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旗鞋的造型装饰艺术特点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wei33308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旗鞋是我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鞋履形态,是满族妇女重要的足衣,也是满族的一大文化特色,其是“天足”和三寸金莲之间的平衡点。由于旗鞋底子较高,既可以好好地遮饰天足,又可以修饰女性的身型,让身姿看起来更为婀娜。
  关键词:满族旗鞋;纹样;造型
  满族旗鞋是一种极具设计特色、艺术特色、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民族化产物。从满族旗鞋的设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满族人的日常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以及宗教信仰。满族旗鞋的细节设计非常考究,从造型、鞋底、鞋面、纹路、制作工艺来看,都是当时顶级的存在。虽然站在当代的视角看,满族旗鞋在实用性上有所欠缺,且设计的花纹也不符合现代人的穿着搭配要求,但是满族旗鞋所蕴含的文化特色以及审美特征和历史价值是不可小觑的。
  一、旗鞋的造型艺术特点
  (一)旗鞋的分类
  满族旗鞋与我们日常所见的鞋型并不相同,满族旗鞋的鞋底特点可以用“高”和“厚”来说明。一般来说满族旗鞋的鞋底采用木头材质作为支撑,将木头制成独特的“鞋中跟”,并置于脚中心周边,涂上白色的油漆来完成鞋底的制作。后期满族旗鞋的鞋底形状开始呈现多样性,出现如马蹄形、花盆形、元宝形等不同的外形,这几种制作简单且结构稳定性强,走起路来相对较为平稳。以当前满族旗鞋的元宝鞋底为例,其鞋底外形酷似元宝,从正面来看上窄下宽呈梯形,具有较强的观赏性。花盆底,则与元宝鞋底正好相反,呈上宽下窄的倒梯形,且鞋底较高,该样式的鞋底走路较为不便,多为满族年轻女子所穿。满族旗鞋这样独特的外形满足了一定的实用性,增加女性身高、达到身材比例的协调性以及拥有雨天防水的功能,因此满族旗鞋具有一定的审美性和实用性。
  (二)旗鞋的纹样特征
  1. 刺绣针法。纹样是凸显满族旗鞋艺术特色的重要特征,有了纹样的点缀,旗鞋的装饰性和审美性才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满族旗鞋的鞋身材质多为缎锦,在缎锦上绣以各类纹样,雅致脱俗,美观大方。满族刺绣在清代发展得如火如茶,因此刺绣图案是旗鞋的标志纹样。刺绣主要以苏绣为主,针法多样、细致精巧、雅而不俗,并且常用多种形近深浅不同的丝线,绣出晕渲的色彩效果。整个鞋面针脚平正整齐,纹路微微凸起,构图疏密相间,富有装饰的趣味性。套针、平针、抢针、直针、藏线、纳锦等各类刺绣手法配合钉珠、镶嵌等工艺手法,创造出更为精美的纹饰。以盘金、网绣、打子、拉锁子等针法,融合西洋画写实的手法,刺绣纹样层出新奇,不拘一格,件件可堪精品。将旗鞋鞋面装饰发挥到极致的是慈禧太后所穿的旗鞋,除多见的刺绣手法外,还会装嵌上宝石、翡翠、珍珠、璞玉等名贵饰品。珍珠一般都是用丝线串成花边,曲曲折折地盘钉在鞋面上,大点的珍珠就直接钉在鞋面上,用珍珠代替彩线,钉出精巧的图案,周边也饰以丝编穗子,行走时随脚步起落飘洒、姿态轻盈。在钉珠的使用上,少则有二三十颗,一般的也有七八十颗,而慈禧旗鞋上的珍珠最多时达到了几百颗,在其驾崩后,脚上着的也是一双荷花珍珠旗鞋。
  2. 图案分类。满族人民在制作旗鞋时选择考究的纹样图案,造就了纹样文化的丰富多彩。从图案题材来看,多取自生活中的自然景物。植物图案通常以花卉为主,牡丹、月季、荷花、梅花、海棠等,并且针对每个季节会使用不同的花卉图案。春天的海棠、夏天的合欢、秋天的菊花、冬天的腊梅。画家的参与丰富了鞋履的装饰题材,同时也使花卉植物被赋予祥瑞美好的寓意。牡丹,寓意富贵吉祥;腊梅,寓意高洁谦虚;合欢花,寓意情投意合;长春花,寓意吉祥祝寿。第二种纹样为动物图案,蝙蝠、金鱼、蝴蝶等,尤其龙凤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在纹样中多有出现。在动植物花纹的基础上结合点线面,构成新颖的图案,形成独树一帜的审美风格。宫廷鞋履上常见的纹样有十二章纹、龙纹、凤纹、云纹、水纹等,其逼真多变、立体感强的特点,使图案活灵活现地反映在鞋履上。纹样作为旗鞋装饰的代表元素,與满族人民的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是密不可分的,这些图案的运用主要源于满族人民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崇拜、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使所有的一切图案都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自古以来,伴随着社会发展的推进、历代文人的推崇,加上大自然中形态各异天然的运用,历史的丰厚底蕴和文化内涵的不断深入,旗鞋图案不光融合了已有的艺术精华,还在此基础上融合了满族自身的文化特征,形成了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3. 色彩运用。色彩与纹样的运用,都塑造了满族旗鞋的文化艺术特色。与纹样不同的是,旗鞋在色彩的运用上有明显的分界,要么色彩极致华丽,要么仅以单一纯色为主。受早期满族文化环境的影响,一开始旗鞋的颜色浅淡相宜。满族人喜爱白色,认为白色是一种民族信仰,是纯洁与高贵的象征,因此白色在旗鞋颜色中必不可少。随着清王朝平定中原后,旗鞋的颜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但在不同的阶级中,旗鞋的颜色又有明确的划分,民间旗鞋多采用素色、青色、蓝色、灰色、黑色等;而宫廷权贵的旗鞋则色彩明亮丰富、色调鲜亮,常用颜色有红、杏黄、明黄等。
