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挨打:一桩一定会发生的偶然事件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307985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宝玉挨打是《红楼梦》中一个精彩的片段,也是研究《红楼梦》不可忽视的一个事件。宝玉挨打不仅没有震慑以贾宝玉为代表的封建制度的叛逆者,反而加速了整个贾府的覆灭。宝玉挨打整件事情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偶然性,但透过这些偶然性,我们可以发现封建制度的叛逆者已经开始挑战封建制度,触及了封建统治者的根本利益。
  关键词:偶然性 必然性 宝玉挨打 《红楼梦》
  宝玉挨打是《红楼梦》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发生在小说的第三十三回“手足眈眈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但宝玉挨打的序幕在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就开始了,直到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整个事件才算结束。整个事件用了三回的内容叙述,具体写了贾宝玉、贾政、贾母、王夫人等贾府主子的反应,还描写了更多丫鬟、仆人们的神情与表现。对一件事情如此具体地描写,在《红楼梦》中是不常见的,由此,我们足以看出宝玉挨打在书中的重要地位。
  宝玉挨打使贾宝玉更加叛逆,从而在反叛正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宝玉挨打也是贾府衰落的一个转折点,宝玉挨打之后,整个贾府处在了风雨飘摇的境地中,也加快了贾府的没落。
  综观整个事件,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贾宝玉犯了什么错误要被父亲贾政毒打?父亲教训儿子本身是很寻常的事情,为什么小说要用三回的篇幅着重描写这场挨打?这场挨打为什么会成为贾府命运的一个转折点?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仔细阅读、认真分析宝玉挨打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笔者认为,宝玉挨打是一桩一定会发生的偶然事件。
  一、偶然性与必然性
  “一桩一定会发生的偶然事件”的描述是有语病的,但这其中隐含着一个哲学原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偶然性与必然性是非常重要的一对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五对基本范畴”之一。
  事物的发展存在着必然性和偶然性,两者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必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是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的,体现事物发展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前途。偶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引起的,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两者相联结而存在,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所以我们既要重视必然性,也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a
  宝玉挨打整个事件中,同样有着偶然性与必然性。贾宝玉被贾政打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但贾宝玉在第三十三回被贾政打确实是一次偶然的事情,如果没有一些巧合的事情发生,贾宝玉是不会在第三十三回被贾政毒打的。
  二、宝玉挨打的偶然性
