,随着生理发育的急剧变化,青春心理的萌动,他们逐渐突破儿童模式的束缚,开始体验与感受一些新的从来没有过的东西。他们开始试图摆脱老师家长的控制,自己处理自己的事务,开始希望独立尝试一切。但又由于他们在很多方面如经济、生活、情感、学习等,还得依赖父母和老师,不能自由的支配自己的时间、行为、生活,这就构成了他们内心错综对立的矛盾和冲突状态。而在这种时候,若老师和家长不善于抓住学生心理特征,仍旧一味的批评指责,一味的讲大道理,就会刺激学生极敏感、极脆弱的神经和内心,从而导致对批评与说教的反感与逆反,甚至使其思想与行为不但未得以纠正,反而走向另一个极端。
  这学期我带初二的班,改变了以往的工作方法,批评教育是少不了的,但更多的是给学生讲故事,我基本每天给学生讲一个故事,这些故事的内容基本是真人真事,有我亲自经历的,有在我们学校发生的,有从电视上看来的,有听来的。每讲完一个故事,我就让学生谈谈听了故事的感想,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简要的评述,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教育,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通过一个学期这样做,我感到我班的学生与我这个班主任的关系更加融洽,更加友好,师生之间犹如一家人。更主要的是学生的思想、行为很稳定,充满了积极、进取、互帮、好学的气氛。因此,我深切的感到对初二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多讲故事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让故事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此时学生的心中只有故事内容,只有在反省自己,无暇与老师产生心理对抗、产生逆反的心理。因为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娱乐性也正适合了学生的心理特点。
  故事能融洽师生间的关系。故事可以说有一种亲和力,当老师讲故事时,是用真挚的感情、生动的语言去叙说的,讲到动情处或会慷慨激昂,或会热泪盈眶,这时老师的举动、言语就会深深地感染学生,学生自会陶醉其中。故事讲完后,学生就会由衷地佩服老师,由衷地喜爱老师,在学生心目中老师的威信树立起来了,老师的形象美好起来,学生自然会愿与你在一起,愿和你谈故事对他们的启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靠故事连接起来了,这时老师再趁热打铁,岂不是两全其美,借机教育引导学生了吗?
  在充分发挥故事的感化教育作用时,作为教师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首先,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有心”去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及思想动态,每天利用早读、上课、课间的时间去仔细观察了解学生,准确把握学生情况,然后精心选择适宜的故事,有针对地去感化教育学生。
  其次,老师要不怕麻烦。故事不是信手拈来的,作为老师不仅要广读、广闻,更不应怕麻烦,要将所选故事内容进行分类,以便教育感化的针对性。我坚持每天晚上准备好一个故事,即使再忙,我也一定要做这件事,这本身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无形的教育。
  再者,讲故事要有目的性与针对性。因为你所讲的故事就是为了纠正学生心理、思想、学习、行为上的偏差。若盲目进行,东一榔头西一锤子,到头来故事讲了不少,真正的教育感化作用却未起到,那故事在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方面也就难以发挥预期的作用了。
  最后,教师在讲故事时要声情并茂。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感情,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性格和高尚的情操。反之,若语言平淡,面无表情,那就变成了为讲故事而讲故事,呆板无味,学生心理上又将产生厌烦、逆反的心理。
  对初二学生的教育是项复杂的工作,发挥故事的教育感化作用只是其中一个小的方面,我想它的作用应是不可低估的。只要用心坚持去做了,必定会有收效的。
其他文献
【摘要】情感目标是把学生情感的激发和调动作为目的,致力于学生情感的培养和个性的和谐发展,提高教育活动效果的教学活动,其实质就是教师充分利用自身和教材蕴含的情感因素,熏陶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养成良好的情感品质。小学美术学科重要的教学特点,就是培养懂得艺术的人,而不是培养专业画家,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现代教育理论告知我们: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情感目标是第一位的,认知、操作目标则
期刊
【摘要】在教学中的“重复”策略就是为了练就学生扎实的基本功、提高做题的熟练程度,对一些知识点、技能进行反复强化和练习的策略。是比较常用且有效的策略。然而实践中却发现这个策略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效用,成为学生的负担。因此,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应改进方法,有效运用重复。  【关键词】重复策略 有效运用 探索 心理调节    Apply the “repetition” strategy effectivel
期刊
【摘要】美术的现实和求实不排除抒情、象征、抽象、具象的范畴,它可以超时空、超现实地大胆想象,积极化、大胆夸张与变形,不屑于客观制约纯粹主观意识形态,但它的情感形象也是来源于生活的,能为人们的共识共鸣。只要是源于生活表现生活真善美的,不论是写实的,还是写意的、象征的、抒情的、抽象的表现手法都可以为现实主义所采用,都可以说作品是实在的求实的精神体现。  【关键词】美术 现实观 求实精神    The
期刊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领会大纲精神,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良好实验习惯,培养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 充分认识 激发兴趣 养成习惯    Try to discussion the junior chemistry experiment   Xu Jing  【Abstract】Chemistry
期刊
【摘要】城镇藏族地区学生由于交通、信息的落后,历史背景的影响,习作内容空洞,假话连篇,缺乏真情实感。看到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作为一名城镇藏族地区的语文教师,我深感忧虑。故而在近几年,我针对这种现状,力求寻找一条适合本地区儿童习作教学的捷径。通过研究实践,我发现教师只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唤起他们的表达欲望,就能达到学生乐
期刊
【摘要】笔者以为,当班主任最重要的可以作为先决条件的东西是要有“三敏”,也要有“二心”。“敏”即敏锐,它是成为一名合格班主任必须的最重要素质之一。所谓“二心”,就是要有“爱心”和“诚心”。  【关键词】班主任 德育工作 敏锐 爱心 诚心    Some thought about the moral education work of a teacher in charge of a class 
期刊
【摘要】物理学科具有美,我们教学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发现美,教学过程中运用美,培养学生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育学生追求美。  【关键词】物理美 运用 追求    Talk about the beauty of physics teaching   Guo Fenglin  【Abstract】Physics has the beauty and our teaching task is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上的个别青年胸无大志,成为“啃老族”,除了是父母溺爱、个人放纵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他们从小没有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因此,必须在教育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提高素质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关键词】职业理想 人生 导航    Foster the correct thought as the life navigation  Wang JianshengZhou Lij
期刊
【摘要】在别人的眼中,历史是副科,历史老师好当,历史老师谁都能当。历史老师也困惑不已,自己就是低人一等吗?其实,当历史老师很有乐趣。  【关键词】征服学生 职业自豪感 超越自己 贴近学生    The history teacher’s pleasure   Zhao Huiwen   【Abstract】In others’ eyes, history is one subaltern subj
期刊
【摘要】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教育的关键是要让学生成为德育主体,要发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突出自主性,力求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道德教育的自我享用功能,注意德育主体的“个性”。  【关键词】德育主体 更改思维 自我教育 自我享用功能 个性    Make students be the principal part of the moral education  Dong Xiaoju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