  二、旗鞋的审美性
  在儒家思想下,中国传统封建社会对于人的审美追求,一直处于遵循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形态。旗鞋是满族人民对于传统审美思想所推崇的一个典型例证,具体表现为满族旗鞋的图案上往往以自然景物、植物动物为主,并有着吉祥如意、家人朋友间情感和睦以及身心健康等独特的寓意。同时蝙蝠、金鱼、蝴蝶也被赋有“洪福齐天”“遇水则发”的传统寓意,且清代宫廷鞋履中的龙纹、凤纹、云纹、水纹等都代表了崇尚图腾、敬畏神明的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而这种思想正是儒家思想中审美思想的主流。同时,满族是一个在马背上打天下的民族,因此女性常常在马背上活动,身材较为粗犷。清军入关以后,由于清朝的旗袍无法凸显身体的曲线,为了在穿着旗袍时彰显气质并提高身体比例的协调感,满族女性喜欢脚穿高底鞋,类似于现代高跟鞋的鞋履。脚穿旗鞋,鞋底较窄,走路时姿态较为婀娜的同时,也极富观赏性,与汉族的“三寸金莲”不谋而合,这样独特的满族旗鞋也彰显了满族的地域性特征。
  满族旗鞋,不仅美观还颇富意蕴,从审美性、装饰性、工艺色彩等方面,无不展现旗鞋造型多变的特征。旗鞋图案所体现的不单是事物本身的自然之美,更是一个民族长期的文化沉淀,不仅体现了满族人的审美风格,还是各个朝代审美经验的总结和艺术的升华,进而达到旗鞋鞋履装饰设计的艺术境界。
  旗鞋的审美习惯离不开满族人民长期生活的环境。清代统治阶层长期生活于白山黑水,处于恶劣的气候中,由此练就了满族人自成一家的个性,所以纹样图案的灵感均来自于大自然。极具特色的审美性需要审美习惯和价值体系的构建,因此审美性作为图案设计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蓬勃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
  三、结语
  旗鞋作为满族文明历史的缩影,彰显了当时的地域文化特色。对此,我们更应该做好对旗鞋的保护工作。
  (作者简介:王萌,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1.段梅《东方霓裳:解读中国少数民族服饰》[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李当岐《服装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刘菲《清前期皇室及贵族服饰研究》[D],山东大学,2019。
  4.王雪娇、王冬冬《满族服饰刺绣的色彩与图案研究》[D],沈阳大学,2014。
  5.汤博《满族传统图案在现代时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8。
  6.李杰《满族花盆底鞋刺绣纹样的研究》[J],《中外鞋业》,2017。
  7.安依雯、曾慧《满族旗鞋的形制与文化内涵研究》[J],《满族研究》,2017。
  8.洪娟、朱华《辽宁满族旗鞋的文化艺术特征》[J],《山东纺织经济》,2019。
  9.全岳《中国鞋史系列篇之——慈禧倾情高底鞋》[J],《西部皮革》,2016。
  10莫艳《清代旗鞋》[J],《文博》,2007。
  11.吴雪蒙《从设计艺术化角度谈论服装的个性化需求》[J],《大众文艺》,2013。
  12.孙雅致《满族刺绣工艺研究》[J],《智库时代》,2018。
  13.贾琦、韩娟《清代旗鞋形制与内涵探析》[J],《装饰》,2017。
其他文献
1934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央红军主力实施战略转移。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历时两年蜿蜒两万五千里,纵横十四省长途跋涉,跨过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冲破了国民党追兵的围追堵截,于1936年10月在陕甘胜利会师。而红军长征有如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中国共产党坚定无畏的象征。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金银纪念币  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上的壮举,宣传长征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情操
期刊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云南安宁法华寺石窟佛教造像艺术研究》(项目编号:2019Y0289)阶段性成果  摘要:安宁法华寺石窟是云南仅次于剑川石钟山石窟的第二大石窟群,历经千年沧桑,近年来因人为破坏、雨水侵蚀、裂隙扩张和崖面坍塌等因素,窟龛造像损毁严重。本文通过分析安宁法华寺石窟现有病害的发育情况,在遵循《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前提下,笔者认为,目前在全面加固崖面本体的条件
期刊