  在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前,作者就用了很多笔墨来铺垫宝玉挨打的各种原因。这些原因发生得都比较突然,都是非常巧合的事情,都具有偶然性。笔者认为宝玉挨打前,至少发生了四件偶然的事件,对宝玉挨打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宝玉挨打最早的原因可追溯到第三十回金钏被打。金钏是王夫人的丫鬟,一日王夫人午休,金钏为王夫人捶腿,宝玉见状便与金钏聊天开玩笑。王夫人听到他们之间的对话非常不高兴,认为好好的爷们被金钏教坏了,翻身起来就打了金钏一个巴掌,扬言要把金钏撵出去。这件事金钏并没有太多的过错,所以金钏觉得自己很委屈,负气跳井自杀了。虽然贾宝玉不是直接因为金钏跳井就被打的,但金钏跳井这件事在贾府传开,间接促使宝玉被打。可以说,如果没有金钏这次突然跳井,贾宝玉很可能不会在第三十三回被贾政毒打。金钏的跳井,可以说是造成宝玉挨打的第一个偶然事件。
  宝玉挨打的第二个偶然事件则是贾宝玉在走路时撞上了贾政。贾雨村到访贾府,贾政要贾宝玉与贾雨村交谈。贾宝玉本就不喜欢与人谈论科举考试、仕途经济的事,自然不愿意与贾雨村交谈,不仅迟迟不愿出来见贾雨村,还表现得“葳葳蕤蕤,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在会过贾雨村回屋的路上听到金钏跳井的消息,他“心中早又五内摧伤”。贾宝玉是一个博爱的人,他爱天下的人,特别是像金钏这样处在弱势的女子,他听到这个消息是非常悲伤的。小说中写贾宝玉从王夫人那里出去时的情形:“茫然不知何往,背着手,低着头,一面感叹,一面慢慢的信步走至厅上……”宝玉不巧与人撞个满怀,这个人正是他的父亲贾政。贾政看到贾宝玉萎靡的样子就训斥了他一番,但宝玉“此时一心总为金钏儿感伤”,只是怔怔地站著。贾政见宝玉这个样子,原本无气倒生了三分气。如果当时贾宝玉撞上的不是贾政,贾政也不会对贾宝玉发火,那三分气也就不会有了,贾宝玉也就不会被打了。这便是宝玉挨打的第二个偶然事件。
  第三个偶然事件紧接着而来。忠顺亲王府的人到贾府来向贾政讨要戏子琪官,贾政听此非常吃惊。琪官就是蒋玉菡,是贾宝玉的好朋友。虽然琪官是戏子,但是他“谨慎老成”,深受忠顺亲王府老爷的赏识。忠顺亲王府的人一定要让琪官回王府,贾宝玉开始矢口否认,但琪官送的红汗巾子正围在宝玉腰间,有了物证,宝玉无法抵赖。贾府素日不和忠顺亲王府来往,两府应该分属两个不同的集团,有着不同的政治利益。此时的贾政“气的目瞪口歪”,本来才三分气,这下子估计已经有了七八分气。而对于宝玉来说就太倒霉了,交了一个朋友,却偏偏是父亲政敌府上最重要的戏子,给父亲带来了政治危机。交到这样的朋友对于贾宝玉来说也是非常偶然的了,偏偏这一天又是矛盾集中爆发的一天。
  然后,当贾政要问贾宝玉话时,贾环带着自己的小厮一通乱跑,并诬陷贾宝玉强奸金钏未遂,打了一顿,使金钏跳井死了。贾政听完“气的面如金纸”,也不调查是真是假,就要痛打贾宝玉,最终使宝玉挨打成为必然。贾环前来告状是故意的,毕竟嫡庶之间有着矛盾,但贾宝玉不是说打就能打的。贾母溺爱贾宝玉,是贾宝玉在贾府的保护伞,即便贾政气到失去理智要打宝玉,贾宝玉也可以向贾母求救。事实上贾宝玉也是这样做的,可当时又发生了一件偶然的事情。当贾宝玉找人去捎信时,一个老姆姆走来,宝玉告诉她:“快进去告诉:老爷要打我呢!快去,快去!要紧!要紧。”可这位老姆姆耳朵不好,把“要紧”听成“跳井”,把“我的小厮”听成“有什么不了的事”,没能帮上宝玉的忙,宝玉也错失了最后一次求助的机会,最终被父亲狠狠地打了一顿。贾宝玉在求助时遇到了一位耳朵不好使的老姆姆,也是非常偶然的事。   从以上四件事情中,我们可以发现贾宝玉这次被打的确存在着较多偶然的因素。如果这四件事情中有一件没有发生,贾宝玉很大概率不会被贾政毒打。可见,在这次事件中,宝玉被打是有着较多偶然因素的。
  三、宝玉挨打的必然性
  上文概述了一些宝玉挨打的偶然性因素,但我们不能认为宝玉挨打是一件单纯的偶然事件。相反,贾宝玉挨打是必然的,即使贾宝玉不是在小说第三十三回被打,也会在小说其他的章回中被打。
  贾政为什么一定会打贾宝玉?我们不妨先看看贾政在打宝玉前说的两段话:
  好端端的,你垂头丧气的嗐什么?方才雨村来了要见你,叫你那半天你才出来;既出来了,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葳葳蕤蕤。我看你脸上一团思欲愁闷气色,这会子又咳声叹气。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无故这样,却是为何?b
  该死的奴才!你在家不读书也罢了,怎么又做出这些无法无天的事来!那琪官是忠顺王爷驾前承奉的人,你是何等草芥,无故引逗他出来,如今祸及于我。c
  这两段话,一段是贾宝玉见过贾雨村后撞上贾政,贾政训贾宝玉的话;一段是在得知贾宝玉私藏忠顺王府的戏子,会给自己惹上麻烦时,贾政对贾宝玉的训话。
  贾政给贾宝玉定的罪名是“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一点,贾政对贾宝玉不好好读书这件事是非常不满意的。
