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从1958年胡鹏导演《射雕英雄传》将金庸武侠小说搬上屏幕开始,金庸武侠作品改编成影视剧作的次数可谓不计其数,本文从电视改编角度说明了其改编的特点。
关键词:金庸武侠;电视剧;改编
金庸的武侠小说作为通俗文学的代表蕴含的强大商业价值导致了金庸武侠小说影视改编的长盛不衰。金庸武侠小说呈现出长篇普遍优于短片的特点使得其改编的电视剧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物个性和宏大场面。
一、经典迭出的香港版本电视剧
香港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使当地电视台很快认识到金庸小说的魅力所在,1976年佳视拍摄的《射雕英雄传》被称为“史上第一部金庸剧”,从此以后除《鸳鸯刀》外全都金庸小说都被改编成连续剧。[1]
香港的金庸剧大多由TVB拍摄,主要集中在两个阶段,一是上世纪80年代,当时人们对金庸武侠小说热情正浓,佳视率先拍摄的金庸武侠剧收视率极高。为了对抗佳视,83年TVB举全台之力拍摄了《射雕英雄传》,从演员的选聘到道具布景都不留余力。当时TVB拍摄的金庸剧虽然少到实地取景,后期制作也不算精良,但选角严格,编剧流畅,为我们留下了部部经典佳作。
90年代后期电视技术进一步发展,之前的电视剧不能满足观众当时的审美需求,TVB选取几个收视率高的电视剧进行翻拍,包括《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笑傲江湖》《天龙八部》《鹿鼎记》《雪山飞狐》《碧血剑》《屠龙刀·倚天剑》。这些作品秉持着TVB电视剧特点,重视选角,剧情、人物改编符合故事主题和人物性格发展,其中95版的《神雕侠侣》和97版的《天龙八部》至今被认为是不可取代的经典。
二、台湾版本电视剧
台湾地区同样看到了金庸武侠剧背后的商机,中视拍摄了《神雕侠侣》《鹿鼎记》《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雪山飞狐》和《笑傲江湖》;华视拍摄了《白马啸西风》《书剑恩仇录》;台视则拍摄了《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神雕侠侣》《小宝与康熙》。
台湾地区的作品改编较大,有时候会简省人物和剧情,比方说《天龙八部》中将段誉和虚竹的人物形象合二为一,观众看起来会觉得与原著差别较大。同时其人物造型也被人非议,98年台视《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一袭黑衣,让观众无法接受。即便这样该地区也不乏优秀作品,84年的《神雕侠侣》,中视花费了50万布景,在当地引起巨大轰动。91年的《雪山飞狐》实地取景,参演的王璐瑶、伍宇娟为大陆演员,这在电视拍摄史上具有很大意义。
三、新加坡版本电视剧
新加坡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之一,金庸小说在当地很有市场。截止今日其拍摄的金庸武侠剧有《神雕侠侣》和《笑傲江湖》两部,同时参加了2000年《碧血剑》的拍摄。
新加坡因为面积小,人口少,故不能大规模拍摄金庸剧,这使得他们在拍摄的过程中对情节有较大修改,比方新加坡版《笑傲江湖》受到《莲花争霸》的影响,拍摄了东方不败和令狐冲的情感戏。
四、大陆版本电视剧
港台和大陆之间交流的纵深发展使金庸剧在大陆也形成了两个高潮,一以张纪中为主创人员,一以于正、赖水清等人为主创人员。
张纪中拍摄了金庸小说中所有叫好的长篇,《笑傲江湖》《神雕侠侣》《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等全都在其手中得到了新的发展。从其产生作用上来说,张纪中版的金庸武侠剧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通俗文学娱乐的地位,而将其与民族大义、正邪对立结合起来,凸显了电视剧作的教化作用。另外张纪中取法自然景观的拍摄方式使得这些电视剧在背景上显示出唯美特征,加上后期制作的武打场面,总的来说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随着电视剧的不断发展,以于正、赖水清等人为代表的新一轮金庸剧再次与观众见面。于正将言情剧中的看点移植到金庸武侠电视剧中,撞击出了意想不到的火花。《笑傲江湖》中东方不败角色性别的转变,让她在电视中和令狐冲有了更多的感情接触,甚至一度超越女一号的戏份,这种大胆的尝试让金庸迷大骂不止,然而却引起了更高的收视率,在骂声中赢得了商机。而后的《神雕侠侣》依然如此,从小龙女变成“小笼包”到五绝的爱情经历,全都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展现在人们面前。赖水清导演的《天龙八部》和《鹿鼎记》也没有收到太多的赞美之声,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两部作品中主人公蕭峰、韦小宝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与原著的精神保持了一致。
从整体情况来看,金庸武侠电视剧的创作始终没有断绝,一次又一次的翻拍展现了金庸武侠剧的魅力。在金庸塑造的纷杂江湖中,侠士们为自己的兄弟、朋友或效忠的对象等进行着侠的奔波,义的展现,体现了我们国家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与中华大地浸润出来的中国普通大众的审美是相通的。
参考文献:
