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Of Studies”究竟论什么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dongfen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弗兰西斯·培根的代表作“Of Studies”是英语论说散文中的名篇,汉语译本众多,学界的相关研究不少,但该文主题解读的不统一导致读者对原作意图的领会多有偏颇。通过对多个流行译本的比较,我们发现不同主题词分别有合理与不当之处。从原文创作的背景、逻辑、作者身份、语言文字和语篇意义等多个方面入手,我们能够基本确认,本文的真正主题与作者一贯的文学风格和学术精神有关,其核心是讨论“研习”的意义及实施方法。
  关键词:Studies 主题 语言分析 语篇意义 解读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散文名篇“Of Studies”是弗朗西斯·培根最具影响的议论文之一,汉语译本有不下十种。文章保持了培根惯用的论说小品文方式:专题专论,平处见奇;不求大议,工在小品。正如为培根散文集作序的Oliphant Sweaten所说,培根的文章思想精密,语句简洁。在他早期的论说文中,词句干脆,含义饱满而措辞警策,往往一语破的。“论学问”即属于这一类,而后来的文章里却又有典雅从容、着色彩明之作。他的六十余篇传世散文名篇主要收录于《论说文集》(又译《随笔集》)“The Essays”中,每个话题都以“Of ____”(《论____》)字样为题。国内读者最熟悉的散文“Of Studies”就是這样一篇作品,讨论的是Studies的重要性、具体做法和它给人们带来的生活启示。为何诸多译本中对这篇散文的主题词解读不尽相同?这里的Studies究竟是指什么?培根真正关切的话题到底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有必要重新挖掘这篇文章的主题意义。
  二、培根论Studies的真实意图
  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文理兼长,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先驱和现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他的身份复杂,从业面广,既投身政治,做过国会议员、律师、检察官,又做过政府顾问,擅长写作,又热爱学术,致力于科学研究。培根真正所长的是科学和哲学领域的研究,他的写作思想大体与之有关。在其代表作《学术的进展》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对文学的一个特殊见解。书中开篇第一句话说:诗是学术的一个部分。他认为,诗与学术不必二分,诗还可以用散文来表达,因此,无论是诗歌也好,散文也好,其功能之一就是可以用来传达学术思想。这个认识大大超越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思想家对文学的看法,也正是培根文学风格中不可忽视的特色所在。培根以前的文学家们认为,散文体的历史即便改用韵文来表达,只能是诗体意义,不能称其为历史;但培根“秉承了蒙田随笔的传统,把随笔散文也看作学术的组成部分,且同时赋予深切诗意”。从这一点来讲,培根是不会舍弃诗歌散文这样的文学体裁来传递他独到的学术见解的。尽管他的那些小品文不见得表达了多少深刻的主题,但力图超越平常人的见识,从普通的生活话题及场景中启示人性行为伦理,则是培根一贯追求的创作主题。
  桑兹伯里在他的《批评史》中对培根的《论说文集》有一段评语:“《论说文集》中除了‘Of Studies’一篇外的所有内容,事实上对于批评毫不相干。‘Of Studies’家喻户晓,无须援引;它染有太多作者早期的含蓄风格,无以概括分析……作者的教导对于‘Studies’的批评功能来说,并不比它的所有其他功能多出什么。”可见,“Of Studies”一文有着深刻的批评作用。这种批评不是粗暴的说教,而是让人们对一般事物的看法有所突破,有新的发现。求知正是文艺复兴的精神,作为文艺复兴旗手的培根更不可能例外。培根自己就表示过:“言语或论证的产生并不是一种发明,不是去恢复或是重新唤起我们已知的东西,而是去发现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培根首先是个学者,他的文章相当程度上都是在传递他的学术思想,离不开他治学的行为习惯。这个认识至关重要,它能帮助我们超越对Studies产生的一般化的理解。于是,我们产生了这样一个新的理解:培根所论的真正主题非“读书”、非“学习”,而是“研究”“治学”“做学问”“培养学术思维”,综合起来,就是“论研习”的意义。
  三、Of Studies主题为“论研习”的五个理由
  培根用一篇专文讨论Studies,其真正用意在于讨论“研习”的重要性。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理据。
