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晕染(大班)

来源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q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意图:
  中国水墨画的笔墨千变万化,水与墨的交织、调配、晕染会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如何既能让幼儿欣赏、感受水墨画的自由写意,发现其中的美感,又能激发幼儿大胆创作?我们想到了水墨晕染这种方法:墨汁滴入水中后自然散开,用各种工具轻轻地划拨,使之慢慢地形成各种图案,如同飘逸的长发、弥散的烟雾、多姿的云朵……这种操作方法简单有趣,作品千变万化,能带给幼儿成功的体验。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坚持让幼儿进行探究性学习。在第一次操作中,我们提供了多种操作材料,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第二次操作中,我们引导幼儿关注画面的变化,感受、对比前后两次操作的不同,如观察颜料加多加少、划墨工具的不同会带来怎样不同的画面效果等。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学习积极主动,他们的表现与创造灵动和富有个性。
  目标:
  1.感受水墨晕染画面的独特美,初步学习水墨晕染的方法。
  2.大胆创作个性化作品,能根据晕染的图案大胆想象。
  准备:
  1.创设水墨画展的环境,水墨晕染步骤图(见左图)及其操作示范的视频,空白的作品展示板。
  2.墨汁,红、黄、蓝色水彩颜料,水盘,牙签,小木棒,大吸管,宣纸,铅画纸。
  过程:
  一、初步了解水墨晕染的步骤
  1.参观水墨画展,感受水墨画的独特韵味,发现水墨晕染的方法。
  师:水墨画和你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一样?画水墨画需要哪些材料?知道这些水墨画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2.观看视频,自主学习水墨晕染的方法。
  (1)出示水墨晕染作品。
  师:看看这些画,你有什么感觉?猜猜这些画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
  (2)观看水墨晕染的视频,感受、思考水墨晕染的方法。
  师:你觉得水墨晕染作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二、第一次操作
  1.结合幼儿的讨论与思考,组织他们尝试进行水墨晕染创作。
  2.通过观察与倾听,采集幼儿自主晕染過程中出现的问题。
  3.引导幼儿展示晕染作品,交流讨论晕染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或问题。
  师:你刚才晕染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
  4.结合幼儿在水墨晕染创作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示范操作和分析,让幼儿进一步明确水墨晕染创作的步骤。
  师:纸为什么会破?(因为手没有抓住纸,提纸、放纸的速度慢。)
  师:划墨的时间短或长,划墨用力或不用力,创作出的作品会有什么不同?(如果划墨时间过长或太用力,墨和水就会融在一起了。)
  师:水里滴的墨的多或少会让画面有什么区别吗?
  师:用同一盘水墨创作第二张作品时要不要加墨?(请两名幼儿分别进行加墨和不加墨的现场操作,用事实来呈现要重新加墨的结论。)
  5.针对以上比较普遍的问题,通过小实验进行示范讲解,帮助幼儿获取相关的创作经验。
  三、再次操作
  教师观察、引导,重点跟踪第一次操作中出现问题的幼儿,同时引导幼儿先构思、设计图案,再动手创作。
  四、展示交流
  借助多种形式展示幼儿的水墨晕染作品,请幼儿介绍他们的创作过程和具体图案的创作方法,也可以请他们讲讲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五、师幼共同收拾材料,整理环境
其他文献
在科学领域学习中,鼓励幼儿“做中学”“主动探索”“获得直接经验”,这些都没错。不过,在支持幼儿探究的同时,教师要“切准脉”,找到真问题,这样才能够组织幼儿开展合理的探究。  1.不放大问题  案例中,一开始只是个别幼儿围绕兔子“只吃萝卜青菜”还是“可以吃饼干”的问题在争论,前者是幼儿的已有经验,后者是幼儿出于自我中心的思考,将兔子拟人化了;在参与讨论的幼儿变多了之后,又增加了“自己曾经喂过什么”和
