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爱伦.坡《泄密的心》中的效果统一论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sss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伦·坡精湛的艺术成就在于其以心理描写为主的恐怖小说。在文学理论方面他以短篇小说理论“效果统一论”而著称。其恐怖小说《泄密的心》从刻画人物心理、构思情节、背景设置、渲染气氛、语言构筑等方面充分体现了这一理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爱伦·坡 《泄密的心》 哥特小说 恐怖 效果统一论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美国著名小说家、诗人、文学评论家、侦探小说之父。他一生崇尚创新,想象奇异。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与魅力,是他那带有颓废与病态取向的恐怖美学。他把恐怖与丑恶化为美学,首创以气氛与印象代替客观叙述的写作手法,融入擅长的心理冲突描写以及他对美学的理解和追求,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哥特式风格,成功地刻画出人类深层心理的孤独、邪恶与恐惧,而最能体现他的精湛艺术成就的还是其以心理描写为主的怪诞恐怖小说。坡认为,艺术家在动笔前就应该要周密思考,精心策划,想出某种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效果。选择文学主题的依据不是理性的内容,不是将自己的思想纳入故事情节,而是情绪的感染力,是作品对读者所能唤起的情绪和产生的效果。因此,坡强调效果的统一,即作品的所有要素包括主题、情节、基调等等都要统一服从并服务于该艺术效果。“每一事件,每一细节,甚至一字一句都应该收到一定的统一效果,一个预想的效果,一个印象主义的效果。”这就是著名的统一效果论。本文试图从爱伦·坡的恐怖小说《泄密的心》(The Tell-Tale Heart,1843)分析其“效果统一理论”。
  
  一 力戒冗长,确保整体效果
  
  爱伦·坡认为小说的长度应以阅读时间为半小时到一两小时左右为宜,要能使读者一气读完为宜,以保证作品整体效果及读者印象的完整性。如果作品不能让人一气呵成读完,那其作品的整体效果将被削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坡的《泄密的心》所叙述的故事短小精悍,堪称“效果统一论”的最好例证。在《泄密的心》中,作品采用第一人称形式叙述了一个精神变态者杀死一位无辜的老人的事件。“我”是一个自认为没有发疯,而且感觉敏锐的人。因为害怕老人的那只“秃鹫”般的“浅蓝色的眼睛”,而把他杀害了。一连七个深夜,“我”都带着一盏被蒙得严严实实的牛眼灯潜入到老人的卧室里,试图用细细的一束光去照射那只恶毒的眼睛。可是见到的那只眼老是闭着,未能下手。直到第八天的夜里,“我”终于得手——杀死了老人并将其尸体肢解,然后将其藏匿于房间地板的间柱之间。对于警察的搜查,“我”能够坦然地面对,不露出丝毫破绽。但由于内心的恐惧,“我”总觉得老人的心跳得越来越响,终于无法忍受, 导致精神崩溃,招认了全部犯罪事实。
  