  (一)背景理由
  伽亚特里·斯皮瓦克(Gayatri Spivak)在《翻译的政治》中指出:“在个人生活细节里所体验的对正确文化政治的深刻认同,有时是不够的。语言的历史、作家所处的历史时刻以及翻译中和用于翻译的语言的历史,也必须予以玩味。”了解培根所处的社会时代、文化背景及其个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世界,对于我们理解其作品的思想大为有益。欧洲哲学家们不无根据地指出,对培根的哲学思想影响最大的是17至18世纪的自然科学思维。他最大的思想贡献之一是提出了新归纳法的哲学研究体系,这个成就得力于当时社会环境下科学对民众的思想改造。“对于培根来说,决定时代在历史进程中地位的标准是科学和艺术的状况。”培根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始祖。他认为科学精神、学术态度仅仅在科学领域来唤起和培养是不够的,应该尽量普及到每一个人。“对于个人幸福的欲望通常不能胜过对于更加广泛幸福的欲望。”“若是这一点实用于民众事业该有多好!”作为一名科学家和思想家,研究工作是培根的日常行为,也正是普通人所缺乏的基本素养。培根用一篇专文讨论研究的重要性,说明研究的行为习惯及意识对于人们处理日常生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论研习”的探讨是符合作者的创作背景特征的。
  (二)逻辑理由
  理解“Of Studies”这篇文章的逻辑,大概又得回归到那个原始问题:作者为何要谈Studies?这个问题前文已从作品的创作背景角度做了较多讨论,它已构成了作品的文化逻辑基础和创作基础,在此就不赘述了。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探讨这里面的逻辑因素,即把“研习/研究”作为全文的主题,看它能否形成贯穿全文的逻辑核心。通读全文后,我们可以梳理出基本的行文思路:(一)谈Studies(研习/研究)的作用;(二)实施Studies(研习/研究)的方式。显然,“研习”或“研究”这个主题是符合全篇结构发展的。如果这个结构粗略了些,不容易看到“研习”在逻辑脉络上的适用性,我们可以再具体一点,将全文分解为12个层次和小节:(1)Studies(研习/研究)给人带来的好处→(2)专家与博学者的区别→(3)不同人群在Studies(研习/研究)上的不同行为及实施效果→(4)Studies(研习/研究)对人天资禀赋的弥补作用→(5)三类人对待Studies(研习/研究)的态度→(6)阅读的意义→(7)怎样阅读→(8)读怎样的书→(9)读书怎样改造人→(10)不同学科的知识怎样改造人→(11)恰当Studies(研习/研究)同恰当运动的类比→(12)Studies(研习/研究)对不同思维缺陷的人的改造作用。很显然,把Studies理解为“研习”,在全篇的行文逻辑上完全是通畅且合理的。相比之下,“读书”只是Studies这个话题下的一个组成部分,重点在第6、7、8、9四个小节里被讨论到,属于Studies的一个下义概念,不足以充当全文主题。而“阅读”毫无疑问是“研习、研究”的一种主要方式,所以,作者才会用了较大篇幅(也只占全文的三分之一)来谈论这个话题。   (三)身份理由
  这个话题为何由培根来谈及?首先,培根是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他的很多思想成就都与其毕生致力的学术方向密切相关。他有着唯物主义的哲学主张,是实验科学的创始人,也是近代科学归纳法的倡导者,极为重视观察法和实验法为手段的科学研究,也因此发展出了严密的实证逻辑思维。他所谈的Studies,体现了培根本人非常开阔的学术视野,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语言学、历史学、文学等领域,强调Studies(研习)的意识和应用价值在这些领域内的重要性,反映出一位成熟学者所看重的敏锐的研究态度和严谨的研究行为。其次,回顾培根的著作,从《论说文集》(1597)到《关于自然解释的序言》(1603)、《论事物的本性》(1604),再到《论学术的进步》(1605)、《伟大的复兴》(1620)等,他不断用学术的力量在论证知识的巨大功用和价值,批判无知蒙昧的危害,提出的那句“知识就是力量”至今警钟长鸣,言犹在耳。“Of Studies”所揭示的留心生活、用心观察的研究态度与治学精神与他的思想轨迹、学术化的著述风格路径一脉相承,正好构成了“论研习”主题孕育而生的丰润土壤。
  (四)语言文字理由
  如果说以上理由为我们提供了判定“Of Studies”文意的佐证,那么,从文章本体出发找到的语言理据、文本理据,更能帮助我们确定这个语篇的主题。
  (1)词形理据
  英文单词Study作名词用时,主要意思是“学习、研究、检查”,次要且非常用的意义有“房间、典型”等。在本文中,后面几个次要意义很容易排除,其基本意思应为“学习、研究”。文章标题处用它的复数形式,只有几种情况:①学业;②研究;③学科。理解全篇意思后知道,这篇文章不是讨论“学科”及其门类的问题,而与“研究”概念关系更加紧密。譬如,我们在谈到“某种领域的研究”或“×学”的时候,常用的形式就是“~ Studies”或“Studies of ~”,如American Studies(美国研究),Studies of the Dais(傣学研究)。
