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基”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设计研究

来源 :中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qwq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将“双基”要求变为“四基”要求,要求在具体教育阶段,要重视学生基本知识、技能、思想和活动经验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围绕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构建研究活动,以“四基”要求为导向,构建有效的教学设计,旨在达成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其他文献
新课标指出,利用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其可以抽象成一元一次方程问题,利用解一元一次方程予以解决.rn一、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日历中的数学问题rn如图1所示,日历中的数都是正整数,且每7个数排成一排,所以每一个数与周围的数都有固定的关系,如左右相邻的数差距为1,上下相邻的数差距为7,每一个数与它左上或右下的数差距为8,每一个数与它右上或左下的数差距为6,利用这些固定的关系,通过列一元一次方程,可以由一些数的总和求出其中每一个
期刊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数学教师常常要面对学生的个别答疑与解惑,这时如果解释不够形象、生动,往往答疑解惑的力度不强,个别指导的效果会打折扣.本文结合近期为两名学生答疑解惑的两个案例,思考了对教师答疑解惑这个专业基本功的一些初步认识.
期刊
圆中的垂直关系体现了圆与直角的相互联系,也体现了把圆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问题的转化思想.圆中的垂直关系主要体现在弦心距垂直弦、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两圆的连心线垂直于公共弦等.以下结合几则典例,做一探讨!
期刊
概率是历年中考必不可少的考查内容,考查内容包括概率的意义、概率公式、几何概率、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求概率、用频率估计概率等.为了加强概率与实际生产、生活的联系,凸显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近年来与概率有关的实际问题频频出现,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考查了上述概率的有关内容,这些实际问题包括判定游戏是否公平,在有奖购物中如何购物才算合理,用频率估计概率在市场调研中的应用,利用概率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抽奖中抽到奖的可能性的大小等,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生感受到了概率对实际生活的意义,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情感.
期刊
近日,在一次毕业年级教学研讨活动中,笔者有幸执教“二次函数专题复习课——铅垂高模型”,受到了与会教师和评委的一致好评.本节课遵循“一题,一类,一课”的设计思路和理念,通过一道题和一幅图,将一类题“串珠成线”,构建了一节高质量、高效益的毕业年级复习课.下面进行简单介绍,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期刊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也随之日新月异,从近年来的中考试题分析发现,对初中生的综合素养评价更注重考查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中用来研究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处于极其重要的核心地位.倘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能够利用数形转换思想将数量关系直观、形象地转化为图像的形式,灵活地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不失为提升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笔者以“典例分析入手,发展思维入心”为话题,谈谈“数形转换”在函数值比较中的应用.
期刊
近年来,中考和高考命题不断聚焦对数学思想方法方面的考查,希冀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养成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一线教师来说,应更加关注如何在每一节课中“落地”.其中,试题研究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在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规律,帮助教师在同等条件下的教学取得更好成效.但是迄今为止,对数学思想方法方面的研究虽多,往往比较笼统,缺乏聚焦和凸显.鉴于此,笔者做了一些本地试题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希望能在此问题的研究上作为一块引玉之砖.
期刊
创新意识是指学生能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且通过独立思考加以解决,通过归纳概括得到规律,并加以验证.几何中的新定义问题,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应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几何中的新定义问题,主要表现在三角形、四边形、相似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函数等几个方面.
期刊
在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的教科书中,有一个非常有直观性且用途很广的图形——数轴.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始终围绕数轴这个直观的图形去思考和探究,从而进行分析、拓展和提升.利用直观图形,让学生在“悟”的过程中培养学数学的方法和能力,把空洞的理论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能灵活运用的活知识.它贯穿于七年级上册四章内容的学习中,由浅入深,涉及基础题、中档题、能力提升题等不同能力要求的题型.
期刊
常常听到学生考完几何后抱怨:今天运气不好,想不出怎么添辅助线.而当教师讲解后,又作恍然大悟状:我为什么没有想到?明明教师讲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做不好数学题.笔者经过调研和反思认为:不少教师往往在展示完“怎么做”以后就认为解题教学大功告成,对学生能不能想到“为什么这么做”不甚重视.部分学生只能机械地记忆讲过的题,而难以达到“以题会类”的效果.下面,笔者试图还原自己对一个案例的完整思考过程,谈谈解法的自然生成,以期对学生掌握“知其所以然”的方法有所裨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