  二 精心构思,实现预设效果
  
  坡认为作品要取得深刻的效果,必须在动笔前精心构思,明确自己打算预设的效果,然后编造情节、时间、地点、人物甚至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应该服从于这一效果的实现。坡的作品大都以谋杀、恐怖、死亡为主题,总是透露出一种神秘、恐怖的气息。爱伦·坡曾对自己的小说有一段评价:
  “把滑稽提高到怪诞,把害怕发展到恐惧,把机智夸大成嘲讽,把奇特变成神秘和怪异。”
  在他的作品中,一种隐秘的恐怖对读者的心灵产生巨大的刺激和神秘的渗透,达到了“恐怖”预定的效果。
  1 人物与视角
  在恐怖小说里,坡运用第一人称塑造了神经紧张的叙述者与性情古怪的主人公形象,主人公几乎都具有过分激动和敏感而显得神经质的特点,同时凸显出主人公具有人格分裂的精神问题。《泄密的心》中的“我”平时对老人表现得和蔼可亲,关心得无微不至,但最后却以残忍的方式杀死了老人。这种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使读者更清楚地了解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变化,更加凸显了分裂人格的斗争,使小说本身显得更荒诞奇异、引人入胜,令小说哥特风格更浓。
  坡一向注重对心灵恐怖的唤起和对读者自身想象力的开掘和利用。他通常都把所创作的人物放到所创造的环境中。在他的小说中有大量的心理描写,写人的恐惧与焦虑,写人被某种不可思议、不可理喻、不知何在的可怕力量捉弄、迫害时产生的恐惧、悲欢与绝望。在《泄密的心》中,坡通过叙述人向读者展示对老人实施谋杀的过程中,被害人和凶手同样承受的恐惧和痛苦。
  “老头猛地从床上坐起来,大叫一声:‘谁在那儿?’他仍坐在床上,仔细静听。……不久,我听到了一声微微的呻吟,我知道这是出于恐惧的呻吟,不是痛苦或悲哀的呻吟。——噢,不——它是从一个充满了畏惧的灵魂深处发出的低低的窒息声。……恐惧在他身上一点一点地蔓延。虽然他一直在试图使自己相信这只是一场虚惊,但是他做不到。”
  在故事结尾,坡对叙述人听到心跳声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他们肯定听见了!——他们对我起疑心了!——他们什么都知道了!——他们正在取笑我的恐惧!——过去我是这么想的,现在我依然这么想。任何事情都好过于这种痛苦!我再也不能忍受那些笑声了!我觉得我必须大声叫,否则我就要死了!现在——声音又来了!——听!越来越响,越来越响,越来越响,越来越响。”
  其实他所听到的越来越响最终使他崩溃的心跳声是他自己的心跳声。这说明杀人者在肉体和精神上同时遭受了折磨。
  在坡的作品中,理智与激情,清醒与迷狂,现实与想象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他笔下的人物迷狂中能做出最有理智的举动,他作品的事件,最具有现实特征的时候却完全出自想象。在《泄密的心》中,叙述人极其专注地沉浸在奇异事件当中,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袒露在读者面前,读者被他的讲述所吸引,凭借想象来完成惊心动魄的体验过程。凶手在计划杀害独眼老人时有条不紊,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审慎思考。
  “在杀他之前的整整一个星期,我对他前所未有的友善。每天晚上大约到了半夜,我轻轻地拧开了他的门闩,推开门,露出一条门缝,大小只够我的头伸进去。然后我把一盏牛眼灯放进门去,这盏灯被我蒙得严严实实的,连一丝光都透不出来,最后我把头伸了进去。……我把头慢慢地伸进去——非常非常地慢,这样我就不会惊动老头了。我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才把整个头伸到正好能看见他的地方。他正躺在床上,在我把头伸进房门之后,就小心地让蒙着的灯露出一束微弱的光,我真是十分地小心,因为门的铰链会吱吱作响——这束光照在他的眼睛上。漫漫七个长夜我都干同样的事……。”
  在处理尸体的过程中,坡对“我”所作的一切都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夜尽了,我悄然无声地迅速行动。首先,我把尸体肢解了:把头、胳膊、腿全切了下来。然后我撬起房间里三块地板,把尸体藏在间柱之间,然后又把地板放回原处。”
  从以上描写可以看出,如果“我”不处于高度理性状态中是不可能做到如此审慎和细致的。
  在这样的情节中,清醒和迷狂的界线是模糊不清的:当凶手极端理智地策划杀人步骤时,促使他杀人动机本身就是迷狂的。在小说中,凶手要杀害独眼老人,并不是图他的钱财,也不是有什么个人恩怨,他承认自己实际上同老人的关系不错。他要杀他,是因为害怕看见老人那只“发着蓝光”的独眼。
  “我没有什么目的,也不是什么冲动。我爱那老头。他从来没得罪过我,也没侮辱过我。我也不贪图他的金银财宝。我认为原因是他的眼睛。没错,就是他的眼睛。他长着一只鹰眼——浅蓝色的,蒙着一层薄膜。只要目光落在我身上,我就会浑身发毛。就这样渐渐地,我下定决心要取那老头的性命,这样就能永远摆脱那只眼睛了。”
  读者可以看到杀人者的变态心理被清晰地、令人心惊地勾勒出来,其缺乏常识可理解的动机也正好说明他的非理性。
  2 情节、背景与气氛
  哥特小说源于18世纪末的英国,其最大的特点即是怪诞与恐怖。坡的小说既充满了离奇怪诞、邪魅阴暗的哥特式风格又融入了自己擅长的心理冲突描写及他对美学的理解和追求,所以坡的小说更准确称之为“心理式哥特小说”。
  坡强调作品效果和气氛的统一。作品的第一句话即要创造一种气氛,以建立起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泄密的心》一开始就创造了一种使读者感到恐怖的气氛。让人觉得叙述者精神不但极度紧张,而且有些失常:
  “对!——我神经过敏——我非常非常地神经过敏,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但是你为什么说我疯了呢?这种病没有使我的感觉失灵,也没有使我变迟钝,反而更为敏锐了。尤其是我的听觉很敏锐。我听到了来自天上人间的一切响声,也听到了地狱的种种声音。那么我怎么会是疯了呢?”
  在坡的小说中,阴郁、变态、黑暗和死亡是他常选择的故事背景,所以坡所创作的故事背景通常都发生在夜间、黑暗的地方、异域的古堡、颓败的庄园或是在阴森的地窖里等。这是因为坡要创造出封闭压抑得几乎令人窒息的气氛,以吻合其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的扭曲心灵,以达到他的“效果统一论”。《泄密的心》里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每天晚上的半夜时分”;谋杀的地点是受害人即老人的卧室。“他的房间里一片漆黑”,在封闭和黑暗的双重合围下,更加重了小说令人窒息的气氛,这样的房间暗示的是无路可逃。坡通过构思情节、选择场所、渲染气氛、制造悬念使小说的情节不仅奇特,而且怪异和恐怖。
  3 语言结构
  坡的文笔讲究,语言简练,善于通过精选的词语和惊险奇绝的构思,制造意境,渲染气氛,准确地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他使用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要以达到这个效果为目的。在《泄密的心》中,坡运用单词、短句、重复、破折号、感叹号等写作手法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一方面,揭示了人物内心活动达到了高潮,另一方面生动地刻画了叙述者精神不但极度紧张,而且有些失常,最终导致精神崩溃。如,
   “TRUE!—nervous—very, very dreadfully nervous I had been and am; but why will you say that I am mad?”;
  “I moved it slowly—very, very slowly, I undid the lantern cautiously—oh, so cautiously—cautiously”;“It grew louder—louder—louder”;
  “I felt that I must scream or die!—and now—again!—listen! louder! louder! louder! louder!”。
  4 象征寓意
  在坡的作品里,深入探索和揭示人的极端的、非理性的心理状态,恶梦无疑是一理想的领域。谋杀似乎是叙述者从恶梦中解脱出来的唯一途径,然而受害者的死亡未能使他真正达到目的,反而从此颠倒了谋杀者和受害者的身份,杀人者成为自己恶梦的受害者,直至精神崩溃。在《泄密的心》中,虽然受害者死在恶梦中,而杀人者的精神也在恶梦中崩溃。在杀人前,他无法摆脱那双鹰眼;杀人后,他无法摆脱的是那颗被埋的心脏的跳动。这两个恶梦最终使他成为变态心理的牺牲品而走向自我毁灭。《泄密的心》中的叙述者只因为邻居老头长了一只鹰眼,欲除之而后快,便将老人肢解。而那招灾惹祸的眼睛(“eye”)与“自我”(“I”)恰巧是一组谐音,“我”一心想要除去那双眼睛,或许实际上他想除去的正是由之象征的自我,从而走向自我毁灭。
  坡在其恐怖小说中,不但继承了传统的哥特小说的恐怖、阴森、神秘、死亡和鬼魂等,而且对其进行了发展,着重探索人的心理,特别是对于无意识、潜意识和变态心理的深刻探索。在《泄密的心》中,坡用精选的词语,独特的叙述方式和视角,以其怪异恐怖的情节,达到了预期的恐怖美学的效果统一,给读者一种恐怖和奇谲的享受。
  