  (2)词语理据
  我们利用Simple Concordance Program(SCP)和Textanalyser统计工具对这篇仅有505词的小品文进行词语分析,可以从节点词(Node Word)、关键词(Key Word)入手,生成主题词表,根据参照语料库(Referential Corpus)(长于被检索文本)的关键词频次数据,得出被检测文本的关键值。关键值越高,说明该信息越重要,在检测文本语境中越具有凸显地位,该词意义对语篇意义有关键作用。我们注意到,studies在这项统计中位次是十分靠前的,使用频率是参照语料库的115.35倍,属于高频度用词。而且,在其前面的6个词虽然参数较高,但无论是在本文中的出现次数(未进入本文出现频率最高的10个词之列),还是语义特殊性上,均不能构成本文的显著关键词。因此,Studies理所当然地成为本文最重要的关键词,其意义的特殊性必然凸显。
  (3)词语搭配理据
  文中有几处Study作动词用的地方值得我们关注。因为它与支配对象(宾语)构成了特定的行为方式,我们可以从它们的语义搭配关系上判断出其真正的意思。最后一段这样写道:“So if a man’s wit be wandering, let him study the mathematics…If his wit be not apt to distinguish or find differences, let him study the schoolmen…If he be not apt to beat over matters…let him study the lawyers’ cases.”很明显,study是研究和学习的意思。尤其在第二个层次中,study的宾语是人(the schoolmen),應该理解为“研究某一类人”。若将study理解为“读书”“阅读”,哪怕是“读”这样的字眼,也不能构成合理的语义关系。而“研习”这个主题很好地诠释了各个层次上的行为特征和不同搭配意义。
  四、结语
  培根的散文名篇“Of Studies”自问世以来,一直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英语文学作品,汉语流行版本众多,在中国读者中有着较高的认知度。但是,由于出版时间久远,相关的文献资料有限,作者的创作动机及真实思想无法从其本人的相关评述中得以确证,导致汉语译本对原作的诠释方式多有不同。本文从原作主题解读入手,采用文献研究、背景考据、平行文本比读、语料库统计等方法,从语言分析、创作逻辑、语篇文意等角度,寻找多个理据,论证了原文的真正主题,努力证明“论研习”才是作者撰写此文的真实意图。本文旨在前人优秀译作的基础上,找到可以完善的主题视角,抛砖引玉,借此对一代文豪的文字精神做进一步的亲近和思考。
  参考文献:
  [1] 弗朗西斯·培根. 培根论说文集[M]. 水天同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6: 22-23.
  [2] 培根. 学术的进展[M]. 刘运同译, 上海: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7: 1.
  [3] 陆扬. 培根的诗学思想[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3): 4-6.
  [4] Saintsbury, G. A History of Criticism and Literary Taste in Europe: Vol. II[M]. Edinburgh: William Blackwood & Sons Litd, 1961: 192.
  [5] Bacon, F. 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M]. London: C. Baldwin Printer, 1826: 134.
  [6] 伽亚特里·斯皮瓦克. 翻译的政治[A]. 语言与翻译的政治[C].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 288.
  [7] Farrington, B. Francis Bacon, Philosopher of Industrial Science[M].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1951: 57.
  [8] M. A. 巴尔格. 弗朗西斯·培根的历史主义[J]. 康春林译.史学理论研究, 1992(3): 112-126, 54.
  [9] Hornby,A.S.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八版)[Z]. 北京:商务印书馆,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13: 2075-2076.
