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8月20日,国家邮政局将发行《中国古代科学家》(四)邮票一套4枚,邮票上的中国古代科学家分别是:
扁鹊,我国春秋战国之际著名的医学家。原名秦越人,齐国渤海鄚(今河北任丘市)人。他是-位医术高明的民间医生,行医的足迹遍及今河北、河南、山东、陕西一带。
扁鹊擅长于望诊和切诊。他在诊断上釆用望色、闻声、问病、切脉的四诊法,作为检查人体疾病的重要手段,以后成为中医最基本的诊断方法。他长于用砭石(用于放血疗法的工具)、针灸、按摩、汤液、熨贴(热敷)、手术、导引(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相结合的医疗体育)等方法治疗疾病,并经常用多种方法兼用综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医疗效果。当时传说他"能生死人(能让死人复活)",史书也记载了不少他起死回生的神奇医疗案例,可见他医疗技术之高超。
扁鹊在医疗实践中,提出"病有六不治"的原则。其中有一条是"信巫不信医"者不治,这反映了他提倡医学、反对巫术迷信的科学精神。这在当时巫风盛行的时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的。传说扁鹊搜集了很多"禁方书"(保密、不公开丹方医书)。他根据各地老百姓的需要行医,在邯郸做"带下医",在洛阳做"耳目痺医",在咸阳做"小儿医",受到人们的尊敬。
后来,他在秦国行医时,遭秦国太医令(管理医疗医药的官员)李醯的忌恨而被刺杀。后人为了纪念他,尊他为"医学祖师"。直到现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地还存有一些古时纪念他的遗迹,如鹊王山、扁鹊庙等。
刘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生卒年月不详。魏陈留王景元四年(263年),他完成了《九章算术注》,对《九章算术》中的大部分算法一一进行理论的论证。刘徽以给《九章算术》做注解的形式,引入新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把极限的概念运用到解决实际的问题上,是世界数学史上的一项重要成就。同时创立用"割圆术"(注:所谓"割圆术",是指圆内接正多边形边数不断增加时,它的周长就越来越接近于圆的周长,"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当圆内接正多边形边数无限大时,其周长就是圆周的周长。用这个方法,只需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就可求取圆周率,而不必再计算圆外切正多边形的面积。这就大大简化了计算的过程。)的方法来求取圆周率的近似值,汉以前,中国一般用3来作为圆周率的数值,即"周三径一",这在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时有很大误差。汉代有不少数学家和天文学家都提出了各自的圆周率数值,但都没有提出严谨科学的计算方法。直至刘徽在魏景元四年创立"割圆术",才把圆周率的计算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刘徽用这个方法,从圆内接正多边形算起,逐步使边数加倍,一直算到圆内接正192边形的面积,得出圆周率的近似值为3.14。这是当时世界上最佳的圆周率数据。
此后,南北朝时的祖冲之,在刘徽工作的基础上,运用"割圆术"求出了精确到第七位有效数字的圆周率,3.1415926<∏<3.1415927,把圆周率的计算推进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领先于世界达一千年之久。
苏颂(1020-1101年),字子容,宋代福建泉州人。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历任地方官员、刑部尚书、吏部尚书,晚年入阁拜相。他熟读经、史、诸子,对阴阳五行、星占数术,内经本草等都有精到的研究,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古代科学做出突出的贡献。
他对中国古代科学的贡献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医药学方面,他曾经组织当时优秀的学者校订《神农本草》、《灵枢》、《素问》、《外台秘要》等医书,从文理与医理两方面,增补唐本草,使文献记载与实物标本互相验证,编著了图文并茂的药物百科全书--《本草图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收录很多此书的精辟论断);再一个是天文学方面,他主持制作水运仪象台,创制近似近代钟表的擒纵装置,开近代天文台可开启屋顶之先河。
水运仪象台建成之后,苏颂详细记述了仪象台各部件的形制、尺寸、材料及其整体构联方式,写了一部《新仪象祛要》。书中附有大量的机械图,是后代读者窥探古代天文仪器奥秘细节的一把钥匙。
据宋代王应麟的《玉海》记载,除了水运仪象台,苏颂和韩公廉还制造过一架可在内部观看的浑象。这个浑象是一个中空的球壳,直径比人还长,球面上用洞穿的小孔代表恒星,观看人坐在球壳里的吊椅上,随着球壳自左向右旋转,透过小孔点点亮光来认识天体的恒星,就如同夜间观看星空,景象十分逼真,这已和现代天文馆里的天象仪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了。
宋应星(1587一约1665年),字长庚,明江西奉新县人。万历举人。曾任江西分宜教谕、福州汀周府推官、南京亳州知州等职,后曾仕事南明。他平生注重实学,对封建士大夫轻视生产的十分不满,于是在崇祯十七年(1633年)编著《天工开物》一书,详细记录各地尤其是江西的农工生产技术。《天工开物》共十八卷,插图122幅,分三编:上编内容包括作物栽培、养蚕、纺织、染色、粮食加工、熬盐、制糖、酿酒等,中编包括制砖、烧瓷、冶铸、锤锻、舟车制造、石灰烧制、榨油、造纸等,下编包括采矿、兵器、颜料、珠玉采集等,对原料的品种、用量、产地、工具构造、加工过程等详细记述,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天工开物》以记载传统的农、工科学技术为主,也记载了当时-些新的科技成就。如书中记载的利用人工杂交培育新蚕种的发明,就是当时生物学上的重要成就;而关于用砒霜作农药的记载,则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记载;书中记载的用炉甘石提炼金属锌的技术工艺,在世界文献记载中也是第一次。书中附有炼锌生产示意图,表明我国是世界上最先提炼出金属锌的国家。等等。
因为《天工开物》记载的内容非常丰富,所以国外不少学者认为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李约瑟博士因此也称宋应星为"中国的狄德罗"。这本书在国外流传很广,对于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学者,这本书是案头必备的参考书。
相关链接:
一、《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数学专著,成书于西汉之前。"九章"指九大类型的数学问题:第-章方田,讲各种形状的田亩面积的计算;第二章粟米,讲各种谷物交换比例的计算;第三章衰分,讲按等级分配物资或摊派税收的比例计算;第四章少广,讲由已知面积或体积求其-边边长;第五章商功,讲各种工程体积的计算方法;第六章均输,讲按人口多少、路程远近、物价高低摊派税收或分派民工的比例;第七章盈不是,讲用两次假设来解决某些难题的算法;第八章方程,讲联立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九章勾股,讲利用勾股定理测量、计算高、深、广、远诸问题。《九章算术》的问世,标志着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中国传统数学已经形成。
二、水运仪象台
水运仪象台是苏颂、韩公廉等于元祐元年(1086年)开始设计到元祐七年完成的。仪象台高达12米,宽约7米,是一个上狭下广、呈正方台形的木结构建筑。全台共分成3层:底层是报时装置和动力机构;中层是一间密室,放置浑象;上层是个板屋,置放浑仪。这个由浑仪、浑象和报时系统构成的小型天文台,以水力为动力,三个部分共用一套传动装置和漏壶组,通过负载的齿轮系带动运转,与天球的昼夜旋转运动相吻合。令人叫绝的是,仪象台的报时系统,不但逢辰打钟,遇刻击鼓,还有一个木人在夜间按更击钲,报告更筹的消长。其中类似近代机械钟表里的锚状擒纵器的装置,可以说是近代天文钟的鼻祖。台顶可活动的屋面板,也是世界天文台史上的一个重要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