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中的“话题”设计与思考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e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体备课是每所学校学科教研中普通采用的组织形式,是促进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良好机制。集体备课中大家集思广益,合作探究,研讨商榷,取长补短,在教学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集体备课的现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之一是没有中心话题,研讨分散,缺乏实效。因而,以某个具体的“话题”作为载体,将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与形式放在特定的话题之下讨论解决,以求备有目标,备有实效。
  一、话题的设计原则探讨
  1.切合性原则
  教学话题从宏观到微观,纷繁芜杂,不加选择的引入话题,诸如“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怎样让学生对语文课有兴趣”这样的话题不仅大而空泛,也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极容易让集体备课陷入僵局,流于形式。话题的选择需要思考、精心挑选。好的话题,应当是切合当下教师的教情与学生的学情,呈现“教与学”中的某个困惑,是大家急于要破解的问题。这样的话题,教师才有研讨探究的兴趣,有寻求解决策略的强烈要求,大家容易在备课中集思广益,形成共识。
  2.集中性原则
  挑选好某个教学话题只是集体备课有效性的前提,在此前提下,还需化大为小,化宏观为微观。话题太大,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受着理论素养、知识经验、文献资料、学生学情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很难做到研讨的深入性,也难以找到具体并有效的解决办法,这样的备课就容易华而不实。正确的做法是将话题的“开口”取小,让话题尽可能的具体、精小、集中,比如“如何指导学生梳理文章思路”这样的话题就集中在一点上,容易探究,也便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有序性原则
  集体备课应当追求系统性,应与学期教学规划有机地成为一个整体,话题的设计就要体现有序性,而不能是杂乱零散的“话题”集合。因此在学期初,就要根据本学期的教学方向、重点内容、教学时间的调配等宏观性因素,再根据教材编排体系,制定好本科集体备课计划,确定“话题”的中心内容。如高三复习阶段语言基础知识、文言文、诗歌鉴赏、文学类文本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作文指导等等按照什么顺序,这些复习内容中的小点又按照什么顺序进行等等要有序开展。
  另外,还有操作性原则。集体备课的目的不仅在于研讨了什么问题,而且要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操作与开展,力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因此话题的设计应当体现课堂教学中的具体难题与困惑,尤其应当指向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策略,让集体备课成果具有操作性。如文言文教学中,针对学生对于实词辩义能力薄弱的难题,可以设计“指导学生进行文言文实词辩析几种常用方法”话题,通过集体备课,形成教学话题案例,付诸教学实践中落实验证,这样的话题就具有较好的操作性。
  二、话题设计的几点思考
  基于话题的集体备课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研方式,它与传统备课有着质的不同,是实实在在的选择问题,研究问题,最终目标是解决问题。要把基于话题的集体备课搞好,关键还在于话题的设计上,除了以上的几条原则:
  1.话题的设计者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话题设计并不是教学问题的大集合,话题设计的精要与否在于是不是有助于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话题的设计者要有良好的教育教学素养:要具备良好的视野,能从教学中发现并筛选出有价值的话题;要有强烈的教学反思意识,能在教学之后反思得失,思索困惑;还要有坚定的以生为本理念,能从学生方面出发,切实地通过话题研究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话题的选择要鲜活实在,有价值,易操作
  话题要鲜活,就必须反映时代,反映新课程,反映新理念;话题要实在、有价值就要扣住教学热点,切实研究并解决教学问题与困惑。话题研究成果要能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并得到验证。只有这样,集体备课的功效才能最大程度地显现出来,避免集体备课流于形式。
  3.话题的设计要追求过程严谨和长期坚持
  集体备课中的话题设计具有系统、有序、长期的特性,操作起来不能追求“短平快”,必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从选题,到分工备题,到研讨,到课堂教学验证,再到评课,进一步完善,最后大家分享成果。这些事情需要认真安排、精心组织,有序开展,长期坚持,才能将基于话题的集体备课真正落在实处,收到实效。
  另外,话题的设计应适合具体的教情与学情。话题设计中的几个重要环节也要处理好。如话题编制、主辅备机制、研讨形式、验证措施等等都要未雨绸缪,在不断的谋划、实施、点评、总结中,让“话题”备课的有效性凸显出来。不同学校的情况各不相同,不同年级的也存在很大差异,不同的教学阶段也有不同教学重点,因此话题的设计要切合实际,切合当下。话题设计如果大而空,设计得过深或过浅,都会影响话题的实效性。