  [10] 秦平新. 基于语料库方法的文本语篇信息解读[J]. 外语电化教学, 2010(1): 69-72.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9年度云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案例库建设“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生教学案例库”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9125
  作 者: 李志凌,博士,云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语言国际传播、英汉语言对比。
  编 辑: 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南京63名农民工的口述内容和后期的整合数据分析得出农民工阅读行为存在着三重矛盾性:“读书有用”和“阅读少”的矛盾、“重视子女的阅读”和“将责任托付于他人”的矛盾、“书有好坏之分”和“不看‘好书’”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寻矛盾产生的原因:阅读的观念一直漂浮在农民工心灵的表层,他们从未践行过,在表面的认可之下更多的是一种行为的惰性,是他们在“个体现实”和“大现实”之间挣扎的无奈
期刊
摘 要:《金苹果》是尤多拉·韦尔蒂短篇小说集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集中的七个故事环环相扣,展示了美国南方社会的广阔画卷。通过解析南方传统家庭物理空间的建构﹑女性心理空间的伸缩和新女性的塑造,质疑了南方社会传统观念,并由此完成了对南方传统的挑战和颠覆,表达重拾南方发展的信心。  关键词:物理空间 心理空间 美国南方  一、引言  尤多拉·韦尔蒂(1909—2001)出生于美国的密西西比州,是土生土长的
期刊
摘 要:高乔文学是阿根廷文学史上的瑰宝,主要以高乔牧民为主要叙写对象。其中,由何塞·埃尔南德斯所著的《马丁·菲耶罗》被誉为“阿根廷民族史诗”。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阿根廷政界将欧洲“文明”不遗余力地嫁接到本国。为应对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阿根廷文学家、社会政治家等精英人士致力于叙写文学作品来唤醒阿根廷的民族传统身份。高乔文学“民族性”的重塑,对阿根廷的民族性格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留存至今。
期刊
摘 要:手游《阴阳师》共出了四部剧情动画,其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个个美丽动人,并有着各自的信仰和个性,折射出传统理念和当下社会的文化碰撞。  关键词:《阴阳师》 剧情动画 女性形象  《阴阳师》总共有四部完整的剧情动画,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妖怪,他们的身世、性格、信仰各不相同,但为动画及游戏带来别样的魅力,折射出了当下社会中的文化碰撞。  四部剧情动画都是以女性角色为主人公,她们每个人都有其独特
期刊
摘 要:洪灵菲和拜伦创作艺术手法的相似性证明了洪灵菲对拜伦的继承关系。现实主义笔触展现了社会的黑暗腐朽;自传性写作和浪漫主义手法满足了作者自我表达的需要,通过人物再现了他们在旧社会中的经历和体验,抒发了切肤之痛的感受;而自然书写则寄寓着对现实的批判和对自由的向往。  关键词:洪灵菲 拜伦 艺术手法  左联作家洪灵菲反对封建落后,追求進步自由。外国文学作品的熏陶促进了他先锋精神的形成,他尤其喜欢英国
期刊
摘 要: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将家国情怀融入整部作品之中,引发我们对现实的思考。本文分别从“家庭”“家国”“家园”的角度探讨影片中家国情怀的呈现,感受家国情怀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流浪地球》 家国情怀 意义  2019年春节档上映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引发了海内外的观影热潮。这部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的电影,在给观众带来强烈视觉盛宴的同时,也引发了人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普通大众知识水平和学习渴求日渐提升,中华书局出版的“一本书读懂”系列丛书(包括中国和西方文学、哲学、戏剧、美术、音乐等诸多领域)以普及性特色面向广大读者。其中,由司冰琳博士撰写的《一本书读懂中国音乐史》以55个专题阐述了中国音乐史的发展历程,内容生动而不失学术深度,在标题新颖、图文并茂、旁引注释等方面,均有着别具一格的特点,是近年来音乐史学著作中的精品之作。 
期刊
摘 要:《寄生虫》中有着双重寄生关系:穷人在朴家的寄生;朴氏夫妇对雇佣者的寄生。“寄生”是人际间关系的异化,其深层原因在于:人生意义的剥离;崇高价值的消解;自然人性的遮蔽。对于这种人性的危机和生存困境,应该寻求从“寄生”到“共生”关系的范式转变:扩充自然之善和重建崇高的价值观。  关键词:《寄生虫》 寄生 人性 异化 共生  “一切真正的艺术品都表现人在世界上存在的一种形式。”a作为艺术表现形式的
期刊
摘 要:《阴阳师》的剧情动画一经发布,就广受欢迎,为游戏带来了大批用户。剧情动画不仅在内容上对日本鬼怪文化进行了重构,更在传播意义上把日本鬼怪文化播种到大量青少年玩家心中,形成了独特的“阴阳师”亚文化,达到了游戏、动画、文化三者共赢的局面。  关键词:《阴阳师》 剧情动画 鬼怪文化 传播  在当下社会,游戏成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随着越来越多的游戏介入到青少年的生活,更多的短游戏剧情动
期刊
摘 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脉,语言是文化传播的最好途径。改革英语教育,把语言教育与本土文化教育融合在一起,用英语讲中国故事,从而实现英语教育本土化;同时用英语讲中国故事能够把本土文化推向世界,实现粤港澳文化国际化传播。依托英语教育本土化,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这是粤港澳文化国际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本土化英语 粤港澳文化 途径 “走出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脉,作为一种“软实力”,逐渐成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