[1]现在所有版本的以《雪山飞狐》命名的电视剧都是编剧将《雪山飞狐》和《飞狐外传》融合在一起拍摄的。
关键词:金庸武侠;电视剧;改编
金庸的武侠小说作为通俗文学的代表蕴含的强大商业价值导致了金庸武侠小说影视改编的长盛不衰。金庸武侠小说呈现出长篇普遍优于短片的特点使得其改编的电视剧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物个性和宏大场面。
一、经典迭出的香港版本电视剧
香港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使当地电视台很快认识到金庸小说的魅力所在,1976年佳视拍摄的《射雕英雄传》被称为“史上第一部金庸剧”,从此以后除《鸳鸯刀》外全都金庸小说都被改编成连续剧。[1]
香港的金庸剧大多由TVB拍摄,主要集中在两个阶段,一是上世纪80年代,当时人们对金庸武侠小说热情正浓,佳视率先拍摄的金庸武侠剧收视率极高。为了对抗佳视,83年TVB举全台之力拍摄了《射雕英雄传》,从演员的选聘到道具布景都不留余力。当时TVB拍摄的金庸剧虽然少到实地取景,后期制作也不算精良,但选角严格,编剧流畅,为我们留下了部部经典佳作。
90年代后期电视技术进一步发展,之前的电视剧不能满足观众当时的审美需求,TVB选取几个收视率高的电视剧进行翻拍,包括《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笑傲江湖》《天龙八部》《鹿鼎记》《雪山飞狐》《碧血剑》《屠龙刀·倚天剑》。这些作品秉持着TVB电视剧特点,重视选角,剧情、人物改编符合故事主题和人物性格发展,其中95版的《神雕侠侣》和97版的《天龙八部》至今被认为是不可取代的经典。
二、台湾版本电视剧
台湾地区同样看到了金庸武侠剧背后的商机,中视拍摄了《神雕侠侣》《鹿鼎记》《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雪山飞狐》和《笑傲江湖》;华视拍摄了《白马啸西风》《书剑恩仇录》;台视则拍摄了《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神雕侠侣》《小宝与康熙》。
台湾地区的作品改编较大,有时候会简省人物和剧情,比方说《天龙八部》中将段誉和虚竹的人物形象合二为一,观众看起来会觉得与原著差别较大。同时其人物造型也被人非议,98年台视《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一袭黑衣,让观众无法接受。即便这样该地区也不乏优秀作品,84年的《神雕侠侣》,中视花费了50万布景,在当地引起巨大轰动。91年的《雪山飞狐》实地取景,参演的王璐瑶、伍宇娟为大陆演员,这在电视拍摄史上具有很大意义。
三、新加坡版本电视剧
新加坡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之一,金庸小说在当地很有市场。截止今日其拍摄的金庸武侠剧有《神雕侠侣》和《笑傲江湖》两部,同时参加了2000年《碧血剑》的拍摄。
新加坡因为面积小,人口少,故不能大规模拍摄金庸剧,这使得他们在拍摄的过程中对情节有较大修改,比方新加坡版《笑傲江湖》受到《莲花争霸》的影响,拍摄了东方不败和令狐冲的情感戏。
四、大陆版本电视剧
港台和大陆之间交流的纵深发展使金庸剧在大陆也形成了两个高潮,一以张纪中为主创人员,一以于正、赖水清等人为主创人员。
张纪中拍摄了金庸小说中所有叫好的长篇,《笑傲江湖》《神雕侠侣》《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等全都在其手中得到了新的发展。从其产生作用上来说,张纪中版的金庸武侠剧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通俗文学娱乐的地位,而将其与民族大义、正邪对立结合起来,凸显了电视剧作的教化作用。另外张纪中取法自然景观的拍摄方式使得这些电视剧在背景上显示出唯美特征,加上后期制作的武打场面,总的来说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随着电视剧的不断发展,以于正、赖水清等人为代表的新一轮金庸剧再次与观众见面。于正将言情剧中的看点移植到金庸武侠电视剧中,撞击出了意想不到的火花。《笑傲江湖》中东方不败角色性别的转变,让她在电视中和令狐冲有了更多的感情接触,甚至一度超越女一号的戏份,这种大胆的尝试让金庸迷大骂不止,然而却引起了更高的收视率,在骂声中赢得了商机。而后的《神雕侠侣》依然如此,从小龙女变成“小笼包”到五绝的爱情经历,全都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展现在人们面前。赖水清导演的《天龙八部》和《鹿鼎记》也没有收到太多的赞美之声,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两部作品中主人公蕭峰、韦小宝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与原著的精神保持了一致。
从整体情况来看,金庸武侠电视剧的创作始终没有断绝,一次又一次的翻拍展现了金庸武侠剧的魅力。在金庸塑造的纷杂江湖中,侠士们为自己的兄弟、朋友或效忠的对象等进行着侠的奔波,义的展现,体现了我们国家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与中华大地浸润出来的中国普通大众的审美是相通的。
参考文献:
[1]现在所有版本的以《雪山飞狐》命名的电视剧都是编剧将《雪山飞狐》和《飞狐外传》融合在一起拍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