  总之,基于话题的集体备课是让集体备课有目标,有内容。因而,良好的话题设计从教学中来,切合教情学情,反映教学中的难题与困惑,旨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我们在研讨过程发挥团队的力量,较好地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定能有助于教研的深入开展和教研效率的提升,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洪泽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一、培养学生坚持预习的良好习惯,为课堂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预习是整个初中语文学习的首要环节,许多学生不重视预习,也有部分教师没有强调预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导致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文章内容不熟,理解方面效率不高。预习中,笔者要求学生首先解决基础知识和文学常识方面的问题,通过查阅工具书、搜集资料等方式,解决这一类问题。其次,笔者要求学生带着预习提纲中的思考题去认真研读教材,熟悉
患者,女,65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冠心病、房室传导阻滞7年,1999年3月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VVI植入术,起搏器心率70次/min,平时常服心痛定、长效硝酸甘油等药。2000年5
说到诗歌教学,必从意境着手。意境是什么?具体来说,“意”是情感,指诗人主观的思想情感;“境”是境界,指诗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二者合而为一,意境就是指包含着作者主观思想感情的客观图景。所以说,“意”和“境”,密不可分。这里就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领会诗中意境的问题,来说说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联系作者生平,了解作品背景  所谓“诗言志”。古诗词距离我们生活的时代久远,而作品又是作者当时思想感情的反映
面神经麻痹(facial palsy)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面神经损害,是以面部表情功能丧失和组织营养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侯群.主要症状包括面部表情及自主运动等形态畸形和功能障
诗词是“美”的,这种“美”需要去细细品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诗词理应得到其应有的重视,古代诗词如此,现代诗词亦如此。因此,就需要从源头抓起,从当今现代诗词的教育抓起。作为诗歌教学的接受者,初中生心性未定,这就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引导,帮助他们能真正欣赏到诗歌之美。  一、初中现代诗词教学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初中现代诗词教学现状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之一的现代诗词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屡屡
目的 比较妇科手术后持续输注法硬膜外镇痛和单次注药法的镇痛效应及副作用。方法 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腹式子宫全切或部分切除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A组(n=3
科技的发展,推动着时代的进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等各个领域都有了焕然一新的改变。作业设计作为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态度和成绩。因此,个性化的作业设计直接关系着课堂知识的巩固,要讲究科学合理:题型丰富,避免重复;开拓眼界,培养兴趣。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内容越来越丰富。然而作业越来越多,而且千篇一律,使得部分学生已经失去了学习语文的信心与兴趣。故而传统型的作
精妙绝伦的花园需要独具匠心的园丁,绮丽多姿的语文课堂需要优秀博学的教师。人们常说:“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一首意味隽永的诗,一曲清音绕梁的歌,一副意境悠远的画。”听一节好的语文课会引人入胜,耐人寻味,是一种美得享受。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上好一节好的语文课?让自己的语文课堂丰富多彩呢?这恐怕是所有辛勤耕耘在语文教坛的老师们的困惑。今天就我个人参加市优质课比赛后的一些浅薄的想法,在这里说出来与大家共
高考语文中的诗歌鉴赏是学生感到比较棘手的问题,应该说高中三年对于诗歌鉴赏的训练也不少,但成效甚微。究其原因还是学生没有真正领会诗歌的深刻意蕴。想要真正读懂诗歌,在把握诗歌具体内容的同时,还得学会化实为虚,探究其具体内容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一、诗歌中的虚实  众所周知,“实”即为眼前的实实在在的物或景,而“虚”即为过去的、将来的或梦中情景。但本文所要论述的“虚”是指作者通过诗歌具体事物或景物所蕴含
一、强化预习意识 1.提前预习.侧重点听课 现在,每门功课的任务都很多,学生负担很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会忽略预习,认为预习可有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