  在古代,想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最常见的就是走读书——考试——做官的科举考试的道路。贾府作为非常显赫的大家族,当然希望他们的继承人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求取功名,巩固家族地位,延续家族荣耀。但作为家族继承人的贾宝玉却不为了科举考试而读书,也不走仕途经济之路。当薛宝钗和史湘云劝他多读书,要走仕途经济之路时,贾宝玉非常不高兴,觉得好好的女孩子被世俗玷污了。贾宝玉的所作所为与当时那个崇尚科举考试、读书做官的时代格格不入,《西江月》中也写贾宝玉“愚顽怕读文章”。
  贾政希望贾宝玉能苦读诗书,参加科举考试,成为朝廷官员,巩固家族地位,延续家族荣耀,但贾宝玉不愿意走仕途经济的道路,在家敷衍贾政布置的功课,在外与同伴大闹学堂。贾政对贾宝玉的所作所为早就不满,父子之间关于读不读书、考不考试的问题引发的矛盾越来越大。当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爆发,父子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是贾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贾政希望用一定的手段把贾宝玉拉回到自己预想的那条道路上来,所以贾政打贾宝玉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
  四、结语
  宝玉挨打是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贾政与封建叛逆者贾宝玉的第一次正面冲突,但贾政想要的结果并没有出现。贾宝玉虽然被打得皮开肉绽,承受了皮肉之苦,但由于贾母等人的相救,贾宝玉在思想上并没有发生实质的转变,还使挨打这件事不了了之。
  宝玉挨打意味着统治阶级已经认识到人才问题的重要性。打,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贾政等人无非是想用打这一手段使贾宝玉“改邪归正”,把贾宝玉拉回到读书做官的正统道路上来。打,也是日趋没落的贵族阶级的垂死挣扎。d打是暴力的行為,说明其他的方式已经不起作用了,只能用暴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如果不打就要失控了。当然打最终没有解决问题,不仅没有把宝玉从叛逆的道路上拉回来,反而使宝玉更加义无反顾,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与封建家长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宝玉挨打,看上去是宝玉的悲剧,但实际上是封建统治者的悲剧。
  a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53—54页。
  bc 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39页,第440—441页。
  d 何永康、沈新林:《红楼梦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3页。
  参考文献:
  [1] 何永康,沈新林.红楼梦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
  [2] 白先勇.白先勇细说红楼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 曹雪芹,脂砚斋.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M].长沙:岳麓书社,2006.
  作 者: 吴圣哲,文学学士,南京外国语学校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学语文教学。
  编 辑:赵斌 E-mail:mzxszb@126.com
其他文献
摘 要:《寄生虫》中有着双重寄生关系:穷人在朴家的寄生;朴氏夫妇对雇佣者的寄生。“寄生”是人际间关系的异化,其深层原因在于:人生意义的剥离;崇高价值的消解;自然人性的遮蔽。对于这种人性的危机和生存困境,应该寻求从“寄生”到“共生”关系的范式转变:扩充自然之善和重建崇高的价值观。  关键词:《寄生虫》 寄生 人性 异化 共生  “一切真正的艺术品都表现人在世界上存在的一种形式。”a作为艺术表现形式的
期刊
摘 要:《阴阳师》的剧情动画一经发布,就广受欢迎,为游戏带来了大批用户。剧情动画不仅在内容上对日本鬼怪文化进行了重构,更在传播意义上把日本鬼怪文化播种到大量青少年玩家心中,形成了独特的“阴阳师”亚文化,达到了游戏、动画、文化三者共赢的局面。  关键词:《阴阳师》 剧情动画 鬼怪文化 传播  在当下社会,游戏成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随着越来越多的游戏介入到青少年的生活,更多的短游戏剧情动
期刊