  参考文献:
  [1] 金莉、秦亚青:《美国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
  [2] 李公昭:《新编美国文学选读》,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 李宜燮、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上),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 刘海平、王守仁主编,张冲主撰:《新编美国史》(第一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 刘玉红:《评坡恐怖小说中的恶梦世界》,《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增刊),2002年第2期。
  [6] 爱伦·坡,王星译:《爱伦·坡短篇小说精选》,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简介:杨亚南,女,1962—,河南登封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在中医药典籍中,苦丁茶又称“苦灯茶”,味苦、甘,性寒,入肝胆胃经,有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止痢、活血等功效。临床上常与天麻、决明子等配伍治疗肝风肝火上攻头目之眩晕
猪心柏子仁滚煲汤配方:猪心250~300g,柏子仁12g,黄酒50ml。制作:将猪心洗净,切口装入柏子仁,置于炖盅穴用搪瓷制的雪内,放入锅内炖30分钟,取起切块,加黄酒加温食用。功效:定心
一日到厦门采风,在友人设下的宴席上,有一道我似曾相识的菜,绿如草,形若丝,颇似发菜的食用海藻。时下绿色食物最走红,此菜着实诱人下筷。有客问:“这是什么菜?”东道主见问
摘要在夏目漱石的小说《心》中,共描述了5个人的死亡,有明治天皇的自然死亡、乃木大将的殉死、父亲的病死、K的自杀和先生的自杀。本文重点从乃木大将、K和先生的自杀这一点上来考察当时的社会背景。对我们更深地了解明治结束前后的日本人具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自杀 殉死 武士道 明治精神  中图分类号:I31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夏目漱石(1867—1916)是日本近代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近日,第9届中国围棋棋王争霸赛在中国棋院开战。此前的8届比赛都未缺席的棋圣聂卫平,这一次却由他的徒弟常昊顶替出战。据中国棋院院长刘思明向媒体透露,聂卫平患了直肠癌,虽
从19世纪的第二帝国巴黎,到20世纪灯火摇曳的上海,从街头拾荒者波德莱尔,到边听市声边“道路以目”的张爱玲,我们看到两位都市作家共有的漫游姿态,在这种游荡和张望中,他们完
摘要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以讥诮隽永的语言和充满象征意义的意象,使《纯真年代》成为表现人生挫折与绝望的成功之作。她借助背景,隐喻男女主人公们的命运和性格,并通过物体意象,极有分寸地传达出人物内心的情感与意念。循此,本文探讨了《纯真年代》象征艺术的两个方面:背景象征、物体象征。  关键词:《纯真年代》意象背景象征物体象征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1862—
1、《电子质量》:能跟我们简要介绍一下公司这几年的发展情况和相关业务吗?赵主任:2011年日本精工(Seiko)集团将迎来130周年的庆典。我们作为公司的一员感到非常荣幸。SIINan
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通过作者细腻而具有鲜明讽刺风格的写作手法,刻画了18世纪末英国上流社会的婚姻实质。婚姻双方必须考虑到财产和社会地位是否匹配,而爱情仅仅是婚姻双