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常常会观察到孩子的兴趣很容易转移,游戏往往浅尝辄止。案例中的文文就是这样。我们不禁思考:如果满足了文文的愿望,文文能在生活区进行深入的学习吗?还是仍然和在建构区时一样,只有三分钟的热度呢?一味地满足孩子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愿望,就是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了吗?在尊重孩子兴趣与自主性的前提下,如何让孩子的学习真正发生,又怎样把学习引向深入,让区域活动更加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并培养其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文学作品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要认真解读,正确把握文本价值,引导幼儿准确理解作品内涵。《狐狸与乌鸦》富有哲理,浅显易懂,适合幼儿阅读,有利于拓展、提升幼儿的经验,帮助幼儿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可在细读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分别从乌鸦和狐狸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帮助幼儿理解狐狸的狡猾。为了避免幼儿将狐狸和乌鸦贴上标签,误认为“狐狸式
如果是一项普通的创新,那么只要自己坚持正确,大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万一错了,大不了从头再来。在这个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必须支持和鼓励这种精神。可是教育不同,特别是当创新上升到改革时,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万一走错了方向,到时不是从头再来,而是耽误了一批学生,事后花几倍努力,甚至都不能弥补。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今天的教育改革,呈现出两种极致式对立:一是一些改革迟迟不动,一些校长,按
目标:  1.提高脚踝及膝关节的灵活性,增强下肢力量,培养协作意识。  2.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对物体宽窄、高低位置的感知能力。  环境创设:椅子若干、蓝色平衡凳若干、窄杆2根、宽窄不同的桌子各2~3张。  玩法1 小猴自由练习攀爬行走  的基本功  1.在小椅子上行走,体验身体重心前后交替移动的感受。  2.快速走过平衡凳,提高脚踝和膝关节的灵活性。  3.从前、后、左、右各个方向攀爬登上高低不
《人民教育》2014年第2期曾刊登过《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有多远》的文章,非常发人深省。毫无疑问,教师是落实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力量。在《人民教育》的这篇文章中,作者引用了以敢讲真话著称的纪实作家陈桂棣、春桃夫妇的《南上北下求学记》一书中的对话:“好教师是如此稀缺,碰到好老师是可遇不可求的事!”能不能让学生碰到好老师成为大概率事件,这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努力。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成为一名“好老师”的题
又到了自主游戏时间。弦子们很快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游戏,开开心心地玩起来。今天欢欢、文文等日个小朋友成为了一家人,他们在娃娃家扮演起各自的角色来。这几个孩子的能力都是比较强的,他们一进入娃娃家便开始讨论起角色分工来:有人负责买菜,有人负责打扫卫生,有人负责照顾娃娃,可谓安排得井井有条,相处得也十分融洽。我在一旁静静地观察,一心想:他们玩得真不错,一会儿我要请他们来介绍介绍,让其他小朋友也学一学。  
为避免剥夺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机会,教师在幼儿没有发生激烈的肢体冲突的情况下不宜主动介入扮演“法官”,但在幼儿相持不下、主动请求教师介入时,教师应“主持公道”,维护大家认可的既定规则,以便幼儿日后面临类似问题时借鉴。  教师的介入不宜采取强硬的方式,说教也不见得有效。教师可问问、听听双方的说法、想法和办法。如,先请双方陈述事实:“发生什么事了?”“是这样吗?你说说看。”在陈述的过程中,无理的一
摘 要 劳动主题的教学离不开情感因素的作用。教学必须耦合生活,创设丰富的体验活动,以学生已有的劳动经验激发其劳动情感与热情,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劳动技能;进而借助课后延伸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劳动,升华情感,逐渐形成劳动习惯。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劳动素养;劳动教育;情感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9)03-00-02  小学德育教材编排了
一、双色魔块(中班)  目标:  1.尝试在棋类游戏中逐步观察、体验、感悟布局的重要性,提高观察和辨别能力。  2.提高空间方位知觉能力。  准备:  1.两种颜色(如橙色和蓝色)的正方体积木颗粒各22颗,12×12方格的棋盘一张,每格大小和正方体积木颗粒的一个面大小一致(如图1)。  2.骰子一枚,六个面的内容分别为:一面画有“○”形,“○”形面的反面画有“×”形。其他四面为两面橙色、两面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