摘 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脉,语言是文化传播的最好途径。改革英语教育,把语言教育与本土文化教育融合在一起,用英语讲中国故事,从而实现英语教育本土化;同时用英语讲中国故事能够把本土文化推向世界,实现粤港澳文化国际化传播。依托英语教育本土化,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这是粤港澳文化国际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本土化英语 粤港澳文化 途径 “走出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脉,作为一种“软实力”,逐渐成为
期刊
摘 要:弗兰西斯·培根的代表作“Of Studies”是英语论说散文中的名篇,汉语译本众多,学界的相关研究不少,但该文主题解读的不统一导致读者对原作意图的领会多有偏颇。通过对多个流行译本的比较,我们发现不同主题词分别有合理与不当之处。从原文创作的背景、逻辑、作者身份、语言文字和语篇意义等多个方面入手,我们能够基本确认,本文的真正主题与作者一贯的文学风格和学术精神有关,其核心是讨论“研习”的意义及实
期刊
摘 要:日本鬼怪传说流传甚广,但对当下社会的影响日趋式微。手游《阴阳师》拥有广泛受众,其发布的剧情动画以日本鬼怪传说为蓝本,对其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写,不但促进了其手游产品的畅销,也增加了日本鬼怪传说的文化内涵,赋予其新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日本鬼怪传说 《阴阳师》 剧情动画 文化增殖  《阴阳师》手游诞生于2016年9月2日,一经发布,该游戏就获得了大批玩家,当月15日,《阴阳师》手游就进入了畅销
期刊
摘 要:农民工群体的阅读情况一直很受社会和学界的关注,就目前的社会调查研究看来,其阅读现状仍然不容乐观。本文以农民工对此种现状的自我剖白为出发点,探讨“工作忙”“没时间”等理由的合理性,分析其中反映出的农民工“虚‘美’隐‘恶’”的心理机制,进而阐释其畸形的文化认同以及边缘的文化境遇。  关键词:农民工 阅读 心理机制 文化认同 边缘困境  在“全民阅读”的时代背景下,本调研团队将目光聚焦于农民工群
期刊
摘 要:20世纪80年代“复出”后,汪曾祺在大多数作家都被新时代的精神裹挟其中之时,转向了自己的内心,将目光放在了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身上,叙述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揭示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诗意人生。  关键词:日常生活 《受戒》 汪曾祺  汪曾祺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位非常独特的作家。他从中国新文学相对成熟的20世纪40年代开始写作,之后却等了三十多年才又重新“复出”,其作品主要完成于20世纪八九十年
期刊
摘 要:外交辞令是《左传》语言的重要特色之一,彬彬有礼的外表下往往隐藏锋芒。正确理解《左传》的外交辞令,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春秋史实及文化内涵。成公二年的齐晋鞍之战,晋国中军司马韩厥在俘获齐国国君前的一段精彩的外交辞令,其中“属当戎行”的理解各家说法不一,目前主要有三种解释,即“恰好在军队中服役”“恰好遇到您的兵车”与“恰好处在军队之中”。我们认为“恰好在军队中担当职务”释义最为妥帖,本文拟从外
期刊
摘 要:中国古代的“图——文”互动,使得文人群体逐渐形成了诗画一体的文学艺术观念;诗文与绘画的结合,使二者在互文的基础上相得益彰。因此,诸多以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为创作缘起的图像,不仅随着文学经典化的过程而成为经典画作,也在被文人反复题写的过程中,推动了文学作品的经典化历程。王勃的《滕王阁序》即是很好的例证,由于其深为历代画家所喜爱,随即成为绘画领域的经典题材;而后世文人据图抒情,化用原序与诗之语
期刊
摘 要:英国人包腊在历史上首次将《红楼梦》翻译为英文,但由于包腊译本仅包括《红楼梦》前八回,对包腊译本的研究并没有引起大多数学者的关注。因此,为丰富关于包腊译本的定量研究,本文选取霍克斯译本和乔利译本作为参照,借助语料库工具进行数据对比分析,从词汇层面和句子层面对包腊译本进行研究。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包腊译本的叙述部分和诗词部分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点和翻译风格。包腊译本在叙述部分力求浅显易懂,在诗词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