基金项目: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资助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9YJ17  摘要:湘楚意象美术有着丰富的视觉符号和象征表达,有待通过现代的文化创意进行整理再现和再设计,以符合当代消费的需求。在视觉艺术设计领域基于文创需求的湘楚意象美术现代文化价值,表现为视觉创意价值、文化观念价值、技术价值和功能价值等。  关键词:文创;湘楚意象;文化价值  一、当下文化创意产业需求及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
期刊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延续五千年间所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民俗文化,对人类的进步作出巨大的贡献。中国民俗作为古典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山西北部的风俗民情在它漫长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受华夏民族的影响,而且还接受北方游牧民族的渗透。在长期持续不断的演进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实现其日益细致的自我完善。显然,促成这种自我完善演进的因素主要是内在的,即自身的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的制约情况所产生的推动
期刊
摘要:隨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重视程度的逐步提升,博物馆获得了更快的发展。进入新时代以来,人们对博物馆各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在这种情形下,很多博物馆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博物馆建设,在满足民众对博物馆需求的基础上,提升博物馆的竞争力。加强博物馆建设需要相关从业人员对博物馆的全部内容,包括馆藏、服务与发展现状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从而提出针对性的强化措施,实现博物馆的长远发展。本文就博物馆发展状况、
期刊
项目基金:贺州学院2017年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7ZZSK01)研究成果;重庆师范大学2020年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YKC20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青州龙兴寺窖藏出土的5尊背屏式纪年造像具有重要的标型学意义,在背屏形制、图案题材、主尊、胁侍菩萨等方面表现出浓厚的过渡时期青州北朝造像的艺术特点。过渡时期新增的题材内容、变化丰富的雕刻装饰技法对于“青州风格”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通
期刊
纵览中国历代钱币,两千多年前的新莽钱应该是最复杂、最矛盾的一种,它既混乱又有序,既“昂贵”又“低廉”,既极端“大错”又极其精美,充满了令人迷惑又耐人寻味的魅力。  一、混乱之中的有序  首先,说新莽钱既混乱又有序,指的是它的品类和风格。从西汉元始六年(6),即权臣王莽代理朝政,成“摄皇帝”的第二年,实施包括币制在内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改革算起,到新朝地皇四年(23)王莽被绿林军所杀为止,短短17年间,
期刊
摘要:苏联考古学广义上诞生于十月革命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欧洲考古学和美洲考古学呈现不同的面貌,曾在上世纪50年代吉谢列夫来华讲学后,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对苏联考古学尚未有系统的研究,本文就已有的资料,简谈苏联考古学的基本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关键词:苏联考古学;考古学史  总体而言,考古学是一门产生得比较晚而发展较快的科学。上世纪初,某些考古学家将考古学于年代上的研
期刊
摘要:西亚地区金银器按照风格类型可分为萨珊式、粟特式、罗马式与伊斯兰式。其中萨珊式与粟特式之间较为相似,不管是装饰纹样还是器型都存在很多共同点。因此在关于西亚地区的金银器研究时总要将两者进行比较,本文主要对萨珊式金银器与粟特式金银器进行纹饰和造型的比较与研究。  关键词:西亚金银器;萨珊金银器;粟特银器  一、西亚金银器发展概况  公元前6000年左右,西亚的安纳托利亚地区已经能够冶炼自然铜。公元
期刊
锁子甲是由一个个环形的金属扣(即锁环)相连且随人体形状制成衣形的一种古代铠甲。锁子甲锁环连缀成衣形,将士穿上后,不像有些铠甲厚重笨拙,活动也仍自如,就因为锁子甲在形制上的突出优点使其成为古代战争中使用时间最长的铠甲之一。关于我国锁子甲形制的研究,铁玉钦老师根据沈阳故宫博物院馆藏锁子甲的形制特征,主要将其分为四种:方领、圆领、无领和护胸,护胸也就是背心式的;又根据锁环的特征,分为大圆环、小圆环、大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